【病例1】
冯某,男,35岁。右胁下痛1个月,饥饿时加重,食后减轻,偶尔胀,胆囊区压痛阳性,叩击痛阳性,舌暗红苔白微黄,脉弦细。
辨证:络瘀夹热。
治则:通经活络,化瘀解毒。
处方:旋覆花(包)15g,威灵仙20g,郁金20g,三七15g(碎),枳实15g,连翘30g,防己15g,7剂,水煎服。
二诊:疼痛减轻,两胁隐痛,舌淡红苔白齿痕,脉弦细。处方:上方减防己,加旋覆花(包)15克,柴胡30克,7剂,水煎服。
【按语】
《内经》首提胆胀病名,《灵枢·脑论》说:“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胆胀是一种证候表述,可见于很多肝胆系统的疾病,如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管炎、胆道功能失调症等,在这些疾病中,胆囊炎、胆结石常为常见,所以本节重点选取了胆囊炎及胆结石的病例。
本方用旋覆花入络,微辛、微咸、微温,活络止痛,且质虽轻扬,其性沉降,正合胆腑通降之性。威灵仙,辛、微咸、微温,通达十二经,功可由经达络而散络结止痹痛。其入络散结功佳,古方有“化铁散”治痞积,“威灵仙丸”治癖积,全赖威灵仙散络结、消积聚之力。两药合用,则效力更彰。又加枳实破气,郁金行气血,三七纯入血分。血不利则为水,故用防己利水散结气。络结血瘀,而生毒邪,故加清热解毒散结气。若病已在胆络,则以右胁下痛胀为主,若已波及两胁,则邪多传至肝经,当疏理肝气而用走两胁之品。故二诊时加柴胡疏肝,苔已不厚,水邪不重,故去防己。导师常用旋覆花、威灵仙为主药,每辨证加入牡丹皮、赤芍、郁金、延胡索、桃仁、莪术等活络化瘀;金钱草、防己、泽泻、车前子等利湿热消水肿;连翘、蒲公英等清热解毒;桂枝、干姜等通阳温阳;当归、炒白芍等补血和血。名为“右胁下痛方”,用其治疗胆胀症,疗效确切可靠。
【病例2】杨某,女,63岁。右胁连及背痛,食后胀甚,大便正常,舌淡苔白,脉弦细。辨证:络瘀经滞。
治则:活络通经。
处方:桃仁10g,旋覆花25g(包),茯苓20g,枳实15g,郁金20g,鸡内金20g,水红花子15g,威灵仙20g,桂枝10g,牡丹皮15g,7剂,水煎服。
二诊:诸症明显减轻,大便干,舌淡苔白,脉沉细。处方:上方去桂枝,加干姜7.5g,生白术30g,7剂,水煎服。
【按语】
治疗大法同上,但此患者舌淡苔白,脉细,显是阳气不足,故加用桂枝通阳。二诊时,大便仍干,故去桂枝之燥,加干姜温阳气,生白术运脾生津润肠。方中水红花子微咸、微寒、微辛,能清热散结止痛。
【病例3】郭某,男,43岁。患慢性胆囊炎伴泥沙样结石,现胁脘痛,舌红苔厚,脉弦细。辨证:络结,湿重,化热。
治则:活络,利湿,清热。
处方:金钱草30g,海金沙(包)30g,桂枝5g,牡丹皮15g,旋覆花(包)30g,连翘30g,黄芩15g,桃仁15g,7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期间,微痛冷,口干苦,舌红苔白。处方:上方加红花5g,7剂,水煎服。
【按语】
本方重用金钱草、海金沙散湿热结气。金钱草微甘、淡、微寒,主入气分而利湿热。海金沙微甘、微寒,偏入血分散结气而止痛。黄芩苦寒,燥湿清热。旋覆花散络结,牡丹皮入血分泻散血中伏火,桃仁入血散瘀结,连翘清热止痛散结气。并少加桂枝通阳气。
【病例4】
顾某,女,48岁。右背痛2年,服胆舒胶囊好转,多畏寒,慢性胆囊炎伴结石,舌淡红苔白,脉滑。
辨证:络滞血瘀,阳气已伤。治则:活络祛瘀通阳。
