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2900000066

第66章 大乘佛教主要经典的若干考察(五)(2)

“金刚”是表无坚不摧而绝不会被毁之义。所谓“金刚力士”,或指力士自身即是金刚之身;或作为一种形象,则指“执金刚”(手执“金刚杵”的力士)。此经的金刚力士,“名曰密迹,住世尊右,手执金刚”(同上,卷八)。由此形成佛崇拜系统中的一个新秀——密迹金刚力士,“期诸菩萨后成佛时,皆当手执金刚侍从后”(同上,卷一一)。他变成了佛的侍卫,因而于十方佛土受到奉事供养,也就为佛徒增添了新的偶像。他在本经里,承担的是佛之嘱托:“仁能重任,为此众会说菩萨密、如来秘要,千佛劝叹。卿宣诸菩萨道品诸行,众会乐闻。”(同上,卷八)这表示,菩萨和如来的秘密藏要,乃是从密迹金刚力士那里确立并传播开来的。假若讲传承,他应该是密乘的鼻祖。无论事实如何,自此以后,金刚力士确与密乘结下了不解之缘。

依本经解释,金刚力士过去世本为王子,其族代代奉佛,后自作誓:“诸人成得佛时,当做金刚力士,常亲近佛,在外威仪。省诸如来一切秘要,常委托依,普闻一切诸佛秘要密迹之事,信乐受喜,不怀疑结。”(《大宝积经》卷九)在《毗卢遮那神变加持经》中,此“密迹金刚”上升为“执金刚秘密主”(同上,卷一),再次成为如来布道的主将。

按《大日经疏》卷一释:“西方谓夜叉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可了知故。旧翻或云密迹。若浅略明义,秘密主即夜叉王也。”所谓“夜叉”,是外来语的音译,本属古印度神话“天龙八部”中的鬼类。在佛教里,他是欲界忉利天中“四大天王”中北方毗沙门的部属,地位实在不高,但他具备的是娱乐与威势两种性能,恰巧与密乘主乐和重威的教理相应,因此,密乘把他请出来担任驱魔护教的角色,似乎并非偶然。至于毗沙门天王,他被奉为于阗的保护神,在西域享有很高的声威,启用他的部属护法传密,有可能反映西域佛教对密乘教理的形成,发挥过相当的作用。

当如来要求密迹金刚为与会大众讲述秘密藏要时,经载:密迹金刚力士前白佛言:少能堪任为诸众会宣菩萨密如来秘要——假使如来劝佐威神而见扶接,乘大慧光,承佛圣旨,乃敢宣布诸菩萨密如来秘要。犹如世尊,夜暗冥时依灯火明,得见形色往来好丑、东西南北,所当进退。如是世尊,若见建立,承佛圣旨,所知少小粗举叹说。佛言善哉,便时宣之。(《大宝积经》卷八)这段话反映的是大乘经籍通用的另一种格式:佛授权于某某,并给予神力,代佛演说相应的教义;而受权者则承佛圣旨,假佛神威演说,并得到佛的认可,也就成了“佛教”。这种格式,《华严经》就很标准,尤以光明照耀作为佛智加身的象征,表示佛与说者之间的这种授受关系。

在《毗卢遮那神变加持经》等经中,这种授受关系叫做“加持”或“加被”。“加”指佛的给予,“持”或“被”指说者的受纳和保持。像本经陈述的那样,“佛”和“密迹金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主体,他们间的授受关系是两个不同主体间的关系;而从“真谛”考察,所有主体同属“本无”,佛与密迹本质悉空。这种思想主张,没有超出《般若》经类,但到了《神变加持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本无”成了惯常的套话,实际突出的是两者的授受关系,由此直接影响到了密乘的哲学根基。促使这一变化的中介,当是《华严经》,尤其是它的《性起品》。

