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妒,
其实是因为你对自己始终不满意……
拥有别人的成就,人生就会幸福吗?
忌妒这种情绪反应,不只意味着渴望别人拥有的东西,还希望自己也能有同样的幸运和风光。忌妒的产生隐藏了更深刻的因素:你对自己始终不满意,内心一直有积怨。忌妒之所以产生,那是因为你觉得,甚至深信,你永远得不到别人拥有的。
然而,这样的状况是可以改变的:如果唤起你忌妒情绪的是办公室女同事减掉的体重,倘若你很有自信也确信,一旦拿定主意减肥,你也可以减轻体重,如此一来,你还会忌妒她吗?当你的朋友升官了,倘若你能够明白,如果你付出同样的努力,你也可以晋升到那样的职位,你还会对他心生妒忌吗?由此可见,忌妒这种情绪只会让人自怨自艾,模糊自己原有的目标。
这样的情绪会慢慢摧毁我们,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就像那句古老俗谚说的:“激昂的游行队伍从内心出发了。”当我们一想到自己的成就未如他人,内心立刻就会产生愤怒、痛苦、仇恨与悲伤等感受。
我们忌妒的可能是一辆昂贵名车、引人注目的好身材、顶级的气派豪宅、钢铁般的强健体魄、位高权重的职位、体贴细心的丈夫、慧黠动人的妻子或朋友过人的天赋……当我们思及自己欠缺的,或是我们必须拥有才会觉得幸福的东西,忌妒可能油然而生;当我们那渺小卑微的自尊蹿出头时,会让我们以为自己只要拥有别人的成就,人生应该就会很幸福。
忌妒就是渴望拥有别人拥有的一切。
忌妒让人无法成为自己生命的主角
优秀和成功总会招来妒忌。没有人会去忌妒穷困潦倒的可怜虫或乞丐。招忌的必然是成就斐然、备受肯定、华丽豪宅、惊人财力、美满家庭、鹣鲽情深、朋友满天下……
从前有个国王,他想知道吝啬鬼和善妒者哪一种比较糟。于是,他找来两个人,对他们说道:“你们其中一人不管要的是什么,我都会给,而对于另外一个人,我会按照同样的要求加倍给他。”接着,善妒者开口了:“国王陛下,您的意思是说……我向您提出的要求,您都会答应,但是,您会加倍给另一个人?”“没错。”国王答道。这时候,善妒者对吝啬鬼说道:“您先提出请求吧!”“那怎么可以呢?”吝啬鬼说道,“当然是阁下先说啦!”就这样互相推让了好一会儿之后,善妒者终于应允:“好吧!那就由我先提出请求:请挖掉我的一颗眼珠子。”
忌妒是一种摧毁性的情感,心怀妒忌的人会试图夺走你的成就。如果你是个功成名就的人,随时都会有善妒者紧咬着你不放。
有个男子在海滩上兜售螯虾。他有两个装满活螯虾的桶,其中一个仅在桶口套上网子,另一个则盖上了桶盖。有个妇人问他:“为什么那个桶加了盖子,另一个却没有?”这个男子这样回应她:“因为我卖的是两种不同的螯虾:一种是日本螯虾,另一种是阿根廷螯虾。日本螯虾老是想爬到桶子外面,只要有一只逃脱成功,其他螯虾会排成一列,互相帮忙推起同伴跳出桶外,就这样,到头来所有螯虾都逃光啦!所以,我非得加个盖子不可。阿根廷螯虾也会想逃脱,但是,只要有其中一只试图往外跳,桶子里的其他螯虾一定会揪住它,所以,一只都逃不了。”
忌妒是因为他人的成就而产生的一种深沉愤怒。
忌妒是一种报复的渴望,因为你光芒四射,善妒者倍感黯然失色。
忌妒会缩小你的视野,仿佛置身浓雾之中,让你连视线范围内的景致也看不见了。心怀妒忌的人时时刻刻都在设想和臆测他人拥有的一切,反而无心努力朝自己的梦想前进,因此,他始终无法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主角,终究落得一事无成的地步。
忌妒是一股破坏的欲望,那是一种仇恨。死亡、暴力、欺诈、瞒骗、欺凌等,都是源于忌妒,就为了贪图他人所有。
忌妒者企图借由公然纠缠、否定价值或诽谤、污蔑来摧毁你,其目的始终如一:死缠着你不放。当他们告诉你:“我这样跟你说,并不是在批评你。”或是:“我跟你说这件事,绝对没有恶意。”那是因为他们一心一意要毁了你。一个人在交谈时发表的说法,恰恰反映了他的心声(否则,他不需要特别提起)。
忌妒者可能会说:“你要知道,我这么说,并不是故意诅咒你……”但是,你我都心知肚明,在他的内心深处,他就是希望你无法达成目标。
忌妒会模糊我们的焦点,使得我们把精力用错地方,老是在意“别人”,却不去寻找我们内心隐藏的最佳契机。这是一种深沉而盲目的感受,使得你再也看不清前景,甚至为你所属的大好前程。
唯有当你的自尊和自我对本身的能力和才华有信心时,当你确定没有任何因素能够阻挡你迈向目标时,那么就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挑起你的忌妒心了。
测试你的忌妒指数
有些人会说,忌妒是女性特有的感受,那是电话粥煲了好几个钟头之后的产物,两人互相打探对方穿了什么衣服,跟什么样的男人约会,接着要用什么方法把这个男人变成入幕之宾,还有对方去做了整型手术,却说什么也不肯透露整了哪里……碰到这种用户,电信公司比谁都高兴!不过,“忌妒是女性特有”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或许,女人的表达意愿比较强,或者她们比较能够自在地说出自己对其他女性的看法。但是,我必须说,忌妒没有性别之分。
许多男人也有这个问题,或许他们不太声张,只是放在心里。许多男人下班回家后,常常悻悻然地跟老婆批评哪个同事高升了,或是有个邻居刚买了一台吉普车……
总之,忌妒就是忌妒,毫无分别可言。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自己的情绪温度。
找支笔来,如实回答以下每个问题(回答“是”或“不是”)。如果你的“是”超过了四项,那么我得告诉你……先答复以下问题,我们再继续聊:
如果有个交情很好的朋友在职场上平步青云,你心里会有疙瘩吗?
