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3900000020

第20章 银海扬帆(1)

1.荧屏展光彩

1985年,于洋执导电视剧《山乡骄子》。从银幕到荧屏,这是于洋涉足荧屏导演的第一部电视剧。

电视剧《山乡骄子》的剧本源于一篇感人的报道:在河北石家庄地区赞黄县的一个贫困山区,县委书记肖建章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坚持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因地制宜,组织农民大力发掘家乡的大理石矿藏,经过努力开采后,自己又亲自到北京推销大理石。为了给贫困的家乡节省资金,肖建章到了北京吃的饭是自己从家乡带去的烧饼,晚上住在洗澡堂里。经过多方奔波,他找到了一个当年曾经在家乡打过游击的老首长。在老首长的帮助下,肖建章不断努力,终于摸索出一条销售之路,把家乡的石头变成了宝,一个贫困的山村从此走上了富裕之路。

于洋看到剧本后,深受感动。他深深敬佩县委书记肖建章一心为改变家乡面貌,踏踏实实为老百姓谋福利的高尚品德,不由赞叹:“以生命和热血扑向群众的干部、关心群众疾苦的干部是老百姓的贴心人,太值得歌颂了!”很快,于洋以满腔热情积极投入到这部电视剧的拍摄中。

《山乡骄子》(上下集)完成后,获得了极大反响。特别是在河北省,省委把它当成教育干部的影像教材,要求全省干部观看。后来,该剧主人公的原型肖建章调到了省里担任了司法厅厅长,后来又调到了中央任司法部副部长。2003年,肖建章退休后任政协常委,曾和于洋一起担任过中国海关督察员。

《山乡骄子》虽是于洋执导的第一部电视剧,却成就了一位未来明星。当年于洋在剧中启用了一个第一次上镜头的小女孩饰演剧中的童养媳,这个小女孩就是后来的著名演员剧雪。

继《山乡骄子》之后,于洋又执导了电视剧《十米小屋》和8集电视剧《哪里是我的家》。其中影响较大的为《哪里是我的家》,该剧主要表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孩子剧团的故事,反映了青少年文艺工作者在革命队伍中的成长历程,塑造了战争年代的青少年群像。

于洋认为,这部电视剧的拍摄目的在于让后代知道自己的前辈是怎样生活过来的,要培养孩子们既要保持前辈人的光荣传统,又要让他们真正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后来在1991年,于洋又担任了由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和苏联高尔基电影制片厂合拍的电视剧《哪里是我的家》续集总导演。

在电视剧领域,除了做导演外,于洋也做艺术指导兼出演角色,如《追溯》中的老爷爷,《特区法官》中一位坚持正义、大公无私的特区法院院长。

在当时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中国电影创作发生巨大变化的形势下,于洋积极热情投入到电视剧的创作,不仅是对中国电视剧发展的促进和贡献,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代电影艺术家在中国荧屏展示的风采。

2.参政的艺术家

自从1981年当选为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副主席、常委,1993年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后,于洋即以高度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投入到对政府工作的积极建言献策中。他深入到工读学校、边远贫困地区,他代表发言提议建立中国电影博物馆……

20世纪80年代初期,怀着满腔的热忱,担任关心青少年协会顾问的于洋先后来到北京朝阳工读学校、海淀第二监狱以及石家庄、保定、重庆、广东等地的监狱或戒毒所。对于这些因各种原因走上犯罪道路的青少年,于洋的心中充满了震动和同情。他大年三十和孩子们一起包饺子,到各班去看孩子们的汇报演出。孩子们大都看过于洋的电影,能够亲眼见到银幕上熟悉的电影明星,孩子们兴奋极了。

于洋深情地对孩子们说:“今天是三十晚上,我和杨静来到这里,我也有女儿和儿子,但是我和你们一起包饺子过年。此时此刻,你们的父母正在想你们啊!你们这些孩子都很聪明,但是你们的聪明没有用到正道。你们不要对前途感到渺茫,将来出去后重新做人,社会在召唤你们。”

于洋发自内心的话,感动得大墙里的孩子们热泪直流。他们给于洋写信,把自己的心里话写给于洋。而于洋更是认真给孩子们回信,句句话,字里行间,每一封信的每一个字,都是于洋伏在灯下,字字斟酌,用心写成。

