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3600000008

第8章 浮华和通脱之风(1)

班固《典引序》:

(汉明帝)诏因曰:“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扬名后世,至以身陷刑之故,反微文刺讥,贬损当世,非谊士也。司马相如洿行无节,但有浮华之辞,不周于用,至于疾病而遗忠,主上求取其书,竟得颂述功德,言封禅事,忠臣效也。至是贤迁远矣。”

(《文选》卷四十八,2158页)班固《汉书》卷六十《杜周传论》:

赞曰:张汤、杜周并起文墨小吏,致位三公,列于酷吏。而俱有良子,德器自过,爵位尊显,继世立朝,相与提衡,至于建武,杜氏爵乃独绝,迹其福祚,元功儒林之后莫能及也。自谓唐杜苗裔,岂其然乎?及钦浮沉当世,好谋而成,以建始之初深陈女戒,终如其言,庶几乎《关雎》之见微,非夫浮华博习之徒所能规也。业因势而抵陒,称朱博,毁师丹,爱憎之议可不畏哉!

(2683页)王充《论衡·自纪篇》:

充既疾俗情,作《讥俗》之书;又闵人君之政,徒欲治人,不得其宜,不晓其务,愁精苦思,不睹所趋,故作《政务》之书。又伤伪书俗文多不实诚,故为《论衡》之书。夫贤圣殁而大义分,磋跎殊趋,各自开门。通人观览,不能钉铨。遥闻传授,笔写耳取,在百岁之前。历日弥久,以为昔古之事,所言近是,信之入骨,不可自解,故作《实论》。其文盛,其辩争,浮华虚伪之语,莫不澄定。没华虚之文,存敦庞之朴,拨流失之风,反宓戏之俗。

(1194—1195页)《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

(建初)五年春二月庚辰朔,日有食之。诏曰:“朕新离供养,愆咎众著,上天降异,大变随之。《诗》不云乎:‘亦孔之丑。’又久旱伤麦,忧心惨切。公卿已下,其举直言极谏、能指朕过失者各一人,遣诣公车,将亲览问焉。其以岩穴为先,勿取浮华。”

(139页)《太平御览》卷一百三十七《皇亲部》三“孝和邓皇后”条引《续汉书》曰:

后性恭肃小心,承事阴氏,夙夜兢兢,接抚同列,常克己下之。上深喜焉,遂有特宠。后自入宫,遂博览五经传记、图谶内事、风雨占候、《老子》、《孟子》、《礼记·月令》、《法言》,不观浮华申韩之书。

(667页)《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

己亥,诏三公、中二千石,举刺史、二千石、令、长、相,视事一岁以上至十岁,清白爱利、能勅身率下、防奸理烦、有益于人者,无拘官簿。刺史举所部,郡国太守相举墨绶,隐亲悉心,勿取浮华。

(236页)《后汉书》卷二十五《鲁丕传》:

(永元)十一年复征(鲁丕),再迁中散大夫。时,侍中贾逵荐丕道艺深明,宜见任用。和帝因朝会,召见诸儒,丕与侍中贾逵、尚书令黄香等相难数事,帝善丕说,罢朝,特赐冠帻履袜衣一袭。丕因上疏曰:“臣以愚顽,显备大位,犬马气衰,猥得进见,论难于前,无所甄明,衣服之赐,诚为优过。臣闻说经者,传先师之言,非从己出,不得相让;相让则道不明,若规矩权衡之不可枉也。难者必明其据,说者务立其义,浮华无用之言不陈于前,故精思不劳而道术愈章。法异者,各令自说师法,博观其义。览诗人之旨意,察《雅》、《颂》之终始,明舜、禹、皋陶之相戒,显周公、箕子之所陈,观乎人文,化成天下。陛下既广纳謇謇以开四聪,无令刍荛以言得罪;既显岩穴以求仁贤,无使幽远独有遗失。”

(884—885页)《后汉书》卷四十三《朱穆传》:

(穆)常感时浇薄,慕尚敦笃,乃作《崇厚论》。其辞曰:

夫俗之薄也,有自来矣……然而时俗或异,风化不敦,而尚相诽谤,谓之臧否。记短则兼折其长,贬恶则并伐其善。悠悠者皆是,其可称乎?

