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45700000015

第15章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2)

【释义】 本条论述风湿病的发汗方法。

风湿合邪,侵袭人体,大都先犯体表,客于肌腠,流注关节,卫外之气痹阻,故一身尽疼痛。此时病邪在表,治疗当以汗解,使邪从外出,如值天时阴雨不止,则外湿尤甚,又影响内湿的排泄,更须发汗,以助体内湿气蒸发,但汗之而病仍不能全愈,这是汗不得法的缘故。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易于表散,湿为阴邪,其性濡滞,难以速去,今重发其汗而大汗出,则风气虽去而湿邪仍在,不仅病不能愈,同时还可使卫阳耗伤。因此治疗外感风湿之病,必须照顾到风与湿的各自特性,应缓慢的发汗,使其微似汗出,缓缓蒸发,湿邪逐渐外排,只有这样,风湿始能俱去,营卫得以宣通。这是治疗外感风湿的基本发汗方法,临床必须熟练掌握。

【原文19】 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释义】 本条论述寒湿在上的证候及治法。

素有寒湿,又感受湿邪,湿邪侵犯肌表,阳为湿郁,则身疼发热而面黄。这里的“面黄”,在病机上与黄疸不同,是湿郁于表的反应。表郁则肺气失宣而上逆,故发为喘。脉大是病邪在上。“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可知湿邪尚未传里。“头痛鼻塞而烦”,当是本条主证,故下文云“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因肺开窍于鼻,肺受邪而鼻为之不通,故只须纳药鼻中,宣泄上焦,使肺气通利,则寒湿散而病愈。原文中未写出药物,后世多主张用瓜蒂散,也可用鹅不食草。

【辨治要点】

主证:身疼,发热,面黄,喘,头痛鼻塞而烦,脉大。

成因:寒湿在上。

治法:宣泄上焦,通利肺气。

方药:纳药鼻中(可用瓜蒂散,也可用鹅不食草)。

【原文20】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①之。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白术四两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词解】 ①火攻:用火法治疗,迫使发汗。古代的火法有熏蒸、热熨、温针等。

【释义】 本条论述寒湿在表的证治和治疗禁忌。

素有湿病,又感受外湿,卫阳为湿邪所郁阻,故出现身烦疼等症状。此条叙证简单,但可知本证必挟风寒之邪,出现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等表证。表证当从汗解,而湿邪又不宜过汗,故用麻黄加术汤发汗祛湿使邪从汗解。方中麻黄得术,虽发汗而不致过汗;术得麻黄,并能行表里之湿,不仅适合于寒湿的病情,而且亦是湿病解表微微汗出的具体方法。如妄用火攻发汗,则大汗淋漓,风去湿存,病必不除。且火热内攻,与湿相合,可引起发黄或衄血等变证,故当慎用火法以大发其汗。

【辨治要点】

主证:身烦疼,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

成因:寒湿郁表。

治法:辛温解表,散寒祛湿。

方药:麻黄加术汤(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白术)。

禁忌:火法(熏蒸、热熨、温针等)。

【原文21】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①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②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 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词解】

①日晡:晡,即申时,约傍晚的时候。

②取冷:贪凉的意思。

【释义】 本条论述风湿在表的成因和证治。

本证既名曰“风湿”,表明其病乃是风湿之邪为患。风湿在表,阻遏卫阳,故一身尽疼。风与湿合,风邪盛于阳,湿邪旺于阴,故身疼发热在日晡时分加重。至于本病的成因,多是由于汗出当风,或经常贪凉,风湿之邪从外侵入机体所致。病既属于风湿在表,仍当使之得微汗而解,所以用麻杏苡甘汤轻清宣化,解表祛湿。方中麻黄、甘草微发其汗,杏仁、薏苡仁利气祛湿。本方实为麻黄汤以薏苡仁易桂枝,是变辛温发散而为辛凉解表之法。本证较前者表证轻,用药量也少。

【辨治要点】

主证: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

成因:风湿郁表。

治法:轻清宣化,解表祛湿。

方药: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黄、甘草、薏苡仁、杏仁)。

【原文22】 风湿,脉浮,身重①,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防己黄芪汤方

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炒) 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去芦)上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