在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期间李岚清副总理参加的会场上,于洋代表文化、教育等几个大组,就培养中国电影后备力量队伍、发展电影评论队伍及建立中国电影博物馆几项提议发言说:“我曾到过英国伦敦,那里一个城市就有几十个博物馆,是他们文化的标志。我们首都北京,连电影博物馆都没有,这是门面。周总理在世时曾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他曾说:‘有条件我们一定要搞电影艺术文化博物馆’。到了2005年,中国电影正好100周年,应该把它建立起来。我们对文化的投入不到GDP的0.4%,实在是太少,一个国家应该有经济和文化的两翼。经济是重点,文化发展没有雄厚的经济支持不行,但是只讲发展经济没有文化也不行。就是在战争年代,贺龙手下还有一个战斗剧社,一个战斗球队,武与文两手抓,一个国家也应该如此。”

于洋的发言清晰明确,也很有分量。在场的李岚清副总理十分重视,他一一认真做了记录。第二天就召集有关人员开会研究建立电影博物馆的诸项事宜。很快,国家正式批准建立中国电影博物馆工程启动,于洋担任顾问。

于洋的社会职务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一直在增加:出任北影演员剧团团长、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长、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复审委员会委员……

参政的日子是忙碌的,作为一名艺术家,于洋在此期间最大的收获是能够与普通群众真实接触、亲切交往。而职位众多的于洋发挥最多的还是电影,审查影片、确定题材,一部影片能否投拍,能否通过,于洋把好政治关、业务关,认真投好自己宝贵的一票。

3.晓阳远行

2005年1月7日黎明前,北京的冬天一片彻骨寒冷。这一天是于洋和杨静最痛苦和悲凉的一天。清晨5点,他们的儿子于晓阳,在从湖北采景归来的途中,因连日奔波,过度劳累,在火车上突发哮喘去世。

带着对中国电影的无限热爱和无尽的遗憾,44岁的于晓阳,一个有才华的中国新一代年轻的导演,在黎明前的严寒和茫茫原野中,永远离开了爱他的父母,一个人走向天国。

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是年逾古稀的于洋和杨静最艰难的日子。悲痛中,是他们对晓阳的无限怀念和不尽的回忆……

1960年秋天的一个拂晓,沐浴着朝阳七彩光辉的于晓阳来到人间。欣喜的于洋夫妇为他们的儿子取名“晓阳”,意为在拂晓时喷薄欲出的朝阳。晓阳的出生,为于家“一儿一女一枝花”的幸福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晓阳从小就是个孝顺的孩子,被别人打了,却不敢哭,他用笑脸迎接爸妈,因为不想让遭到冲击的父母难受。不到10岁,他勇敢地拿着妈妈写给周总理的信走进首都体育馆看乒乓球赛,想趁人不备时钻到主席台把信交给周总理,想不到让保卫人员审问了两个多小时……参加工作不久,他用自己的工资给妈妈买了一架钢琴。奶奶住院了,他一天到晚送饭、守夜,可就在他在摄影棚实在忙得抽不开身没有来到奶奶身边的那天晚上,奶奶去世了,晓阳3天没吃下一口饭。他抱着奶奶的骨灰送回山东老家,亲手埋在奶奶曾经生活过的院子里。他把奶奶留下的一座古老的钟表摆放在床头,那是奶奶的陪嫁。这座和奶奶一样古老的钟表,已经在他的耳边形成了一种永远摆脱不掉的摇摆声,他要永远把它摆放在床头。

他给爸爸买来各种各样的工艺品马,因为爸爸属马喜欢马,他精心为爸爸买了一副眼镜,因为他知道,爸爸早年拍戏时眼睛受过伤。爸爸70大寿的那天,他悄悄在友谊宾馆安排了6桌寿宴,把毫不知情正在家里做打卤面的爸爸妈妈请到了友谊宾馆。为的是给爸妈一个惊喜,祝福他们相爱到永远。

晓阳从小聪明好学,在学校里出类拔萃。虽然赶上了特殊的年代,但他上小学就开始读中外名著,13岁即写诗,他的诗曾让人热血沸腾。就如晓阳的同窗,电影导演薛宜昌回忆的那样:“……我曾想,如果晓阳一直从事文学,一定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晓阳跳跃的思维,诗人的叙述,想改也难。……第一次见识晓阳的才华,是分镜头作业,晓阳写的辞藻非常美丽,美丽得醉人。让我羡慕不已,也让我长见识。”

1997年,《于晓阳文集》出版了,然而和诗歌文学相比,于晓阳更是一个有才华的电影导演。这里有爸爸妈妈和姐姐都是导演的家庭影响,更多的还是他骨子里对电影的酷爱和艺术天分。

