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43700000025

第25章 乡村记忆(2)

那时候我所在的生产队有男、女社员三、四十人参加劳动,称为“出工”或“出集体工”。生产队每隔三、五天要召开一次全体社员会议,对每个社员在这几天内所干的农活评工记分。方式是个人自己报告,全体社员共同评议,把最后确定的工分记在工分簿上,年终按工分进行分配。生产队要选出一个记工分的人,这个人叫记工员。可以是队干部兼任,也可以是有文化的社员担任。但这个人必须是办事认真,头脑清白,公正诚实的。我们生产队的记工员先是何鳌生,后来他去世了,就推选黄华光担任。当时黄华光是一个20来岁的小伙子,是个办事老实,公道正派的人。

评工记分的会议一律是晚上进行。晚饭后,大家听到队长的吆喝,都集中到生产队的队屋里开会。如果是夏天夜晚,就在晒谷坪上开会。大家自备凳子,拿着蒲扇,抽烟的带上旱烟袋,集中到一起,会议就算开始了。记工员挨个叫社员的名字。被叫到名字的社员自己汇报这几天来所做的农活,然后大家评工记分。评工分有定额和计日两种。所谓定额,如挑一担粪二分工,挑五担就是十分工。这个定额是生产队开会集体定好了的,并且一经定下来多年不变。所谓计日,就是按做农活的天数记工分。一般做一天记十分工。但是,生产队大部分农活都是有定额标准的。如收割早稻每100斤谷计十分工,挖红薯每80斤计十分工(包括割红薯藤),摘油茶籽每60斤计十分工等等。按定额标准记工分,往往能够鼓励社员的生产劳动积极性。

评工计分,是当时一种比较公平、公正的劳动计酬方法。劳动了一年,每到年底,记工员要把全队每个社员的总工分张榜公开。社员可以去核对。生产队将全年的粮食和其他收入总量,折算为人民币,然后根据上级的政策确定一个分配原则,如人六劳四,或人劳过半。人是指全队总人口数,劳是指全队劳动总工分。我们生产队最高的一年,每十分工分得6角1分钱,最低的一年,每十分工分得2角9分钱。我们生产队地处市郊,这个收入还是算很高的。据说当时我们益阳县有的生产队,每十分工只分得8分钱。对于同在生产队出工的人来说,评工记分算得上是公正、公平的事情,但对我来说却未见得。那时候,我农忙时在生产队出工,农闲时经队长同意可以去市里作泥工,干些建筑房屋之类的活。那时作泥工活,一般一个工有一元三角到一元八角钱。我每天交八角钱给生产队,记十分工。如果被大队叫去做事,每天只给十分工的证明,我拿着证明交生产队,生产队也给我记十分工。这样一来,我一年挣的工分常常不到4000分。而在生产队出工的妻子国秀挣的工分比我还多。我的总工分数不及生产队最高工分者的一半。国秀就埋怨我,说我当不得人家一只手。我想了想,跟国秀解释说:“我在外面做手艺,虽然工分少一点,但我交了生产队上的,自己手里总还剩得几个油盐钱交给你呢。”国秀听我如此说,看了我一眼:“就只有你会算数。”我说:“我说的这些还是次要的呢,还有更重要的是,我在外头学习了建筑技术,说不定总有一天会有好处的。”当时也有的社员对我说:“你交钱记工分,一半的钱都分不回来,是不是有点吃亏了?”我只是笑一笑,不言语。心里想,做泥工是父亲传给我的看家本领,不能随便丢掉的。持家之道,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我有一技在身,不管世道如何变化,总不愁衣穿饭吃的。所以,只要队长允许,我仍然外去干建筑活,照样交钱计工分。

5.抗旱

大概是1970年的初秋,刚插完晚稻不久,天气酷热,久不下雨,村上的小水库已经没有水了,有好些稻田已经龟裂开来。

公社曾桂秋社长来到了我们大队部,开会组织抗旱大事。大队长臧国范等人提出一个“堵江抗旱”的大胆方案,并请求曾社长出面做工作,要求沿途的益阳县农科所和邻近的卫东大队给予配合。曾社长听说,觉得这还有点“战天斗地”的胆量,一拍桌子,方案就定下来,一场“堵江抗旱”的战斗也就打响了。

我们大队是一个长条形的自然村落,从村头到村尾大约有七、八里路程,村中央有一条小溪,溪水长期不断地流入三里桥边的兰溪小河,再注入资江。这次“堵江抗旱”战斗,就是在资江上筑一段拦河坝,把资江水拦住,使江水倒流入三里桥边的兰溪小河,然后再用多台抽水机,把江水沿着村中央的小溪一段一段地抽上来,再灌溉到农田里去。这样的办法,只有大跃进时代战天斗地的人才想得出来。