【词解】 ①身重:身体困重。

【释义】 本条论述风湿表虚的证治。

感受风湿的病人,风湿之邪在表,故见浮脉。身不疼反而重,当知是气虚不能温行水湿,致湿邪布满全身而有沉重感。卫气虚弱,不能顾护肌表,而见汗出恶风,证候虽属于风湿,但气分已虚,故不当用麻黄等以峻汗,而用防己黄芪汤益气固表除湿。方中黄芪益气固表,防己、白术除风湿,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以顾表虚。“服后当如虫行皮中”,此即卫阳振奋,风湿欲解之证。本方仍属微汗之剂,故方后云“温令微汗,差。”但表虚发汗,必基于托阳益气,调和营卫上面,使卫气振奋,驱邪外出,宜加注意。

【辨治要点】

主证:脉浮,身重,汗出恶风。

成因:风湿郁表,气虚不行。

治法:益气固表,健脾除湿。

方药:防己黄芪汤(防己、甘草、白术、黄芪)。

【原文23】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①,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②,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掰)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白术附子汤方

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半(切) 大枣六枚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③,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④,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词解】

①自转侧:身体自如转动。

②大便坚:便秘。

③身痹:此处指身体麻木。

④冒状:此处指瞑眩、头晕眼花,这是服药后的反应。

【释义】 本条论述风湿在表兼表阳虚的证治。

伤寒八九日,是说伤寒表证八九日不解。不解的原因,是由于风、寒、湿三气合邪,互相抟聚,痹着肌表,经脉不利,故见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等症。“不呕不渴”,表明湿邪尚未传里,胃气尚和。“脉浮虚而涩”,“浮虚”,为浮而无力,“涩”为湿滞,是表阳已虚而风寒湿邪仍逗留于肌表的征象。用桂枝附子汤温经助阳,祛风化湿。

方中重用桂枝祛风,伍以附子温经助阳,是为表阳虚风寒湿胜者而设,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以治表虚。“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为湿在里。“大便坚,小便自利”,则湿不在里,说明里气调和,湿邪仍留于肌表,只是服桂枝附子汤后,风邪已去,寒湿未尽,身体尚疼,转侧未便,故用白术附子汤祛湿温经。方中白术、附子,逐皮间湿邪,温经复阳;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营卫,是为表阳虚湿气偏胜者而设。方后注云“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是本方仍为助阳逐湿,微取发汗之剂,从肌肉经脉而祛湿外出的方法。服白术附子汤后病人可出现暂时性的身体麻木,甚则头晕眼花症状,这是服药后的反应。如同章虚谷所说“身如痹者,以风湿阴凝之邪,初服通阳之药,其气痹难开也;继而又如冒者,瞑眩也。‘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斯之谓欤”。

【辨治要点】

(1)偏于风寒

主证:恶寒发热,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

成因:表阳已虚,风寒湿邪,留于肌表。

治法:温经助阳,祛风解表。

方药: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甘草、生姜、大枣)。

(2)偏于寒湿

主证:服桂枝附子汤后,大便坚,小便自利,身体重疼,转侧未便。

成因:风邪已去,寒湿未除。

治法:温经助阳,健脾祛湿。

方药:白术附子汤(白术、附子、甘草、生姜、大枣)。

【原文24】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①,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②,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同类推荐
  • 感悟医途

    感悟医途

    本书主要探讨了医患最为关心的纠纷问题,根据医院管理经验提出了解决医患矛盾的办法。
  • 家庭常见病拉筋拍打使用手册

    家庭常见病拉筋拍打使用手册

    《家庭常见病拉筋拍打使用手册》主要介绍了拉筋拍打疗法的中医基础——经络、拉筋的基本手法、拍打的基本手法、原始痛点疗法,介绍如何应用拉筋拍打疗法治疗家庭常见的小症状、内科疾病、外科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疾病、男科疾病、儿科疾病,解决常见的美容问题。 本书图文并茂,拉筋拍打疗法简单且易于操作,适合广大群众在家庭养生保健中使用。
  • 中医小秘方

