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45700000014

第14章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1)

概述论述了痉、湿、暍病的病因病机、证候、治疗及其预后。

痉病是邪在筋脉,由外感风寒,伤及津液,筋脉失养所致。临床上以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症状。本章痉病与温病热盛津伤以及内伤引起的痉厥不同。

湿病邪在肌肉关节,为感受外湿或兼风夹寒,侵犯肌表,流注关节所致,以发热身重、骨节痛烦为主证。本病以病因来命名,湿有外湿、内湿之分,本章主要论述由外感而来的湿邪及其兼夹的证候和证治。

暍即伤暑,以发热身重、汗出烦渴、少气脉虚为主要症状,与后世所谓烈日下远行,猝然昏倒之中暑有所不同。

痉、湿、暍三病都由外感诱发,初起症状多有太阳表证,与伤寒相似,故合为一章,同时利于辨别论治。

一、原著精读

【原文1、2】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①。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②。

【词解】

①刚痉:为病名,指痉病中以项背强急,口噤不开伴有恶寒、无汗等太阳伤寒表实证为主要表现的一种。

②柔痉:为病名,指痉病中以项背强急,口噤不开伴不恶寒,汗出等太阳伤寒表虚证为主要表现的一种。

【释义】 上述两条论述刚痉与柔痉的证候及其鉴别。

原文冠以“太阳病”,是说明痉证多是感受风寒,具有外感表证的一般症状。寒性收引,寒遏肌表,筋脉拘急则可出现颈项拘急、口噤等症。这当是两个“痉”的共有之证,刚痉与柔痉相对,就其主要鉴别点而言,刚痉为表实无汗,柔痉为表虚有汗。刚痉是因为津液不足,被外邪侵袭,肌表阳气受郁,邪正相争,所以发热恶寒;外邪阻闭营卫,所以无汗。故本证无汗恶寒,表实邪闭,强直拘急较甚,称为刚痉。

【原文3】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释义】 此条论述从脉象判断痉病预后。

外感致痉,邪实为主,应见项背强急、背反张及发热、恶寒等太阳病证候,其脉一般为沉弦有力。如果反而出现沉细脉象,表明阴液内亏,正气已伤邪实正虚,攻补两难,所以比较难治。

【原文4~6】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夫风病①。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疮家②。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词解】

①风病:指太阳中风证之类的疾病。

②疮家:指久患疮疡或金刃创伤不愈的病人。

【释义】 上述三条论述误治伤津致痉,痉病发生发展的病因病机。

第四条是因为过汗,太阳病当发汗,若发汗太过,腠理大开,表气不固,邪风乘虚而入,因成痉者,乃内虚所召入也;第五条是因风邪为病,不应下而下之伤液,不应汗而汗之伤津,以致津液枯燥,筋失所养而病痉者;第六条是因为疮家误治。疮家初起,毒热未成,法当汗散。已经溃后,血气被伤,虽有身痛表证,亦不可发汗,恐汗出血液愈竭,筋失所养,因而成痉,或邪风乘之,亦令痉也。这三条原文是以误治的形式说明津液不足,卫外无力,加以重感风寒,导致筋脉失养而拘急是痉病基本的病因病机。

【原文7】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①,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②,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③。

【词解】

①颈项强急:颈项强直转动不利。

②卒口噤:卒,通猝,突然之意。卒口噤,是指突然牙关紧闭,不能言语。

③脉如蛇:脉紧急缓曲如蛇状。

【释义】 本条论述外感痉病的发病过程及证候。

外感痉病的发生,是风寒之邪客于肌表,卫阳被束,营卫失和故身热恶寒,与太阳伤寒类似。若邪郁化热,阳气上壅,而出现时头热,面赤目赤,此是表证未解而郁热已经上冲的反应。至于颈项强急,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等,又为邪犯筋脉,筋脉失养拘急所致。本条说明了痉病的发病过程。痉病若发其汗而得法者,汗已后其脉变紧急为缓曲如蛇状的柔和,是汗后邪去而津液渐复之象。