我受生产队的派遣,参加了由大队长臧国范组成的抗旱小组,组员还有李先桂、桂师傅等六七人。

堵住资江水的堤坝,是市里有关部门帮助完成的。当时的《湖南报》还曾经刊发报道,表扬了我们农民战天斗地的精神。我们大队的社员在通往三里桥集镇的小溪上筑起了7座土坝,我们抗旱小组的任务,是用抽水机把资江水一级级地抽上各级土坝,再将土坝里的积水用水车或自流灌溉到农田。全程引水距离约有10华里。

第一道土坝设在三里桥集镇附近,因为那里有工厂,所以使用电动机抽水。我们使用的抗旱机具,大部分是从邻近工厂等单位借来的,水泵和马达都不配套,所以每安装一个抽水点都要反复调试,要花上至少一个晚上的时间。第一站的马达安装在一块很厚的木板上。试机时,不知怎么回事,水泵不出水。大队长在一旁急得要死,忙叫桂师傅检查。桂师傅上、下全看了,电源都正常,找不出原因。我在旁边看着,突然记起初中物理书上讲过的“电动机原理”。电动机的接线有“星形”与“角形”两种形式。我想是不是这电动机的接线可变换一下呢?看到大队长与桂师傅等人焦急万分的样子,我壮着胆子对大队长说:我来试一下。大队长同意了。我拿起工具,拆开马达的接线盒,把盒内的两根接线互换了一下,又重新盖上了接线盒,再把闸刀开关推上去。哇!一股白花花的水柱从水管里喷涌出来。大队长和桂师傅等人一齐欢呼起来。第一站抽水工作完成了。大队长指定我守这个点上,24小时值班,又问我:“么子时节晓得搞马达的?”我告诉他是中学书本上学的。他点头称赞:“你肚子里有点墨水。”

第一站的抽水马达不停地响了一天一晚,抽出来的水还没有达到第二站。全程共建了7个站,除一个站由县农科所支援外,其余六个站都由我们大队抗旱小组安装。不过,后面的要等前面的把水送上来了才有用武之地,否则就是真正的“干”着急。

按照大队长的指示,我就这样没日没夜地在第一站傻守了20多天。吃饭到附近工厂食堂里,那是大队去联系好了的,并且是免费的。白天闲得无聊,找来一些残缺不全的书看,打发时光,晚上睡在用稻草席子临时搭起来的棚子里,任凭马达轰鸣,我把一块塑料布往地上一铺就憨然入睡。

整个“堵江抗旱”的战斗,坚持了近一个月,但我们大队还有三、四个生产队的农田没有喝上资江水。这时候老天爷下雨了。整个“人定胜天”、“堵江抗旱”的战斗也就偃旗息鼓了。

6.桂师傅

桂木匠名叫陈桂香,人们都称他“桂师傅”,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连大队干部也是叫他“桂师傅”。

桂木匠中等个子,头发稀少,前额上有几道很深的皱纹,见人总是先打招呼。我曾经有好多次尝试抢先向他打招呼,但成功抢先的机会很少。桂师傅在大跃进的时候学过木匠,所以大家又称他为“跃进木匠”。桂师傅虽然不是从小拜师学艺,但他很爱钻研,能从事各类木工活,还自学电工,安装维修有线广播等技术。他家出身好,为人处事也热情,因此大队上有什么技术上的活,总是让他来做。他的家住在大海塘村的最上头,距大队部路程远,后来他就索性住在大队部。大队领导让他负责有线广播室的管理。他的报酬是由大队开证明到生产队去记工分。

我和桂师傅的交往是从修建大队会议室工程开始的。

我们大队有12个生产队,生产队干部加上大队企业领导和大队干部,开全体会议有100人左右。但从解放起,一直没有一个这样大的房子能容这么多人在一起聚会。因而原来开会都是在村里的学校。那时候,政治运动多,经常要开会学习。到了上世纪70年代,大队兴办的企业有了些资金积累,就决定新建一个大的会议室。

大队长臧国范找桂师傅商量建会议室的事,决定抽调各生产队的泥匠、木匠来完成这个工程。桂师傅提议泥工由我领头,要求大队长让他和我共同负责修建这个房子。大队长同意了他的建议。

同类推荐
  • 梁启超传记五种

    梁启超传记五种

    本书收录了《管子传》、《王荆公传》、《袁崇焕传》、《南海康先生传》、《殉难六烈士传》。
  • 告诉你一个诺贝尔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诺贝尔的故事