处方:威灵仙30g,旋覆花(包)30g,连翘30g,皂角刺15g,桂枝10g,牡丹皮15g,赤芍20g,郁金20g,莪术20g,7剂,水煎服。
二诊:病情好转,能食能寐,舌淡红苔白。处方:上方加谷芽30g,7剂,水煎服。三诊:舌淡苔白,脉滑时悸。处方:上方加茯苓15g,14剂,水煎服。
【按语】
本方用威灵仙、旋覆花散络结。用牡丹皮、郁金走经,牡丹皮泻散血中伏火并行经祛瘀,郁金行气血止通。用赤芍、莪术入络,赤芍主散瘀止痛,莪术主破血逐瘀。用皂角刺入络散痰瘀结气,连翘清结热。并加桂枝通阳气。二诊时,诸症好转,再加谷芽,微甘、微温,助胃腐熟水谷。三诊时,脉滑,仍为水气,故加茯苓,渗湿邪,又具健脾之功。
急性胆囊炎95%伴胆结石,慢性胆囊炎70%~95%伴胆结石。经云:积之始生,得寒乃生。所以,结石多由腑阳不足,温煦无力,腑不通降,邪气停留,日久催生。所以胆囊炎的发生过程一般为:胆腑寒虚→腑不降通→邪气久留→化生湿热(多伴结石)→生瘀成毒→渐耗气血→气血虚滞→瘀结血瘀→阳气更损。所以在胆囊炎的治疗过程中应时时顾护阳气。本方少加桂枝即是此意。
【病例5】
宋某,女,49岁。右胁背疼痛,低热10日,静脉滴注抗生素好转,但仍疼痛,恶心,不欲食,大便稀,畏寒,既往“糖尿病”史,舌淡苔白,脉细弱。
辨证:热结在经,太阴虚寒。
治则:清热活血散结,温太阴阳气。
处方:桂枝10g,附子10g,白术30g,生牡蛎100g,桃仁15g,威灵仙25g,旋覆花30g,枳实15g,莪术25g,蒲公英50g,鸡内金20g,茯苓20g,郁金30g,7剂,水煎服。
二诊:不发热,疼痛明显减轻,食欲增加,无恶心,大便成形,舌淡苔白,脉细弱。处方:上方减桂枝,白术改生白术,7剂,水煎服。
三诊:右胁背按之隐痛,大便干,舌淡红苔白而干,脉沉细。处方:上方减生牡蛎,旋覆花,加酒大黄5g,7剂,水煎服。
四诊:右胁背已不痛,食后胃脘灼热,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处方:枳实15g,生白术30g,旋覆花30g(包),石斛30g,蒲公英30g,桃仁10g,焦山楂15g,7剂,水煎服。
【按语】
本患者亦是阳气已损。但此患者“不能食,大便稀,畏寒,舌淡,脉弱”。是脾阳亏之征兆,故加用炒白术、云苓健脾止泻,桂枝、附子通阳,并加生牡蛎理脾涩肠止泻。
若胆胀病,阳伤日久,可波及脾胃,而致脾胃虚寒;或由脾胃素亏,因胆气通于阳明,故可致胆气虚滞,日久化生癖结之邪而成胆胀。此时当以温补太阴为主,法取香砂六君子汤,并根据局部胆腑的症状而随症加减。
【病例6】
曹某,女,67岁。右胁背胀痛而满,按压加重,口干,饮水多。检查示“食管息肉、浅表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结肠炎”,舌红苔薄微剥,脉弦细。
辨证:络滞血瘀水停,阴血已伤。治则:活络祛瘀利水,补血和阴。
处方:土鳖虫10g,威灵仙20g,旋覆花(包)20g,金钱草20g,生白芍30g,当归15g,川芎15g,茯苓15g,白术15g,泽泻15g,鸡内金20g,炒麦芽30g。
二诊:好转,舌红苔薄,脉弦细。处方:上方加丝瓜络20g,鸡血藤20g,7剂,水煎服。
【按语】
本患者苔薄,口干是阴血已伤,右胁下胀满,是络结而水停。方用当归和血补血,生白芍和阴益血。用金钱草利湿热,泽泻走经利水。云苓渗湿。再加用威灵仙、旋覆花、土鳖虫入络,川芎走经,以治右胁痛。用炒白术、云苓、鸡内金、炒麦芽健脾助胃消食。二诊时,症好转,再加丝瓜络入络止痛,鸡血藤通经脉,并有补血之功。