1987年,走出北京电影学院不久的晓阳成功独立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翡翠麻将》。这样一部用商业片外壳包装的严肃艺术片,既是晓阳的成名作,也为中国第五代导演开辟了一种全新的影片类型。因此,中国电影集团制片分公司经理彭鸣宇曾这样评价《翡翠麻将》:“……虽然是晓阳拍的第一部电影,但他对整体风格的把握出人意料的老到,比如在最初的拍摄方案里,有一些警察男扮女装抓捕嫌疑人的动作戏,这些噱头,在后期剪接的时候被干净彻底地删去了。应该说,这是个明智之举,因为这些情节拍得并不理想。更重要的是,这些情节严重脱离了故事的整体风格。晓阳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从而保证了影片影像风格和叙事风格的统一……人性、亲情、背叛、忏悔,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同时,80年代流行的元素,比如迪斯科、电脑、BP机,以及市井生活等等,都自然地纳入其中。因此,这部电影上映后,观众反应良好。时至今日,看过这部影片的人,还会有着深刻的印象。”

《翡翠麻将》虽然获得了成功,晓阳却并不在意,他觉得这离他心目中对电影的追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他还要在拼搏努力中探索,他要自己能够通过不断尝试领先别人一步把握未来的电影模式和制作规则,他要把他的电影理念崭新地搬到幕前。于是在《翡翠麻将》获得好评后,他拍出了未获得审查通过的《女贼》和《武则天初恋》,也和父亲一起拍出了获得华表奖提名的《大海风》,还有自己独立执导同样反响不错的《开着火车上北京》。

2004年底,为筹拍电影《北纬30度》,晓阳离开北京奔赴湖北,他要亲自去神农架采景。对《北纬30度》,晓阳不仅倾注了他对电影的激情,更充满了信心。他要把这部影片作为礼物献给中国电影百年华诞。

想不到他竟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生命之弦骤然断裂,壮志未酬身先去。“兄弟,你放心,我对这部电影有充分的信心,一定拍好,一定叫座,一定得奖。”这是他在回北京的火车上对《北纬30度》制片主任在电话里最有力的表白,也是年轻的小于导演留给同人最后的话。

晓阳走了,那样的突然,就带着他的才情,带着他对电影的热爱远行了。而他的率真、他的快乐却永远留在了人间。就如他不满13岁时写下的第一首诗:如雪的晓阳,活得像雪一样纯净;

如雪的晓阳,活得像雪一样率真;

如雪的晓阳,活得像雪一样恣意;

如雪的晓阳,活得像雪一样脆弱。

4.携手走出阴霾

在对爱子的无限怀念和深情回忆中,于洋和杨静没有倒下,他们顽强地克服着心中的剧痛,相互搀扶着坚强地站立起来。让他们感动的是,晓阳当年在电影学院的同学韩三平、黄建新、米家山等带来的亲切和温馨:“你走了一个孩子,换来了一群孩子,你就是我们的爸爸,我们这一群人都做你的儿子。”

他们终于走出阴霾,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华诞庆典上,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于洋和杨静迈着坚强的步伐,携手走过红地毯。这一年,他们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出席了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等各种庆祝活动。

2005年,中国电影博物馆正式建成,于洋亲自为中国电影博物馆开馆剪彩。

作为中国电影表演学会会长,于洋以顽强的毅力,带领学会举办了“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评选活动。在于于洋与杨静携手走过红地毯

洋的领导下,学会聘请了包括中国最出色的著名电影导演、电影评论家、电影史学家、高校(表演)教授、电影制片人等百名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100名优秀电影演员。

同一年,于洋又出席了长春电影节,担任评委会主席,被评为“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2005年晓阳离去后的第一个中秋,在北影庆祝建厂60周年的大会上,于洋和杨静以及于蓝、田华、凌元、葛存壮、安琪等7位影坛前辈在《红旗颂》的乐曲声中缓步走上舞台。于洋领头朗诵《难忘的岁月》,依旧是大家熟悉的浑厚男中音,依旧透发着坚强无畏的感染力。当时主持会场的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江平曾这样回忆:“全场欢呼声雷动!……我无法形容我站在侧台看他们激情演绎时的心境!我为舞台上这些比我父母年纪还长的前辈如此健康、如此阳光、如此坚强而震撼!”

