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糊弄你?我糊弄你就不会接下这免费的活儿。你要是不满意,就去找其他设计师吧!行了,我还忙着呢!”说着,张亮挂上了电话。第二天,张亮的父母就打来了电话,开始数落张亮的不是,说他不尊重长辈之类的,而且这件事已经传开了,亲戚们纷纷指责张亮的不是。说翅膀硬了,不把长辈们看在眼里了,还有什么自己进了大公司,就不认这些穷亲戚了。说得张亮好是委屈。
此时,张亮悔不当初,这样“免费的活儿”一开始就应该拒绝!一开始拒绝的话,就不会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真是吃力不讨好啊!
当你也遇到张亮这种情况时,该如何拒绝?
首先,我们要勇于说不。要告诉亲戚朋友,自己是以此谋生的人,他们必须为这项服务埋单。
其次,谈谈工作负荷。要告诉想让自己“帮个小忙”的亲戚朋友,我们有着很多工作,非常忙碌,每天能够按时睡觉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帮忙,真是有心无力啊!如果对方非常着急的话,就为他介绍一些其他的设计师,不过要说明白“那个设计师很优秀,设计费就会贵一点儿”。如果这个人非得赖着你,让你免费设计,那你不妨给对方一个建议:看来你有充分的时间,不如你在网上搜一下教程,很容易学的,你先试着自己做一个,说不定做得不错呢!再有这样的活儿,自己也能不求人了。如果这招还不行的话,那就只能选择拖延法来面对了。
再次,为亲戚朋友设置一个限制条件。如果你真的推辞不掉“免费的活儿”,那你就要给亲戚朋友设置一些限制条件!告诉他们:你愿意为之免费工作,但是你只负责做一个版本,需求的变动和你无关,如果再有一些其他要求,就得付费。只要掌握住主动权,不被对方牵着鼻子走,那就不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最后,抢占先机。在亲戚朋友还没提“免费”时,你就要抢先说:“你的预算是多少?我根据你的预算来设计。”“现在设计一套房子,花费可不少呢!不如自己做点创意的东西,打造一个完美的家。”你这样说,就相当于直接告诉对方:“我不会白干的!”那么,想要“占便宜”的人立即就会打退堂鼓。
不仅设计师应如此,很多脑力劳动者都应该这样效仿。脑力劳动是一种智力付出,也是一种生产力。但遗憾的是,许多请脑力劳动者“帮个小忙”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吃力不讨好,脑力劳动者们还是找个巧妙的方法拒绝“老白干”吧!
频繁聚会要不得
大多人都是喜聚不喜散。参加聚会既可以联络感情,也能排解忧愁。但是,有时候过多的聚会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如钱包缩水,肠胃不适,更有甚者还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在朋友圈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几乎每天都在晒各种朋友聚会的相片,逢年过节自不必说,下班随便吃个晚饭也要拍一拍照片,拿到朋友圈里晒一晒,好像他们随时都有饭局,随时都在开party。
虽说大家可以享受一下热闹的气氛,互相倾诉彼此的烦恼与快乐,但聚会一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先不说花钱多少,光是身体和酒后驾车就值得人们担忧。常年在外吃饭,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让身体吃不消。如果再加上酒后驾车,那危险性可想而知。
宇航是法学本科毕业,毕业后到某证券公司任董事会秘书,待遇不错,但就是应酬多。上班应酬,下班也应酬,每天要面对不同的客户,与很多人一起吃饭,闲聊。
渐渐地,宇航在各种局认识了不同的朋友,随着朋友越来越多,聚会也越来越多。他的生活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主题无非就是吃喝玩乐。这样的频繁花销,再高的工资待遇都经不住花,还没等到下个月工资到账,口袋就扁了下去。
某次,宇航和几位重要的客户正在喝酒谈业务,客户兴致来了,提议去打牌。正值囊中羞涩的宇航根本就拿不出钱去跟客户打牌,但公司正有求于这些大客户,一旦得罪,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宇航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几圈玩下来,客户赢了不少,很是高兴了,还调侃宇航虽然牌打得臭,牌品倒还不错。一晚上,宇航就输了上万元,值得欣慰的是这笔业务谈成了。
