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2900000078

第78章 从《宝积经》到《菩萨藏经》(7)

对于语言世界来说,“空”是“菩提”的本质属性,凡言菩提或菩提性处,无不是“空”。经云:言菩提者,空之异名。由空空故,菩提亦空;菩提空故,诸法亦空。是故如来,“如其空性”觉一切法;“不由空故”觉法性空。由一理趣智故,觉法性空。空与菩提性无有二。由无二故,不可说言此是菩提、此是空性;若有二者,则可说言此为菩提、此为空性。以法无二,无有二相——无名无相无行,毕竟不行,亦不现行。所言空者,远离取执。胜义谛中,无法可得。由性空故说名为空,如说太虚名为虚空,而太虚性不可言说……如是悟入诸法,实无有名,假立名说。然诸法名,无方无处;如名诠诸法,此法无方无处,亦复如是。如来了知,一切诸法从本以来无生、无起;如是知已而证解脱,然其实性,无缚无解。这一段长文的中心,在确立“菩提即空”的根本命题。这个命题包含三层意思:

(1) “菩提空故,诸法亦空”。就是说,诸法空是由于菩提空。大小乘无不讲空,但空的含义和说空的角度各有不同,此处从菩提性空说明一切法空,就是别树一帜。按本经的上述看法,菩提性空,意即是心体本净、自性清净、内外寂静。如此,则凡心所生所起,都是外加与心体的所谓“客尘”,其表现则是差别万千的“诸法”,与“菩提”自性无关。也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诸法虚幻,没有确实的性相。换言之,菩提空,指菩提自性清净空;诸法空,指诸法虚假不实空。两者虽同为空,指谓的内涵有所不同。由于菩提不可为“识”所识,是故建立在识上的一切表象都是虚幻,一切言说都是假立,没有“诸法”真实性的根据。所以经文要求,认识上不可取执,“远离取执”,亦谓之“空”。

(2) “菩提与太虚等”。经云:菩提之性与太虚等。然太虚性无等不等,菩提亦尔,无等不等;犹如诸法,性无真实,不可说等及不等……一切诸法,其性平等,无不平等。用虚空譬喻菩提,是个老方法,此处在揭示菩提的另一个属性“平等”——菩提性平等、诸法平等,由此确立本经看待众生的基本态度。从佛教传统认为,虚空是构造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六大因素之一,因而是“有”,而且是“实有”;它的特点是容纳一切物体和一切变化,但本身却非物体,也无变化。据此理解“菩提”及其与诸法的关系,则菩提性空并非说菩提是非存在,它容纳一切表象概念(名相,诸法)和精神活动(诸行),但自身却非表象和概念,也没有活动。

(3) “本无而生”。如果菩提等同虚空,则是永恒存在、无生无灭,那么世间万有、人生苦乐,来自何处?这需要由“如实智”去理解:何者名为如实智耶?谓知诸法本无而生,生亦离散;无主而生,无主而散。若生若散,随缘而转,此中无有一法若转若还及随转者。“生”本于“无”,与永恒的菩提无关,菩提“无生”,亦非主宰,故曰“无主”。其所以有“生”,在于“随缘”,因“缘”而生;有生必有灭,一切随缘而转,所以诸法“无主”。“无主”即“无我”;菩提非我,诸法无我。这使“菩提”论者与一切有我论者区分开来。“本无而生”之说,与《老子》的“有生于无”在理论形式上极为相像,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早期译“菩提”为“道”的一个原因。

5. “菩提即是如句”

按照“菩提即空”之说,菩提被放置在语言所不能了达的彼岸,一切言语认识似乎全不能把握也不能表达真理了。但到这里,似乎又有了转机:“言菩提者,即是如句”。

“如句”的“如”,指“真如”;“句”指表达,对菩提的如实表达就是真如,或者说,对菩提的表达同表达真如一样,必须“如实”:“何等名为如句之相”?所谓“如菩提相”,经云:如菩提相,诸色亦尔,同彼真如,无有退还而不遍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彼真如,无不遍至——如菩提相,同彼真如,四大之性亦复如是,同彼真如,无有退还而不遍至。如菩提性,同彼真如,眼界、色眼及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亦复如是。如菩提相,但假施设,一切诸法蕴、界、处等,但假施设,亦复如是。知如是相,名为如句。“如句”,即是“如菩提相”;“如菩提相”,即“同彼真如”;所谓“彼真如”,即遍在于五蕴十八界中的“真如”——转了一个大圈子,所谓“如句”即是表现在一切事物中的菩提相,亦即真如。这话读起来是很艰涩,其实意思很简单:菩提本无相,其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作为事物的真如,表示这一切事物无非言语假名施设。换言之,菩提“无相”,诸法“无相”,所有诸相,悉是假名施设,对于这一认识的语言表达,即谓之“如句”。是故“如句”就是对性空的语言表达。语言对于认识菩提的全部功能,亦在于此。又云:如来一切如实觉悟,不颠倒觉,犹如前际,中后亦尔。何以故?前际无生,后际无趣,中际远离,如是一切名为如句。如是一句,一切亦尔;如是一切,一句亦尔;非如性中一性、多性而是可得。据此,“如句”亦可解作“如实”的觉悟,此“如实”即是诸法性空而不可得。用言语表述之“如实”或“如性”,谓之“真如法句”。“如句”则是“真如法句”之略。

