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54800000021

第21章 治国之术(2)

在两江总督任上,他对每天的时间作出具体安排:大约吏事、军争、饷事、文事,每日须以精心果力,独造幽奥,直凑单微,以求进境。一日无进境,则日日退矣。以后每日留心吏事,须从勤见僚属、多问外事下手;留心军事,须从教训将领,屡阅操练下手;留心饷事,须从慎择卡员、比较人数下手;留心文事,须从恬吟声调、广征古训下手。每日午前于吏事、军事加意:午后于饷事加意;灯后,于文事加意。以一缕精心,运用于幽微之境,纵不日进,或可免于退乎?

这是成名之后的曾国藩对自己的要求,以下是晚年的曾国藩对自己的日常要求。

他写下这样的时间安排:上半日:见客,审貌听言,作折核保单,点名看操,写亲笔信,看书,习字下半日:阅本日文件,改信稿,核批札稿,查记银账目夜间:温诗、古文,核批札稿,查应奏事目到了同治四年,曾国藩的身体大不如前,这年十一月十三日,他在日记中写下很有价值、耐人寻味的一段话:阅汪辉祖所为《佐治药言》、《学治臆说》、《梦痕录》等书,直至二更。其《庸训》则教子孙之言也,语语切实,可为师法。吾近月诸事废弛,每日除下棋看书之外,一味懒散,于公事多所延阁,读汪公书,不觉悚然!酉刻,幼泉来谈,阅本日文件。夜阅批札各稿,二更后温《古文·气势之属》。四点睡。因将分内职事定一常课,作口诀曰:“午前治己事,午后治公文;有客随时见,查阅勤出门;二更诵诗书,高吟动鬼神。”

曾国藩早年身体较好,对幕僚的依赖也少,“遇陈奏紧要之件,每好亲为草稿,或大加削改”。但到了晚年,尤其是由直隶回任两江后,目疾加剧,“看文写字深以为苦”,甚至“除家书外,他无一字亲笔”,对幕僚的依赖越来越多,但“其最要者,犹不假人”。

同治三年七月,曾国藩亲阅“忠王”李秀成“亲供”,他在家书中说:“伪忠王自写亲供,多至五万余字。两日内看该酋亲供。”李秀成不以文才见长,其供词中当有不少笔误或错别字,这阅读供词的事,完全可由心腹幕僚代劳,亲为之,可见其勤!

梁启超评曾国藩屡获战功的原因时也谈到“勤”,他说: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身在拂逆之中……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雷,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斯而已,如斯而已!吾以为使曾文正公今日而犹壮年,则中国必由其手而获救矣!

4

审时度势,育兵有方

曾国藩说:新募之勇全在立营时认真初练。训有二,训打仗之法,训做人之道。训打仗则专尚严明,须令临阵之际,兵勇畏主将之法令,甚于畏贼之炮子;训做人之道则全出于诚,如父母教子,有殷殷望其成立之意,庶人人易于感动。

曾国藩治军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他不但从物质上鼓励官兵,更注重从精神上下功夫。这就是他“精神加银子,训就有主义的军队”的要旨所在。

咸丰四年,他在给郭嵩焘的信中慷慨陈词:“逆匪信天主之教,孔子之经;但知有天,无所谓父也;蔑中国之人伦,听从敌人的谬误;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学贾氏官田之法,说这都是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运以取息,而借王氏贷民之说,说这都是天王之货。”中心思想是要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人伦关系,维护两千多年的孔教统治。他在信中哀叹道:“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尧舜以来之奇变,我仲尼之所痛泣于九泉者也。”也就是说,曾国藩自办团练之初便明确意识到,军勇与太平军之间开展的大规模战争,不只是军事斗争,而同时是两种文化之战,两种精神意识之战,两种社会制度之战。

曾国藩高度重视军队的训练。在湘军成立之初,他即提出要“辅之以训练勤”,以改变八旗兵、绿营兵缺乏训练、无胆技、一触即溃的弊病。因此,曾国藩特别强调军队训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说:“要练一人收一人的益处,练一月收一月的效果。”曾国藩将湘军的训练分为训教与操练两种,而以训教为根本,特别注重思想性的教育。

湘军的训教,没有制成明文颁布,但在曾国藩所著的《功训练以御寇》中有反映。他写道:禁嫖赌,戒游惰,慎言语,敬尊长,此父兄教子弟之家规也。为营官者,待兵勇如子弟,使人人学好,个个成名,则众勇感之矣。

