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7500000024

第24章 心静才能有所得(1)

只有静心才能专注

人浮于事,乱花渐欲迷人眼,看似是无数的机会、实则无数的选择放大了人类的贪婪,结果是无数的人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实越是面对看似无穷的机会,越要让自己的心宁静。就像浑水中摸鱼,浑的应该是水,而不是自己。

是什么让自己的心变浑呢,是人类本性中的贪婪。人类的贪多务得,“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喜得怕失,恨不得自己时时得、刻刻得。

只有静心才能专注,要做到静心,就必须明白只有自己抓得住的机会才是真正的机会,否则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你无法左右别人,但是你可以左右自己。得与失都在于对自己的掌控之间。面对眼前无数的标靶,哪怕近在咫尺、一击即中,如果不是你自己擅长的、有把握的,就坚决不要去碰它,也不要在心理上患得患失,否则就会像猴子掰玉米一样一无所获。

做人要本分、要厚道,要“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要照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哪怕是良田万顷,但如果不是属于自己的,也绝不要有任何非分之想。

风吹幡,风动乎?幡动乎?呵呵,心动尔!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头脑和电脑硬盘类似,会把所见所闻的信息都储存起来。但和电脑硬盘不同的是,人脑不仅是一个储存器,还是一片肥沃的土壤,你种下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如果耳濡目染皆是熙攘打闹、铜臭色欲,那你的心中绝不会长出一朵空谷幽兰,只会被欲望的藤蔓缠绕窒息、不得安宁。这便是“妄念”的生长模式。

妄念,又称为“妄想”。例如,我们早晨睁眼,脑筋里不断想事情,种种念头、种种幻想、公事私事、人我是非、陈年往事,就会像过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过去,又像奔流不息的瀑布,没有一分一秒停止。心中有很多割舍不下的事或物,那么妄念是很难被清除的。而且这些妄念不会自生自灭,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逐渐形成固定的观念长久地占据人的大脑。清除妄念的最好方法就是大量接受真诚、善良、宽容等良性信息。以人的正念取代脑中的妄念与邪念,其他任何人为的强制方法都难以消除思想中的妄念。

六祖慧能禅师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主要在于打破修持中对身心的执着。在慧能看来,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染净、圣凡关键在于自心一念;心生善端即为善,心生恶念即恶。心性自然,本来清净。故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陀带领众弟子云游四方十年后,回到了山上寺院前的一块草地上。

佛陀说:“十年云游,你们一定增长了许多见识。现在师父给你们上最后一课。你们看,旷野里有什么?”

众弟子一听,都笑了,齐声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佛陀又问:“你们该怎样除掉这些杂草?”

弟子们很惊讶,他们没想到师父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

第一个弟子说:“师父,只要有一把铲子就够了。”佛陀点点头。

第二个弟子说:“师父,用火烧。”佛陀笑了一下。

第三个弟子说:“师父,在草上撒上石灰。”

第四个弟子说:“把草根挖出来,斩草除根就行了。”

待所有弟子们都说完了,佛陀告诉大家:“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明天你们下山,按照你们自己的说法去除草,一年后再回来。”

一年后,弟子们都回来了。不过原来他们坐的地方已经不是杂草丛生,而是一片长满庄稼的田地。这时,佛陀说:“今天我给你们补上这最后一课。要想除掉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心灵不荒芜,唯一的方法就是修养自己的美德。”

对待妄念,我们要记住两个词:一个是“不忘”,另一个为“不起”。不忘“见宗自相光明”,不起“遮遣、成立、取舍”等心,这是最最重要的。这样,妄念突起时,压制它、不随它跑,不产生任何爱憎、取舍之心,才能感悟到逍遥人生。

正如慧能禅师所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不必将那些不现实的妄念挂于心间,让“妄念”自心生、随心灭吧。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当你的心一念之间真正清净了,在那一刹那间,你的周围会如同莲花处处开,处处都是佛国、净土。

静心应是专注于一事或一物

每逢春节时,许多人家都要在大门上倒贴上一个“福”字,象征“福到”。

也有许多人定期到庙里求神拜佛,在神圣的庙堂里对无形的神说出心中的期待。

对自己说出期待,一定需要一种特殊的仪式吗?

