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3900000017

第17章 岁月风云(4)

3.再塑英雄

终于又可以回到无影灯下的摄影机前,算了算,离开摄影棚已经整整7年。回想几年来走过的岁月,重返“战场”的于洋为自己又能够塑造主要英雄人物感到既兴奋,又无限感慨。他决心拼力演好赵四海这个角色,以一个“新我”的形象投入到新的艺术创作中。

对于到钢铁工人中深入生活,于洋的感觉是既熟悉又亲切。当年第一部新中国电影《桥》和后来的《走向新中国》,两次出演炼钢工人的经历让他熟知了炉前炼钢的整套程序。从进料、取渣子,到看样,于洋全都记得清清楚楚。

和以前每次深入生活时一样,于洋在上钢三厂选定了炉长作为自己在片中塑造人物的原型。只要走进钢厂,于洋就和炉长寸步不离,平日里两人称兄道弟,很快就成了好朋友。这个时候的上海正是7月又闷又热的夏天,钢厂工人就更难熬了。只要在炼钢炉前一站,一分钟的功夫就会大汗淋漓全身湿透,高温炉前的工人只能不时跑到车间外透口气,再返回炉旁。深入生活和炉长形影不离的于洋自然是把这些苦一样不落地吃了个够。

这期间,正逢钢厂修补钢炉,即在炉子还没有冷却时往里面填砖。比起炉前的高温,这个工作要艰巨多了。但是于洋满怀信心地加入了这个行列,他也是演员中唯一的参加者。修补锅炉开始了,于洋把浸满水的棉衣、棉帽分别穿戴好,连毛巾都浸透了水,开始往上千度的钢炉里填砖。于洋只觉得头刚一伸进钢炉,所有浸透的水就全干了。

钢炉修补完了,工人们都对于洋挑起了大拇指,上影厂的领导也情不自禁地说:“上海找不出这样的演员。”其实这就是于洋一贯英勇坚强的本性,从16岁时独闯土匪窝、19岁拍《中华女儿》被炸得眼睛耳朵渗血、满脸开花,到几十年来风雨的锤炼,于洋英勇坚强的性格早已更加稳重成熟。

于洋很喜欢和上钢三厂的工人在一起共同生活和工作,他发现,上海的工人普遍文化水平比较高,他们彼此爱开玩笑,很活跃。业余文艺生活也丰富多彩,经常排练一些小节目,每个人都有机会过一过戏瘾。这一点,也是和东北、天津地区工人的不同。

为塑造赵四海这一英雄人物,于洋把深入生活中空余的时间几乎全都用在了案头工作。在逐字逐句阅读了剧本和《导演阐述》及《摄影阐述》后,他开始对赵四海进行了全面的人物分析。

在一个黑皮笔记本上,于洋分别以“赵四海(人物小传)”、“赵四海的任务”、“赵四海的人物关系”、“赵四海是什么样的人”、“赵四海与厂长的几次交锋”以及“全片各章重点”为标题,写下了对全片主题、三大章节的不同意义和人物的解析体会,同时对赵四海的人物关系进行了各种角度的读解。

厚厚的笔记本写满了于洋对《钢铁洪流》案头工作的笔记,无论是对各章节不同意义的体会,还是对人物的解析,处处都浸满了于洋付出的艰辛汗水。因此可以说,这部笔记实为不可多得的一部演员案头准备文字资料,尤其是笔记中对戏和人物细致、精确的分析,更可称为案头工作的典范。

于洋正是在走向摄影机前做了如此大量的案头准备工作,才使得他重返银幕的第一部作品获得了巨大成功和深远影响。

8月下旬,《钢铁洪流》正式开机。导演傅超武为影片定下了“浓重、明朗、气势宏大,既要有饱满的革命激情,又要有革命的抒情”的总基调。首先开拍的是往锅炉里加料,再从锅炉里样的炉前劳动场面,工人和演员在一起,于洋熟练的加料和样动作十分到位,让在场的工人赞不绝口。

