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54800000030

第30章 治家之方(4)

曾国藩对于家庭,主张教弟;待遇族戚,则主张敬爱。推孝敬父母之爱于诸弟,推孝敬父母之意于诸族戚。对待族戚之道,曾国藩的家书中亦曾言及。其言说:“至于宗族姻党,无论他与我家有隙无隙,在弟辈只宜一概爱之敬之。孔子曰:‘泛爱众而亲仁。’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礼人不答反其敬。’此刻未理家事,若便多生嫌怨,将来当家立业,岂不个个都是仇人?古来无与宗族乡党为仇之圣贤,弟辈万不可专责他人也。”

有至大之才者,多有至仁至德之心,这才算得完满之人,否则也只能算个偏才和有缺憾的人。单以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来说,如果能够恰当地处理好兄弟、亲友之间的关系,使家庭和睦、美满,也可算一桩不小的成就了。

有学者评价,曾国藩有一条十分可贵的品质,就是知错就改,从善如流。他的这一品质在处理兄弟关系中尤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咸丰七年,为了一点小事,曾国藩在家里与弟弟发生了争执,这事对曾国藩震动很大,以至过了好久,他还表示深深的悔憾。即使身在外地,远隔千里,每当想起此事,曾国藩也郁郁寡欢,心里十分难受。并且,他以此事教诫儿子纪泽,希望他能体谅自己这番苦心:一来希望他能引以为戒;二来希望他能代己补偿自己的弟弟,再有就是希望纪泽能做出表率在叔父面前多多尽孝。

本来兄弟之间,应该是平辈相处,可以无话不谈的。曾国藩不会因为自己是兄长——父母不在时,兄长是可代父行事的,拥有等同于父母的权威——也不会因为自己是大官,就可以以势压人,对兄弟为所欲为,颐指气使。曾国藩就有这样的胸怀和大度。曾国藩明白,既然是兄弟,就会各有各的长处,也会各有各的短处。每个人对人对事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弟不必贤于兄,兄不必敏于弟。对于诸弟对自己的意见,只要说得入情入理,自己就断没有不接受的道理。

有一次,曾国荃与曾国藩谈心,其中大有不平之气。曾国荃一下子给哥哥提了很多意见。最大的意见是说哥哥在兄弟骨肉之间,不能造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气氛,不能使他们心情舒畅。曾国藩虽然稍稍劝止,但还是让曾国荃把话说完了,一直说到夜至二更。

在此期间,他还给哥哥提了许多别的意见,这些意见大都切中事理,曾国藩在一边倾耳而听。

曾国藩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的人,对兄弟子女也要求十分严格。要求一严,就难免提意见的时候多,表扬的时候少。曾国藩还是一个责任心和道德感十分强的人,凡是看不惯的,有违家法的,他都会直言不讳地给予批评。曾国荃所提的意见实际上是说哥哥太严肃了。

曾国藩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理论,也不辩解,而是让弟弟把话说完。既然人家有意见,你能堵住他的嘴,但堵不住他的心。有意见你就让他把话说出来,说出来了心中就没有不平之气了,如果你把他的话卡回去,这只能使他的不平之气更添一分,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更何况曾国藩认为曾国荃也说得在理呢?另外,曾国藩还十分讲究兄弟之间的互相谦让,互相帮助,同甘苦共患难,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兄弟之间如何表达自己的关切和爱护之情呢?曾国藩说:“爱之以德”。对弟弟们百依百顺、姑息纵容,并不是爱,反而是不孝不仁。

曾国藩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是一个光明磊落之人,总是能将自己的想法与兄弟和盘托出,以求得兄弟的理解、信任与支持。在兄弟五人中,曾国华对哥哥多有误解,所以曾国藩总是能对他敞开心扉,也不回避这种误解。他之所以多次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告知各位兄弟,是因为他觉得兄弟之间除了肝胆相照,就没有更好的法子了。

在兄弟之间,没有一点龃龉是不可能的,不爱之以姑息同样也是很难做到的,或者爱之深切,或者怕产生隔阂,或者怕得罪兄弟,总是不愿开展批评,以为凡事忍让着就可以万事大吉了。殊不知这就是分歧的开始。曾国藩决不这么做,他在适当的时候就会现表现出自己的严厉。

