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43600000048

第48章 百分比分配理论(3)

城市居民家庭财产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财产向高收入群体集中的现象比收入分配更加严重,城镇居民家庭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51,远远高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0.32。

收入分配的问题,实际上是公平和效率的问题。公平和效率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必将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为了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找最优平衡点,求得社会和谐,需要在政策上有所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2004年,GDP达到136876亿元,比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了近37倍,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26年间年均增长9.4%。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显著上升,政府调控能力明显增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都享受了经济增长的成果,特别是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但通过分析也发现,国民收入分配中依然存在不合理的因素,特别是城乡居民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在收入分配上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收入分配的问题,实际上是公平和效率的问题。公平和效率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必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为了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找最优平衡点,求得社会和谐,需要在政策上有所调整。《总源论》认为当GDP的60%以上平均分配到每个人手中的时候,社会主义中高级阶段就差不多到了。

1.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之间的分配

经济增长的成果最终要在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国家、企业和居民个人三者之间进行分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分配政策的调整,三者的分配关系也发生了变化。1978年,国家、企业和居民个人三者的分配比例为33.9%、11.1%和55.0%,到2002年,这一分配比例变为20.5%、14.3%和65.2%。24年间,国家收入比重下降了13.4个百分点;企业收入比重上升了3.2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比重上升了15.2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比重上升,国家收入比重下降,企业收入比重基本稳定是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变化的基本特征。但是从总体上看,个人拿大头,国家拿中头,企业拿小头的分配格局始终没有改变。1978~2002年,24年平均国家、集体和居民个人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8.7%、14.8%和66.5%。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分配关系的演变大体可分为显著变动(1978~1990年)和相对稳定两个阶段(1991年至今)。

在显著变动阶段,三者收入分配比例变化明显,国家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居民个人所占比重持续上升,企业所占比重稳中有降。1978年,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为33.9%、11.1%和55.0%,到1990年,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变为21.5%、9.1%和69.4%。12年间,居民收入所占比重上升了14.4个百分点;政府所占比重下降了12.4个百分点,企业的比重稳中有降,下降了2个百分点。这时期收入分配的主要特点是向居民个人倾斜,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度出现了收入向居民个人倾斜过快的倾向,1988年,居民个人收入所占比重曾达到了70.5%。

在相对稳定阶段,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政府收入的比重在波动中有所回升,下降的势头得到有效抑制,企业收入比重继续保持基本稳定,居民收入比重则在波动中有所下降,收入分配向居民个人倾斜的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校正。到2002年,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变为20.5%、14.3%和65.2%。政府收入的比重,回升到1990年代初的水平上,比1990年低1个百分点,比1992年高1.5个百分点;企业收入得到有效回升,比重比1990年提高了5.2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比重与1990年相比下降4.2个百分点。

从国际经验看,在由低收入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过程中,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一般表现为居民和企业所得比重略有上升,政府所得比重有所下降。我国目前的人均GDP刚超过1000美元,属于由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过渡的国家,政府收入比重下降、企业和居民收入比重上升符合国际上收入分配的一般规律。

从实践角度看,我国三者分配关系的变化也符合改革的方向。收入分配在一定阶段向企业和居民个人倾斜,是针对我国长期以来居民和企业收入过低,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企业无力进行更新改造和自我发展而采取的措施,有补还欠账的因素,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加消费,改善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2.在不同地区间的分配

由于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的差异,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地区之间很不平衡,1978年到2004年平均,东部地区生产的GDP占全国的比重达到56%,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分别是26%和18%,东部地区创造了全国一半强的经济总量。与GDP的生产一样,可用于分配的国民总收入,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很大。从1998~2002年的数据来看,东部地区的可支配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为55.5%,中部地区为26.3%,西部地区为18.2%,东部地区的比重超过了中、西部之和。经济的发展和分配都呈现出东重西轻的格局。

从不同地区企业、政府和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占全国的份额看,也是东部最高,中部居中,西部最低。1998~2002年,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全国的份额,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66.8%、20.3%和12.9%,东部的比重比中西部总和还要高出33.6个百分点;政府可支配收入占全国的份额,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55.4%、24.7%和20.9%,东部的比重比中西部总和高出10.8个百分点;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全国的份额,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52.4%、28.5%和19.1%,东部的比重比中西部总和高出4.8个百分点。无论是企业所得,还是政府所得和居民所得,东部地区都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