【病例7】孙某,男,30岁。饮酒右胁下不适,酒后大便稀,舌淡红苔薄有裂纹,脉弦细。辨证:酒伤脾血。
治则:理脾化瘀。
处方:旋覆花100g,威灵仙50g,当归150g,甘草100g,生牡蛎100g,炙鳖甲100g,牡丹皮50g,桂枝25g,佛手100g,1剂为丸,每丸10g。
二诊:好转,舌红苔薄白微剥,脉弦细,略焦虑,口干。处方:上方加生白芍75g,知母50g,白术100g,1剂为丸,每丸12g。
【按语】
本患者精血已伤。故用当归、炙鳖甲,平素饮酒,酒后便稀,已是脾伤,故再加生牡蛎。用甘草补中益气,桂枝振奋阳气,佛手理中焦之气,再加旋覆花、威灵仙、牡丹皮以散络结,活血。二诊时,口干苔剥,显是阴伤津亏,加生白芍和阴,知母润燥,白术健脾益气。
胆胀后期可耗气伤血,但此病是属腑病、局部病,很难伤脏而损及精血。所以很难引起肝肾阴血伤之一贯煎证,或肾精亏损之肾气丸证。但是,可有素体精血伤而合并胆胀者,亦当加用填精血之法。
本患者精血已伤,是平素饮酒而伤脾,导致脾脏损伤,脏以精血为本,故本患者精血损亏表现较重。
【病例8】
纪某,女,63岁。右胁下不适1周,食饱痛重,大便调,既往右胁下疼痛史,乙肝病史,舌红苔薄黄,脉细。
辨证:脾风伏留,少阴积滞。治则:理脾活络化瘀。
处方:金沸草25g,积雪草25g,郁金20g,牡丹皮15g,白术20g,佛手15g,生牡蛎100g,7剂,水煎服。
二诊:右胁下仍痛,热感,午后胀,舌红苔少,脉细。处方:上方加白芍30g,甘草20g,皂角刺15g,金钱草25g,7剂,水煎服。
【按语】
本方属右胁下痛方的变方。用金沸草、积雪草代旋覆花、威灵仙。金沸草为旋覆花的地上部分,微苦、微辛、微咸、微温,功似旋覆花而更为平和。积雪草,微苦、微辛、微寒,功可清热解毒散络结,较为平和,以代威灵仙。
对于症状较轻或体质较弱者(尤其是老年人、小儿),导师常用金沸草、积雪草以代旋覆花、威灵仙。
【病例9】
李某,男,67岁。“慢性胆囊炎”,右胁背痛,时发作,易怒,舌暗红苔薄,脉沉弦细。
辨证:少阳郁滞。
治则:活络化瘀,消积。
处方:金沸草30g,积雪草30g,郁金20g,延胡索20g,白芍30g,川芎15g,当归15g,茜草20g,莪术20g,15剂,水煎服。
二诊:好转,偶咳而晕厥,汗多。处方:上方加桑叶20g,生牡蛎100g,15剂,水煎服。
三诊:已愈,舌暗红苔薄,咽痒,咳则呛急,脉弦。处方:枇杷叶30g,皂角刺15g,玄参20g,甘草15g,半夏20g,陈皮15g,生牡蛎100g,旋覆花(包)20g,地龙15g,15剂,水煎服。
四诊:小腿转筋,舌暗红苔薄白。处方:上方加木瓜30g,熟地黄30g,15剂,水煎服。
【按语】
本例同上,亦是用右胁下痛方的代替方。
【病例10】
宋某,男,53岁。间歇性右胁下胀痛,多于进食后加重,伴恶心欲呕,厌食油腻,大便正常,“慢性胆囊炎”史多年,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滑。
辨证:胆络郁结,肝气不畅。治则:理肝气,散络结。
处方:柴胡25g,黄芩20g,旋覆花20g(包),威灵仙20g,牡丹皮15g,甘草20g,郁金20g,赤芍20g,焦山楂30g。
二诊:服方7剂,夜半后恶心,右胁下时闷痛,食后胀,舌红苔白,脉弦滑。处方:上方加半夏15g,枳实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