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蒙古团结与海都称汗
在成吉思汗之前的时代,蒙古地区各部落也尝试过若干次的融合。《秘史》也对反映这一趋势的歌谣记录在案。尼伦族的神秘祖先阿阑·豁阿就曾经把五个儿子召集到她面前进行训导,每人发给一支箭,命他们折断,儿子们毫不费力地做到了。然后阿阑·豁阿将五支箭捆起来,交由儿子们逐一尝试,却无人能办到。最后她说道:“儿子,若是单独一个人,就像这一支箭,定然容易被折损。然而团结一致,就像这一捆箭,无人可折!”
海都也是孛端察儿的后裔之一,从历史上看,他似乎曾经联合过各个部落,为成吉思汗大业之先导。海都的祖父蔑年·土敦早逝,祖母那莫伦育有他父辈的七兄弟,世系里面皆可查见从老大合赤·曲鲁克到最小的纳臣·把阿秃儿的所有名字,刚强的那莫伦则带领着部族人们生活。通古斯系的女真人扩张的脚步正好踏上这片土地,他们要开拓中原北面的广阔土地。客鲁涟河的札剌儿人部落遭到了屠杀,七十家札剌儿人被迫来到那莫伦所管辖的地方。札剌儿人饿到了极处,只能在草地里面掘草根做食。那莫伦容不下这些饥民的侵占,命人“赶着车驱逐他们,盛怒之下杀伤了几个札剌儿人。札剌儿人奋起反抗,赶走了那莫伦的马群。那莫伦的儿子们连战甲都还来不及穿,追赶上去与之战斗。这让那莫伦担忧不已,命令媳妇们戴上战甲追赶,但是为时已晚,赶到时六个儿子已全部死于札剌儿人手中。后来那莫伦本人也被札剌儿人杀死。那莫伦的幼孙海都(合赤曲鲁克的儿子)由于藏身于积薪之中,幸免于难。另外她的第七个儿子纳臣因为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前娶了巴儿忽或巴儿忽真部人的女儿为妻,在那里成家立业,亦幸免于难。”
纳臣惊闻家变,迅速从巴儿忽狂奔回来。看到幸存者仅剩年幼的海都和一些弱妇,纳臣怒火中烧,立誓必报此仇并夺回失去的牲口,但苦于无马代步,他只能找到一匹半路跑回的骈马,骑上马后他直追札剌儿人。他在路上遇见二马并行,各带着一只鹰。纳臣认得这是兄弟们的鹰,于是接近较年轻的骑士,打听是否有一个马群由一匹赤马领头东去。直到客鲁涟河拐角处,纳臣刺杀了这位年轻骑士。把鹰与马系于尸体上,转向另一名骑士。这名骑士询问年轻骑士因何躺下了,纳臣趁机敷衍而过,并杀掉了这名骑士。纳臣见远处山谷有几百匹马在吃草,仅由儿童看守,确定并无危险后,纳臣杀死儿童,带回马匹和鹰,把海都和弱妇们带离那莫伦的领地,回到巴儿忽。
海都是蔑年·土敦和那莫伦的嫡系长孙,接过叔父纳臣和巴儿忽人的权杖。他降服了札剌儿人,从此札剌儿人也成为蒙古人的一部分。海都驻扎的区域大致为黑河沿岸,然而此黑河是否今之发源库伦之北,往西北流入鄂尔浑河中段的那条黑河,则无法确定,皆因蒙古地区名为“黑河”的并不止这一条。海都势力所及,大致为贝加尔湖东岸的巴儿忽真地区。“各部落的许多家庭渐渐归顺于他,这使得他拥有越来越多的臣民。”这就是蒙古族最初统一之形态,成吉思汗时也遵循着类似的统一过程。拉施特的书中海都被称为“汗”,据《秘史》记载,他甚至已成为“可汗”。这有可能只是身后追赠。因为《秘史》只是在元朝也就是1240年编写,这样写只是为了粉饰黄金一族的光辉。
这里,有几个概念需要澄清,是为了梳理蒙古的历史。第一是“可汗”,这一称呼适用于古代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等的统治者。第二是“古儿汗”,“古儿”意为“整个天下”,因而“古儿汗”就是天下的大汗。蒙古人根据情况来称呼他们的统治者。
第十节合不勒汗
最初称霸蒙古第一汗的海都有三个儿子:伯升豁儿·多黑申、察剌孩·领忽和抄真·斡儿帖该。据称成吉思汗所属的“乞牙惕”系就是伯升豁儿·多黑申的后裔,泰亦赤兀惕一支的始祖则是察剌孩·领忽。成吉思汗的青年时代,就在乞牙惕人与泰亦赤兀惕人的斗争中度过。《秘史》和《拉施特书》对此的说法较为一致。我们从单调的记载中可以知道,当那莫伦惨遭札剌儿人灭门之时,蒙古部落其实已经一无所有,但是他们一旦拥有自己的地盘,便会蓬勃发展起来。