从东部、中部和西部各自内部三者分配的结构看,1998~2002年,东部地区,企业、政府和居民个人所得的比重分别为22.5%、18.7%和58.8%。中部地区,三者的比重分别为14.7%、18.0%和67.3%。西部地区,三者的比重分别为13.0%、22.0%和65.0%。比较起来,东部地区企业所得比重较高,分别比中部和西部高出7.8和9.5个百分点;政府所得比重略高于中部但低于西部;个人所得的比重较低,分别比中部和西部低8.5和6.2个百分点。从年度之间的变化来看,三大地区收入分配的变动都呈现出政府所得比重小幅上升,居民所得的比重小幅下降,企业所得的比重基本保持稳定的趋势。

东、中、西三个地区的分配特点表明,东部地区企业所得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从而为这一区域经济长期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中西部地区基础本就薄弱,企业所得水平又比较低,企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由此形成了东部强者愈强,中西部弱者愈弱的局面,这也是造成目前东西部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中西部地区要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大好战略时机,将企业做强做大。只有企业强大了,才能为财政和居民提供更多的收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3.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分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居民个人得到了实惠,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根据城乡住户调查和人口调查数据推算,2004年,居民可支配收入为72634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42.5倍,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年均增长9.2%,基本上与同期的经济增长同步。

但是,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上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下降。2004年与1978年相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35.7%上升到69.2%,上升了33.5个百分点;相对应的,农民收入的比重则由64.3%下降到30.8%,下降了33.5个百分点(见表2)。占全国41.8%的城镇人口占有着全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9.2%,而占全国58.2%的农村人口仅占有30.8%。收入分配明显向城镇居民倾斜,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城镇居民收入在居民收入中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存在差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1978年,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为17.9:82.1,2004年,这一比例改变为41.8:58.2,变化了23.9个百分点,这必然使居民收入中城镇居民所占的比重上升。

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总的趋势是城镇快于农村,唯有1979~1984年期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焕发,收入大幅度增加,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也一度高于城镇居民,1983年曾达到66.3%。1985年以后,随着城市改革的逐步推开和不断深化,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明显加快,而农业生产进入缓慢增长时期,农民收入增长放慢,除个别年份外,大多是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快于农民。特别是1997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加快,使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弱势变强,上升到52.8%,改变了农村居民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人口多和收入增长快带来的比重优势,导致了居民收入明显向城市倾斜。随后,城镇居民收入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就直线上升,1999年到2004年,短短6年就从57.8%上升到69.2%,比重变化了11.4个百分点。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加快,城镇居民收入份额上升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农村居民收入份额下降过快,不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共同富裕,不利于扩大农民消费,不利于投资消费关系的协调,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如何实现农村和城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是我们在进一步的收入分配中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同类推荐
  • 动态能力理论的操作化研究:识别架构与形成机制

    动态能力理论的操作化研究:识别架构与形成机制

    本书旨在揭示动态能力的识别方法、架构及其形成机制,指导企业培养动态能力的实践活动,内容包括:动态能力的识别、动态能力架构、动态能力作用机理、动态能力形成的资源基础等。
  • 生意兴隆的48条法则

    生意兴隆的48条法则

    本书是日本知名的餐饮业咨询专家氏家秀太,结合其亲自调研指导的250家餐饮店的经营案例,提出如何实现将亏损店做成盈利店的48个方案。
  • 走进榆林开发区

    走进榆林开发区

    本书分为战略篇、体制篇、规划篇、土地篇、考察篇。收录《“十五”榆林化工产业发展思路探析》、《引凤筑巢,服务全方位》、《毛乌素沙漠土地思变》、《榆林城市可持续发展分析》等文章。
  • 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操作规则

    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操作规则

    本书应用区域宏观经济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货币政策不一致性的存在,并选择中国7个地区的经济数据,建立VAR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地域不一致的程度,以及货币政策传导地域不一致对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 市场营销实务

    市场营销实务

    本书内容包括:认识市场营销、市场调查、市场选择、营销策划、营销实施等。
热门推荐
  • 太上修真玄章

    太上修真玄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亿万老公宠过火

    亿万老公宠过火

    她在酒吧花一百万睡了一个男人之后逃之夭夭,谁知道这男人阴魂不散屡次出现在她面前。“吃干抹净了就想走?就不打算对我负责?”“没关系,你不愿意负责那就我来负责好了。”他笑得一脸腹黑,再次相见他已经成了她的未婚夫,谁来告诉她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 某穿越的武侦君