(1463—1465页)《后汉书》卷四十三《朱穆传》:

穆又著《绝交论》,亦矫时之作。(李贤注:《穆集》载论,其略曰:“或曰:‘子绝存问,不见客,亦不答也,何故?’曰:‘古者,进退趋业,无私游之交,相见以公朝,享会以礼纪,否则朋徒受习而已。’曰:‘人将疾子,如何?’曰:‘宁受疾。’曰:‘受疾可乎?’曰:‘世之务交游也久矣,敦千乘不忌于君,犯礼以追之,背公以从之。其愈者,则孺子之爱也;其甚者,则求蔽过窃誉,以赡其私。事替义退,公轻私重,居劳于听也。或于道而求其私,赡矣。是故遂往不反,而莫敢止焉。是川渎并决,而莫之敢塞;游豮蹂稼,而莫之禁也。《诗》云:威仪棣棣,不可筭也。后生将复何述?而吾不才,焉能规此?实悼无行,子道多阙,臣事多尤,思复白圭,重考古言,以补往过。时无孔堂,思兼则滞,匪有废也,则亦焉兴?是以敢受疾也,不亦可乎!’”《文士传》曰:“世无绝交。”又与刘伯宗绝交书及诗曰:“昔我为丰令,足下不遭母忧乎?亲解缞绖,来入丰寺。及我为持书御史,足下亲来入台。足下今为二千石,我下为郎,乃反因计吏以谒相与。足下岂丞尉之徒,我岂足下部民,欲以此谒为荣宠乎?咄!刘伯宗于仁义道何其薄哉!”其诗曰:“北山有鸱,不洁其翼。飞不正向,寢不定息。饥则木揽,饱则泥伏。饕餮贪污,臭腐是食。填肠满嗉,嗜欲无极。长鸣呼凤,谓凤无德。凤之所趣,与子异域。永从此诀,各自努力!”盖因此而著论也。)

(1467—1468页)《后汉书》卷四十三《朱穆传论》:

论曰:朱穆见比周伤义,偏党毁俗,志抑朋游之私,遂著《绝交》之论。蔡邕以为穆贞而孤,又作《正交》而广其致焉。(李贤注引蔡邕《正交》曰:闻之前训曰:“君子以朋友讲习,而正人无有淫朋。”是以古之交者,其义敦以正,其誓信以固。逮至周德始衰,《颂》声既寝,《伐木》有“鸟鸣”之刺,《谷风》有“弃予”之怨,其所由来,政之缺也。自此已降,弥以陵迟,或阙其始终,或彊其比周。是以搢绅患其然,而论者谆谆如也。疾浅薄而携贰者有之,恶朋党而绝交游者有之。其论交也,曰富贵则人争趣之,贫贱则人争去之。是以君子慎人所以交己,审己所以交人,富贵则无暴集之客,贫贱则无弃旧之宾矣。故原其所以来,则知其所以去;见其所以始,则睹其所以终。彼贞士者,贫贱不待夫富贵,富贵不骄乎贫贱,故可贵也。盖朋友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离。善则久要不忘平生之言,恶则忠告善诲之,否则止,无自辱焉。故君子不为可弃之行,不患人之遗己也。信有可归之德,不病人之远己也。不幸或然,则躬逢厚而薄责于人,怨其远矣;求诸己而不求诸人,咎其稀矣。夫远怨稀咎之机,咸在乎躬,莫之能改也。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而二子各有闻乎夫子,然则以交诲也。商也宽,故告之以距人,师也褊,故训之以容众,各从其行而矫之。至于仲尼之正孝,则泛爱众而亲仁,故非善不喜,非仁不亲,交游以方,会友以文,可无贬也。谷梁子亦曰:“心志既通,名誉不闻,友之罪也。”今将患其流而塞其源,病其末而刈其本,无乃未若择其正而黜其邪,与其彼农皆黍而独稷焉。夫黍亦神农之嘉谷,与稷并为粢盛也,使交而可废,则黍其愆矣。括二论而言之,则刺薄者博而洽,断交者贞而孤。孤有羔羊之节,与其不获已而矫时也,走将从夫孤焉。)