【原文8】 暴①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词解】 ①暴:突然。

【释义】 本条论述痉病的两种转归。

突然出现腹胀大,是全身拘挛强急的筋脉缓和的一个表现,是故断为痉欲解。

若发汗后,脉象仍紧急如故,反沉伏者,是筋脉强直未解反而加重,故其痉不解也。

【原文9】 夫痉脉,按之紧如①弦,直上下行。

【词解】 ①如:用作连词表示顺承,可译为“而”。

【释义】 本条论述痉病的主脉。

痉病的主要症状是全身筋脉强急,故其脉亦见强直弦劲之象。“直上下行”,是形容脉象自寸至尺,上下三部,皆见强直而弦之象。这可与太阳伤寒之脉浮紧相鉴别。

【原文10】 痉病有灸疮①,难治。

【词解】 ①灸疮:灸后脓疮。

【释义】 本条论述痉病有灸疮的预后。

痉病有灸疮,难治,是说先有灸疮而后患痉病。因灸疮病人,脓液久渍,津血本已亏损,再患痉病,势必血枯津伤,转增风燥,病情自较一般为严重,所以难治。

【原文11】 太阳病,其证备①,身体强,②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栝蒌桂枝汤方

栝蒌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

【词解】

①其证备:具备这些证候。

②(跟“几”相似):(音“殊”):形体颈项强急,俯仰不能自如的样子。《说文》:(“跟“几”相似)字无钩无挑,有钩有挑乃几案之几字。乃鸟之短羽貌,小鸟羽毛未丰,当飞之时,伸引其颈有强直之象,项背强直,状亦如之”。

【释义】 本条论述柔痉的证治。

“太阳病,其证备”,是指感受外邪而头项强痛、发热、汗出、恶风等表证俱备。

“身体强,然”是由于筋脉强急,角弓反张如小鸟欲飞之状,为痉病的主症。太阳病汗出而恶风的,脉象当见浮缓,今反见沉迟,可知本证由于津液不足,不能濡养筋脉,荣卫之行亦复不利,故见此脉象。本证的脉沉迟,应与里虚寒证鉴别,是沉迟中带有弦紧,不同于沉迟无力,为痉病中常见的脉象。所以方用栝蒌桂枝汤,用瓜蒌根(栝蒌根)生津滋液、濡养筋脉,和桂枝汤调和荣卫、解太阳卫分之邪。

【辨治要点】

主证:头项强痛、发热、汗出、恶风,筋脉拘急,项背强直,脉沉迟。

成因:风邪袭表,营卫失调,经脉失濡。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生津,舒缓筋脉。

方药:瓜蒌桂枝汤(瓜蒌根、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原文12】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一个口一个父)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①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词解】 ①内:同纳。

【释义】 本条论述欲作刚痉的证治。

本条以“太阳病”冠首,即是本证开始当有太阳表证。而无汗为风寒表实,是由风寒之邪束于肌表,卫气闭塞所致。一般而论,有汗则小便少,无汗则小便多,今无汗而小便反少,当是在里之津液已伤。无汗则邪不外达,小便少则邪不下行,势必逆而上冲胸膈。口噤不得语,是筋脉痉挛所致。以上症状虽没有到背反张的地步,但却是发痉之先兆,所以说“欲作刚痉”。故用葛根汤,解表除邪,滋养津液,以舒缓筋脉。

【辨治要点】

主证:头项强痛、恶寒发热、无汗、筋脉拘急,项背强直,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

成因:风寒束表,腠理闭塞,经脉失濡。

治法:发汗解表,滋养津液,舒缓筋脉。

方药:葛根汤(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原文13】 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①,脚挛急,必齘齿②,可与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止服。

【词解】

①卧不着席:指手足向后伸仰,卧时腰背不能着席,亦即角弓反张的意思。

②齘齿:齘(音xie械),齘齿指上下牙齿相摩切磋有声。

【释义】 本条论述痉病邪入阳明之里的证治。

本条不曰“太阳病”,而直说“痉为病”,说明痉病当属里证,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环口绕唇,入齿中,上至头,下达足。表证失于开泄,邪气内传,郁于阳明,热盛耗灼阴津,阳明经脉失养,而致痉病。胸满是里热壅盛,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齘齿,为热甚耗灼津液,筋脉失于濡养,以致拘挛而出现的症状。卧不着席,即背反张之甚;齘齿,即口噤之甚,为牙关紧闭严重时上下齿紧切作声的现象,病势较邪在太阳之表更为严重,急则治其标,故以大承气汤通腑泄热,急下存阴。文中未言燥实之证,而径用大承气汤者,意在直攻阳明之热,非下阳明之实,其为泄热存阴可知。

“可与”两字,学者当仔细斟酌。

【辨治要点】

主证:痉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齘齿。

成因:阳明热盛,耗灼阴津,经脉失养。

治法:通腑泄热,急下存阴。

方药: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原文14】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①,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②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词解】

