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有很多事情,只有一只手是没办法完成的。不只是自己的想法问题,在生活中还有更重要的合作是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仅自己的这只手是不够的。相反,虽然一只手要完成一件事是很困难的,但是两只手一起来共同完成就容易多了,合作就是力量。如果仅让你用一支筷子吃饭,它几乎连块肉也夹不起来,而用一双筷子,就很简单了。可见,只有合作才能发挥个体不具有的力量,才能拥有大于个体的力量。
合作是一种精神,它源于信任,且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是难以估量的。这个时代呼唤许多精神,而合作精神将永远是推动时代前进的不竭动力。两位辩护律师合伙办了一家法律事务所,年底时他们相互怀疑这种合伙关系并没有让彼此得到什么好处,毕竟,每一方都有能力做对方的工作。可是,如果一位辩护律师和一位公司律师合伙,通常每一个合伙人到了年底都会说:“要是没有他,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跟他做合伙人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正如有位将军在受到别人的赞赏时,回信说道:在赞赏我的时候不要忘记了赞赏我的副官和我身边的人,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这样的成就,我一个人是什么也办不了的。也正如我们经常看见的明星致谢词,虽然有些话我们听着觉得很酸,但是的确如此,他们的成功并不是自己一只手创造的,无数的合作者给了他们另外的一只手,让他们可以参加各种活动,提升知名度。
另外,合作创业是现在很提倡的一种模式。自己的人脉、资金不足的时候,借用他人的智慧来完成大家的事业,是很明智的。合作伙伴的选择时创业中一件重要的事情,没有好的伙伴什么事情都不行,可以说事情的成败也就在此一举了。所以,在与他人合作的时候更要注意,我们每个人各司其职,不仅要看你的伙伴是不是胜任自己的职责,还要看他是否有足够的责任心等。
在职场中,我们不仅要学会怎么去团结怎么去合作,更要学会它的哲学原理,做到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把他人的力量变成自己的左膀右臂,来完成你要进行的事业。
经济学常识华盛顿合作定律
华盛顿合作定律最早的出处是劳伦斯丁·彼得的畅销书《彼得原理》,后被管理学界广泛引用和流传。其表述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早在1920年,心理学家黎格曼就曾经进行过一项实验,专门探讨团体行为对个人活动效率的影响。他要求工人尽力拉绳子,并测量拉力。参与者都参加3种形式的测量:个人单独拉、3人同时拉和8人同时拉。结果是:个人平均拉力为63公斤;3人团体总拉力是160公斤,人均为53公斤;8人团体总拉力是248公斤,人均只有31公斤,只是个人独自拉时力量的一半。黎格曼把这种个体在团队中较不卖力的现象称为“社会懈怠”。
之所以产生这种“社会懈怠”现象,专家们的解释是:每个人可能都觉得团体中的其他人都没有尽力工作,为求公平,于是自己也就减少努力;也有可能认为个人的努力对团体微不足道,或是团体成绩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归于个人,个人的努力难以衡量,与团体绩效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故而降低个人努力,或不能全力以赴的努力。当然,也有人认为应细分发生这种现象的社会环境。不管发生这种想象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在团体中确实会存在“社会懈怠”现象。
“社会懈怠”现象阐述了华盛顿合作定律产生的原因,同事也让我们看到了隐藏在华盛顿合作定律后面的问题,那就是: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要远比这复杂和微妙的多。在这种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比10个人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物,而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互相合作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
职场共赢法则
公元前450年,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来到埃及。在奥博斯城的鳄鱼神庙,他发现大理石水池中的鳄鱼,在饱食后常张着大嘴,任凭一种灰色的小鸟在那里啄食剔牙。这位历史学家非常惊讶,他在著作中写道:“所有的鸟兽都避开凶残的鳄鱼,只有这种小鸟却能同鳄鱼友好相处,鳄鱼从不伤害这种小鸟,因为它需要小鸟的帮助。鳄鱼离水上岸后,张开大嘴,让这种小鸟飞到它的嘴里去吃水蛭等小动物,这使鳄鱼感到很舒服。”
这种灰色的小鸟叫“燕千鸟”,又称“鳄鱼鸟”或“牙签鸟”,它在鳄色的“血盆大口”中寻觅水蛭、苍蝇和食物残屑;有时候,燕千鸟干脆在鳄鱼栖居地营巢,好像在为鳄鱼站岗放哨,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它们就会一哄而散,使鳄鱼猛醒过来,做好准备。正因为这样,鳄鱼和小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二者之间的团结合作也迎来了共赢的目的。