(1474—1475页)《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列传下》:

初,(灵)帝好学,自造《皇羲篇》五十章,因引诸生能为文赋者。本颇以经学相招,后诸为尺牍及工书鸟篆者,皆加引召,遂至数十人。侍中祭酒乐松、贾护,多引无行趣势之徒,并待制鸿都门下,熹陈方俗闾里小事,帝甚悦之,待以不次之位。又市贾小民,为宣陵孝子者,复数十人,悉除为郎中、太子舍人。

(1991—1992页)《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列传下》:

光和元年,遂置鸿都门学,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其诸生皆敕州郡三公举用辟召,或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者,士君子皆耻与为列焉。

(1998页)袁宏《后汉纪》卷十五《孝殇皇帝纪》:

(延平元年,)尚敏上疏,陈兴广学校曰:“臣闻《五经》所以治学为人,《五经》不修,世道陵迟,学校不弘,则人名行不广。故秦以坑儒而灭,汉以崇学而兴,所以网罗天下,统理阴阳,弥纶治道,而示民轨则也。光武中兴,修缮太学,博士得具五人,《五经》各叙其义,故能化泽沾洽,天下和平。自顷以来,《五经》颇废,后进之士,趣于文俗,宿儒旧学,无与传业。是俗吏繁炽,儒生寡少。其在京师,不务经学,竞于人事,争于货贿。太学之中,不闻谈论之声;从横之下,不睹讲说之士。臣恐《五经》、六艺浸以陵迟,儒林学肆于是废失。所以制御四夷者,以有道德仁义也。《传》曰:‘王者之臣,其实师也。’言其道德可师也。今百官伐阅,皆以通经为名,无一人能称。孔子曰:‘无而为有,虚而为盈,难乎有恒矣。’自今官人,宜令取经学者,公府孝廉皆应诏,则人心专一,风化可淳也。”于是诏曰:“《易》称‘天垂象,圣人则之’。又云‘圣人之情见于辞。’然则文章之作,将以幽赞神明,变畅万物。秦燔《诗》《书》,,礼毁乐崩。大汉之兴,拾而弘之。至乎元康、五凤之间,英豪四集,文章焕炳,《六经》之学,于斯为盛。自顷已来,学者怠惰,遂以陵迟,宜令公卿、中二千石各举隐逸大儒硕德高操,以劝后进。”

(《两汉纪》下册,297—298页)

《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

时年饥兵兴,(曹)操表制酒禁,(孔)融频书争之,多侮慢之辞。既见操雄诈渐著,数不能堪,故发辞偏宕,多致乖忤。又尝奏宜准古王畿之制,千里寰内,不以封建诸侯。操疑其所论建渐广,益惮之。然以融名重天下,外相容忍,而潜忌正议,虑鲠大业。山阳郗虑承望风旨,以微法奏免融官。因显明雠怨,操故书激厉融曰:“盖闻唐虞之朝,有克让之臣,故麟凤来而颂声作也。后世德薄,犹有杀身为君,破家为国。及至其敝,睚眦之怨必雠,一餐之惠必报。故晁错念国,遘祸于袁盎;屈平悼楚,受谮于椒、兰;彭宠倾乱,起自朱浮;邓禹威损,失于宗、冯。由此言之,喜怒怨爱,祸福所因,可不慎与!昔廉、蔺小国之臣,犹能相下;寇、贾仓卒武夫,屈节崇好;光武不问伯升之怨,齐侯不疑射钩之虏。夫立大操者,岂累细故哉!往闻二君有执法之平,以为小介,当收旧好;而怨毒渐积,志相危害,闻之怃然,中夜而起。昔国家东迁,文举盛叹鸿豫名实相副,综达经学,出于郑玄,又明《司马法》,鸿豫亦称文举奇逸博闻,诚怪今者与始相违。孤与文举既非旧好,又于鸿豫亦无恩纪,然愿人之相美,不乐人之相伤,是以区区思协欢好。又知二君群小所构,孤为人臣,进不能风化海内,退不能建德和人,然抚养战士,杀身为国,破浮华交会之徒,计有余矣。”