后来,这几位客户常常约宇航出来聚会,无法拒绝的宇航就这样成了聚会中的“常客”,每天很早起床,晚上出入各种高档会所,表面光鲜亮丽,实则口袋空空。再加上总喝酒,胃也开始难受,身体也慢慢吃不消。当朋友圈中的人羡慕他每天潇洒的生活时,他只得苦苦一笑。
到底应该怎样拒绝这样的频繁聚会,如何拒绝客户的邀请呢?这成了宇航每天一睁眼就会思考的问题。
如何拒绝“频繁聚会”中,不光是宇航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职场中人时常要面对的问题。想要开口拒绝,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又怕因此丢了饭碗。其实,只要找对了方法,拒绝“频繁聚会”并不难。
在拒绝盛情难却的邀请时,光说“no”是不够的,还得有充分的理由,真诚地向对方说明情况。如:“谢谢您的邀请,我真的很想参加,但是第二天公司有例会,得早到……”等。在拒绝时,我们不要生硬地口头拒绝,而是灵活运用拒绝艺术,既不得罪人又能替自己开脱。如:
一、见招拆招法
当有人约你去××地,你想拒绝时,可以说:“真是不巧,我在××地,离你太远了,恐怕我到了你们就结束了。”“真是可惜,我现在在外地出差,得几天后才回来呢。”
二、金蝉脱壳法
假如你招架不住对方的“死缠烂打”,只得前往,那就试试“金蝉脱壳法”吧。在聚会前,可以悄悄跟家人或好友打个电话,叫对方大约在半小时后或设定的时间内打电话,多打几遍为佳。你可以先不接,埋怨一句:“真是不让人省心,刚出家门,电话就打来了。”电话再次响起,你可以装作很不情愿的样子,再对大家说:“不好意思,各位,恐怕我要扫你们的兴了,电话催个不停……”
三、含糊其词法
当面对盛情邀请时,你可以说:“今天恐怕不行,下次一定去!”下次是什么时候并不说定。对方若是聪明人,就一定能听出你的意思了。
此外,在周末或下班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关掉手机来拒绝邀请,从而避免自己再一次成为聚会上的常客。
长痛不如短痛,朋友借钱要三思
生活中,有的朋友会向你借钱。问题的关键就是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如果借钱的人没有好信誉,那就意味着你的钱要打水漂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就要懂得委婉拒绝。
有句老话叫:“亲是亲,财是财,亲兄弟明算账。”无论是亲朋好友,街坊邻里,还是同事之间,一旦有借贷关系,那就形成债权和债务的关系。只是大多情况下,人们会把情谊放在首位,忽略了法律上的关系,到头来是吃尽了亏。
网上有这样的一个测试:一个关系要好的朋友,借了你一些钱,到了约定归还的日子,对方不仅没有还,还借口借钱,说到时两笔一起还。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怎么做呢?
催讨前债,跟对方翻脸;
象征性地借一点,如果对方还不了,也能承受;
要求对方打借条,按照约定的日期还钱;
考虑到对方有难处,先借给他再说。
这个测试一发布,就有几千人踊跃参加。经过调查后发现,有38%的人选择了最后一个选项,他们认为“虽然不是很想借,但也不好意思拒绝”;36%的人选择了第二个选项,他们认为是“宁愿自己吃哑巴亏,也不想驳朋友的面子”;20%的人选择了第三个选项;6%的人选择了第一个选项。
通过这个调查活动,我们知道:当朋友借某件东西时,人们通常不会拒绝。一是碍于人情的关系;二是不想给对方留下抠门的坏名声。一旦朋友或熟人向自己借某样东西时,一句“你还信不过我”就能让你慷慨解囊,事后又后悔不迭。
文静和王青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在工作上,两个人是配合无间的好同事、好搭档;在生活中,两个人是无话不谈的闺中密友。
情同姐妹的两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一起出现。有时,面对王青的一些要求,文静总是不好意思拒绝。
某个周末,王青打电话给文静,说自己的项目组快要主持召开一个盛大的产品发布会,自己需要一条比较正式的长裙,想要她陪着自己逛商场。
本来文静不想去的,因为她是个月光族,而且又到了月底……不过一想到好姐妹邀请自己,她也不好意思拒绝。
在逛遍了大小商场后,两个人不经意间走进了一家高档服装店,里面商品的价格让人目瞪口呆。很明显,这里的商品不是她们能够消费得起的。然而,橱窗里面一条红色丝质长裙吸引了王青的目光。
训练有素的导购小姐一眼就看出了她的需求,不停地说:“小姐好眼光!这是店里销售最好的裙子了,店里只剩下一条了。现在不买的话,很快就被别人买走了。”
“女人一定要对自己好点,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得收入囊中。你不穿漂亮点,怎么能吸引男朋友或老公的注意呢?”
