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9月,里根总统接到了美国哈佛大学举行建校350周年的演讲邀请,在自豪之余,他还提出了一个条件——希望哈佛大学能够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得到里根总统的回复,校长连忙将此事提交大学董事会进行讨论。很快,董事会做出决定,随后寄给里根总统一封信:“尊敬的总统先生,十分抱歉,我校不能答应您的要求,我校的学术称号只能授予在学术上取得非凡成就的人。个人的身份和地位,既不是障碍,也不是台阶,作为哈佛大学董事会的成员,我们只有维护本校学术声誉尊严的权利。”
看到这封信后,里根总统有些失望,无颜参加校庆。这件事却被传为佳话。
为什么这件事会被传为佳话呢?
这是因为哈佛大学没有因对方的总统身份而放弃尊严和原则。立校如此,做人也该如此。可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因“朋友”“上司”“不好意思”“面子”等标签捆绑自己,给自己强加了很多包袱与压力。
无论自己有多忙,只要一有人提出请求、邀请,很多不懂拒绝的人就会毫无原则地照单全收,全然不顾自己所付出的代价,还美其名曰:“我是个好人。”
当你使尽全力,像“超人”一样忙来忙去,结果却连声“谢谢”也没有,还被对方指责“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时候,你带着困惑,委屈地问自己:“我对他们的请求,总是来者不拒,为此我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累得都快吐血了,为什么没有赢得他们的感激呢?为什么他们却将这一切看成理所应当,甚至还得寸进尺呢?”
是啊,到底为什么?与其埋怨自己和他人,不如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为别人的事情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仅仅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老好人’,为了维护所谓的人际关系,还是为了不被他人看扁?”再看看你的周围,是不是有人不“照单全收”他人的请求,也一样过得很潇洒轻松?是不是有人在面对他人的请求时,义正词严地拒绝,对方也没有百般刁难?是不是有人没有总是帮助他人,却也深受欢迎?
或许你只是认为与人为善,人就会对你友善。的确,与人为善并没有错,但仅仅是为了得到周围人的认可,让每个人都满意,却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那就不是单纯的“与人为善”了。这样的“善”是对拒绝,对冲突,对批评,对愤怒等消极情感的畏惧!为了拒绝他人对你有敌意,你就戴上了“善”的面具,而“善”的背后,就是你深深埋藏在心底的自卑、恐惧、对人际关系缺乏信心等负面情绪。
为什么你要活得这么累?!不当“老好人”也没关系,懂得拒绝,仍然会有人与你和善;懂得拒绝,一样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理解。最重要的是,懂得拒绝,你才能获得内心的平和,获得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轻松和愉悦。
要知道,人生就是在完成上天给出的一张试卷,在这张试卷里出现的是一道道的双项选择题,一个是对答案的肯定,一个是对答案的否定。要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首先要看清楚题,明白题干是什么,再给出正确的答案。同样的道理,在拒绝他人时,我们也要先听,再想,再答。毕竟,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没办法做到面面俱到。你可以助人为乐,帮别人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忙,也可以拒绝“照单全收”;否则,你就会陷入苦恼的深渊,不能自拔!
我们要做一个有原则的人,为自己的人生做主,运用自身的权利去选择和决定一些事情!记住,拒绝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提升的能力。
《别让不懂拒绝害了你》的文字幽默、轻松,有深度。通过一个个故事和实例,手把手教我们如何真正有效地做到“拒绝”。可以说,这是一本有关人际关系的书;一本有关如何轻松生活的书;一本有关如何真正做自己的书;还是一本有趣的故事书。
当你读完本书后,相信在面对各种无理的要求时,你都能巧妙拒绝;当面对各种人情陷阱时,你都能轻松躲避。做一个幸福的人,从懂得拒绝、学会拒绝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