共赢是经济学研究的必然结果。在这个社会,竞争无处不在,竞争似乎无时无刻不在带给人压力,也正因为有了竞争,人类才创造出了更多的成就与辉煌。人与人在职场上相遇,就应该告别一些无用的猜忌的功名,成就双赢的和谐篇章,垒起更高的人生峰塔。
1.尊重差异
尊重差异,不挑剔、不嫌弃;人与人的相处,贵在包容;肯定自己的选择,接受自己和对方之间的差异。这些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
2.互补共赢
其实,在人类社会中,利他兼利己的范例很多,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温州模式”其实就是合作共赢、互利共生的典范。因为你并非完美无缺,只有让你的合作者生活得更好,你才能更好地生活。仔细想一想,我们与老板的关系,与下属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顾客的关系,等等,也是一种互通有无、共同发展的关系。
3.合作共赢
职业人士不论是在商场还是在职场中,都存在着激烈而残酷的竞争。与老板、客户、同事、下属、对手,都要摆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以利人利己的共赢思维做大市场,做大事业,而不是以“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赌气竞争心态,非要弄得你死我活、两败俱伤。
蒙牛总裁牛根生深知竞争与合作的道理。在早期蒙牛创业时,当有记者问:“蒙牛的广告牌上有‘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字样,这当然是一种精心策划的广告艺术。那么请问,您认为蒙牛有超过伊利的那一天吗?如果有,是什么时候?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
牛根生答道:“没有。竞争只会促进发展。你发展,别人也发展,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双赢’,而不一定是‘你死我活’。”
一个地方因竞争而催生多个名牌的例子,国内、国外都很多。德国是弹丸之地,面积比我国的内蒙古还小,但它产生了5个世界级的名牌汽车公司。有一年,一个记者问奔驰的老总:“奔驰车为什么飞速进步、风靡世界?”奔驰老总回答说:“因为宝马将我们撵得太紧了。”记者转问宝马老总同一个问题,宝马老总回答说:“因为奔驰跑得太快了。”
4.思维共赢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哈里斯在《我好,你也好》一书中,按照人格的发展,将团队中各自然人之间的关系分为4种类型: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也不好;我好,你不好;我好,你也好。可见,第四种关系类型:我好,你也好,是成熟的成人人格和共赢思维。
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普遍存在的是赢或输思维或单赢思维。谋求赢或输思维的人只顾及自己的利益,只想自己赢别人输,把成功建立在别人的失败上,比较、竞争、地位及权力主导他们的一切;而单赢思维的人则只想得到他们所要的,虽然他们不一定要对方输,但他们只是一心求胜,不顾他人利益,在独立或互相依赖的情况下,他们的自觉性及对别人的敏感度很低,只想独立,这种人以自我为中心,以我为先,从不关心对方是赢是输。
经济学常识零和游戏原理
零和游戏原理源于博弈论,就是在一项游戏中,总会出现赢者与输者。一方赢正是另一方输,根据正负相抵消的原理,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
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一直受到经济学界的重视,主要是因为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普遍存在,也就是说胜利者的光荣往往是建立在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之上。但20世纪以后,人类社会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一体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后,“零和游戏”观念正被“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已开始认识到,胜与败的结局已不再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取而代之的是通过有效合作,双方皆大欢喜的“双赢”局面。
但要想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就要求各方都具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聪明,不要占别人的小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合作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