6. 菩提与“行”及“无行”菩提者,名入于行及入无行……发起善法名之为行;一切诸法即不可得,名为无行。住不住心名之为行;无相、三摩地、解脱门,名为无行……所言行者,称量算数观察于心;言无行者,过称量等。何名为过称量等?以一切处无有诸识作用业故。“行”即行善之类;虽行诸善,而心于一切法皆无所得,是谓“无行”。又,“行”指“住不住心”,“不住心”即是无常,属平常心行;修持“无相”、“三摩地”和“三解脱门”,是名“无行”。又,心有“称量”是为“行”,超越“称量”则为“无行”;所谓“称量”指计算考量,即平常的思虑,“超称量”,则不受平常诸识的支使。如此类推,依据“菩提”之实践,即是了达世间和出世间的统一,是“有为”和“无为”的统一。

7. 菩提“无流无取”

据“菩提”观察生死本原,了达无相、无缘之理,由之超越世间生死,此谓之“菩提者,无流无取”。经文解释,所谓“欲”、“有”、“无明”、“见”,统名“流性”;无此四流性,即是“无流”。接受和追取“欲”、“有”、“见”、“戒”,名曰“取性”;离此四取性即是“无取”。“流”谓流转生死;“取”谓取著于“我”及由“我”而来的“爱”和“分别”——是名“我取”,亦即“无明”流向生死的根本因。“菩提”则于此无流性和无取性中体现出来,“我取根本,自性清净”。

与此理相应,思维观察,不起无明,即是“无生”;由此“无生义”而有“缘起义”:“诸缘起义者,即是法义;诸法义者,即如来义”。据此,“若能如是观缘起者,即是观法”、“观如来”,而“离真如外,无有所观”。于是由“无生”而“缘起”而“法”而“如来”,通过这一系统的观察,再回到“无生”,以致“无所有”的认识上。什么是“无所有”?“无所有”是对“有所有”的否定:云何有所有耶?谓相及缘,如是二法。若能观察无相、无缘,即真实观察如来。“相”是无量无数之法相;“缘”是法相间的联系,或联结诸多相关法相为一的纽带。因此,“相”与“缘”是一切有的概括。若能观察“相”及“缘”本来“无所有”,那就是“如来”,把握了“真如”是谓“菩提无流无取”。

8. 菩提“无垢无执”夫菩提者,其性清净,无垢无执……空故清净,无相故无垢,无愿故无执。这是对上述菩提性的总结:从“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看,菩提性清净,无垢无执。由此推及,无生、无作、无取,自性、遍净、光洁,无戏论、离戏论、戏论寂静,真如、法界、实际,虚静、无碍、空寂,以及“内遍知、外不行、内外不可得”,“过去尽智、未来无生智、现在法界住智”,诸如此类大乘观念和命题,均可以“清净、无垢、无执之性”归纳之,最后又“同趋一句——言一句者,谓寂静句”,所谓“诸寂静、极寂静、遍寂静”亦即“大牟尼”。于是一切“诸法本来清净无执”,故说“涅槃诸法平等,一名究竟”。

本经用了如此大的篇幅来论述菩提之性相,以及应该如何依菩提的真实面貌(真如)去认识和实践,是诸多大乘经籍中论述最为具体而详尽的部分,对于菩提内涵的规定,有些是旧说的复述,有些则是此经的独创,尤其是关于菩提性之离言,以及菩提与语言的关系,极具理论意义,在瑜伽唯识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里只能讲到这个程度,略备存照的意思。

