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芬商品让价格与需求成了正比
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造成农产品的价格急剧上涨,特别是土豆,当时土豆的价格已经高得可怕了,照理说东西越贵,购买的人就应该越少才对。可是当时的土豆市场不是这样的,随着土豆价格的上升,土豆的销量也在迅猛增长。这一反常态的现象,立即引起统计学家吉芬的注意。于是,他花费时间仔细研究了这种现象,后来,他发现土豆是当时爱尔兰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是生活的基本必要品,在那个******的年代里,爱尔兰人宁可被迫减少肉类和奶类的消费,也不能减少土豆的消费。很多人把节约下来的钱,都用在了买土豆上。但由于土豆稀缺,而且前来消费的人群有增无减,于是,土豆的价格就只能越涨越高。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反常的现象,称为“吉芬现象”。
正常情况下,商品的需求规律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越高,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少。而“吉芬现象”似乎与商品的需求规律背道而驰,这是不是说“吉芬现象”就违背了商品的需求规律了呢?这里要注意的是,商品的需求规律是有其条件限制的,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个“不变的情况”其实涵盖了很多概念,这就为解开“吉芬现象”之谜,打开了思路。
吉芬现象,也称“吉芬商品”,是指一种商品,在价格上升时需求量本应下降,却反而增加的现象。“吉芬现象”是以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的名字命名的。如今“吉芬之谜”已经被经济学家解开,它被看做是需求定理的一种例外。需求定理后面还掩盖着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差异。在经济学中,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响,一种是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第二种则是使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这两种变化都会改变消费者对某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于所有商品来说,替代效应都是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的,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需求定理一直有效。但是,在少数特定情况下,某些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作用要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正是如此,经济学中将商品分为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两大类,正常商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同方向变动;而低档商品则反之。
从现象上说,“吉芬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但是,并不是说凡是满足这种现象的商品都叫“吉芬商品”。分析一下1845年爱尔兰的情况,如果土豆不是必须消费的商品,它涨价了人们当然可以不买;如果这种商品不是低档次的劣等品,如果它涨价后还有比它更低档次的商品可以买,人们对它的需求也不会增多;如果消费者比较富裕,它涨价后人们仍然有钱买其他“更高档次的商品,那也可能不会增加对它的需求。因此,确定某一商品是不是“吉芬商品”,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第一,这种商品是消费者的必需品。第二,这种商品必须是低档次的劣等品。第三,消费者必须相当贫困。只有满足了以上三个条件的商品,当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时才是“吉芬商品”。
有的商品不满足以上三个条件,但也存在类似“吉芬商品”的情况,比如,某一商品价格上涨后,需求量也增多。这是因为,除“吉芬商品”外,至少还有以下几种情况会出现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
1.环境突变时
比如,雨天的雨伞或酷夏的空调,即使它们涨价,人们的需求也会增加。在特殊情况发生之前,老百姓的需求量很少,特殊情况发生时,老百姓的需求量突然增加了,这就会出现价格上涨而需求量也增多的情况。这些东西显然不是“吉芬商品”。
2.特殊背景下,预期发生变化时
比如,由于战争阴云笼罩,老百姓可能会预先采购大量的必需品,导致价格上升,而价格上升后,老百姓还会买。这些东西,当然也不是“吉芬商品”。
3.一些投资性购买
比如,股民认为某一股票要涨价,在涨价中,如果股民认为它的价格还会进一步涨,那么,股民仍会买的;再如,某些职业培训,当社会上需要大量的某一专业人才时,这种职业培训也会出现价格上升而参训人越来越多的现象。但显然,这依然不是“吉芬商品”。
经济学常识凡勃伦效应
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的鞋店卖80元,进入大商场的柜台,就要卖到几百元,却总有人愿意买。1.66万元的眼镜架,6.8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些近乎天价的商品流通,往往也能在市场上走俏。
其实,消费者购买这类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即一种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凡勃伦是美国著名经济学者,他在《有闲阶级论》中便探讨研究这个问题。因此这一现象——价格越高越好卖,被称为凡勃伦效应。
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经济现象,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步由追求数量和质量过渡到追求品位和格调。既然如此,经营者可以完全瞄准这个心态,不遗余力的推动高档消费品和奢侈品市场的发展,以使自己从中牟利。比如凭借媒体的宣传,将自己的形象转化为商品或服务上的声誉,使商品附带上一种高层次的形象,给人以“名贵”和“超凡脱俗”的印象,从而加强消费者对商品的好感;比如玉器店老板只是动了那么一点脑筋,就把一副价值200元的玉镯以500元的高价卖出,实际上在中南沿海的一些发达地区,感性消费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而只要当消费者有能力进行这种感性购买时,“凡勃伦效应”就可能有效地转化为提高市场份额的营销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消费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步由追求数量和质量过渡到品位和格调。只有当消费者有能力进行这种感性的购买时,“凡勃伦效应”就会出现。了解了“凡勃伦效应”我们也可以利用它来探索开展新的经营活动。
逆向选择成就了二手车交易
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在1970年的论文《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与市场机制》中提出了著名的旧车市场模型。
阿克洛夫假设市场中存在“好车”与“坏车”,坏车指有先天质量问题的车(这类车被称为“lemon”—柠檬)。作为购买者和经销商,在没有试驾前谁也无法区分好车或“柠檬”,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买到“柠檬”。当买家入手新车并且使用一段时间后,他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车隐含的一些问题,这时候他将这辆车放入二手车市场,信息不对称就产生了——卖方手中掌握着这辆车存在质量问题这一信息,而买方不知道或者知之甚少。如前文所述,买方无法识别“柠檬”,因此在这个市场里好车和“柠檬”都不得不以相同的市场价格出售。这个价格对于“柠檬”卖家很有吸引力,而持有好车的卖方因为售价过低逐渐退出市场。结果是,在旧车市场买到“柠檬”的几率大大高于新车市场,旧车市场上汽车的平均质量降低,买家愿意支付的价格进一步下降,更多的较高质量的汽车便会退出市场,因为谁也不愿意做赔本生意。在均衡的情况下,只有低质量的汽车成交,甚至没有交易,那么,市场就消失。
在旧车市场上,高质量汽车被低质量汽车排挤到市场之外,留下的只有低质量汽车。也就是说,高质量的汽车在竞争中失败,市场选择了低质量的汽车。这违背了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选择法则。平常人们说选择,都是选择好的,而这里选择的却是差的,所以把这种现象叫做“逆向选择”。后来,经济学里的“逆向选择”这个概念,在二手车市场里被普遍运用,是个时髦的词汇。但实际上,“逆向选择”这一经济现象不仅存在于二手商品交易中,在现实生活中,也同样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