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懂得拒绝,你就会彻底失去对交际的主导权。你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和规划,而不是为了完成别人的目标而存在。只要你意识到自己的目标和现状发生了偏差,就是该说“NO”的时候了。
别让他人的“不好意思”打败你
总有人顶着“不好意思”的帽子,从心理上和行为上打败你,让你找不到理由和勇气拒绝。可是,一个“不好意思”过后,其他的“不好意思”就像打不完的僵尸一样,一波又一波地侵袭而来。
“不好意思,能帮我个小忙吗?花费不了你多长时间的。”
“不好意思,真是给你添麻烦了,你还能再帮我一下吗?”
“不好意思,能帮我买个东西吗?回来之后再给你钱。”
……
说到底,这些“不好意思”就是我们口中的厚脸皮,只不过给“厚脸皮”穿了身有礼貌的衣服。
在工作中,有事求你的同事嘴巴就像吃了蜜一样甜,一句一个“亲爱的,你就帮帮我吧!真是不好意思,本来我不想麻烦你的,可是……回头请你吃饭啊!”还没等你反应过来,面前已经甩来文件,你想拒绝都没办法说出口。这忙是帮还是不帮?不帮吧,文件都已经搁在你面前了。帮了,那下次怎么拒绝?
由于刚入职,媛媛的工资并不高,且公司附近的快餐店饭菜太贵了。于是,媛媛每天都会为自己带午饭或早饭。某天,她学了一道新菜,想着与同事们分享一下,就顺便给同事带了点。品尝过的同事们,都竖起大拇指赞美媛媛真是人长得漂亮,手艺又好,谁娶了她可是修来的福气。可她没想到,一次好心就给自己带来了麻烦。
一个平时要好的同事总是夸赞媛媛做的饭好吃,提出让她给自己带饭吃,还会主动说自己想吃什么。每次吃完,这位同事都会加一句:“不好意思啊!又让你麻烦了。不过你做的饭真的很好吃!”媛媛微微一笑,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已经不满意了。心想:你知道麻烦我,还这样麻烦我!真是讨厌。
但由于同事的甜言蜜语,媛媛真的是不好意思拒绝呀!就这样,媛媛断断续续为同事带了一个多月的午饭。虽然免费让同事吃,但同事还是有诸多要求,比如麻球类太甜,容易发胖;太油腻的包子对身体不好;不爱吃太辣的东西,容易长痘痘等。末了,同事再加一句:“不好意思啊!我是不是又多嘴了。你别怪我啊,我这人心直口快,你知道的。不过,我真的好喜欢你做的饭,有家的味道。”
某天,备感憋屈的媛媛回家之后,想了又想,决定不管同事说什么好听的话,她都要解决这个麻烦。第二天一大早,媛媛像往常一样去上班,只不过这次她吃完早餐才去的公司,也没有给同事带饭。迟迟赶来的同事,见没有早餐,也没说什么。到了中午,媛媛终于鼓起勇气要跟同事摊牌,可没想到同事又抢先了一步,拿给她20块钱,说:“媛媛,最近我真是太麻烦你了,我实在懒得做饭,住的离公司也远。这20块钱给你,再给我带一阵子早饭吧!我知道你最好了,媛媛。”
听到这话,媛媛又看了看这20块钱,欲言又止。不过,她转念一想,还是说清楚比较好。
“真是不好意思,这20块钱还是还给你吧。以前的饭钱我也不要了,咱们的工资都是透明的,我赚多少,你也知道。再加上现在的饭菜可不便宜,我每天给你带饭,带了这么久了,几百块还是有的。不过,大家都是同事,总有需要帮忙的时候。最近,我也累了,工作一大堆事,我一个人吃饭也简单点儿,随便吃。以后麻烦你也解决自己的饭吧,好吗?”