对于家里的财产,曾国藩从来都以光明磊落的态度与兄弟公平分配,不致因为财产之事与诸弟之间产生嫌隙。道光二十九年,曾国藩在京城的寓所只有两样东西,一是书籍,一是衣服。衣服是做官的人必不可少的,而书籍是曾国藩一生的嗜好。就是这两样东西,曾国藩也表示,将来罢官以后,除了适合夫人穿的衣服外,其他都与兄弟五人抓阄平分。所有的书籍,则一律收藏于“利见斋”中,无论兄弟还是后辈都不得私自拿走一本。除了这两样东西,曾国藩说他绝不保留任何东西。

这就是在诸弟们眼中的兄长曾国藩。以如此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弟弟们,岂能是那些毫无威信可言的兄长们可比的?既然是位真正有德有识有爱心的好兄长,做弟弟的自然很乐意听从他的劝诫了。曾国藩身为曾门长子,自度对诸弟之成长、发展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常常以自己未能勤于教导、督促诸弟,使其个个功成名就、德行完满而暗自引咎自责。可见他是一个责任心极强的人。这一点在曾氏的生平行状、国事、家事的处置等方面皆有深切的体现,而且他的责任心也与他独特而过人的“硬、挺”功夫相关。想他当年初率湘勇出省作战,屡战屡败,每每困顿绝境,但竟能支撑下来,终获全胜,实堪敬服。曾国藩一生对诸弟的教导、劝诫,也几乎是达到了须臾不忘的境地,足见其耐心和忍性。

浏览曾氏的家书和有关的文献资料就会发现,曾国藩一生花在四个弟弟身上的功夫心血,并不比用在自己的两个儿子身上的少。无论学问、人品、军事、性情、养生、治家等,事无巨细,皆有所涉及。可谓为诸弟殚精竭虑,瞻前顾后,唯恐诸弟有失,有负先人。在四个弟弟中,曾国藩与曾国荃(沅弟)最为相知,这不仅因为曾国荃在战场上始终和他一起出生入死,也因为他们兄弟俩最能倾心交谈。当初,曾国藩在京为官时,曾国荃曾追随他左右,听授文章学问。曾国荃亦经常向兄长提意见,指正他的得失。曾国藩亦是虚心纳谏之人。他在庚申十一月日记中写道:“近以居位太高,虚名太大,不得闻规谏之言为虑。……内有直弟,外有畏友,庶几其免于大戾乎。居高位者,何人不败于自是,何人不败于恶闻正言哉?”

曾国荃曾在一封信中谈到了自己很多不顺心的事情,但又没有具体谈到是哪一件事情,以曾国藩的默契敏感,他猜测,弟弟是在担心兄弟之间存有不和。曾国藩告诉他,倘若真是如此,则完全不必担心抑郁,他推心置腹地说:弟弟,你对咱家有大功劳,对国家也有大功劳,我哪里会有不感激、不爱护的道理?我对待部属像杨岳斌、彭玉麟、鲍春霆等人都是仁义谦让,难道对自己的弟弟反而会刻薄吗?也许我们之间确有不全,但那也只是意趣不合罢了。弟弟你立志做事,颇近似于春夏发舒之气;我立志做事,颇近似于秋冬收剑之象。弟弟你以为扩散抒发才会生机旺盛,哥哥我认为收敛吝啬才会生机沉厚。我平时最喜欢古人所说的“花未全开月未圆”七个字,我认为珍惜福祉,保全安康的道理和方法没有比这更为精当的了。我曾多次用这七个字来教诫霆字营的统领鲍超,不知道他和你谈到这些没有?我们的祖父星冈公过去待人接物不论贵贱老少,全是一团和气,唯独对待子孙侄儿则异常严肃。遇到佳令时节,更为凛然不可侵犯。这大概就是一种收敛之气,目的在于使家中欢乐不至于恣肆放纵。这番苦心不知兄弟你是否会领会。