    本书从诺贝尔的儿时开始写起,生动地讲述了诺贝尔这位传奇人物充满了非凡的戏剧性和悲剧性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了解这位发明家和企业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及伟大的人格。
  • 步入社会应该知道的生活智慧

    步入社会应该知道的生活智慧

    本书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在步入社会前,给孩子提供很多非常实用的建议,使你发挥独特的潜质,轻松地步入杰出青年的行列!
  • 大唐空华记

    大唐空华记

    本书主要介绍大唐西域记撰人辩机的传奇人生,讲述了一段曾经真实发生在中国唐代的最神秘的故事。
  • 孤独与大胆

    孤独与大胆

    本书收入胡适本人所写自传类文稿。胡适在这些文稿里,记述了自己的母亲、父亲、家世、个人经历,在基本反映他一生的同时,也记述了胡适个人思想变化的历史过程。
热门推荐
  • 冥王的宠儿

    冥王的宠儿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
  • 菲叶草斯贵族学院

    菲叶草斯贵族学院

    三个绝色美女兼学霸在校园中跟男生们斗智斗勇的故事
  • 斩天诀

    斩天诀

    一个身世如谜、被称为灵修废物的少年,誓要逆天改命。历尽千辛万险后,灵脉修行惊天地,炼体之路泣鬼神,宿命的轮盘终究将他推上一条踏神斩天之路!
  • 带着黑猫当勇者

    带着黑猫当勇者

    前进前进,目标是那星辰大海,遇见财宝就全部带走,遇见魔兽则用魔法打到,烧光~抢光~无恶不作。额!台词不太对,好像走错片场了。总之是新手法师林克,四处冒险的简单故事,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周围的人都称呼他“黑猫勇者”?如果你看腻了主角一人砍砍砍的剧情,那就来这里看看一群人砍砍砍的剧情吧。
  • 悲鸣不语:泣不成声泪成伤

    悲鸣不语:泣不成声泪成伤

    从市里转到山村学校,他勇敢的对一见钟情的女生表白,原本成功率为0却没想到她会答应。更没想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负伤累累,也发现了她不为人知秘密还有她一人活在灰暗里的痛苦。
  • 血云战歌

    血云战歌

    古老浩瀚的血云星系,存在了不知多少岁月,这里强族林立,英雄辈出,道不尽风云变化,说不完青史传奇。人们早已寻不到时间的起点,只知道世代相传的四大神器在滚滚的时间长河中屹立至今——南城夜家的梦幻青绫剑,北部十大部落的无名氏落魂枪,西域天神域的葬云星辰戟,东庭荒木族的龙木血阳刀。四件神器传承久远,是数十万年历史的沉淀,他们不仅代表着修行路上的最高境界,更是汲取了血云星的本源造化,产生了不可思议的蜕变。铸造它们几位天才早已不知所踪,后世也再没有人能铸成神器,成神之路从此渺渺,直到……
  • 傲世苍穹录

    傲世苍穹录

    曾经的渴望如同父亲一般世人瞩目,冠绝天下。如今却只有一个梦想,找到自己的父母,或者,找到他们的遗体。前者,需要变强,后者,需要变得比父亲更强。看天才少年如何演绎一代苍穹传奇。天才?他不屑一顾,所有的天才将都会在他面前自行惭秽!魔头?他一剑杀之,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追梦的脚步!且看他一步步,踏上传奇之路。
  • 中国古代科技大观

    中国古代科技大观

    从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看,中国早期的文明是落后于古巴比伦、古埃及以至古希腊的。但是,到公元前21世纪,充满智慧的中国人发明了青铜冶炼和生铁冶铸技术,加快了文明发展的速度,所以发展到公元前三四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开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开始创造出工业史上、医学史上、天文史上等等一系列璀璨的文明硕果。
  • 某崩坏的穿越

    某崩坏的穿越

    新人作品。某伪宅的穿越之旅,初定为学院都市,圣杯战争和幻想乡(以上都是扯淡)
  • 万界公寓

    万界公寓

    “后羿!你特么干什么啊!那个是日光灯!不是你的太阳!把你的弓箭给我放下,打坏了多少个你赔啊!”“猴哥,你能不能不要总是吃香蕉,就算是吃,但是特么的也不要把香蕉皮给我丢地下。”“宙斯!你特么运动的时候小声点,吵着我们了,不然以后不要叫我给你买伟哥,”“还有刘邦吃饭就吃饭,你不要给我随便传送偷菜,信不信我削死你。”“还有你玉帝,能不能总是用我的号玩英雄联盟,不知道你技术渣吗?”这是一个人成为房东的故事,但是他的房子总会有不一样的人来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