曾国藩以理学家的身份创立湘军,为此他十分重视义理之教在湘军中的作用。王守仁曾说过“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的话,曾国藩遂将这一思想运用于治军上,重视“操练”就是“破山中之贼”的功夫;“训教”则是“破心中之贼”的功夫。因为“破心中之贼难”所以对训教必须下苦功夫。如何训教,他强调以义理来带兵。他指出:带兵的方法,用恩不如用仁,用威不如用礼。仁,就是促进人成长、促进人发达。对待士兵像对待子弟一样,常希望他成长,发达,那么每人都知晓恩情了。礼,就是所说的不论多少、大小、快慢,伟大而不骄傲。整齐衣冠,遵循礼法,这样人人敬畏他,有威而不勇猛。再持之以崇敬,面容严肃,无形无声之中,常有懔然不可侵犯之相,则人人知道他的尊严。有这两方面,即使是蛮野之国,也不愁士兵不可治服了!

在湘军中,倡导将领似父兄般对待士兵,士兵也应视将领为父兄,加之湘军中客观存在的亲党邻里的血缘和地缘关系,因此每每在训教后,均收到勇丁感激涕零的效果。

曾国藩说:新募之勇全在立营时认真初练。训有二,训打仗之法,训做人之道。训打仗则专尚严明,须令临阵之际,兵勇畏主将之法令,甚于畏贼之炮子;训做人之道则全出于诚,如父母教子,有殷殷望其成立之意,庶人人易于感动。

由此可见,训教的内容主要是纪律和做人之道的教育。曾国藩对待部下,如父兄带子弟一般,特别注重他们的品行,“切不可使他因扰民而坏品行,因嫖赌鸦片而坏身体”。后来曾国藩在评论自己带兵的长处时说:余昔于诸将来谒,无不立时接见,谆谆训诲,上劝忠勤以报国,下戒骚扰以保民,别后则寄书告诫,颇有师弟督课之象。其于银米子药搬运远近,亦必计算时日,妥为代谋,从不诳以虚语。余谅苦衷各将士,颇有家人父子之情。此余昔日之微长也。

曾国藩不仅选将时注重“忠义”,而且在成军后仍不断向将勇灌输“忠义”、“命运”、“升官发财”等封建意识。

他说:“练者其名,训者其实。”强调“训”重于“练”,把向将勇进行封建说教放在首位。曾国藩在每次操演时,总是“反复开说至千百语”:那位“穷年汲汲,与其徒讲濂、洛、关、闽之绪”的罗泽南,“日登将台,与宦兵讲宋五子之学,时或作布帛菽粟之谈”。他的弟子王鑫也如法炮制,“暇则训以《孝经》。《四子书》,转相传诵,营门夜诵,书声琅琅出壕外,不知者疑为村塾也”。

但是带兵打仗只有精神还不够,还要有物质条件。曾国藩在具体实践上,主张以“利”来获得军心,以厚赏来得兵将之勇。因此他多方努力,坚持实行了一种厚饷养兵的统军方式,使其得到了一支勇猛无比的军事力量,这是他军事上成功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

曾国藩认为,绿营兵腐败无能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兵饷太低。绿营步兵月饷银一两五钱,绿营守兵月饷一两,绿营马兵月饷二两。这种情况在清朝初年,勉强可以维持生活,至道光以后,米价上涨,绿营兵饷已不够维持五口之家,加之绿营兵饷日薄,就更无法依靠兵饷来维持生计了。《道咸宦海见闻录》中记载,绿营兵“营中公费,近年益缺,各种杂出费用无一不摊派兵饷,是以每月每兵仅得饷三钱有零,不敷一人食用,别寻小本经纪或另有他项技艺,借资事蓄”。绿营兵就不得不经常出营寻求生计,忽视了在营训练,最后导致战斗力低下。绿营军官为了聚敛财富,也常常克扣军饷或冒领军饷,导致绿营军军心不稳。

基于此等认识,曾国藩在开始办团练的时候就规定口粮操演日给予一钱;出征本省“土匪”,每日一钱四分;征外省“粤匪”,每日一钱五分,队长哨长依次而加。养伤银上等三十,中等二十,下等十两。阵亡恤银六十两。

湘军的军饷是相当优厚的,湘军士卒的月饷几乎是绿营兵月饷的三倍或三倍以上。统计各项总的收入,营官每月为二百两,分统、统领带兵三千人以上者每月为三百九十两,五千人以上者五百二十两,万人以上者六百五十两。连曾国藩本人也不得不承认“章程本过于丰厚”。王运在《湘军志》中指出:“故将五百人,则岁人三千,统万人,岁人六万金,犹廉将也。”

曾国藩通过厚饷养兵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湘军士兵的兵饷,除个人生活外,可贴补家用,因此能够安心操练,提高战斗力,一改绿营兵因口粮不足而常常离营兼作他事、荒于训练的弊病。同时,曾国藩也希望通过给予将领丰厚的收入来减少克扣兵饷的事情发生,达到“养廉”的目的。曾国藩在奏疏中阐述了这一想法,“臣初定湘营饷项,稍示优裕,原冀月有盈余,以阳将领之廉,而作军士之气”。