    某穿越的武侦君

    注意:本书在某点娘上的名字为《某穿越的侦探君》。两者是一样的,只是创世上名字已经存在,所以才会改成了《武侦君》,绝对,绝对不是的抄袭的说!!“这位美丽的小姐,你能给我看一下你的胖次吗?”“难道先生就是传说之中的hentai,御坂用鄙视的眼神看着眼前的怪人,心中却是对有人想看御坂的胖次感到开心的说道!”“嗯,这位小姐,你说道胖次是虽是双眼无神,但是脸上却有着红晕,话语之中充满着鄙视的意味,但是暴露的内心却绝对是言不由衷!”“就本元芳看来,你是三无+傲娇”“那么胖次的真相只有一个,凶手就是蓝白条!!”
  • TFBOYS之不平凡的我们

    TFBOYS之不平凡的我们

    “小凯,我是丁紫郡呀!你不认识我了吗?”王俊凯用冷冰冰的眼神看着眼前的女生,然后用手拉了拉身边的女生,然后抛下她。雨哗哗的下着——“源源,我们去吃好吃的吧!”“好呀!”“啊!”——“千玺,轻松熊送你!””谢谢!“
  • 萌妃在上:腹黑王爷请宠我

    萌妃在上:腹黑王爷请宠我

    刚重生时,林纨以为只要卖卖萌就可以幸福长大……等她真的长大后却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啊!去陪皇上围猎,却遇狼群!已经定亲,却被逼着和亲!千里寻哥,却遇到了天大的阴谋,好不容易脱身,却只能去敌国躲避!多年后又遇到死对头,哼哼,我知道这人是个戏精,且看我将他拆穿!啊咧咧,谁能告诉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王爷是怎么回事,林纨:“别亲,和你不熟。”,某男一吃再吃,美其名曰:“一回生,二回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庶女倾城:锦绣良缘

    庶女倾城:锦绣良缘

    她,是艳绝天下的绝代佳人,却因误信嫡母嫡姐,最终落得个断指沉江,尸骨无存。一朝凤凰涅槃,她浴火重生,步步谋算,逼疯嫡母,踹飞嫡姐,要她们自食恶果、万劫不复。他,是邪魅霸道的腹黑容王,杀伐果断无人敢惹,却偏偏对她情有独钟,非卿不娶。深夜,邪魅腹黑的容王殿下又一次夜探香闺,抱着怀中的温香软玉委屈道:“本王的身子都被姑娘看光了,姑娘占尽了便宜,还想不负责不成?”被抱个满怀的她欲哭无泪,能不能讲点道理,这究竟是谁占谁的便宜啊!
  • 绝色全灵师:殿下宠妻要给力

    绝色全灵师:殿下宠妻要给力

    【一对一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她是21世纪金牌杀手,却在一次飞机失事中穿越时空,开启了异世冒险之旅。修灵力,收灵宠,虐渣渣……苏锦醉在通往强者的路上越走越远。顺便……招惹了一堆桃花……某殿下醋意大发,傲娇地板着脸掐掉一朵朵桃花。耳根泛红,依旧霸道:“你,是我的。"
  • 紫荆大人

    紫荆大人

    紫荆是谁?是高高在上的仙子大人,点石成金,画木成仙?亦或是操着口音、没心没肺、有着一帮肝胆相照弟兄的蠢萌?还是执着追寻真理,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迈进的有为青年?可为何记忆中的自己却叫欧阳?看似是孕育自肉体凡胎,可究其起源却是未知的数码世界。这里边的种种因果际遇待我慢慢讲来……
  • 溺宠前妻:总裁老公,太霸道!

    溺宠前妻:总裁老公,太霸道!

    她和初恋同时落水,他选择救初恋,因为他欠初恋一条命,从那以后,她学会游泳。初恋公司失火,生死不明,他弃她生日去找初恋,因为性命攸关,从那以后,她知道原来他还兼职消防员。初恋不能生育,他要她捐赠器官,因为他不要小孩,她留着没用……简直欺人太甚!她甩他一脸离婚协议书,“我什么都不要,包括你!”再次相见,他对她死缠烂打,步步紧逼,她送一句话:“前夫,我有孕。”什么?你喜欢小孩,想复婚?“那你落水别喊救命、火灾自己逃生、再把那切掉,因为我性冷淡,不需要!”
  • 明伦汇编交谊典嫌隙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嫌隙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