(2272—2273页)《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列传·赵壹传》:

光和元年,举郡上计到京师。是时司徒袁逢受计,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中,莫敢仰视,壹独长揖而已。逢望而异之,令左右往让之,曰:“下郡计吏而揖三公,何也?”对曰:“昔郦食其长揖汉王,今揖三公,何遽怪哉?”逢则敛衽下堂,执其手,延置上坐,因问西方事,大悦,顾谓坐中曰:“此人汉阳赵元叔也。朝臣莫有过之者,吾请为诸君分坐。”坐者皆属观。既出,往造河南尹羊陟,不得见。壹以公卿中非陟无足以托名者,乃日往到门,陟自强许通,尚卧未起,壹迳入上堂,遂前临之,曰:“窃伏西州,承高风旧矣,乃今方遇而忽然,奈何命也!”因举声哭,门下惊,皆奔入满侧。陟知其非常人,乃起,延与语,大奇之。谓曰:“子出矣。”陟明旦大从车骑奉谒造壹。时诸计吏多盛饰车马帷幕,而壹独柴车草屏,露宿其傍,延陟前坐于车下,左右莫不叹愕。陟遂与言谈,至熏夕,极欢而去,执其手曰:“良璞不剖,必有泣血以相明者矣!”陟乃与袁逢共称荐之。名动京师,士大夫想望其风采。

(2632页)《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列传·刘梁传》:

(刘梁)常疾世多利交,以邪曲相党,乃著《破群论》。时之览者,以为“仲尼作《春秋》,乱臣知惧,今此论之作,俗士岂不愧心”。其文不存。

(2635页)《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列传·郦炎传》载郦炎诗:

灵芝生河洲,动摇因洪波。兰荣一何晚,严霜瘁其柯。哀哉二芳草,不植太山阿。文质道所贵,遭时用有嘉。绛、灌临衡宰,谓谊崇浮华。贤才抑不用,远投荆南沙。抱玉乘龙骥,不逢乐与和。安得孔仲尼,为世陈四科。

(2648页)徐案:郦炎此诗借贾谊之事而发感慨,谓贾谊于当时被斥“浮华”而遭弃,实则着眼于东汉末年之现实,亦即其时“贤才抑不用”之势。

《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列传·侯瑾传》:

(侯瑾)常以礼自牧,独处一房,如对严宾焉。州郡累召,公车有道征,并称疾不到。作《矫世论》以讥切当时。

(2649页)《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戴良传》:

良少诞节,母喜驴鸣,良常学之以娱乐焉。及母卒,兄伯鸾居庐啜粥,非礼不行,良独食肉饮酒,哀至乃哭,而二人俱有毁容。或问良曰:“子之居丧,礼乎?”良曰:“然。礼所以制情佚也,情苟不佚,何礼之论!夫食旨不甘,故致毁容之实。若味不存口,食之可也。”论者不能夺之。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胡适成名作,在北大讲义内容基础上,胡适经过一年的删补修定,写成《每天学点中国哲学》(原书名《中国哲学史大纲》)。它在中国哲学史,甚至在各种专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称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辉煌成果。作为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绝对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 道德经(修订版)

    道德经(修订版)