不用。

对世界宣告梦想,一定需要一个特别的平台吗?

不用。

只要你能找到一个使自己静下心的场所,丢掉脑袋中的垃圾,清除杂念,专注于当下。你就能接近自我、探索自我、找出最真切的愿望,然后开始思索如何一步步实现梦想、改造自我。

比如,就在此刻,试试完全心无杂念地全力工作一整天。

除非遇到火烧眉毛的事,很少有人让自己的精神持续处于紧张状态。过度的紧张反而让人难以正常发挥,只有必要的紧张才会让人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

改变一下平常工作时的漫不经心和随心所欲。专心于手头的任务,最好给自己下一个死命令,今天必须完成多少任务。这个任务的工作量要超出平时,因为平时真正工作的时间可能比今天要少许多。

控制自己,不要加入大家的闲话会,也尽量不要去旁听,否则手中的活就慢下来了,甚至可能会因为注意力的分散而出差错,影响工作质量。也许别人会在累了的时候喝喝茶、看看报纸,不要觉得心痒痒的,想想这个时间你可以比别人多干很多活。当一天的工作结束的时候,你也会比别人多收获一份内心的充实感。

让你连续工作一两个小时不开小差,这不算什么难事,但是要你在一整天的时间里都持续不断地专注于工作却很有难度。人难免会在不知不觉中走神,一旦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分散,就马上对自己喊“停”,然后让自己把全部的注意力转移到正在忙的工作上来。世俗追捧的事物不一定就是我们内心深处渴望拥有的,你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缺乏内在力量的支持,终将不能到达终点线。

只要你能控制住心中的负面意识,营造一个豁达的心境,在探索中获得新的见解,就会开始用崭新的眼光看待自己。这么一来,你会找寻到新角色的线索,找到让你心灵欢唱的曙光。时间对待任何人都是公平的,选择不同,生活就不相同。

静心,顾名思义就是让心安静。静心应是专注于一事或一物,心沉于一隅,不浮躁,不喧哗,自然地处理事物,和谐地与人交往的那份恬然的心境。

专注,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来说,是一种稀缺资源,是濒临灭绝急需保护的珍稀“物种”。街上,喧嚣的人群,闪烁的彩灯,长龙似的车流让人难以专注。办公室里,忙碌的事务,微妙的人际关系,不断进步的要求让人难以专注。家中,精彩的电视节目,你来我往的人情聚会,虚拟的QQ聊天让人难以专注—所有的人都在社会及自己的发展洪流中奔腾不息。偶尔试试无视它们吧,专注于眼前的工作,全心地投入进去,把你的心置于不染俗尘的纯净空间。当你的心真的静了,繁重的工作就不再会是恼人的枷锁,而会成为一缕清幽的阳光、一樽甘醇的香茶。

一心不可二用

生活中,我们如果好高骛远、见异思迁、心浮气躁,什么都想抓,最终会像猴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到头来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你大概玩过这样的游戏:在夏天最炎热的某一天,把放大镜拿出来放在报纸上,中间隔一小段距离。你会发现,如果放大镜不断移动,你永远也无法点燃报纸。如果放大镜不动,只聚焦于报纸上的一点,很快报纸就能点燃。

有一次,一位青年苦恼地对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我不知疲劳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我爱好的事业上,结果却收效甚微。”法布尔赞许地说:“看来你是一位献身科学的有志青年。”这位青年说:“是啊,我爱科学,可我也爱文学,对音乐和美术我也感兴趣。我把时间全都用上了。”法布尔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放大镜说:“请你像这块放大镜一样把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试试。”

孔子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那些善用时间的人总是先做重要的事情,所谓“要事优先”。而且,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所谓“一心不可二用”,或“不同时捕捉两只兔子”。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的人,往往低估做成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且喜欢同时做几件事情。所谓“眉毛胡子一把抓”,乱了章法,乱了方寸,乱了阵脚。

著名的效率提升大师博思·崔西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一次做好一件事的人比同时涉猎多个领域的人要好得多。”富兰克林将自己一生的成就归功于“在一定时期内不遗余力地做一件事”这一信条的实践。爱迪生认为高效工作的第一要素就是专注。他说:“能够将你的身体和心智的能量,锲而不舍地运用在同一个问题上而不感到厌倦的能力就是专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天都要做许多事,而我只做一件事。如果一个人将他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上,他就会成功。”

