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指北”门楼架构→石雕饰品画→精美金漆木雕(圆雕、沉雕、浮雕、镂通雕)→祠堂对称构件风格
“游览探究”各位朋友,“潮州金漆木雕”是我国四大木雕流派之一,工艺年代久远,现在我们就一起到义安路铁巷参观最具有建筑木雕代表性的己略黄公祠,里面汇集了圆雕、沉雕、浮雕、镂通雕等各种潮州木雕艺术手法,其中也可找到潮州艺人斗法的实物例证。请大家在观赏时特别留意,细心比对。
(1)了解己略黄公祠的建筑布局。
(2)己略黄公祠突显稳重端庄的气派是什么?
(3)在己略黄公祠里,同样的木雕题材为何出现了不同的表现风格?
(4)己略黄公祠为何能被有关专家誉为“潮州一绝”?
“游览导航”概述己略黄公祠位于市区义安路铁巷,建于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是祭祀府城望族黄己略的私人祠堂。己略是号,名为黄鹏飞,潮州府城人,曾任广西思恩知府。为建这座祠堂,黄姓族人不惜工本,请来潮州最有名气的工匠精雕细筑,其工艺精巧华丽,令人叹为观止,1993年己略黄公祠被公布为全国近代优秀建筑物,2001年被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既具有清末潮汕民居建筑的艺术特色,又以精美绝伦的潮州木雕装饰艺术负有盛名。
建筑特色己略黄公祠坐北朝南偏东20度,现有建筑面积550平方米,是一座二进祠堂,首进和后厅之间是天井,两侧有廊轩,后厅有抱厦,形成一个四厅相向格局的具有潮汕传统特色的庭院式建筑。祠堂外观正面是凹斗门楼,门首横额镌刻“己略黄公祠”,背面镌刻“孝思维则”。由大门进入前厅,绕过屏风,就是天井,种有花草,摆设有花盆、莲缸,养有金鱼,营造出优雅、恬静的环境,拜亭位于天井北端中央,连接大厅,显得很气派。大厅宽敞,悬挂堂匾“衍庆堂”。大厅中进为典型的“三木载五木瓜十八块花坯”抬梁式梁架。最具特色的是瓜柱间用多层拱枋穿插托垫,具有穿斗梁架特色。瓜柱与多层装饰的拱枋相连,突显祠堂稳重端庄的气派。
精美雕刻己略黄公祠的雕刻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门楼马面坡屋架有《封神演义》人物故事石雕饰品画,人物造型生动,刻画出古代西周时期的神话故事,结构严谨,浑然一体,令人赞叹;拜亭木载下的金漆木雕装饰是祠堂最集中、最精彩的地方。内容以戏曲传奇、民间故事为题材,如“水漫金山寺”,用连环画形式再现白娘子与法海斗法的壮观场面,人物造型逼真,虾兵蟹将栩栩如生,用圆雕、沉雕、浮雕、镂通雕的不同手法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形象地表现了多层次的复杂内容,是潮州金漆木雕的精品之作。又如18只金漆木雕凤凰,形态各异,传神生动,腾跃飞翔,精雕细镂,金碧辉煌。头顶着梁还起着斗拱作用,让人产生一种梁架升腾的遐思,真是精美绝伦。祠堂大厅前门楣也有长卷式描金漆画的《郭子仪拜寿》,唐朝文武官员到汾阳府向郭子仪拜寿的热闹情景跃然壁上。画卷中间是故事中心情节,郭子仪夫妇坐于府中接受各官拜贺,场面盛大,气氛浓烈,人物传神,勾勒纤细,形象逼真,充分表现出潮州金漆画古朴浑厚和华丽辉煌的工艺特色,是一幅相当难得的民间工艺精品。令人惊叹的是祠堂两边木雕构件表现同样的内容,却出现不同的风格,如狮子和凤等的形态,两边各异,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清代的潮州出现了木雕的“斗艺”,在进行建筑装饰时,两边师傅用挡板隔断,各自负责一边的木雕制作,双方都铆足了劲,施展出看家本领,完工后再拆去挡板,看看谁的手艺更高明,于是就呈现出了相同题材的不同风格。
结束语己略黄公祠将辟为木雕展览馆。目前已收集一批潮州木雕精品。有古代专门供放皇帝圣旨的金漆木雕“圣旨亭”;有明代仅存的3只“府楼猴”之一。据说,原潮州府衙正门镇海楼有木雕“府楼猴”108只,抓耳挠腮,形态各异,天真可爱,辛亥革命时被焚,绝大多数被烧毁。将来,我们在这里就有望观赏到琳琅满目的木雕精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