对曾国荃其人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志大才大不甚收敛的人,而且在细节上不很顾忌,最后竟落得个“挥金如土、杀人如麻”的名声。曾国藩对他的品性必了解甚深,曾一再劝诫他要收敛,要知道人言可畏。古语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那些指责别人的言论不知从什么地方兴起,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结束。但是,众口悠悠,沸沸扬扬,防不胜防。那些有才华的人,因为那些怀疑与诽谤无根无据,虽然恼怒,但还是悍然不顾,结果诽谤一天比一天严重;那些有德行的人,因为这些诽谤无根无据而深感恐惧,于是收敛下来认真反省,并对自己今后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十分谨慎,结果诽谤不攻自破,谣言一天天平息下去。

显然,曾国藩愿意看到自己的兄弟收敛起来,深刻反省,而不愿意看到弟弟们悍然不顾。他希望弟弟们听从他的忠告,手足相联,同走正道。他最怕的就是兄弟们各执己见,在家里斤斤计较,互决雌雄,反而忘记了迫在眉睫的外来灾难。

曾国藩说,我忝居高位,又获得了极高的虚名,时时刻刻都有颠覆的危险。通观古今人物,像我这样名大权重的人,能够保全善终的人极为少见。因此我深深担忧在我全盛之时,不能庇护你们,到了我颠覆之时,或许还会连累你们。所以我只有在我没事的时候,时常用危词苦语来劝诫你们,这样或许能够避免大灾大难。

曾国藩向以思虑深远闻名,他不可能不为自己和诸弟长久打算。既然自知有功高震主之嫌,如何功成身退,保持收敛,保全身家性命就是一桩学问。这其中体现的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的严谨作风和做人哲学。

曾国藩在诸弟为官之后,屡屡教诫他们正确对待富贵与权位。尤其是对那位贪财自傲的沅弟(国荃),他则予以反复开导,叮嘱再三。同治元年五月,湘军既得安庆,正包围金陵,他警告两个弟弟说:“若一面建功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皆有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断不能久。此余所深信,而弟宜默默体验者也。”金陵即将攻破之时,他又告诫两个弟弟说:“古来成大功大名者,除千载一郭汾阳(子仪)外,恒有多少风波,多少灾难,谈何容易!愿与吾弟兢兢业业,各怀临深履薄之惧,以冀免于大戾。”他害怕功败垂成,勉励弟弟须有极强的敬业精神;又怕成大功大名时,飞来无名横祸,故勉励弟弟须有深临履薄的畏惧之情。同时,他时时刻刻考虑后路,写信给在乡间的曾国潢,嘱咐他“莫买田产,莫管公事,吾所嘱者,二语而已:‘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富贵从家,不可不牢记此二语也。”及至金陵攻克,兄弟封侯封伯之后,他又多次写信给颇有抑郁之气的九弟,劝他“攻成身退,愈急愈好”。还特地在曾国荃四十一岁生日时,作寿诗十三首相赠。其一云:

已寿斯民复寿身,拂衣归钓五湖春。

丹诚磨炼堪千劫,不借良金更铸人。

这依然是教他要兢兢业业,临深履薄,看透“万事浮云过太虚”的现实,放眼未来,经过千磨万炼,将自己再铸铁人。

对待做官如此,前已述及,对待钱财,曾国藩也反复教育子弟要有个“俭”字。他自诩“阅历数十年,于人世之穷通得失思之烂熟”,认为“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唯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究可弥缝一二。”人为财死,不贪少祸,这两点都是被自古以来无数事实所证明了的。

所以,曾国藩如《朱子格言》所说“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一样,反对家中积钱,反对买田起屋。他说:“银钱、田产最易长骄气逸气。我家断不可积钱,断不可买田。”弟弟要在老家黄金堂买田起屋,他却写信告诉他们说:这是“重余之罪戾,则寸心大为不安,不特生前做人不安,即死后做鬼也是不安”,“去年沅弟起屋太大,余至今以为隐虑。”

曾氏对于诸弟家教方面的指导、劝诫,就是希望他们对于家人勤于督促,以切切坚守耕读孝友的家风为念,而不使曾门变成所谓“官宦”之家,甚至常常劝诫各位弟弟读书不可不多,用功不可不勤,切不可时时为科考仕宦而考虑。

