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3300000002

第2章 真爱:开启事业的源泉(1)

爱,像一颗轻盈的种子,

聚集阳光与雨露,

萌芽,茁壮;

……

爱,驱除心灵的阴影,

迎来精神的力量,

生根,展叶,

结出丰硕的果实;

……

1.安徽人在天津

为了纪念开始发兵的“龙兴之地”,安徽人朱棣把“直沽”这个曾经的“天子渡河之地”赐名为天津。“天”是天子之意,而“津”指渡口之意。明太祖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王朝权力,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为王,分别驻守各地。第四个儿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北京。1392年,太子朱标去世。1398年,朱元璋病逝,后由长孙朱允炆继位,史称建文帝。燕王朱棣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在诸王中实力最强。1400年朱棣以“靖难”为名,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造反,率兵从天津的前身——直沽出发,偷袭沧州,并经过三年战争,攻陷南京,1402年7月17日夺位登基,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为了纪念开始发兵的“龙兴之地”,朱棣把直沽这个曾经的“天子渡河之地”赐名为“天津”。“天”是天子之意,“津”指渡口。

明代天津商业的发展,吸引了许多外地商人来津经商,徽商便是其中之一,他们主要从事盐、茶、文房四宝等行业,并在天津建立了安徽会馆。安徽会馆原址在今三马路与李公祠大街交口处,其前门面对潞河及河边的“午炮台”。会馆是庙堂式建筑,高墙券门,门前一对高大石狮,守着两扇朱红大门,入门是宽阔的大厅,一堵影壁式的后墙,有左、右两门、影壁后是大戏场。戏台包括后台,设在左右两门的中间,戏台前场地开阔宽敞,周围是楼廊,楼上楼下都有房间。这座会馆在天津,无论占地面积和建筑之雄伟,当时都是居首的。安徽会馆的会员曾达500人,会馆的组织领导一直沿用董事制,董事由同乡大会推举。不设董事长,各董事轮流负责。会馆前期的董事陈尧斋就是陈俊愉的曾祖父。从李鸿章到曾任南开大学代理校长的安徽怀宁人杨石先,以及周馥,段祺瑞等人都曾出入于安徽会馆。总之,天津有诸多安徽人,近代的天津为他们提供了发挥才能的广阔空间,这些安徽人也通过自己的勤劳、智慧推动着天津的近代化建设,许多变革、创新都是从天津起步的,安徽人充当了先行者、试验者。1917年2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挥动起文学革命大旗声援胡适。3月初段祺瑞辞职出走天津,使府院之争愈演愈烈。3月8日俄国二月革命。沙皇被推翻。11月7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列宁和托洛茨基等人的领导下,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领导工人士兵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其中有1500余名华工参加革命,编为“中国团”。

正是在这个动荡的年代,1917年9月21日,天津日租界的一个安徽官僚大户人家添了长房长曾孙——陈俊愉。曾祖父陈尧斋是清朝的布政使,相当于今天的副省长兼财政厅长。祖父也是个官员——安徽淮寺道的道尹,也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在这个大家庭中,陈俊愉的九爷陈邃衡,1915出生在天津,1951年3月加入民建,后任民建中央副主席、名誉副主席,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2.南京的童年时光

与花卉结缘,正是在童年,在南京的大家庭中,那时家中的花园,美丽的天使播洒着他童年的梦,让他幼小的心灵就对花儿这美的使者产生了兴趣。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与陈俊愉同村的安庆人陈独秀被推选为中央局书记。正是这一年,陈俊愉的曾祖父过世。祖父陈超衡领着4岁的陈俊愉全家离津南下,在南京娃娃桥2号买地置屋,家里将近20亩的花园,有亭台楼阁、草坪、水池、花架。娃娃桥是南京市中心的一个巷子,闹中取静。旁边不远就是太平路。

童年,童年似一杯浓浓的咖啡,暖到你心窝;童年似一杯淡淡的茶,让你回味;童年似彩虹,五颜六色,绚丽无比;童年又似晚霞后的余光,那么让人怀念。陈俊愉与花卉结缘,就在童年。生活在南京的大家庭中,那时家中的花园里,美丽的天使播洒着他童年的梦,让他幼小的心灵就对花卉产生了兴趣。正是这个花园培育了陈俊愉欣赏、热爱、栽种、钻研、改良乃至开发花卉的兴趣和志愿,并且把一生的心血,近百年的光阴都付予其中,在中国引领着花卉园艺作为一种新的业态不断发展,也造就了花卉界的一代宗师。

禅宗六祖慧能在《六祖坛经》曰:“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缘起偈曰:“诸法因缘生,诸法从缘起。”