姐姐静江在2005年成功运作“《同一首歌》走进美国”,2006年又圆满组织美洲队参加中央电视台两年一度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以此告慰弟弟在天的英灵。

同类推荐
  • 华人十大科学家:吴健雄

    华人十大科学家:吴健雄

    吴健雄(1912.5.31-1997.2.16)江苏苏州太仓人,核物理学家,素有“东方居里夫人”之称。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1934年获得学士学位后,受聘到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后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36 年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1940 年获博士学位,1944 年参加了“曼哈顿计划”,1952 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58年升为教授,同年,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她名誉科学博士称号,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75年曾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同年获得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吴健雄》由西溪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

    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设文学馆,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宇、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共十八人常讨论政事、典籍,当时称之为“十八学士”。
  • 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人,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哈尔滨出版社的《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鬼谷子全书(第五卷)

    鬼谷子全书(第五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 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 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 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 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 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洛阳以北长安以南

    洛阳以北长安以南

    “三弟啊,你这天煞孤星命做哥哥的也想帮忙啊,你先投胎其他的哥哥给你想想办法。”阎王在一旁干着急搓着手。“算了,二哥,你任期还有多久,你不是说咱仨天煞孤星天生阎王命吗?”“这个嘛,快了,快了,就一千年了。”“咱们还是来谈谈投胎的事情吧。”“得嘞,肯定比上次那龙傲天,赵日天,去处好,这地方一般人哥哥都不告诉他,刚好那地方有个小皇子要出世。走,送兄弟你上路。”阎王对着阎王殿外拍了拍手,判官拿着人高的大笔走上来。“呸呸,那叫重获新生。”
  • 磨难

    磨难

    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励志故事。本故事纯属虚构。故事发生在八十年代末。在西南某偏僻的小山村里.山里妹子姜桦,不堪忍受继母的虐待愤而离家出走.投靠远在他乡的姨妈,寄人篱下的生活,促使她匆忙嫁人。从此,开始了她命运多舛的一生。面对丈夫的一次次欺骗和背叛,姜桦彷徨、挣扎过、犹豫过,最终为了孩子,选择了忍耐。独自一人克服重重困难,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培养成才的励志故事。
  • 云南那些诡异之事

    云南那些诡异之事

    这是叙述作者云南老家的一些诡异之事,老波和胖子出生在云南省镇雄县一个偏远的山村,从小就听长辈们说那些稀奇古怪的灵异之事,起初两个人胆子都大都喜欢听这些故事,直到有一次,发生了一件另方圆百里十里八村都毛骨悚然的事情之后.....
  • 桃花深处流年尽

    桃花深处流年尽

    点一盏岁月孤灯,舞一曲往事飞扬。曾经有人说过,生命本就是无常,痛苦的,不过是自得其所;快乐的,亦不过是苦中作乐。可她偏偏不信,千年前铸下的大错,她无法挽回也不想挽回,只有不断向前。她也从来不相信命数之说。命运吗?终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因为,这一路上有他们,更有他,纵使最后等待着她的真是无尽的“幽禁”,那又何妨!况且,一切都言之尚早。不喜勿喷
  • 穿越火影之遥远的梦

    穿越火影之遥远的梦

    现代女学生蓝冰懿因车祸死去变成灵魂在世间游荡,因空间漩涡被卷入异空间,与一个自称神的人相遇,被神打发去了火影忍者的世界。阴差阳错的成为了男孩子……被任务结束的波风水门捡了回去,成为了鸣人的哥哥。以温柔的尼桑(雾)的身份见证鸣人的成长。
  • 机遇就在三秒钟

    机遇就在三秒钟

    机遇是靠我们每个人创造的,也只有懂得不断创造机遇的人,才能够建立起自己轰轰烈烈的人生伟业。而机遇也总是被那些心中怀有梦想和敢于行动的人所发现。 可见。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如果你只知道一味的等待,那么不管你等待多久,机遇也不会主动来敲门。机遇的到来是需要我们每个人艰辛的努力。
  • 人的生存与健康

    人的生存与健康

    本书分生存篇与健康篇,从“保持精神健康”、“合理安排饮食”、“长期适度运动”、“充足有效的睡眠”、等几个方面立阐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健康习惯,保持健康身体。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包括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作为想象力和富于魅力的思想的源泉,在西方世界始终是无与伦比的。有关希腊神话的地位,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评价的:“希腊神话的重要性在西方人文化、艺术和情感的历史上怎样估计都几乎不能说是过高。……否认它的价值和意义,也就等于否认西方文化本身的成就,以及受到它的启发的伟大作家和艺术家的天才。”
  • 泪水是眼睛的语言:情感卷

    泪水是眼睛的语言:情感卷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描写情感的文章100篇。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将生活中的亲人、朋友一一述来,展现在读者面前,栩栩如生,使人读来掩卷长思,情到浓时潸然泪下。很多文章经《读者》等杂志转载,受到读者广泛好评。全书文章短小精悍,笔触细腻,犹如与作者促膝而谈,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鲜活,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市场号召力。
  • 无尽凛冬

    无尽凛冬

    岁月流动如风,生死轮回不止,一些被大多数人遗忘的事逐渐成为了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