蒙古地区第一个全盛王朝是到了伯升豁儿·多黑申的孙子合不勒(《元史》称葛不勒汗)成为统治者的时候。这时,蒙古人与金国建立了良好关系。金国意识到蒙古人的强大会带来威胁,采取监视和怀柔的政策。金国人请合不勒来到他们的腹地,来自蛮荒之地的合不勒以食量震惊了金朝的上下。根据拉施特的说法,其实合不勒并非如此饕餮之徒,只是害怕被中原带甜味的食物毒害,因而吃了一部分便去呕吐,然后继续进食。一次,粗鲁的合不勒因醉酒冒犯了阿勒坛汗(即金国皇帝),居然伸手揪他胡子,酒醒后他后悔莫及,主动请罪。可能出于对蛮荒民族的忍让,也可能因为与宋朝对抗而不愿后院起火,金国皇帝并不计较这一切,反而赐以“金、珠、朝服”,让他回到蒙古当官。可是过后因有臣子进言,金国皇帝出尔反尔,派人追回合不勒。合不勒岂是等闲,不肯回头,金国使者不肯罢休,非要将其带回。合不勒则趁乱骑一灰色小马驹逃回属地。死里逃生的合不勒异常恼怒,于是将金国使者全部处死。
《通鉴纲目》记载,金国皇帝从1135年开始兵犯蒙古地区,就是因为《拉施特书》上记录的这一件传闻的事件。《拉施特书》还记录了1135年-1149年,金国皇帝哈喇迈派呼沙呼将军对蒙古大张挞伐,却在“海岭”一代受挫。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孤军不济,粮草不济,最后在退却的时候,呼沙呼的军队遭到追杀,因而大败。1147年,金国大将乌珠再度出兵蒙古草原,收获的仍是失败,还被迫签下极其屈辱的条约。“金人将西平河以北的27座堡寨割让与蒙古,每年向蒙古进献牛羊谷物若干。另外,金主将熬罗孛极烈的贵号赐予野蛮人的首领,并封其为‘蒙兀’国王。”伯希和曾建议将“蒙兀”以其读音还原为蒙古文“Orobogila”,但是并不能将这名字与《秘史》和《拉施特书》书中所记载的成吉思汗之前的那些英雄的名字对照符合。从此我们可知,金国虽然雄踞中原北方的领土,并且与南宋的作战也屡战屡捷,但仍然奈何不了蒙古人。在兴安岭地区以及嫩江岸边,蒙古人屡屡挫败金国军队。考虑到蒙古人的领地与金国接壤,那就可以想象客鲁涟河南边的塔塔儿人也曾被笼罩在蒙古人的统治阴影之下。
第十一节俺巴孩汗
根据史书记载,合不勒有六个儿子,分别是斡勤·巴儿合黑、巴儿坛·把阿秃儿、忽秃黑秃·蒙古儿、忽图剌罕、忽兰(系庶子)、合答安、脱朵延·斡惕赤斤。“六子皆孔武有力,有‘乞牙惕’或‘急流’之称传于后代(出自《多桑书》)。”可是合不勒却并未传位于儿子,而是把汗位传于其从堂兄弟泰亦赤兀惕系的首领俺巴孩,《秘史》和《拉施特书》称他为“汗”或“合罕”。
这一传承并未对蒙古汗国的发展有所影响。传位之际,蒙古人与塔塔儿人的战争也一触即发。塔塔儿人与蒙古人的血统一致,他们在蒙古草原的东南居住,客鲁涟河右岸与兴安岭之间。合不勒汗的妻弟赛因的斤是翁吉剌部人,赛因的斤的姐姐是豁阿忽·豁阿公主。赛因的斤有疾,请来塔塔儿人著名萨满医治,可是符咒失效,赛因的斤最后病亡。萨满在回去的路上被愤怒的死者家属所杀。塔塔儿人奋起反击,合不勒汗的儿子们则站在赛因的斤的家属翁吉剌人一边。金国阿勒坛汗利用了这场纷争,支持了塔塔儿人,企图遏制蒙古人。两方势力连成一线,想绞杀蒙古势力。
或许俺巴孩汗认为塔塔儿人的战事已经告一段落,因此答应了要把女儿下嫁给某个塔塔儿首领。根据《秘史》记载,该部落时常在捕鱼儿海和阔连海子(即呼伦池)之间的兀儿失温河岸边。俺巴孩汗亲自护送女儿到这个部落,却意外被塔塔儿人幽禁,还绑送给金国国主。金国国主以“对反叛的游牧人专设的残酷刑罚”对俺巴孩汗施以木驴重刑。合不勒汗的长子,禹儿乞或主儿乞氏族的首领斡勤·巴儿合黑也被塔塔儿人捉去送给金国国主,受到一样的酷刑。
女真人的首领以此方法想要震慑蒙古人,却更加激起了蒙古人无边的复仇欲望。俺巴孩汗被送去金国时,对儿子合答安和他的堂兄弟忽图剌怒吼:“哪怕十指被弓箭破坏,尔等也须为我复仇!”若后来元朝历史可信,俺巴孩汗的警告便有如魔咒。女真人和塔塔儿人其后即受到血腥复仇,成吉思汗让他们付出了百倍的代价,他们也在这复仇火焰中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