自性就是心。诸法因缘生,诸法从缘起。因就是真心中的种子,缘就是万法产生的辅助条件。种子就在真心中,所以,可将种子的因,说成是真心。缘就是条件。比如一棵树,树的种子是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因,而树的成长也要有外在的阳光、土壤、水分等条件,这些条件就是缘。

陈俊愉说,小学校离家很近,就隔一个小池塘,小时候对种花痴迷,痴迷到一放学,回家就找花师傅,今天种什么?怎么繁殖、上盆、扦插。种花该读哪个系?当时我们班上无人知晓。家里人也不太了解,就专门去找,去问,到底哪个大学有这个学种花的?从小就爱好,爱好的目的除了花漂亮,另外就是逃避现实。大家庭的勾心斗角,《红楼梦》里的嫡庶之争我很能体会。看《红楼梦》,看《家》描述的,其实都很熟悉。可以说,从小就被花草吸引住了,我要学种花。有这样的经历,才有可能读金陵大学这种所谓贵族学校。但是金陵大学教学要求是很严的,而且当时读园艺学的人很少。在做选择的时候,因为那时候更多的人要么选很实用的学科,要不就直接救国救民。就园艺学而言,去学的人都是因为兴趣爱好。陈俊愉一是兴趣,二是家庭环境使然,与大自然打交道感到欣慰、感到自在、感到甜美。

的确,自然界的美不仅仅依附于“人”的欣赏,其自身就具有无限的意蕴,成为与人的心灵息息相通的真正独立的审美对象。人们亲近自然,将孤独寂寞的心灵寄托于山水树木、花鸟鱼虫,从中得到安慰和净化,人们的精神世界逐渐形成主客两忘,物我如一的认识模式。“物”与“我”不再是对立的、异己的;“物”不再只是“人”的衬托、喻体、背景。人与自然从陌生逐渐有了息息相通的灵性。诗人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其实,陆游的心目中,自己就是一树人性化的梅花。弘一法师也有同样的境界。丰子恺有《弘一法师的三层境界》一文,将人的生活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住行,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属于信仰层次。美是普遍的,作为人的特征之一,就是会感知美。人是在美的感知中生活,即使自己不知道这已经进入美学,而实际是在美的范畴中生活。美从内心缺失才会感觉到世界是无味的。美是心灵的,是精神的,是生命的滋润者,是爱的源泉。

3.抗日战争爆发,回到安庆

安徽最平安、吉庆的地方叫“安庆”——那儿的青天白日叫“枞阳”,比黄山内秀的叫“潜山”,比西湖更萌的叫“太湖”,比迎客松好看的叫“宿松”,五岳俱全的叫“岳西”,春江水暖的叫“望江”,宁静致远的叫“怀宁”,满眼探花的当然叫“桐城”……

陈俊愉,祖籍安徽安庆怀宁县,这里是皖西南交通要塞,东临安庆,南枕长江,境内独秀山与大龙山遥相竞奇;这是祖辈们生活的地方,这里有祖先洒下的热血、写下的光荣、播下的梦想……安庆旧称怀宁,是“安徽之源”、“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这里出过:方苞(1668—1749),清代著名文学家,桐城派创始人。邓石如(1743—1805),清代碑学开拓者和奠基人,邓派创始人。陈独秀(1879—194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赵朴初(1907—2000),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和社会活动家。宋明清时期,安庆地区12个县有书院49所。学风昌盛,人才辈出。仅安庆府桐城县就出了236名进士。在康雍乾三朝,张英、张廷玉父子宰相,两代帝师,张氏一门,前后出了12位翰林,24位进士。据《科举奇闻》一书记载,清代桐城张英一门就出了举人、进士80余人。明清时民间传颂,“安庆进士半安徽,桐城三年两状元”。清代安徽出10位以上进士的家族共三府五家,安庆府独占三家,另有宁国府、徽州府各一家。

安徽人管母亲称“娘”,陈俊愉的娘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性,且略通英文,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她给孩子指出了榜样——他的两位舅父,都是美国留学生、教授。他的父亲却是地道的大少爷、追求享乐的纨绔子弟。兄弟姊妹5人与娘相依为命,陈俊愉身为老大,负责管理弟妹,甚至两个最小弟妹的名字也是他给起的。在这个60余口、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中,免不了矛盾重重,陈俊愉不愿卷入这种家庭纷争。还是上小学的时候,他放学一回家就待在花园里,常年围着花匠,问东问西,学栽花、种草,沉醉在自然中,以求安宁。

中学快毕业时,他希望能专修一门学种花的课,开明的母亲也赞成儿子读自己有兴趣的专业,但是谁也不清楚有没有这样一个学科,于是便托亲戚多方打听。那是1935年,听说南京金陵大学有园艺系,还是个大冷门。当时的金陵大学是私立学校,每学期学费高达100多块钱,那时保姆的一个月工资仅3块钱。他与家人商议后,得到祖父的财政支持。开学一看,全班总共两名学生,教授倒有四五位,其中一位花卉教师就是1995年第一位园林界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汪菊渊教授。