姑且抛开能否成功的念头,只要我们能在做事时只专注于眼前的一件事上,不让杂念充斥我们的头脑与心,就会从中获得非凡的愉悦与充实感,成果便会自然而然地接踵而至。

近代,有个来果禅师,在镇江的金山寺—法海水漫金山的金山,修行三年,上早晚殿三年。有人问他:“大殿上的菩萨是男的还是女的?”他说:“不知道。”有人问:“中间的菩萨有没有胡子。”他答:“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三年来,他上早晚殿时专注于上殿,从未抬过头。后来,他能成为禅宗一代宗师,与他的这种用心专注、态度认真不无关系。而有的人,就不是这样,身在曹营心在汉,耳朵在听别人讲话,嘴巴在为自己讲话,心也飞到外面去了。这样,做什么当然都无法深入,无法成就。

人心太大,可包太虚,可容万物,乃至须弥山。

人心太杂,里面什么都有,爱与恨、苦与乐、悲与喜、智慧与愚痴,像个大杂烩。

正因为这样,你在为人处世用功时,如果用心不专,就不能专注于一境、就不能专注于一物,也就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清心寡欲,淡无忧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书信。他教儿子如何做人,强调要实现远大的目标,就必须注重道德修养、清心寡欲,才能集中精力做大事。

清心,就是内心清静而无杂念;寡欲,就是不要有过多的欲望。清心寡欲,保持思绪宁静、神气清灵是养生养神的重要途径。

但我们现在社会中,物欲横流,要做到“清心寡欲”四字却越发地不容易。老子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但我们现在一出门,到处是“可欲”之事:我们身边好多人就是喜欢攀比,一直不会满足;我有25寸的彩电,人家是液晶的;我有彩屏的手机,人家是能摄像照相的,我有奇瑞QQ车,人家是宝马,总是觉得不满意,总是想追最新潮的东西。

老子说过“不贵难得之货”,这些东西真的就那么重要吗?值得为这些东西付出你的青春,你的自由,你的爱情,你的热血吗?其实简单的生活才能有更多的滋味:“清闲无事,坐卧随心。虽粗衣淡饭,但觉一尘不染;忧患缠身繁扰奔忙,虽锦衣厚味,只觉万状苦愁。”

清心寡欲,说的是要做到内心清静,节制嗜欲。头脑里没有非分之欲、邪恶之欲、有悖于法律与道德之欲。古人讲过:“寡欲者,其志洁;多欲者,其心贪也。”寡欲之人,不仅对自己生活享受要求较少,清贫朴素,而且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崇尚精神上的富有。道德高尚是心理健康的基础,精神富有是心理养生的重要因素。孔夫子说得好:“大德必得其寿。”诚然,我们所说的清心寡欲,并不是说脑子什么都不想,什么欲望都没有,如金钱欲、权力欲应该少些再少些,而求知欲、工作欲还有对生命的热爱,那是不可少的。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欲望愈高的人,愈容易自寻烦恼;奢望愈大的人,愈容易挫折缠身。物质上的清贫,可以拥有精神之乐;欲望上的清贫,可以舍去烦恼之苦。清心寡欲,是一种境界。因为欲望不高,容易产生满足感和幸福感,无怨、无悔、无忧、无虑,自得其乐,自然有益身心健康。

当我们能够品味恬淡的滋味的时候,我们便会发觉,恬淡的滋味最有味。古代圣人以恬淡愉悦的心境为追求,以自乐自得的心态为有功,形体就不会败坏,精神就不会耗散,当身心都处于最佳状态时,我们又何愁幸福不会来敲门呢?