媛媛说了很多,同事没有搭话,只是尴尬地笑了笑就走了,也没拿那20块钱。媛媛就把钱装进自己的口袋,继续工作了。
虽然她们的关系没有原来那么好了,但媛媛敢于拒绝别人的“不好意思”了,感觉一身轻快。
在生活中,我们也遇到过像媛媛这样的情况。原本一个简单的“不”,却因为别人先说“不好意思”而无法开口,导致自己头上像顶着千斤担一样,压力重重。实际上,在金钱的花费方面,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开支大小。不仅仅在金钱方面,在做很多其他事情时,我们也要量力而行,不要硬着头皮去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别人都说‘不好意思’了,我再拒绝,肯定会影响人际关系的。万一有一天我有事求别人了,该怎么办?”“大家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没有必要把关系弄得那么僵,可是自己真的不想再这样下去了。”……人就是这样矛盾的生物,一边想着维系人际关系,一边为自己的无法拒绝纠结着。其实,即便我们想要拒绝别人,也可以礼貌地拒绝。这样,别人就不会麻烦你,也不会破坏同事间的关系。
一、再一再二不再三
比如,当同事叫你帮忙带饭,可以!但你要做到第一次可以,第二次可以,但第三次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立场,要让对方明白,这不是你应该做的!帮助别人更不是理所当然的!面对他人的“不好意思”,你可以开玩笑说:“你这么漂亮,相信厨艺也应该不错吧”“你都尝过大家的手艺了,明天也给我们露一手吧,让我们也尝尝鲜儿。”
二、坦白承认自己爱莫能助
工作中除了带饭这件事儿,“不好意思”遍布都是。当有人叫你买下午茶时,说:“不好意思,能帮我带咖啡吗?我没有零钱,明天再给你吧。”你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拒绝:“不好意思,我身上的钱只够我买果汁的。”
三、用赞美来拒绝
当想要偷懒的同事交代你一件事情时,说:“不好意思,你能帮我做一下这个吗?我做不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为了让偷懒的同事不要再跟别人厚着脸皮说“不好意思”,你可以采取以下拒绝措施。如,“这听起来很有趣,但我有太多事要做,没有多余的时间。”当你用一句赞美来拒绝,会让对方少一些防备,也给对方一个合理的理由,从而逃脱所谓的“不好意思”。
四、给对方提供参考
如“很抱歉,我无法给你最大的帮助,你为什么不去找××试试?”如果你认为自己不能做出最大的贡献,或没时间,或缺乏资源,不要拐弯抹角!要直接告诉对方,让对方清楚一个事实:我不能做!以××的能力可以。这样的话,偷懒的同事也不会疏远你或讨厌你,毕竟你给了他一个参考的价值。
为了能够真正做到拒绝别人的“不好意思”,最重要的是要坚定自己的立场,否则,只会被别人的“甜言蜜语”所击垮,功亏一篑。
“人情保单”来了,怎么办
在卖保险的人眼里,好像都是“关系熟好下手”。其实,在面对推销保险的亲友,有时我们不想买,可是又抹不开面子,真是让人左右为难。
恐怕大多数人购买保险都不是直接走进保险公司,而是通过卖保险的亲朋好友介绍才买的。
某个下午,小薇接到做保险推销员的表姐娟子的邀请,去听一个关于保险的讲座。讲座听完,小薇还是对讲座所介绍的保险产品一知半解,不知道具体有什么用,只知道每年缴纳10000元保险费,缴满5年,每年都可以分红,并在被保险人年满75岁后,退还所有保险金。表姐和表姐的同事一直在说这个保险多好多好,非常划算,根本不用考虑,自己要是有钱,都想为自己买一份。碍于情面和她们的热情,小薇就答应买了。
到了9月初,小薇发现这个保险并不像讲座里所说的那么“合算”,便有些反悔,加上自己的同事也觉得有些亏,两个人就想做个伴一起解除保险合同。可是,已经过了保险合同签收之后的10天犹豫期,如果解除保险合同的话,会损失不少呢。
中国人向来爱面子,尤其是遇到“亲友保险单”。让人困扰是因为让人难以拒绝。如果坚持不买的话,说不定会赔掉友情或亲情。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拒绝“人情保单”呢?
小薇的闺密说了一些自己成功拒绝的经验,比如,推销保险的人最怕听到客户说:“没钱!”因为就算推销再好的商品,再符合客户的需求,只要一说“没钱”,就足以让业务员打退堂鼓。毕竟,保险商品每年保费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有的几千元,有的数十万元。
有时,推销保险的人还会说:“就差你一张,我这个月业绩就达成了,支持我一下吧!”
如果你不愿意买这“最后一张保单”的话,就可以找个借口,如“我们家的支出不在我手上,我没办法决定。要不你先帮我制订一份保险规划吧,我回家跟家人商量一下。”如果连这个都不能拒绝对方的话,那还有别的应对招数,如说一个推销人不认识的名字,然后称作自己的表亲,就能搞定:“哎呀,你怎么不早说啊?我刚从亲戚那里买的新保单,暂时不需要了,对不起啊,明年我再从你这里买好吗?”