此时于洋虽然已经43岁,但仍然有着年轻时演戏的那种充满了冒险精神的一股拼劲。片中有一场戏是炼钢遭到破坏后钢炉漏钢水,抢险成功后,于洋要从锅炉旁的吊车上滑下来,以表现赵四海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

这场戏的拍摄现场就在上钢三厂的锅炉旁,于洋决定就在锅炉旁按剧本里写的那样去演。但是导演傅超武坚决不同意,他怕出意外,万一于洋掉到钢水里可就麻烦了。

于洋却满不在乎地说:“我有把握!”但傅超武仍是不同意,他还是决定找别人替代。这下于洋急了,两人争得面红耳赤,说了半天,傅超武争不过于洋,只得退了一步,但要求“只拍一次,不拍第二次!”结果是“有把握”的于洋一次成功。于洋的英勇果敢又一次轰动了上影厂。

影片的高潮是“炉前回忆”,是全片最大的重头戏,也是核心段落。于洋要表演男主角赵四海一段长达8分钟的独白,通过这段独白,既要表现出人物感情低潮时的心灵阵阵颤抖,也要表现出高潮时如火山爆发般的昂扬激情。可说是感情起伏跌宕,层次分明。因此这段戏的表演难度之大,也让于洋接受了从未有过的挑战。

于洋第一步是把台词背得一字不差,他要求自己大多数时间只是机械地背词,少动情,不过多地带情练习,因为一动情就要掉眼泪,就容易勾起压抑委屈的情绪。而这段台词必须像瀑布一样,一旦爆发,情绪会如万马奔腾,无法控制。因此这种戏不能排练过多,多次重复,演员感情上受不了,实拍时也会缺乏新鲜感。

关于镜头的变化,于洋觉得镜头的节奏应根据人物的心情、思想变化的节奏而变化,因此需要两三个特写镜头,导演完全采纳了于洋的构思。

为了演好这一段感情跌宕起伏的重头戏,于洋从早上起就没有吃饭,他慢慢进入场地,默默站在炼钢炉旁,低头酝酿情绪。该于洋上场了,只见他缓缓走上平台,一开始还很冷静,情绪是逐渐升涨,最后达到强烈爆发。

整个表演中,于洋做到了有节奏地控制感情,先是压制,越压制感情就越升腾,这样整个过程如同爬山,慢慢向高处发展,最后爆发起来便一泻千里。

由于表演太投入,于洋连中午饭都吃不下,一直拍到下午4点多才圆满结束。到了晚上,仍然处在激情状态的于洋已是极度疲乏,饭也没吃就一头倒在床上。这是于洋演艺生涯中最富激情的表演。而这段激情四射的大段独白台词之长,也成为新中国电影所仅有。

电影界的艺术家们对于洋的表演最突出的评价就是,于洋具有很强的把握全局的能力,即把具体的场景内容与实现人物最高任务的目的有机结合的能力。一般电影的拍摄是不连贯的,常常是这个镜头拍摄了今天发生的事,下一个镜头就可能变成几年前的一个生活片段。而于洋的表演很有条理性,因而在他最后完成的影片中所饰演的人物在各个阶段的表演都十分合理,总体流畅自然。而这些固然离不开于洋出众的能力和他的不懈努力与艰苦付出。

4.《火红的年代》红红火火

经过近3个月的日夜奋战,《钢铁洪流》终于在11月下旬拍摄完成。在大家的一致赞同下,影片的名字正式改成了《火红的年代》。1974年春节,《火红的年代》终于在全国公映。

《火红的年代》属于当时特殊历史环境下的第一批故事片,因此影片一公映,广大观众立感耳目一新。而于洋在片中感人的大段独白,更是打动了无数人。片中男主角赵四海一时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中心和千家万户人的朋友。仿佛就在一夜间,赵四海的发型、毛衣款式在上海就流行了起来,全国各地到处都是《火红的年代》的海报。各界人士纷纷给于洋写信表达他们对影片的喜爱。短短的日子里,于洋竟收到了整整一麻袋观众来信。用现在的话说,于洋又开始“火了”。