现在应该放下那些阻碍自己前进的想法,清心寡欲,认真把眼前事做好。待时机成熟时,自然能够龙出升天。

同类推荐
  • 好口才让女人一路畅通

    好口才让女人一路畅通

    本书从白领丽人如何练就攻心术、如何练就应变口才、如何练就求职口才等多个方面,为女性揭示了练就完美口才的全部秘密。
  • 激发青少年聪慧机敏的机智故事

    激发青少年聪慧机敏的机智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赢在办公室

    赢在办公室

    职场不仅提供个人以生存的平台,同时提供的也是个人发展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依靠团队的力量,运用自己的修养、智慧、谋略,经过拼搏和坚持,是能够有一番作为的。《赢在办公室——用历史名人的智慧学职场生存之道》就是这样一部职场兵书,它收集当今职场人士的成功之道,融汇历史名人的处世法则,两相对应,娓娓道来,精彩纷呈。读者用心领会,得之一二足矣。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职场兵法,活学活用,必能裨益终身。
  • 人一生必须依靠的10种人

    人一生必须依靠的10种人

    本书运用古今中外成功者的大量经典案例,解析如何依靠、怎样依靠这10种人,找到自己人生的帮手和靠山,并运用智慧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成为你走向成功的推动力,得到一些为人处世的技巧和方法,实现辉煌!
  • 商道:决胜市场的战略主线

    商道:决胜市场的战略主线

    《商道:决胜市场的战略主线》精选了国内外多家著名企业的案例,用浅显生动的语言来分析他们的经商之道,全书既有对商战观念的深入暴露,也有对知名企业各种商战策略的深度剖析和独到揭发,是一本了解现代商战活生生的教科书,是了解、从事现代商业的必读书。
热门推荐
  • 女王安心:我保护你

    女王安心:我保护你

    一代少年历经两代女王,小夫我才是公认的华夏大地的救世主。黑暗在蔓延……恶梦在肆虐……怨灵虎视眈眈……都尽管放马过来,看小夫我如何用自己的帅拯救华夏大地!
  • 中国奇幻十人选·丽端

    中国奇幻十人选·丽端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丽端文字,若凉风拂水,清越明艳。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世所传诵的完美神话里,深隐着怅恨缺失。那些活于远古的痛苦挣扎的大神,是你我今生悲恸的容颜。
  • 守候爱情的奇迹

    守候爱情的奇迹

    从小生活在朴家的她,经过几次波折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真爱。海边,朴美娜穿着淡紫色衬衣和白色哈伦裤,金在熙穿着白色衬衣和黑色裤子。她对着大海喊道:“我一定会勇敢的!”“朴美娜!”金在熙也冲着大海喊道,她转身看着他:“谢谢老天把我派在你身边!我爱你!”朴美娜开着跑车飞速在公路上行驶,这时一辆货车迎面驶来,她来不及躲避,和货车相闯,车子往返方向翻去划出了几米。朴美娜头上流着刺眼的鲜血,静静地坐在驾驶座上皱着眉头。宽敞的演播厅里很空荡,站在门口的朴美娜看着舞台中央正在练舞的朴宝英和金在俊,一滴眼泪从眼里流出来,转身跑了。“你说过,等我长到这个高度,”女孩说着把手伸到男孩额头的高度,“你就会娶我!”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 狐狸君的养成计划

    狐狸君的养成计划

    他是一名权威的…兽医!她是单纯的小萌物。她发挥自己二货的品质给他不停的捣乱,他就不停的在后面收拾烂摊子。她渐渐依赖并且爱上他,他狡猾的坏笑:小丫头你终于全身心都是我的了!
  • 东方

    东方

    通过对朝鲜战场和我国农村生活的描写,全面反映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解放军某部连长郭祥回家探望母亲,得知美帝在仁川登陆的消息,与战友杨雪一同提前归队。他俩是童年的伙伴,他暗中爱着杨雪,可是营长陆希荣骗取了杨雪的感情,还准备很快结婚。杨雪一心想上前线,陆希荣则认为是郭祥从中作祟。
  • 亲情独白(读者精品)

    亲情独白(读者精品)

    我深深地知道:系念着漂泊天涯的我,只有母亲;然而同时感到凄楚黯然,对月挥泪,梦魂犹唤母亲的,也只有你的女儿!节前许久未接到你的信,我知道你并未忘记中秋;你不写的缘故,我知道了,只为规避你心幕底的悲哀。月儿的清光,揭露了的,是我们枕上的泪痕;她不能揭露的,确是我们一丝一缕的离恨。
  • 梦别七十八号

    梦别七十八号

    子碧遇到并且爱上了肖星星。这是一篇出自子碧之手的。。。。。。
  • 猛鬼校园2:魂归夜校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中国名人故事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中国名人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