二、 菩萨行的“二业”与“娱乐”、“变示”的突出

本经卷一开宗明义,是把一切菩萨行皆归结为“妙功德”和“修慧明”“二业”:其妙功德悉诸菩萨之所娱乐,所化变示,以是所乐摄导众生;其慧业者,菩萨雅词多所悦可。若有菩萨,晓了举要功德之业,修慧明业,是行第一真实至诚。所以者何?其功德业,则是菩萨善权方便所度无极,具足福庆;其斯慧业,则是菩萨智度无极,众行备悉。以是二业,普备一切诸菩萨道而恩广济,诸魔官属莫能当者,以度魔界。菩萨如是至不退转,当成无上正真之道。计于法本,诸不退转近佛世尊,皆致如来秘密要藏。(《大宝积经》卷八,下同)在《般若》类经籍中,把“般若波罗蜜”分解为“智能”和“方便”两个层面,是很普遍的作法:智能讲“真谛”空;方便讲“世谛”有;观“空”与行“有”的结合,即是“中道”。大乘中观学派就是这样组织学说的。此经沿袭的也是这一思路,但强调的是菩萨的“善权方便”,变化示现,尽最大可能地展现其在世间传教度人的才能和手段。至于“慧业”,只提供一种认识论:一切现实的存在与实际的活动,均归“本无”;“本无”便成了菩萨观察世界人生所取的一种虚无理论和人生态度,可用一句话带过,其余全是“善权方便”。“善权方便”也就代表了菩萨行的全部内容,此中的积累“功德”比抽象的智能更重要。本经承认“功德”的目的在获取来世的“福庆”,但重点却放在菩萨追求现实的“娱乐”上,并主张用娱乐恩施广济,吸引和指导众生。 这里只举一例:若有众生,多所吝业,随其所好,现若干种珍宝财业,(令)各使得所;头目肌肉骨节支体髓脑、妻子群从车马奴仆衣裘,从志所乐,皆施与之……道智无穷,各现其身,在于十方,不可限极,因缘方便,亦不可尽。以无数身,随时现体,开化众生,各令得所。若有众生多贪欲者,淫想情色,化现女像端正殊妙,其人见之,喜悦敬向,与共相娱,视之无厌,如宝明珠。卒便臭秽,颜色甚恶。睹是所变,心患厌之,便示死亡益用恶见。因为说法:无常苦空,一切三界犹如幻化,无一真谛。闻之则达,便发无上正真道意,逮不退转。简单看,此说是在讲“布施波罗蜜”,其施舍的范围,广及妻子家产和个人肢体性命,与早期大乘六度无异,但它加了一个“欲”字和“道智无穷”,性质则为之大变。

这里的所谓“欲”,重点在得“乐”,而不是解“苦”。因此,布施一方必须依据索求者希求之“所乐”,而“皆施与之”。这就为企想作菩萨的人们,提出了一个异常荒唐的条件,那就是无条件地献出一切,甚至自己的身体,而且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供他人娱乐。此文要求端正殊妙的妇女,满足“淫想情色”的众生的“贪欲”,与共相娱,还算不上极端。《华严经》的《入法界品》,将男女亲吻拥抱也列在深入法界的行列,反映大乘中的这类思潮,并非个别。

所谓“道智无穷”的“道智”,指的是神通变化;这变化可以示现种种身份,在任何地点和时间,造作任何行为,而不受限制,是谓之“无穷”。在传统佛教中,此等“道智”神通属禅定中的一种幻想;但就本经用“本无”否定世间一切真实,所以断定世界人生都是幻化而言,其用情色淫欲的实际行为去体验苦、空等教义,可能是某些法师自身修行劝化的摹写,在理论上,则归类于“因缘方便”。也就是说,大乘“方便”中,是包容淫乱和暴力在内的。当然,这类构想有时也仅限于禅定想象的范围。

某些方便示现,还成了制定禁戒的依据,例如:菩萨大士听受经法,示大力士在于冢间,大聚众人,自现身死:形体广长,弃大冢间,又诸禽兽,食吃其肉,四足两足,服食其体,寿终之后,皆得生天。缘是为本,乃至灭度,悉是菩萨本愿殊特之所致也。所以者何?其彼菩萨本发意时,心自要誓:设使有人禽兽飞鸟,见我身死,来吃肌肉,寿终生天,度世得道。奉持禁戒,所愿者得。将自己的死尸,供鸟兽食吃,可令鸟兽生天,这大约是菩萨终极的慈悲了,将娱乐他人的教义彰显得特别鲜明;它被作为一项重要的禁戒规定下来,通称“天葬”,而与佛教传统的火葬制完全相背。这种制度对密乘的影响也很明显。

于是经文指出,如果能以种种方便和权宜之计,自己娱乐而又娱乐他人,同时亦能认识到这种种身份和作为无非“本无”,而不当真和执著,那就实现了般若观下的菩萨行,接近于佛了。此谓之“如来秘密要藏”。如果“欣喜大悦奉菩萨行,具足成就此要密事”(《大宝积经》,卷八,下同),必定“心性调和,入无极慈”,可以普度众生而永不死灭。

密迹力士的这类话语,可能是与会者闻所未闻的,于是他安慰大众,若“闻诸菩萨密、如来秘要,勿恐勿怖,无以怀怖”。因为此处所示之秘密,相当一般经籍所谓的“不可思议”。他把“不可思议”概略四种,称“四不思议”:何谓为四?所造立业,不可思议;志如龙王,行不可计;禅思一心,不可称限;诸佛所行,无有边际……是四不可思议,佛道所行;不可思议为最至尊,以成正觉。此四者,关键是第一句“造业”;“业”分身、口、意三,“三业”皆不可思议,即是“三密”。

三、 菩萨“三密”和如来“三密”