《火红的年代》更引起了文艺界强烈的轰动。这一年的春节,于洋回到了北京。很多老同事和老朋友纷纷宴请于洋,祝贺他的成功表演。北影著名的蒙古族演员,也是于洋北京电影学院的同窗好友恩和森高高举起酒杯,异常激动地说:“我的老同学,你的表演达到了炉火纯青啊!我能从你眼里流出的泪水中感到你颤抖的心声,你真是一位激情大师啊!祝贺你!蒙古姑爷!”

恩和森的祝贺,是对于洋那近乎完美的激情表演最由衷的夸赞。而同时,《火红的年代》的成功也让更多的文艺人受到了鼓舞。在当时的形势下,曾经遭到批斗的“22大明星”、“反动权威”的于洋都能出来演一部成功的革命电影,这让还没有“出山”的老文艺人立刻感到,这是党的干部政策的体现,他们终于在于洋身上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就如老演员熊塞声说的那样:“你可为我们老同志争了光,做了榜样!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你代表着一批人呀!这说明许多干部将有出头之日了!”

尽管《火红的年代》由于历史的原因仍有它的局限,但其积极意义和影响仍是深远的。时至今日,影片的DVD已经出版并热销全国,足见《火红的年代》在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5.《第二个春天》的前前后后

《火红的年代》让于洋着着实实地红火了一把,从上影凯旋而归的于洋还没有来得及停歇,新的任务就来了。不过这次的任务主要是“救火”。原来是李文化导演的《侦察兵》里那位扮演师政委的非专业演员实在是“上不了戏台”,《侦察兵》无奈卡了壳。紧急中,于洋救了火,他很快就完成了这个戏份不多但角色很重的出演任务。这也是于洋和出演《侦察兵》男主角的八一厂著名演员王心刚唯一的一次合作。

很快,于洋又接到了上影厂的通知,要他在影片《第二个春天》中出演男主角冯涛,马上到上海试镜头。这个时候,《侦察兵》的拍摄还没有结束。

《第二个春天》原是一部话剧,在20世纪60年代初由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公演,主演是李默然。主要内容讲的是在6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海军某支队政委冯涛被派往东港的一个造船厂任工委书记。他到任的那天,正碰上我国自行研制的“海鹰”号舰艇首次试航起火爆炸。冯涛顶着“兄弟国家”背信弃义撤走专家、撕毁协议等巨大压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查找“海鹰”号失败原因,继续建造“海鹰”号。终于在第二个春天来临之际,迎来了“海鹰”号试制成功。后来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再次重排公演,同样引起巨大反响。

又一次得到演戏的机会,于洋很感谢对他有着知遇之恩的上影厂。但这一次,他却从心底里不想接演这个角色,因为他的心中正在为另一个角色激动和痴迷。

原来,还在上影补拍《火红的年代》时,于洋就接到了妻子杨静的来信和一部《创业》的电影文学剧本。那是长影导演于彦夫专门寄给于洋的。于彦夫准备拍电影《创业》,想请于洋出演男主角,为此特地请于洋先看看剧本,再提提意见,等于洋回北京后再详谈。

《创业》的主要内容讲述的是以当年中国石油战线著名的英雄人物王进喜为原型的中国石油工人的先进事迹。于洋一下就喜欢上了这个剧本,一边看一边就找到了自己“很入境”的感觉。对王进喜为国家搞石油的先进事迹,于洋十分敬佩,特别是对王进喜那如火一般的性格他更是着迷。另外于洋也觉得自己与王进喜的外形长得有些相似,性格脾气也都很对路子,因此对出演《创业》中以王进喜为原型的男主角周挺杉,于洋不仅觉得很有把握,心中更有一种渴望和跃跃欲试的感觉。