陈俊愉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侵华日军逼近南京时,全家由南京迁回祖籍安庆,他在安徽大学农学院借读半年,年底辗转到了成都,在那里,一个偶然的原因,让他由衷地喜爱上了梅花。1938年,他继续就读于金陵大学。其实,童年的陈俊愉,在其内心深处就播下了种子,一颗真心中的种子。

为什么每每谈起母亲,陈先生的眼里常含泪水?那是因为他对母亲爱得深沉!世间万物,因为有了生命,才充满了朝气;因为有了生命,才涌动着灵气。小时候,孩子是母亲眼中的一块宝;长大后,儿子时常怀念母亲,怀念童年,怀念那美丽动人的时光;人世间,正是有了母亲才如此温暖,正是有了母亲才如此美丽。或许,这第一层的能量就是真爱。爱,像一颗轻盈的种子,扎在心中,只有善良的阳光和诚挚的雨水才能温暖它,浇灌它,它只能在心中最深的那个角落成活,深深地藏起来,不留一丝痕迹。只有当它真正茁壮成长,要去感染他人的时候,他的火热,执着就会像岩浆一样喷涌而出,然后如千军万马般涌向他人的心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洗礼,谁也无法抗拒,因为爱永远都不会被拒绝。爱能够聚集阳光与雨露而萌芽,驱除心灵的阴影,迎来精神的力量。生根,抽枝,长叶……最后就会结出生命的果实。

然而,他最感到歉疚的是,“文革”中没能保护好自己的母亲。母亲也是他的英语启蒙老师。当年,母亲被迫一个人回到了老家,临死的时候都在叫他的名字。而他却远在云南大理白族老乡的牛棚里劳动改造,这是1971年。直到1972年,他才知道此事。母亲安葬在池州市东至县的洋湖镇八音村桂岔组。尽管十分忙碌,陈俊愉生前每隔一二年都要带着家人来坟墓前凭吊。

4.一本书,一个人,一辈子的事业

一本书:曾勉的《梅花,中国的国花》

一个人:汪菊渊

一辈子的事业:观赏园艺陈俊愉有两个良师益友:曾勉,汪菊渊。

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良师益友是你生活中的阳光,他们的一些言行会潜移默化影响着你。

当你迷茫的时候,他们会给你适当的点拨与鼓励。

良师益友是人生路上不可多得的财富,就像一丝丝雨露,滋润着,呵护着,沐浴着你……

曾勉(1901—1988),字勉之,1901年5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县飞云江畔下湾村。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园艺系。1928—1943年留学法国蒙彼利埃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云南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南京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56年应邀赴波兰讲学。1958年,担任农业部黄河古道地区果树考察团团长。1960年后,在四川江津负责筹建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先后任所长、名誉所长,并创办和主编《园艺月刊》、《中国园艺》(英文版)和《园艺新报》等刊物。

汪菊渊(1913—1996),祖籍安徽省休宁县,他的哥哥汪菊潜(1906—1975),1906年出生于上海市,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汪菊潜、汪菊渊是安徽休宁籍兄弟院士。

陈俊愉为什么偏偏喜欢上梅花呢?

同类推荐
  • 雄才大略的统帅

    雄才大略的统帅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即获好评。十年前,作者在编写这套丛书时,举国上下正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而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她80岁的生日,大江南北又在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紧张地忙碌着。十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不少改变,对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变化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岁月匆匆,但这套丛书,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语言,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特别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 麦克斯韦 罗蒙诺索夫(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麦克斯韦 罗蒙诺索夫(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李平、翁有利编著的《麦克斯韦 罗蒙诺索夫》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麦克斯韦 罗蒙诺索夫》对麦克斯韦、罗蒙诺索夫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纪伯伦全集(第三卷)

    纪伯伦全集(第三卷)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一位细腻、性感的纪伯伦;一位感性、沉默的纪伯伦;一位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充满斥责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是一位信奉佛教而又蜚声海内外的儒学大师,性格耿直,敢说敢为。他是毛泽东的挚友、诤友,也是一位身份特殊的老朋友,在三十多年的交往中,有过彻夜友好的长谈,有过面红耳赤的争论,也有在大庭广众之下针锋相对的吵骂,这其中的恩恩怨怨,让人惊叹,也让人称道……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梁漱溟远在四川未能参加,据说,当天周恩来在天安门城楼上曾感慨地说过:可惜今天的盛会有两个人不在场,一个是梁漱溟,一个是邵明叔。
  • 奥黛丽·赫本传