曾国藩如此厚饷养兵,自然“陇亩愚氓,人人乐从军,闻招募则急出效命,无复绿营征调别离之色”。湘军成为了一支骁勇善战的武装队伍。

在精神整合作用上,曾国藩远比洪秀全聪明,他依封建血统思想召集、训练湘军,不但利于队伍团结,更得到当时大多数抱有“正统”观念的人的支持和帮助。他手下的一批将领参军的目的就是为了“光复名教”,以正统对恃“邪教”,因而精神上就占了上风,加之外有列强提供装备精良武器,自然可以放手一搏了。

曾国藩以忠义和升官发财这两种思想意识作为精神支柱,辅之以丰厚军饷,训就了一支由儒生和农民组成的地主阶级的新式武装军队。

曾国藩企图在湘军内部制造一种如父子兄弟般亲热的气氛,然后在这种气氛中,使弁勇重视“仁”、“礼”这样的封建名分,从而泯灭军队内部的阶级对立情绪和其他不满情绪,巩固体现于“礼”中的封建宗法秩序。

5

顾全大局,用兵审势稳慎

曾国藩深悉骄则必败的道理,他总结说,古今有才者败,离不开一个“骄”字;平庸的人败,离不开一个“惰”字。不仅为官、处世、做人如此,用兵亦如此。

带兵打战就如人在社会中竞争一样,一定要看清形势,握准时机。如果形势发生变化,或时机已过,那么本来应该做成的事是难以成功的。用兵也应该从大处着眼,即今天所说的要具有战略性眼光。用兵贵在审形势,度缓急,顾全大局而不计小利,求远大而不图近功。曾国藩用兵主张高屋建瓴,审时度势,通观全局,他批评向荣说:“中外皆称向兵为天子劲旅,而余不甚以为然者,以其不能从大处落墨,空处着笔也。”他多次告诫曾国荃:“兵事宜从大处分清界限,不宜从小处剖析微芒”。

曾国藩熟读兵书,又具有长期作战的经验教训,因而他用兵不因循旧法,不拘泥书本,主张择善而从,灵活变通,从战争实际出发。他曾说:“用兵之道,随地形贼势而变焉者也。初无一定之规、可泥之法。或古人着绩之事,后人效之而无功;或今日制胜方法,异日狃之而反败。唯知陈迹之不可狃,独见之不恃,随处择善而从。庶几常行无弊。”

审势又以审力为基础,审力在先,审势在后。所谓审力,即“知己彼之切实功夫也”。咸丰五年,湖口之战后,湘军水师被分割为外江、内湖两部分,仅能自保;陆师攻九江,坚城难下;曾国藩驻南康,一筹莫展。太平军乘机三克武汉。八月,罗泽南至南康、湖口一看,“知其力不足以图攻”,便向曾国藩提出赴援武汉胡林翼。武汉得手,则江西战事定能扭转。

多年之后,曾国藩提到这件事时,盛赞道:“有识者皆佩服罗山用兵识时务,能取远势。”

审明地势,有利于知己知彼,也有利于指挥人员决策。曾国荃围攻江西吉安时,曾国藩对他说:“去古城三四十里,凡援贼可来之路,须令哨长、队长轮流前往该处看明地势,小径小溪、一兵一洼,细细看明,各令详述于弟之前,或令绘图呈上。万一有出队迎战之时则各哨队皆已了然于心。”

当安庆战事已至白热化时.曾国藩又教其弟看地势不得带队伍,“凡看地势、察贼势,只宜一人独往,所带最多不得过五人。如贼来包抄,则赶紧驰回,贼见人少,亦不追也。若带人满百,贼来包抄,战则吃亏,不战则长贼之气焰,两者俱不可。故近日将官看地势者,相诫不带队伍。”

曾国藩在咸丰九年间对攻太平军讲行了战略上的考虑。当时,从两湖、赣、皖到江、浙、闽各省都有太平军。太平军与清军的分布,犬牙交错。处处有对垒,时时有战斗。如果不从全局上考虑,只注意防堵追击,争一城一池之得失,虽也可以获一时之利,但战争的发展前景还难以预料。故曾国藩根据“舍小而图大,舍其枝叶而图其本根”的战略原则,目光死死盯着金陵,盯着在上游的屏障安庆。