“三密”有两种,一属菩萨的,一属如来的。

1. “菩萨三密”

(1) 菩萨“身密”,指菩萨身体和行为秘密。这也要从“般若”和“方便”两方面观察。就般若看,人身实质“本无”;“方便”则是“本无”基础上的种种作为。经云:(菩萨)身所行众密,坚固牢强,不可破坏,犹如金刚。其身散以众人,所学从志律故,虽欲毁之,不能破坏……菩萨身,身顺法律,调化众生。其菩萨心,不以寂然,不怀妄想,一切众生,身悉本无,其己亦然,亦复本空。以了本无,己身本无。一切诸法,亦复本无……过去、当来、今现在法,亦复本无……设使生死及与无为,自然本无。生死本无。以无所行,本无自然。无行本无,不违本无,诸行本无自然。据此,菩萨“身密”有三个特点:一、 此身若金刚,不可破坏,故俗称菩萨身为金刚不坏身;二、 此身可分体散形,以调化众生;三、 这散化的所有身形,皆是“本无”,如此推论诸法,一切皆空。然而,所有“本无”,都离不开“幻有”,尤其是“欲”。经云:其本无者,等无有异,不离于欲……假使众生淫怒痴盛,男女大小,欲相慕乐,即共相娱。贪欲尘劳,悉得休息。以得休息,于内息想,谓离热欲,因斯受化,皆是菩萨所愿具足。这个“本无”是从“欲”上讲的;体验“本无”的途径,是男女慕乐,共相欢娱。结论是:本无不离于欲,欲即是本无。

以“本无”观察如来身和菩萨身,则表现如下:如来无像,归斯本无,是则名曰如来形像,普现一切诸所色像。是故形像、如来形像,一切本空,是则名曰如来之像。是故菩萨现一切像,如来未曾造现形像,无像无诤。尔乃普现一切众像,不以本无有所成立。以本无业,自观其身,诸身本无。自察法身,一切诸身皆无有身。观如来身,晓一切身从因缘生,以了法身。本所从行,因与法身,乃成法身。无阴种诸入,则曰法身。行平等业,消除众生所见之缘。若有所闻,所更麤细。犹如……耆域医王合集诸药,以取药草作童子形,端正姝好,世之希有,所作安谛,所有究竟,殊异无比,往来周旋,住立安坐,卧寐经行,无所缺漏。所显变业,或有大豪国王太子大臣百官贵姓长者,来到耆域医王所,视药童子,与共歌戏,相其颜色,病皆得除,便致安隐,寂静无欲……其耆域医王疗治世间,其余医师所不能及也。这段译文欠佳,总的意思还清楚:第一,如来的本质是“本无”,未曾造现形像;菩萨能够普现一切色像,才有了如来的种种色像,所以如来形象实乃菩萨所造。这一思想,在《般舟三昧》、《观无量寿》等经中都有专门表述,说明菩萨是如何靠“三昧”中的想象造立佛形象的,并由此得出佛性本空、心造诸佛的两大结论。第二,据此而“自观其身”,原也本无,其所得之身,系从因缘生;由此得知,阴界入(因缘)亦属本无。达到这样的认识,就是与“法身”契合,转成“菩萨法身”了。

“菩萨法身”亦称“菩萨密身”,是“菩萨身密”的又一含义。经云:(此身)不知所生,亦无有死;无终无始,而随习俗,现有生死。虽现终没,解一切法;悉无所行,示现所生;畅一切法,无为无会……知如来身者,即虚空身,而无等伦;处于三界,为最至尊;施于众生,身无所归……本性仁和,悉无所生。其身寂然,不为心意识所见拘系。其身自然,犹如幻化野马水月;其身已度,空、无相、愿;其身普周十方虚空……其身无像,自然现像。无痛现痛,自然无想,而现有想……无地水火风,因其示现地水火风四大之身。解诸世间一切现法,皆虚不实……若有菩萨,以能逮斯如来等身靡不周,普奉菩萨行,在此三千大千世界,诸四方域郡国县邑州城大邦,悉化其身,皆遍现之。由之开化众生,做到这个程度,即是“致于密身清净之体”。

这番表述,似无新意:其无死无生,即是“金刚不坏身”;化身遍现,即是般若“方便”。但此处没有用“本无”去否定一切,而是用“无行”、“无为”、“无愿”、“无想”等主观心态取而代之,从而将“密身清净之体”及其无意识地自由现化,全都变成真实的,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实际作用,而不单纯是“三昧”内的构想——这是本经异于《般若》经类的突出点之一。