①烦:谓疼痛而烦扰不宁。

②湿痹:病名,为风、寒、湿三痹之一。“痹”,即闭塞不通,指湿流关节,阳气不利而疼痛的一种病证。

【释义】 本条论述湿痹证候及其治则。

湿为六淫外邪之一,故其伤人亦如风寒之先在太阳;但风寒多伤肌腠,湿则易流关节,湿邪痹着,阳气不通,故关节疼痛而烦。湿为阴邪,性重浊濡滞,故脉沉而细者,沉为在里,细脉主湿,是湿邪不仅流入关节,而且内合于脾,引动内湿,形成内外合邪之证。

本条由于内外合邪,所以除关节疼痛而烦之外,又见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等症,这是内湿招致外湿。湿胜则濡泻,湿趋大肠,故大便反快。湿阻于中,阳气不化,故小便不利。治当利其小便。小便得利,则里湿去,阳气通,湿痹亦除。本条从脉证上提出了外湿和内湿的鉴别,但只谈到里湿治法而没有谈到外湿治法。至于本证利小便的方剂,一般注家主张用五苓散,《金匮发微》认为宜五苓散倍桂枝。

【原文15】 湿家①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②也。

【词解】

①湿家:素患湿病的人。

②熏黄:指黄中带黑,黄如烟熏而不明润。

【释义】 本条论述湿病导致发黄的证候表现。

素患湿邪之人,湿邪久留体内,阻遏机体阳气。湿邪内盛,易致外湿,卫阳郁而不宣,气机阻滞,故一身尽疼痛。湿为阴邪,本不发热,如湿郁气分,郁久则必发热,湿热郁蒸不解,故“身色如熏黄”也。色如“熏黄”,是黄而晦滞,如烟熏之状,属湿重于热的现象。此证与阳明的瘀热发黄,色鲜明如橘子色不同。

【原文16】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①,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②者,以丹田③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词解】

①哕:(yue月),呃逆。

②如胎:胎同苔。如胎,指舌上湿润白滑,似胎非胎。

③丹田:穴位名,在脐下三寸,这里泛指下焦,与胸上对举。

【释义】 本条论述湿病误下的变证。

素患湿病之人,由于复感寒湿,肌腠闭塞,阳气不能外达而上冒,故身无汗而但头汗出;湿困太阳经脉,故背强不和;阳气郁于内,不能卫外,故其人恶寒,欲得被覆向火。此时治疗,法当温经散湿,舒展卫阳,若下之过早,则因病在于表,而误攻其里,必致变症丛生。虚其中阳,湿浊反盛,故变生呃逆。表湿内陷,气化不行,故在上则见胸满,在下则小便不利。所谓“丹田有热,胸上有寒”,就是说明湿病误下后出现的一种寒热错杂,下热上寒的病理变化。由于寒湿在上,阳郁不能升腾,故舌上白滑湿润,似苔非苔。阳气内郁化热则渴欲得饮,湿在上则不欲饮故而口燥。诸多变证,均由误下之后,湿遏热伏所致。

【原文17】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①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词解】 ①小便利:指小便清长而频数。

【释义】 本条论述湿病误下的坏证。

素患湿病之人,脾胃已经虚弱,运化水湿乏力。湿为又为阴邪,最易损伤阳气,若误下之,则里阳更伤,形成阴盛阳虚而上越之势。虚阳上越,则额上汗出而微喘;阴寒内盛,则小便自利,此为阳气上越而阴气下脱之证,病情危恶,故曰“死”。假如误下而出现下利不止者,则真阳失守,阴脱于下,其病机与小便自利相同,属阴阳离决,阴竭阳脱之证,故亦主死。

【原文18】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①去,湿气②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词解】

①风气:此处是指风邪。

②湿气:此处是指湿邪。

同类推荐
  • 疼痛护理手册

    疼痛护理手册

    《疼痛护理手册》共分五篇,主要涵盖了疼痛的概述、疼痛的治疗、疼痛常见疾病与护理、急性疼痛与护理、疼痛病房管理几方面。《疼痛护理手册》内容系统全面,语言简洁明了,实用性强,能为从事疼痛护理实践的护士提供理论依据,对疼痛临床护理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 超级妈咪之小儿推拿我最强

    超级妈咪之小儿推拿我最强

    本书讲解了小儿推拿的手法、常用穴位及各种小儿常见疾病的推拿方法,语言通俗易懂,家长学习以后在家里就可以给孩子进行日常推拿保健及辅助治疗小儿常见疾病。
  • 乳腺癌综合诊治规范化手册