“菩提”既是“离言”的客体存在,识所不能识,但却是可以被如来觉知证得的对象。那么,它是怎样被觉知证得的呢?回答是:“如来入如是无根、无住故,证得菩提。”这里的“入”相当悟解、觉了等,表示认识深切的意思。如来觉知的“无根无住”,是对“根”与“住”的否定。其中,“有身为根”,“有身”指生命体,众生执“身根”为“我”;此根之体性空,即是“无根”。“虚妄分别为住”,“虚妄分别”相当于一切世间之因,这里特指“我执”之因;世间空、我空,即名为“无住”。“如来于此二法平等解了,是故说言,犹如如来入无根、无住故,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谓认识到“身根”与“虚妄分别”是同一的“性空”,平等无别,那就是证得了“菩提”。因为“菩提”之所以“自性清净”,就在于它自性是“空”:无我,无分别。

最后,经文回到了佛的本性“大悲”上来。为什么如来由“证得菩提”必发“大悲”?一切众生于是自性清净不能解了,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解了如是自性清净。一切众生无不“自性清净”,而自性清净是自我具备的离苦至宝,为什么要陷在生死诸苦之中,而不去开悟自己的自性呢?一切众生于此寂、静二法不能解了,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解了如是寂、静二法。所谓清净,即是寂静。因此,为了向一切众生“开示”各自拥有的“自性清净”和通达“寂静二法”之路,这就是如来发起大悲的动因,又正是这大悲推动如来入于世间,为众生说法。这样,大悲就成了佛必须入世而不能停止在出世的唯一原因;入世的根本任务,则在开示众生的“自性清净”以及对其解脱途径的指正。

基于开启众生自性清净的大悲,即所谓佛,也是本经给佛规定的最本质的属性。至于“菩提”怎样才能证得?佛说:“我证菩提,无入无出”,即对入、出的否定。所言入者,名执诸法;所言出者,名不执法。如来明见,无入无出,平等法性,犹如如来明见,无远及无彼岸。何以故?以一切法性离远及彼岸故。总而言之,是既不执著诸法,也不远离诸法;既不陷入世间,也不出离世间,而是把世间和出世间在本有的“菩提”基础上统一起来,付诸实践。正是佛证菩提“不出不入”,才使佛遍施一切众生的“大悲”成为可能:佛如来大悲常转。何以故?诸佛如来不舍一切众生故,于一切时为成熟一切众生故。“大悲”之所以能够常转不息,在于它“不由功用,任运常转,流布遍满十方世界,无有障碍”。

如果说,佛是“菩提”的已经证得者,菩萨则是“菩提证得”的追逐者。要想成佛,作为菩萨的首要任务就是“信受”上述如来种种“不思议”。由菩提而发的大悲,也是如此:菩萨摩萨诃闻如来不思议大悲同虚空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乃至发稀奇想。所以对于如来和如来神异的“信受”,就成了做菩萨的思想前提,于是大乘佛教又增加了一层信仰主义色彩。理性与信仰,始终并存在大乘菩萨行中。

五、 关于佛的相状和性能之五:如来性之“十八不共”

为什么“如来”理应接受众生的崇拜?因为他很特殊,与众不同。他的特殊性集中为一点,是不犯错误、没有错误,是永远正确、绝对正确的化身:“所谓如来处世,无诸误失,以无失故,名为如来。”(同上,卷四〇,下同)分别来说,共计十八项。譬如第一,“诸业无有误失不共佛法”——如来“处世”,“身”、“语”、“心”所有活动无不如律如法,完全合乎佛教对于僧侣的要求和规范,因而“毕竟无误失”,可以垂范世人,作世人师表。如是,第二不共曰“言无卒暴”,三“念无忘失”,四“无不定心”,五“无诸异想”,六“无简择舍”,七“志欲无有退减”,八“正勤无有退减”,九“念无退减”,十“三摩地无有退减”,十一“智能无减”,十二“解脱无减”,十三“身业智导”(全称“一切身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即以“智”指导一切身行),十四“语业智导”,十五“意业智导”,十六“过去无碍智”(全称“于过去世无著无碍智见转”),十七“未来无碍智”,十八“现在无碍智”。

同类推荐
  • 李叔同全集之佛学·杂记(01)

    李叔同全集之佛学·杂记(01)

    本书主要包含弘一法师《各地讲法汇集》、《随笔·杂记》、《晚晴集及格言别录》、《说律解经手书题记》和《书、画等的序和跋》五部分。
  • 儒教简史

    儒教简史

    在当代学界“儒学是宗教”由任继愈先生首倡,在学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本书作者承任先生衣钵,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本书分十部分,以时间为序,详细讨论了不同时期儒教的发展及其特点,重点讨论儒教的改革和演变,资料翔实,论述精当,从中可见儒教发展、变迁的基本面貌,对管窥中国宗教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 圆满