职场上的同事或经常往来的好友表现出色,甚至值得大加赞扬,你会觉得难以开口向他道贺吗?
如果有个颇有身份地位的大人物正在赞美你认识的某个人,你心里会很不是滋味吗?
如果公司有个同事对另一个同事比对你要来得热络,你会不高兴吗?
你会不会觉得自己受到的关注不如你的朋友?
在社交聚会中,你喜欢突显自己并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吗?
你会批评名人或是不认识的人吗?
见到某个曾经风光一时的人,此刻正经历人生的艰难时期,你会暗自窃喜吗?
如果人们对待你的方式与其他人一视同仁,你会不高兴吗?
你是否曾经觉得朋友们根本就不懂你的好?
假如你有超过四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是怀有妒忌的。究竟是良性还是病态的妒忌,你或许可以试着去厘清;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你都必须好好省视自己的人生:别人是如何达成我无法完成的目标的?这样的内省并不是要你觉得愧疚或自责,而是在你拟订新计划时,可以用更有效率、更好的行动策略去达成自己的目标。他人的成功并非偶然或侥幸,那是付诸行动、下定决心和努力执行得来的成果。
忌妒不会单独存在,它的生命共同体包括严词批评、背后议论、闲言闲语、依赖性强、意兴阑珊,这些行为都会腐蚀我们的心智力量,把我们变成喜欢大放厥词、自以为无事不懂的万事通,却无力建构自己的人生。
我们明明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却白白浪费许多宝贵光阴在别人身上,于是,我们会有这样的借口:“时间一转眼就溜掉了,我明天再处理好了。”但是到了隔天,如果不打破在背后议论、批判他人的恶性循环,还是会有同样的结果。
忌妒之前,先看看别人付出的努力
忌妒会把我们变成心胸狭窄的人,总是见不得他人有所成就。善妒者一肚子怨气,因为自己的财力不如人,也不像别人那样幸福。他向来的目标就是拥有他人那份比他“多上许多”的好东西,就算要拿痛苦和不幸去换也在所不惜。抱持这种想法的人,放着寻常的平顺日子不过,就是没有雅量接受别人比他好的事实,终究只能沦为虚掷光阴的可怜虫。
问问这些人,他们是否心怀妒忌?他们通常答“是”,心里确实怀有一股妒意。不过,其实他们感受到的并非病态,而是一种良性的忌妒。
许多人形容良性的忌妒,就像见到他人拥有自己想要却没有的东西那种感觉,但会尽一切努力达成愿望。一个人愿意比他人付出更多努力去获取同样的成果,这是值得肯定的行为。这样的忌妒不会引发痛苦和挫折感。
然而,为数众多的人每天面对的却是病态的忌妒,因为无法拥有或获取他人所有的东西,便持续不断地产生愤怒、不幸、挫败和痛苦,原本应该聚焦在自我成长和行动目标的心思,完全被这些负面情绪占据了。
良性或病态的忌妒、隐藏或公开的忌妒、节制或失控的忌妒,总之,都是忌妒。忌妒影响我们的自尊和情绪,因此,我们的成就也会跟着受影响。
忌妒没有性别和信仰之分,无论是何种社会阶级和种族,任何人都会被这种情绪影响,无法专注在自己的人生和目标上。没有程度轻重之分,不管是良性或病态,或好或坏,任何忌妒都有影响力。
正如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诺所言:“忌妒比饥饿可怕千倍有余,因为那是精神上的饥饿。”拿破仑也说过:“忌妒即自曝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