    《道德经》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辩证法思想和认识论的内容,是一本十分富有哲理的书。虽然有些思想受到时世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教育以及指导人民都具有积极且重要的意义。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内容丰富,思想深邃,说理透彻,文笔优美。老子的一些语言,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长地久”、“知足常乐”等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
  •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发现置身于一个有不同的伦理、哲学、宗教和文化信仰的多元性的世界。多元论既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也不是把当代西方社会同其他社会分离开来的现象,无论是今天还是过去都是如此。
  •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该书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视为智慧的源泉。它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对很多文化名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书主要通过《论语》中言语片段的引用、阐述、诠释、点评来论说孔子的智慧,将孔子的智慧之光一一领略,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最终,相信“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智慧之师——孔子,定会让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变得智慧起来。
  • 菜根谭

    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万历年间隐士洪应明的一部语录体著作,集儒、释、道三家之思想精髓,涉及修身、处世等各方面内容,雅俗共赏,受到了文人学者和市井阶层的广泛欢迎,对后世影响深远。本书按照为学励志、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若干主题,对《菜根谭》原作进行重新编排,加以现代文翻译和评析,并精心选取任伯年、吴观岱、程璋、徐悲鸿、陈少梅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作插图。希望读者能在文与画的双重熏染中,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
热门推荐
  • 我是刘伯温后人

    我是刘伯温后人

    【2016不容错过的悬疑盛宴】你不得不读的小说,集悬疑、灵异、探险、推理、科学、心理学、梦学、医学、军事自成一派,最对刺激、惊险、热血!
  • 起信论疏

    起信论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南枫梦

    南枫梦

    古老传承,未知却又既定的命运,抉择之后,是否可以打破枷锁,唯心唯念,逍遥一世。
  • 魔道太虚

    魔道太虚

    什么是佛?什么是魔?什么是正?什么是邪?有的,也只是百态人心,剑在手,不问天命问我心。道貌岸然,不如一念成魔来的痛快,何必为了世人的看法,而违背了自己的心。
  • 山海之纪

    山海之纪

    沧海桑田,大洪水过后,世上留下的只有各种传说: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少年从微末起步,追寻传说的足迹。
  • 不知未来会不会拥有宿韵

    不知未来会不会拥有宿韵

    在学院的最角落,一个不起眼的小信箱高高的挂在一栋诺大房子的墙上。远远望去,那栋房子像触摸不到的光,只能观望,不能触碰……在爱芙罗黛蒂学院上演了怎样的一段华丽的故事呢……让我们期待
  • 重生之再闯末世

    重生之再闯末世

    2020年2月初2,一颗流浪小行星撞击地球,地震、海啸甚至火山爆发,给地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灾难平静后,当人们满怀悲痛地准备重建家园时,发现危机才刚刚开始。流浪行星带来的不仅仅是对地球的冲击,还有一种神秘的病毒——世间万物开始进化变异。地球上进入人、兽、虫、魔四族争霸的混乱世纪。王承枫,人族中的高级异能者,身怀隐身、夜视、瞬移以及坚毅四种异能,人族亚洲区前百的高手,在联合兽族与虫、魔两族战斗中,为拯救战局,以性命为代价灭杀虫族、魔族联军三名高手、重创数名,一战成为传奇。牺牲的王承枫发现自己重生在大灾变前夕,面对即将到来的恐惧灾变和末世危机,他该如何闯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之路……
  • 良缘错

    良缘错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叹什么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入棺椁。倘使我跨了数千年的山水红尘,你可愿与我携手,共赴良宵?
  • 瘫痪真君

    瘫痪真君

    穿越重生后,萧春生靠着便宜父母的关系成功混进一家修仙门派。混吃等死的他每天不去打坐炼气,反而天天在最高的通天峰上烤肉喝酒,可惜天不遂人愿,人在家中坐、祸还能从天降,何况他天天爬山。肉八斤、三五瓶的美滋滋生活从此一去不复返。
  • 女总裁的全能高手

    女总裁的全能高手

    都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海归杨铭揣着兜里的一块两毛五被迫于商业女神结婚。一时间,别墅豪车财产通通收入囊中,但他却不以为然。当记者采访他是如何娶了江海第一冰山冷美女时,他答道:“这个嘛,三分靠天意,七分靠气质,剩下的九十分,我认为还是长相!”作者(浩浩)QQ:177439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