    圆满

    人生难以圆满,然而,只要我们问心无愧,就是另一种圆满。本书从十个方面,从人生观出发,教导世人如何做人、做事、学会放下,珍惜光阴,接受缺憾获得圆满。
  •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本书为族群伦理探讨,此单元有八篇精彩论述,大师提出对族群、宗教之间、人生、家庭、青少年教育,乃至对杀生以及生命教育的看法。大师的开示,均针对人们的现实困境与心灵需求提出建设性的见解,并给与疗愈,继而启发人之善言、善心、善行。
  •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生命的本质,开篇就在探究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本性禅师认为,生命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幸福,而是在追求现世的尊严,和来世的拯救。在探究生死的过程中,回答了何为解脱这一问题。
热门推荐
  • 禁忌之女:逆天冰后

    禁忌之女:逆天冰后

    她一直都是禁忌的存在,不被需要,甚至要被抹杀的存在。可惜,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她的脚步。
  • 竞争优势:浙江产业集群演变和发展研究

    竞争优势:浙江产业集群演变和发展研究

    本书回顾和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淅江经济发展的奇迹。全书运用产业集群及相关理论,对浙江“零资源”的产业集群、纺织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互动及台州、温州等地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考察了浙江10多个产业集群的发展的相关性,揭示了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及内在机制。
  • 穿越记之回到未来

    穿越记之回到未来

    这部是穿越记系列第一部,整个系列共四部。共有三大系列:穿越记系列、太阳系帝国系列、银河系帝国系列,这部有两位主人公:我(武靖元)、富公子郑韬,在2016年6月20日的一天,被未来人带回到未来——2500年。
  • 古今情缘:异世公主

    古今情缘:异世公主

    简介:她是古代公主,从小跟着皇兄征战沙场,被奸贼打落山崖,再次醒来却发现自己这早已不是自己生存的那个世界!“汐儿,如果就这样被你判无妻徒刑,那我宁愿选死刑,没有你的日子,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 神创领域

    神创领域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游戏!这是一个愿望实现之地!这是一个神所创造的世界!残破染血的战旗飘扬与四海之境,不可撼动的皇座屹立于八荒之巅!以剑赋长歌,以血染疆场。斩风雷,破山浪,出鞘一步,哪个敢来挡?英魂附,势如虹,青锋所触,谁人妄逞强?天若赐我辉煌,我定比天猖狂!不知吾心者,切莫笑轻狂!
  • 三界神游

    三界神游

    天降奇少年生逢得天缘游遍万千水踏遍万千山杀遍五湖妖斩遍四海怪一人战天下只手转乾坤
  • 高龄孕产全程指导

    高龄孕产全程指导

    本丛书从不同方面详实阐述了当代家庭必备的新婚、胎教、育儿等居家生活知识,集知识性、实用性为一体全面实用的孕育丛书。本册图书为高龄孕产全程指导。
  • 帝棋局

    帝棋局

    我用半壁江山迎你过门。我用十里红妆迎你出嫁。我用奇珍异宝,换你一日红妆。是谁在竹林中,抬眼温润说出:“这曲子,我只为你一人而弹。”又是谁,到后来对我说:“你只是这棋局中的一颗棋子,只不过,你这棋子太过于不易掌控。”初相见,是谁说:“今生今世只迎娶你一人,定要等我。”又是谁,在烟火灿烂时拥美人离我而去。拍卖行中,是谁对我邪魅一笑,口出狂言:“这天地间的珠玉只要雨卿一句话,我定会寻来。”又是谁,在客栈之中,一杯毒酒,含泪自饮。在这场对弈之中,谁失了心,谁赢了局,是谁,随风而逝。棋局,江山,苍生。到底,谁是棋子,谁是棋局,谁又是对弈场。如果说这是盘棋局,且看这天下,棋局,棋子,为谁生,为谁灭。
  • 超神灵力系统

    超神灵力系统

    超神灵力系统:你等级比我高?!系统人物升级!没有钱了?10灵力兑换1金币,土豪秒杀你!……整个天下,被我征服!
  • 域外魔修

    域外魔修

    公元1046年,武王伐纣群雄四起!在遥远的阿尔思特意星系的一艘宇宙探险飞船载着七名强大的外星生物来到地球屠戮生灵被称为域外煞魔。传说中的鸿钧道祖传人混元宗出山救世,与域外煞魔展开血战,杀的域外煞魔隐姓埋名变身地球人四处躲藏,七人中一人身死,五名逃至西方、远离东方大陆,建立了强大的宗教势力,却不敢踏足东方一步。数千年过后,域外煞魔中的白齐特恩夜化名白夜融入了人类生活,与混元宗的传人古宣展开了一场旷世恋情。本书中穿越、家族、异界大陆、修真界、玄门道术一个都不能少,精彩玄幻尽在《域外魔修》。交流QQ198340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