    奥黛丽·赫本传

    她从罗马假日里款款而来,她是一抹浅笑。她在蒂凡尼的早餐上恬然而起,她是挥之不去的温柔。她在战争与和平中屡屡惊魂,她却是全世界眼中最窈窕的淑女,她是那个黑白年代的梦幻记忆,她是直到永远的谜中之谜。有人说,她是误落人间的天使,她的美丽,是那整个世纪。
热门推荐
  • 道士的黎明

    道士的黎明

    当有一天你忽然发现整个世界都改变了,时空交错间,到处都是变异的怪物,传说中的恶魔,甚至是神话故事中的神仙妖怪!而你是选择被那些视你为蝼蚁的强大存在抹杀、吃掉!还是选择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杀出个明天?秦道玄,一个靠走街窜巷为人算命摸骨、风水堪宅、画符驱鬼、坑蒙拐骗的半吊子道士,在这个危险、混乱的世界中他选择活下去,凭借着祖上传下来的一本道书,勇敢的去杀出个明天!
  • 让雪花飞

    让雪花飞

    让儿童文学走进孩子心灵。近几年,由于儿童阅读推广的深入,加上家长和老师都很重视儿童课外阅读,因此,儿童图书出版急速升温,儿童文学创作也越来越丰富,书店里摆放出越来越多精美的儿童图书。常有一些报刊约我写一些介绍儿童文学状况的文章,还结识了很多年轻的作家,为许多新书写推荐语、序言和评论,对儿童文学心得多多,因此,我想,不能仅仅在书斋里做自己的事情,还应该为大家做点实在事。于是,我在专心于理论研究的同时,也介入图书出版,推荐一些优秀作家的作品,同时,自己也选编、翻译一些读物,还为孩子创作了一系列的童话、儿童散文和童诗作品。
  • 小店

    小店

    我的名字叫苏堕灵。身为灵女,名字里有“灵”字无可厚非,可为什么是“堕灵”,是在映照着我会堕落吗?可为什么我姓“苏”,万物复苏的苏!?我此生最后的结局,到底是万劫不复的堕落,还是万劫不复后的涅槃苏醒!??!
  • 狼与魔法师

    狼与魔法师

    战争带来了虚假的和平,处在夹缝中的我们,到底该如何生存?
  • 极品总裁:驯服恶魔小娇妻

    极品总裁:驯服恶魔小娇妻

    当傲娇不讲理的恶魔大小姐,碰上妖孽极品总裁,恶魔瞬间变小娇妻。“过来。”某人傲娇的道“我不!你能把我怎样?”“嗯?还敢反抗?”修长有力的手直接把某个傲娇的大小姐拉到自己的怀里“这才是我的乖宝贝。”“嗯……”怀中的某人已经羞红了脸。
  • The Patagonia

    The Patagon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銮贵探

    金銮贵探

    本文是个智商卓群、情商却连底都兜不住的现代小警花穿越成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的故事,不虐有点甜。可怜我们多动的小警花被后宫的高墙牢牢困住,多余的精力正在酝酿成一团足以掀翻这小小后宫的熊熊怒火。中二的皇上是哪个,满口仁义道德的丞相大人是哪个,后宫如花似玉的美娇娘们又是哪个?还有谁能承受这场暴动带来的后果?所以奉劝这个世界的人们一句,见到皇后娘娘,请绕着走!
  • 嫉妒滋长

    嫉妒滋长

    李暮春来自农村却因为其舅舅的关系与富家女苏流年同在一所大学读书。一开始苏流年就招惹上她,随后,两人成了死党。苏流年喜欢李暮春,喜欢跟她玩。但是心里因为受其母影响,又有一种别扭的心理状态,经常神经性的嫉妒李暮春……
  • 一城甜酸

    一城甜酸

    魔都十载,人生波澜起伏。奈何苦辣尝遍,方得一城甜酸。
  • 圣者天拳

    圣者天拳

    他永无休止地叹息着,他的师傅是公认的拳术大师,拳头可以通过火花擦出雷霆,人们称他雷拳泰鸿达,因为杀了神龙而被判入天牢,可笑至极杀神龙的原因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强,而他唯一的徒弟高劫却是一个连石板都打不碎的废柴,他的师傅再三嘱咐过他,自己前世是土石家族的人只可练土石拳法才能修得真功,而高劫只为雷拳的潇洒苦练起来,最终一事无成,为了救自己的师傅出狱,只可有两个办法进天殿,拿到通天令牌可去一次,或者。。。成为天拳者才可永远的天殿进出自由,成为天拳者也是一样只有两个办法,赤手空拳杀得妖龙王影牙还有可以修得属于自己的决咒八十段,而高劫修得一段已是难如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