7

教子有方

曾国藩认为,嫉妒与贪婪是人生常见的两种病症。嫉妒别人的人以害别人开始、以为害自己结束;贪婪的人因为贪得无厌,他们得到了害怕失去、失去了又怨恨没有得到,因此才招致祸患。他

曾国藩出身低微,然而他不仅学识渊博、见识恢弘、文武兼备;而且当时的朝廷信赖他,满朝文武官员钦佩、尊敬他;死后被谥为“文正”、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的一生,谦虚诚实教子有方。他的儿子纪泽诗文书画俱佳,又自修英文,成为清末著名外交家;纪鸿研究古算学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他不幸早逝;他的孙辈也出了曾广钧这样的诗人;曾孙辈又出了曾昭伦,曾约农这样的学者和教育家。

同类推荐
  • 哥白尼

    哥白尼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micus,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第一个提出日心说。他所著的《天体运行论》,是现代天文学的起步点。哥白尼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西部托伦城圣阿娜港。他的父亲是富商,曾任过市政官吏。哥白尼10岁时,父亲去世,由舅父路加斯·瓦兹罗德抚养。瓦兹罗德博学多才,思想开放,提倡研究实际,这对少年时期的哥白尼有很深刻的影响。
  • 大唐功臣张士贵

    大唐功臣张士贵

    看过小说《薛仁贵征东》及相关文艺作品的人,恐怕没有人不知道张仁贵其人的,甚至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张士贵是一个嫉贤妒能的“小人”。而当我们翻开史籍时看到的张士贵却是为李唐王朝做出重大贡献的功臣名将。孰是孰非?还是让事实来告诉我们吧。
  •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精选了马克思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铁马秋风:陆游

    铁马秋风:陆游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他生活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一生经历了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可贵操守,并有近万首诗作和百余首词作传诵至今,脍炙人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铁马秋风:陆游》记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催人奋进,更发人深思。阅读本书会对陆游重要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 强秦弱楚:张仪

    强秦弱楚:张仪

    《强秦弱楚:张仪》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梦境奇缘之非洲风云

    梦境奇缘之非洲风云

    什么是梦境?什么是现实?在梦境与现实之间穿越,只为了那一份跨越时空的奇缘。
  • 养颜让你有面子(女性生活百宝箱)

    养颜让你有面子(女性生活百宝箱)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劳动强度和生活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女性因疲劳导致衰老及疾病等。因此,学会养颜,女人一定不可过度疲劳。
  • 阴影法则

    阴影法则

    机械与魔法古武的碰撞,巫术与科技同行。有机甲前进战舰当空,也有强横武夫与奥术天才。当一个世界的意识形态如一个巨兽一样成长到极限剩下就是无限的扩张,无尽的虚空究竟有什么在等待?当一个人在一个人间地狱和另一个人间地狱辗转时,他只有不惜一切活下来才有渺茫的希望掌控自己的生命。这是最好的也是最坏的时代,时代的巨轮会碾过神坛,阴影将四处横行。
  • 以爱情以时光

    以爱情以时光

    毕业季被男友和闺蜜双劈,七年爱情,友情,一朝尽散。我满心毒怨,狼狈不堪。骆向东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他高高在上,语带怜悯——他说:“梁子衿,你就这么缺男人?”后来,我为钱所困,与客户陪酒赔笑,他又说:“梁子衿,你要钱不要脸?”?他带我看遍花花世界,灯红酒绿;我帮他打发莺莺燕燕,祸水红颜。他毒舌腹黑,凉薄又冷冽,他说:“梁子衿,你给我滚。”却在我转身的瞬间,一把将我抱住。我见惯他的无情,却还是忍不住动了情。我鼓起勇气,许他以爱情,许他以时光。可他亲手将我送给其他男人,他说:“从今往后,你可以叫我舅舅。”到最后我才明白,爱情原比许多情贱,抵不过奸情,也抵不过亲情。
  • 低碳经济知识读本