从目前来说,国内的保险业务员人数众多,她们为了冲业绩或是怕因业绩未达标准而饭碗不保,都会盯紧客户,一个也不想放过。只要遇到接起电话的客户或是愿意停下脚步听他们说话的,他们就会拼命介绍产品的好处,多么适合对方。
不管推销人员如何说,你都要巧妙地用一些方法,让自己稳住。再遇到那些令人头疼的“人情保单”时,要以“缓兵之计”测试对方。此时,不妨以周边的人做挡箭牌,甚至直接挑明自己没有需求。此外,可以充分了解保险商品。只有充分了解保险商品,才能避免被“人情保单”攻击,而且了解得越多,越容易拒绝不适合自己的保单,又不容易伤情面。
总之,如果不想浪费钱买自己并不需要的或不适合自己的“人情保单”,最重要的还是要掌握真实的自我需求,架起“人情保单”的防护网。
脑力劳动者怎样拒绝“老白干”
在生活中,有多少人挂着“亲戚朋友”的名义来找设计师朋友免费设计,他们嘴上说着:“很简单的!很快就能做好。”“咱俩关系这么好,你好意思向我要钱吗?”……不仅是设计师,很多脑力劳动者都遇到过要求免费的情况。如果是你,你是拒绝还是接受呢?
有个段子这样说,朋友是开饭店的,你吃饭他给你打个折,你就会说“这个朋友真不错”;朋友是开服装店的,你买衣服她给你打个折,你就会说“这个朋友真不错”;朋友是做设计师的,你想做个logo他给你打个折,你就会说“这个朋友真不够朋友,真小气”……
这样的事情让不少设计师觉得委屈。为什么开饭店的,卖衣服的给打个折,就是不错;做设计的给打个折,就是不够朋友呢?难道自己没有付出劳力和脑力?
那么,这些让“帮个小忙”的朋友是怎么想的呢?他们认为,开饭店是有一定成本的,像店铺费用、人工费用、食材费用等;卖服装是有一定成本的,像成本价、店铺费用、员工开支等,给自己一些优惠,已经很够朋友了……设计的成本是什么?不过是一台计算机,最多花费了电费而已,根本称不上是什么成本。如果真的计算成本的话,两个人之间的友谊就是成本。所以,他们会心安理得地提出“免费”的需求。
可像设计师这样的脑力劳动者就忍不住吐槽,甚至是满腔怒火:给你一把剪刀,你就能成为优秀的理发师?给你一台计算机,你就能自学成才成为设计师,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学习?给你纸笔,你就能写出优秀的小说,成为一位作家?给你一部最新手机,你就能研发出新的功能了?当然了,这些话不能对请自己“帮个小忙”的朋友说,因为显得自己不仅抠门,还没有度量。
这不,室内设计师张亮向同行开始抱怨了,情况很简单,就是又遭遇“免费事件”了。
张亮是一名室内设计师,在一家4A公司任设计总监。每天忙忙碌碌的,倒也挺知足。一到家里各种亲戚都会登门造访。原来,张亮毕业于名校,毕业后又发展得不错,亲戚们都想沾个光,说不定哪天就用到他了,而且亲戚中也有学设计的,说不定还能找他安排个工作呢。
某个周末,张亮像往常一样回家吃饭,还没到家,已经有远房亲戚“恭候”了。一顿饭过后,张亮可是明白亲戚的真正来意:远方亲戚想要他“帮个小忙”,帮忙设计一下新家,画个设计图。亲戚还说:“很简单的,我们就大致看一下什么样子,我们要求不高。”听到这里,张亮不由得头疼起来:天啊!这哪里是“小忙”啊!画一套完整的室内设计图需要几天的时间,而且自己的工作很忙,去哪里挪用时间呢?难道要连续一个星期加班到凌晨?
在亲戚的连续“请求”和父母的暗示下,张亮硬着头皮接下了。加了两个晚上的班,张亮紧赶着把设计图画了出来,托母亲带给了亲戚。张亮以为这事儿就算完了,可没想到,某天接了个电话,更是头疼不已。电话里,亲戚提出了一大堆的修改意见,比如“吊顶太简单了,想要个华丽丽的吊顶”“背景墙太单调了,需要丰满一些”“卧室的颜色不够青春靓丽,有些老气横秋”“卫生间想要个欧式的风格”“厨房想要开放式的,传统的厨房没有新意”……
张亮一下子怒火中烧,自己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不尊重也就罢了,给你白干还这么挑剔。
“我加了两个晚上的班给你做完的,白天我上班,谈客户,哪里有那么多时间!”
“小亮啊!不是我说你,我们信任你才把活儿交给你的,可你也不能糊弄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