    乳腺癌综合诊治规范化手册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30万妇女患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 本书共十七章,前六章简要介绍了有关乳房的形态、结构,乳腺癌发生、发展、转移机制,诊断及预后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第七至十四章阐明了乳腺癌手术、放疗、化疗等各种治疗手段及其适应证;最后三章为乳腺癌的预防、监测、随访和相关的重要的临床试验。附录中还介绍了各种医疗文件书写格式。综观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朴实,实用性强,可为肿瘤工作者,尤其是乳腺癌临床医师案头查阅,也可供本病研究者、兴趣爱好者参阅。
  •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本书共分十七章,内容包括:绪论、细胞、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并附有相关的实验要点。
  • 中草药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中草药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中药在古代称为“本草”,因为中药的主要来源是植物。最早系统记载中药知识的《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中国汉朝时期,收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到明朝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已收集中药达1829种。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噬天的龙王

    噬天的龙王

    夭寿啦!大鸡蛋主神成碎片了!但是,当你捡到了碎片的时候请一定要注意,因为圣杯的经验告诉我们,那很有可能是一个坑!
  • 异梦录之龙将归来

    异梦录之龙将归来

    一位问题少年,一次意外事件,一个奇异世界,一场三界大战。在鲜血与热泪的地狱中,在新仇与旧恨的深渊里,他该如何存在?
  • 纳灵天下

    纳灵天下

    拥有着前世大学生记忆的赵家三公子,却因修炼一途寸步难行而饱受歧视。一株自称活过万年,老是喊着“我真是日了树了”的古怪树妖,自以为等到了要等之人。当两者相遇,命运的手开始操纵着一切。树妖告知少年他的体质为纳灵体,并且主动为少年纳灵。少年终于能够修炼,自是不甘一世平庸。且看少年纳灵,纳尽无上功法,纳尽无尽灵物,纳尽无数美人心...纳灵天下。
  • 卡耐基

    卡耐基

    《卡耐基》收录了卡耐基的全部作品,具体包括人性的弱点全集、人性的优点全集、演讲与口才全集、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伟大的人物、成熟的人生、写给女性的忠告、林肯传,卡耐基的作品,至今仍然是经典著作,他的这些书出版后,立即获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西方的人文畅销书,无数读者通过阅读和实践书中介绍的各种方法,不仅走出困境,有的还成为世人仰慕的杰出人士只要不断研读本书,相信你也可以发掘自己的无穷潜力,创造辉煌的人生。
  • 不死之夜

    不死之夜

    千年之前一把大火烧掉了秦朝所有的秘密,千年后一把大火烧掉了少年杨风的家。一个长生不死的梦想让人追寻了千年不灭。到底世上有没有长生不死药这一切随着秦朝的灭亡成了千古之谜。千年后出现了一个神秘的组织,他们似乎掌握了关于长生不死之药的一些秘密。整个朝廷,江湖,山中仙人,蛮荒魔道为了这个秘密开始了新的征伐,而一切征伐的起点就在小小的七霞村中展开。
  • 花时

    花时

    你有没有这样爱过一个人,像是看他一眼就会热泪盈眶鼻子发酸。在我们最青春的时候,我们不懂爱的时候却偏偏爱上了那个人。明明不懂爱却拼了命去爱,以为这样我们就能走一生,但偏偏走着走着就散了。但还好你还是舍不得我,你还爱我,我一回头还是能看见你张开双臂等着我。
  • 相爱何相惜

    相爱何相惜

    “璃阡陌,这辈子说好的白头偕老我食言了,来世我们可否继续相伴偕老?”“傻倾城,不用自责。来世我来寻你,我定不会喝下那孟婆汤。”“那我就放心了,我好困,可是我怕我再也看不见你。”“没事,我陪你。”———————————帝莫夭“帝莫夭,今生你利用我的感情,来世我加倍还给你!”“叶倾城,此生我最后悔干的事就是利用你。”————————————————瑶笙仙子“叶倾城,以后我们再也不是姐妹!就算你是神王,但你毁了阡陌哥哥,我会毁了你!”瑶笙,对不起,我的心真的挤不下那么多那么多的人,当神王,付出太多了。前世今生,命运交错,可笑的是她又错爱上那个利用她的男人——帝莫夭!
  • 华人十大科学家:李四光

    华人十大科学家:李四光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香炉湾人,蒙古族。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李四光的著名事迹也被翻拍为电影。《李四光》由王静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李四光》记述了李四光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 再世成妖

    再世成妖

    前世是统领万妖、六界敬仰的妖王,今生却变成了一个默默无闻的人类,没有人知道作为妖王的霸气,也不会有人理解成为人的快乐,突然之间,十八岁的少年承担起了重振妖族的重任,可这些根本就不是他想要的,仰天长啸,大喊一声:我不要做妖,我要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