同类推荐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 中国道家之精神

    中国道家之精神

    道家精神是道家自身在孕育、形成、发展、流变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思想精粹,道家所崇尚的尊道贵德、自然无为、虚静守柔、大公无私、不争谦下、法天贵真等品格,不仅影响了古代帝王的施政理念和贤臣良将安民保国的行政方式,而且深深渗透于中国社会,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种潜在的价值取向。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是慧缘上师数十年来对佛教医学研究应用和教学的总结,有很高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慧缘佛医学的问世,不仅向人们揭示了佛教医学的奥秘和特点,其最大的愿望是给各寺庙有志研习佛教医学的僧尼法师们提供一本完善的学习范本,也给对佛教医疗学有兴趣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一本参考书,书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佛医学的来龙去脉,佛教医学神秘的特点及运用方法,并将现代中西医学理论和方法与之相结合,使佛教医疗学更趋于完善,也使之更便于学习和运用。 由于本书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古老而新颖的医疗保健和养生方法,其中许多方法对很多疑难杂病具有独特和神奇的疗效。
热门推荐
  • 我和前夫是朋友

    我和前夫是朋友

    “我真希望你死了,我宁愿十年生死两茫茫,也不愿如今的桃花依旧,人面全非”
  • 九转星盘

    九转星盘

    在这里,没有斗气,更没有璀璨的魔法元素。有的却是可震动天地的战魂之力,意念可通神,战力破苍穹……他是一位骄傲的少年,他是一位肯为帮助朋友不惜性命的愚人,他珍惜所爱之人,这一生他只为一个目标。那就是,保护他所拥有的一切。天道苍苍,前路荆棘丛生。凭借战具九转星盘他能否一路披荆斩棘?
  • 古拉的游戏

    古拉的游戏

    一位教授的游戏世界,它会很难吗?不会,但是你进去了就别想出来了
  • 神睿罪子

    神睿罪子

    赤月之夜,北冥国太子以一人之力,将北冥国从莫泽诺大陆的地图上抹去。二十年后,在赤月之夜失去双亲的离明,无意中得知了手中珠串内的秘密。至此一场惊天的阴谋,开始向他伸出了魔爪。贯穿古今的功法为何无人修炼?人类社会的违和感从何而来?神选一族中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大陆旷世天才旻天为何突然发狂?当一切的谜团逐一揭开后,人类的三观随之崩毁,他们的信仰随之破灭,一场毁灭天地阴谋随之浮出了水面......
  • 夏花仲叶

    夏花仲叶

    醒时对花开颜,醉时同花深眠。最是雪月风花,一剪微风留香。他笑得那么灿烂,那么令人心动;她笑得那么迷人,那么令人痴迷。也许是上辈子的恩怨——他命太短,逝世太早,留下她一人,投胎于先。以至于今世,相逢恨晚。忘了流年,醉了夏风。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仲叶之静美。
  • 大国诸城:21世纪中国城市与区域竞争

    大国诸城:21世纪中国城市与区域竞争

    《大国诸城:21世纪中国城市与区域竞争》从类型着手,研究了全国几大富有代表性的城市及区域的发展之路,剖析了其各自发展的短板和可取之处,《大国诸城:21世纪中国城市与区域竞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肯的建言,由此为中国的城市和区域发展提供最为全面的建设智慧。
  • 最终补全计划

    最终补全计划

    身为地球上的最高等生命体的人类,拥有最高等的智慧,因此可以制霸其他所有的物种。然而...,相对于其它的高等生命体来说,失去了完整的心灵,作为独立而分散的个体而存在的人类,不但肉体无比的脆弱,心与灵魂也在迷途之中越走越远。知晓了‘他’的‘那个秘密’的人们制定了最终补完计划的剧本,希望可以导人类最终回归母体,重新成为一个整体,补全心和灵魂,然后吞噬生命果实,成为纵横一切次元永恒不灭的唯一真实。然而智慧使人产生各自的目的和欲望,出演剧本的人们也有着各自的私心和不能说的秘密,毕竟,没有补完之前的人类无论怎样联合与计划,都只是普通的,空有智慧,却是以单独的个体形式存在的生物罢了。
  • 江湖令之月形人

    江湖令之月形人

    夜空中的一弯银钩,洒下无限清辉。一弯新月高高挂在墨蓝色的天空,是谁在新月当空下漂泊,是谁在江湖中流浪?
  • 剑侠时代

    剑侠时代

    剑为百器尊者,静则静影沉璧,动则如云聚合。得天力,行天命,顺天行,悟天意。天碧幻木一族为何人人活不过而立之年,墨家为何惨遭灭门,邪派潜入到底为何。命中诸人汇聚枫林城时,又将是怎样一场风云暗涌!
  • 妖痞录

    妖痞录

    一个拥有千万人口的大都市,里面藏匿着许多‘生物’,它们不得已与人类生活,为了捕食,为了生存,为了进化……在人类的眼中,它们是异类。而在它们心里,人类也是自私的。一旦触碰对方底线,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