    中医小秘方

    有人说中医药是国粹,更有人说民间偏方是“国宝”,是中华医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所谓偏方,指药味不多,大众尚未知,且对某些病症具有独特疗效的药方。中国传统医药,自神农尝百草以来,历经五千年而不衰,留下来的偏方,更是历久弥坚,绝非西洋药品所能替代。民间素有“小偏方治大病”“单方气死名医”之说。有些说法虽有夸张之嫌,但其疗效几乎有口皆碑,深入民心。
  •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本书共分十七章,内容包括:绪论、细胞、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并附有相关的实验要点。
  • 胃肠病辨治心法

    胃肠病辨治心法

    本书从胃肠病辨证心法、胃食管病辨治心法、肠病辨治心法、胃肠同治心法、胃肠病调护心法五个方面,深入研究了胃肠道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及药后调理,全方位、多层次、多靶点、多角度的给予科学的探索。
热门推荐
  • 血神石

    血神石

    穿越,又是穿越,地球衰男穿越到一个拥有完整灵魂的小孩体内,于是一个人拥有了两个灵魂,故事由此开始,打脸、装逼、泡妞、秀亲情的人生由此开始……
  • 猫殿在上

    猫殿在上

    “哥,你男闺蜜给我下血契!你妹子要给他当灵兽了!不活了!”窗外传来猫咪哭天喊地的声音,房内夏未辰惊得手中的竹简落地:“你还让不让我男闺蜜活了?”“段干啊,多年不见你怎么还这么忧郁啊,看我,被拐了当灵兽都这么乐观!”猫咪炫耀着自己乐观的性格,段干统宁眼中少有的杀气:“谁拐的你?”“这不是重点!”“不好啦!”少女急忙的跑进书房,宫九歌无奈的放下书随她一起去看看情况,今天第十七次了。谁知,厨房水缸中躺着一个美男子,下身还是鱼尾!“我,我就是饿了,抓了一条好看的,谁知道会变身啊。”某喵很委屈。“今天不许玩,吃饭和睡觉。”宫九歌正在实行独裁专制,某喵怒了:“别欺负我!不然我回娘家!”“不许说话。”某喵乖乖闭上了嘴。次日,一张奇怪的纸条放在书桌上,宫九歌淡淡一句:来人不一会,狼狈的某喵被送到宫九歌面前,下人:“回君,逮回来了。”
  • 夜帝宠妻:绝世神医

    夜帝宠妻:绝世神医

    本文已弃,我果然没耐心写文谢谢之前陪伴我的人,见证了我的成长。
  • 兑换系统记

    兑换系统记

    家庭经济贫乏的一名高三学生杨轩,意外获得一个兑换系统。从此,杨轩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独宠丫头你别跑

    独宠丫头你别跑

    他在十年之内不近女色,只为等她。他在十年之内变强,只为保护她。飞机上的再次相遇,预示着这对青梅竹马怎样的故事?
  • 隋唐封神诀

    隋唐封神诀

    大隋年间,封家以《封神诀》成名然而世间并无人真正练成《封神诀》隋末,封家一名私生子横空出世《封神诀》再起争端武林封家力图接纳此子江湖豪强开始争夺此子然而这些人都不知道,其实《封神诀》从来都没有存在过!
  • 潇潇墓语

    潇潇墓语

    衣冠冢里的一枚奇特的铜符引出一段惊天奇闻,然而在奇闻的背后却是一个酝酿了上千年的阴谋!深山古尸、戈壁滩上的死亡之虫、千年不腐的楼兰国师遗体、嗜血的东汉行尸......先不论前路凶险,单单看一名摸金校尉、一个卸岭力士、一个退伍军人的盗墓铁三角组合也是前无古人!究竟谜底是什么?我们一起探寻......!
  • 重生在倚天世界

    重生在倚天世界

    他,本该可以过上自己最梦寐以求的生活:可老天爷和他开了一个大玩笑!他不应该生在这个家族,或者说他根本就该彻底的死去;天生体弱多病的他被族人视为废物,有谁能了解他?谁会去了解他……这是一部不够YY的重生小说。
  • 永生道士

    永生道士

    他是猎杀道士的道士。禁咒还阳术复活朋友、遭到天谴。转世到无尽大陆。武器时代。炼器师无疑是这个时代宠儿。炼神境界永生不死。
  • 采真寻韵

    采真寻韵

    本书收录了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熊政春的诗歌。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诗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