同类推荐
  • 一问一世界

    一问一世界

    杨澜入行20年的传记作品,立体展现杨澜20年非常媒体生涯,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杨澜和杨澜眼中的时代真相。在本书中,杨澜将告诉你:她从1990年到2010年的生命跨越和岁月流转;她与基辛格、克林顿、布莱尔、老布什、李光耀、韦尔奇等高端人物的交往秘辛;她如何在人生每个节点自由潇洒地转换;她对“赢”的重新理解和体悟;她的20年非常媒体生涯和她眼中的传媒江湖……
  • 袁崇焕传

    袁崇焕传

    本书主要写袁崇焕的一生,写他如何打败天命汗努尔哈赤和天聪汗皇太极,又写崇祯帝中反间计、杀袁崇焕而使皇太极成为袁崇焕的克星,本书重点写明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登上历史舞台的最后十年,袁崇焕为辽事而投笔从戎,为辽事施展才华,也为辽事建树功勋,因辽事而召唤仇神,因辽事而惨遭冤杀,也因辽事而垂千古。
  • 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火箭》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火药的发明与应用、中国古代火箭之路、火箭类型的发展、中国火箭的世界之路等内容。 《古代火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北宋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显著的。火药兵器的出现,罗盘针在航海上的使用,毕昇活字印刷的新创造,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它们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天下动荡。为了匡复汉室,刘秀兄弟二人走上革命征程,并拥立刘玄为更始帝。然而,功高震主的他们很快遭到打压,处于绝境中的刘秀只好韬光养晦。王莽被灭后,刘秀趁机逃出虎口,不断壮大实力,先后消灭了王朗等势力,逼降了铜马等义军,推翻了更始政权,扫清了残余障碍,一统天下,开启了东汉新局面。刘秀以柔治国,很快东汉便国富民强。飘雪楼主以史籍为蓝本,以人性为内核,用娴熟流畅的笔法将大汉君王事讲得千回百转,有滋有味。整个故事始终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散发着引人入胜的光和热。刘秀的传奇尽在书中。他真的是个近乎完美的帝王吗?千秋功过,任君评说。
热门推荐
  • 自传:羽

    自传:羽

    一部让人纠结的自传,一个废物的血泪史,这个废物走向了历史巅峰,却失去了曾经他所重视的一切。
  • 宠妻无度:佞妃很嚣张

    宠妻无度:佞妃很嚣张

    她是宁靖侯府大小姐,却死于继母与继妹之手。再次睁眸却是锋芒阴鸷,狠戾绝起。传闻江家大小姐做事不按常理,随心所欲,上打继母,下打继妹,整个就是一蛇蝎美人,人人闻之丧胆。却唯独一个人除外,他说:我的女人,就是要这个样。神挡杀神,佛挡诛佛!就算是捅破天,也有我顶着!她说:这世间,谁敢动他一下,我必让他尸骨无存!当这样的两个人连在一起时,天下间还能有谁与之抗横?
  • 尼罗河上的宠猫

    尼罗河上的宠猫

    天真的创伤,美丽的誓言,指尖滑落与花瓣,琥珀色的瞳人,冷清的寒月,黑夜席卷我冰冷的身躯,抬眼望向迷茫的尼罗河,注定要面对这一切,注定要低头,可爱的猫咪,甜美的声音,今夜,我要为你放声歌唱,让你与我一起沦入尘世中,让歌声在尘世中飘扬,让永恒在心中回荡,让宠爱成为千古绝唱……
  • 人偶与玫瑰

    人偶与玫瑰

    人偶和玫瑰谁渴求谁。彼此的抉择是什么?谁口中的爱情是谎言?这只是以前的幻想短篇,已经完结。
  • 知道点世界历史

    知道点世界历史

    本书内容包括尼罗河的恩赐、两河流域的奉献、印度河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中谷时期的欧洲、亚洲的昨天、殖民时代、近代英国、法国资本主义革命等。
  • 青少年历史常识必读

    青少年历史常识必读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穿越之脑洞勇闯天涯

    穿越之脑洞勇闯天涯

    一朝穿越,夏夕雾想的是,要把钱赚够,美男收够,然后勇闯天涯。奈何处处碰壁,钱倒是赚够了,美男却收得有点多。
  • 冒险史

    冒险史

    由一件神秘的委托引起的一场位于游戏内的荒诞的世界之旅
  • 代号女鬼

    代号女鬼

    一场考试的失败,要强的我和好哥们一块儿逃了学,进入了军营,认识了一群好哥们,同样获得了一些快乐,当然少不了战争,少不了较量…………
  • 霸爱总裁小娇妻

    霸爱总裁小娇妻

    被人欺负不要紧,因为小和姐自己会欺负回来被人嫌弃也不要紧,因为小和姐还不一定看得上你!!只有你!说的就是你!总裁,你的爱要把小和姐弄窒息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