后来于彦夫亲自到北京于洋的家中对他说:“这里有两个角色,你都可以演,一个是周挺杉,一个是政委华程。”于洋当即表态说:“我演周挺杉,不演华程,政委这类角色我演得太多了。”于彦夫一口答应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于洋没事就琢磨怎样演好周挺杉,一心想着怎样向王铁人的形象上靠,还把《火红的年代》中的赵四海的工人形象和周挺杉的形象做了详细的区别。他认为,赵四海是上海钢铁工人,豪放中不失细腻,是新时代有文化、有智慧的新工人。而王进喜是北方石油工人,粗犷中充满豪情,是舍命向前的铁汉子。他们两个形象鲜明,却截然不同。

就在于洋等待的日子里,上影又来了正式公函借调于洋,任务急,催得紧,于洋只得动身前往上海。正在试镜头时,于彦夫来信了,信中说长影经过研究,正式邀请于洋主演《创业》。这下于洋为难了,周挺杉的角色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他知道,一个演员一辈子很难碰上让自己十分动心的角色,而满怀渴望塑造出来的人物往往是站得住、留得下的。

考虑了许久,于洋还是服从了组织的安排,留在了《第二个春天》的剧组,他最喜爱又非常渴望塑造的《创业》男主角周挺杉终于没有演成。在这以前,还有一部电影《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也是于洋非常想出演的角色,但是因为当时正在拍摄《暴风骤雨》,结果最终也没有演成。两个十分喜爱又都有十足信心能够演好、演出彩的角色,却都失之交臂,这让于洋难以忘怀,也是他演艺生涯中的遗憾。

虽然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第二个春天》仍有它的局限,但在1975年公映后,影片在全国仍受到了观众的积极热评。

比起《火红的年代》,于洋的表演在继续保持着高昂激情的同时,局部的处理也更加细腻。由于在拍摄中大家相处融洽,于洋的思想上也有一种解放的感觉。他紧紧抓住角色的高潮和亮点闪光的时刻,在其他铺垫段落进行调整,完成人物的塑造,以此带动了影片总体的节奏。这样,影片的进程既具有整体性,又突出了局部的热烈情绪,也使得整个影片始终洋溢着一种生机勃勃的春天气息。应该说,《第二个春天》能够达到这种效果,离不开于洋时刻不忘把握全局的能力和出色的情感驾驭能力。

同类推荐
  •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本书从李时珍的家学渊源,行医经验到著修本草纲目说起,对李时珍的医学成就和本草纲目的医学资料珍贵价值都进行了介绍。
  •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高尔基从流浪儿到文化巨人的故事

    高尔基从流浪儿到文化巨人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民国四川第一家:刘湘家族

    民国四川第一家:刘湘家族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混乱的一段时期,随着袁世凯的病逝,中央政府开始失控,封建割据,军阀混战,遍地狼烟。“天府之国”四川省,一个世人瞩目的刘氏家族乘势而起,他们把持四川军政大权数十年,进而利用手中军队与民国中央政府相抗衡,迅速蹿红成为威震一方的军阀和霸主家族史。在刘氏家族的故乡四川军阀史。在刘氏家族的故乡四川省安仁市,流传着“三军九旅十八团”的说法,可见其家族之显赫,实际上远不止这些,据不完全统计,民国时任团长以上的军阀就有50多人……从受人排挤的外来户,到川中第一家族,立体多面地呈现,真实地还原了历史,深深体现了历史的烙印,以及在历史潮流中人的盲动与能动所达到的不同境界。
  • 为自由而战:南非国父曼德拉

    为自由而战:南非国父曼德拉

    是领袖还是战士?单枪匹马拯救一个国家!是圣人还是枭雄?用微笑让全世界都爱他!曼德拉作为全世界政坛最知名的文化符号,他何以让所有大国领袖都对他推崇备至?人人都爱曼德拉,他的出生背景和童年生活相比常人又有哪些不同?作为全世界的精神偶像,他是否也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强人?在完美而耀眼的圣人光环下,他的个人生活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缺憾?一切的一切,这本书都将为您解答!
热门推荐
  • 清朝秘史