    低碳经济知识读本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经济增长双赢的创新。如果说应对气候变化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的话,那么,低碳经济的创新能力是关系到国家竞争力的重大问题。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分国籍的,也是全方位的、长远的,国际社会应携手合作,在“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下共同应对。
  • 爱无双

    爱无双

    这不是总裁,没有穿越,却有让人虐心但回味无穷的师生恋,还有纷扰骤停的让人啼笑皆非的jie弟恋!这里有年代的无奈和变迁,有生活的艰辛和抗争,有作为‘人’必须遵循的准则,更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圆满,不管是爱情还是亲情!这是一部需要用心体会的作品,你会是那个用心去感知生活,而不仅是用眼球去愉悦感观的有心人吗?如果你是,请把文抱走!片段一辛伟平扶起瘫软的石晓蕾,轻笑一声,“石晓蕾,石晓蕾,喝水吗?”“不能再喝了,喝多了!”“那去睡觉吧!”“不,客人都还没走,我怎么能睡觉呢?”“你知道我是谁吗?”他凑近她的耳边。她感觉有些窒息,稍稍推开他,“我当然知道!你是辛-大-帅,辛-伟-平,A-L-A-N!我能闻出你身上的味道!”“那我就是你老公喽?”他重新搂紧她,“可我还是喜欢你喊我辛老师!”“我偏不喊!谁让你欺负人,我又没做错事,你干嘛让我难堪,干嘛朝我发脾气?我就喊你ALAN,ALAN,ALAN!我气-死-你!”她撅着嘴,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天大的委屈。“对不起!”“对不起也不行!”“那怎么办?”“嗯,要不,你给我唱个歌!”“什么歌?”“大-花-轿!”她的右手食指在半空乱点了几下。“怎么唱?”“你真笨!我教你,抱一抱,那个抱一抱,抱着我的妹妹上花轿,抱一抱,那个抱一抱,抱着我的妹妹笑弯了腰!”“你真的很想结婚吗?”他低头,凑近嘟得老高的樱唇,“那我们结婚好不好?让我给你一个家!”“你干嘛?你是不是想亲我?”她一把推开他,“我不能让人随便亲的,你走开!”“我是你老公啊!”“老公可以亲我的,对啊!那好吧!”
  • 绝色小毒妃:帝君,请止步

    绝色小毒妃:帝君,请止步

    她堂堂女帝,只因吃葡萄不小心噎着了,一朝穿越。耻辱,天大的耻辱!穿越而成人喊人打的废物、丑女。看她华丽丽蜕变!辱她者?死!不服?打!欺负她的人?一脚踹入地狱!她再次握起手中的剑,再次让纤纤玉手沾染鲜血。但,她不后悔,为了自己重要的人,再次杀戮又如何?三十世纪顶级金牌特工的他,退出组织多年,自己开公司,但一时大意被奸人所害。穿越不知名朝代。创建杀手,创大势力,站上顶峰。他原本以为他早已放下情,却没想到遇到了她……他的冷被她一点点融化,助她成长,帮她虐渣,为她所困。来自两个不同世界的人来到同一世界,看他们如何擦出爱情的火花。
  • 步情玄界

    步情玄界

    穿越之后的杨宇,带着前世的感情,今生的诺言一步步走向巅峰!
  • 一轨同风:作死小狐仙

    一轨同风:作死小狐仙

    阴差阳错成了仙,她本想安安分分做个小仙娥,打打酱油,跑跑腿。某日,她整理书房。某神君:这些事儿岂能让你来做。她:以前我不就是给你跑腿的,打扫卫生的?某神君:为夫错了,夫人想吃什么?我去买。
  • 抗日之最强兵王

    抗日之最强兵王

    乔安邦,退役军人,偶然获得最强兵王系统,魂穿1937年的抗日战场,从此拥有了可以召唤陆海空三军各种火力支援,以及兑换各种武器装备的逆天能力。从一名普通的民夫,一步步成长为一个令日寇和汉奸们闻风丧胆的无敌兵王!谨以此文缅怀所有在抗日战争中牺牲奉献的无数中华先烈们,抗日英雄,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