“虽然它的价格不便宜,但是它有升值空间啊!先看它的款式,大方高雅,永远不会过时;再看它的材质,这是国外设计师专门订制的。”
在导购言语的诱导下,王青决定把这条长裙买下来。
这时,文静悄悄地把王青拉到一边,低声说:“青青,你可想清楚了,这样的裙子太贵了!顶上我们一个月的工资了。”
王青笑了一下,拍了拍文静的肩膀说:“我身上的钱不够,你带钱了吗?”
“我带卡了。”
文静的话还没说完,王青就急忙走进了试衣间。不可否认,王青穿上那条裙子确实很漂亮。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可想而知。文静无奈地拿出自己的信用卡,狠心透支了这个月的信用额度,替自己的好姐妹买下了这条裙子。
一天,两个人在电梯里面相遇。文静终于鼓起勇气说出自己的心里话:“青青,怎么也不见你穿那条红色的裙子了呢?”文静想从旁敲侧击开始问起。
王青眨了眨眼睛,若无其事地说:“别提那件事了,裙子买回来我就穿了一次。我老公说不适合我的身材,我就扔在衣柜里了。”
文静一时语塞,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可她还是鼓足了勇气:“可是那条裙子是我透支信用卡帮你买的,这钱……”
“哎呀,你不说我都差点忘记了。”王青满不在乎地说:“你看,那条裙子我就穿了一次,要不我把裙子给你抵账吧!你不会在意的,对吧?”
听到王青这样说,文静的怒火一下子燃烧起来,但一想到两个人还在一起共事,没必要撕破脸皮,只得无奈地说句:“好吧。”
莎士比亚曾说:“不要轻易借钱给别人,也不要轻易向别人借钱;借钱给别人会让你人财两失,向别人借钱会让你挥霍无度。”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被别人借钱的经历,而且至少1/5的钱借出去再也没有还回来。所谓“借钱容易要债难”,债务问题处理不好的话,不但让你心中不爽,还会伤了大家的和气。
对有些人来说,你的借款不但在关键时刻帮助了他,还能够增进彼此的友谊。但是对于有些人,你的借款就是一个错误的开始。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就有这样的一种人:向你借了钱,过后却从来不提还钱的事。此时,你应该怎么办呢?直接要?拉不下面子。暗示?如果对方还是装傻怎么办?
关于这类人,有人就调侃地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真的忘记了;一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如果是第一种,欠债人会通过你的暗示或看到某件事突然想起,然后觉得很愧疚,不仅还了你的钱,还请你吃了一顿。这时,你只要很大度地表示自己不急需用钱,更没有讨债的意思就行了。
要是遇到第二种人就有点麻烦了,暗示对于他们来说,丝毫没有一点儿用。即便是你直接说,他也不会接招,而是继续装傻。
因此,在借给亲朋好友钱时,我们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立借据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友谊和亲情负责。然而,依旧有很多“非常规”的借贷发生在你身边,此时,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处理呢?
首先,我们在借款之前,可以邀请一些朋友,以吃饭、聊天的方式,把钱借给对方。事后如果真的发生债务分歧或争议,这些当时在场的朋友也可以作为证人,以证明当初借款的事实。
其次,在借款协商过程中,你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或者QQ、微信等方式,将涉及借款还款有关事项的内容保存下来,证明当时确实存在借款一事。
强扭的瓜不甜,剩女也要会婉拒
“强扭的瓜不甜。”在爱情里,这句话尤为贴切。如果遇到了两情相悦的人,那自然是一件好事。如果遇到了不合适的人,那就要懂得一些拒绝的技巧。在不伤害对方的情况下,明确告诉对方自己的想法。这样,也是对双方负责。
现如今,女孩读完本科想读硕士,读完硕士还想读博士……这么一来,毕业时已经二十六七岁了,找份工作还没适应过来,就莫名其妙地被“剩下”了。
先不说亲朋好友的催促和“好心”,就连周围的同事都会时不时投来异样的眼光:“学习好有什么用?到现在连个男朋友都没有!还不如那些文化程度低的呢,人家早早结婚生子。等你结婚生子,恐怕人家的孩子都上小学啦,哈哈!”
别说没听见这些闲言碎语,就算听见了也无可奈何,只得往心里咽泪水,于是有人调侃:“剩女的日子,真是一把辛酸一把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