    清朝秘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是“艺之趣”系列丛书的一本,图书致力于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欣赏与解读古今中外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内容涉及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多个艺术领域。旨在以清浅平易的语言,精美详实的图片,通过著名作品的美学赏析、作品背后的奇妙故事、作者与时代的趣闻轶事等角度,全方位、多视 角地展现深邃隽永的艺术之美。在带您巡游艺术长廊的同时,更令您深刻领略艺术的文化意 蕴与历史内涵。翻开欧洲美术史,希腊神话和基督教神话两大神话系统交替出现,并驾齐驱,为历来艺术家所采用,留下了丰富的作品。这册题解式工具书,可以帮助读者研究、学习、借鉴和欣赏这类题材作品。
  • tfboys之天使降临

    tfboys之天使降临

    这本小说是我的第二本小说,我这小说一般都没有什么灵感,看了别人的我才会有灵感,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吉祥对联2000副

    吉祥对联2000副

    本书收集吉祥对联2000副,包括福字联、吉字联、祥字联、红字联、喜字联;还包括一字联、二字联、三字联、四字联、五字联、六字联、七字联、八字联、九字联、十字联,一直到二十字联,还有横批,内容丰富,好记好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 总裁驯娇妻:老婆乖乖的

    总裁驯娇妻:老婆乖乖的

    她,被告知自己得了癌症,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一狠心,找牛郎!他,误以为床上是别人送的礼物,一夜风流。早上醒来已是人去楼空,“你的服务我很满意,可惜本小姐资金有限,只能拿出这么多,祝你生意兴隆!”唯独小纸条一张和326块零钱。她,又被告知自己没病,拿错了病例而已一场误会,她没了工作,没了钱,没了初夜。一场误会,他成了“牛郎”,有了怒气,有了欲望,有了征服心理。一纸契约,她成了他的女人。他开心的时候,送她326个蛋糕店作为生日礼物,实现她的梦想,让孤儿院的每一个孩子早晨醒来就有面包吃。他生气的时候,亲手毁掉她的梦想,毁掉所有蛋糕店……最后他却说:“我爱你,爱到骨子里!”
  • 你若幸福与我何干

    你若幸福与我何干

    如果爱情是浪漫谎言你是否问过我有一辈子耐心听
  • 狂神修灵诀

    狂神修灵诀

    在这片动荡大陆上,风起云涌,一个传说让天下人杀戮四起,得灵诀者得天下,美女·异宝,更有传说中的长生之道······杀
  • 无极道君

    无极道君

    天地间,每隔一千万年便有一道完整天地大道诞生,促就一位道君的诞生,九为极,随着第九位道君的产生,一切生灵都松了一口气,殊不知,在沧澜星的一个偏远小镇里,一个小乞丐,饿极之下,在河边摘到了一颗小果子,天地间,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位道君,由此而产生.........本书修炼功法:识道,仙解,神封,道元,太乙,至真,天元,乾坤,神圣。每一大境界又分九小境界,这些境界会在书中故事里理出来。.............................新人新书,我会努力的。
  • 仙帝之巅

    仙帝之巅

    少年扬天,天生道韵。获上古青莲淬体,入冷艳仙子门下。行七界,足踏青龙白虎!诛天下,登仙帝之巅峰!另:新书《诛天萌歪传》正式发布,希望各位萌友喜欢!萌萌哒群:391541825
  • 校花的贴身神主

    校花的贴身神主

    冥王哈迪斯,因为有一本绝世功法,被同是神主的阿波罗所惦记。可是他没有屈服,肉身毁灭,在盖亚所长管的地球重生,他要复仇!可在地球,他收获了爱情,复仇的心也逐渐淡了下来。可是,他不知道的是,一个更大的阴谋正在慢慢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