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2600000023

第23章 十年砺剑(5)

那天下午15时30分,火箭系统第五次总检查开始了。基地的飞行指挥控制中心,标有“航天发射指挥监控系统”的电子大屏幕亮了起来。在屏幕上,有9块大小不等的显示器,其中5块是对火箭或飞船某一部位进行即时监测录像,另外4块显示重要数据。

王永志目光专注,神情严肃地坐在后排的位子上。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一次模拟飞行,更是一次对飞船是否能顺利飞向太空的实地演练和考核。这次总检之后,火箭将和“神舟五号”飞船对接。火箭的几大分系统——推进、控制、遥测、逃逸和故障检测等,今天会被再一次考验。和真正的发射相比,除了点火起飞以及飞行中的火箭各级分离之外,检测和发射时的状态将是基本一致的。

坐在面向大屏幕工作台前的指挥人员,依次下达“两小时准备”、“1小时准备”、“40分钟准备”……等口令,各分系统按预定程序,开始状态准备、检查,加电自检,发出有关信号等操作,直至点火、起飞……

神舟五号待发

口令在继续。一切有条不紊,一切正常……

模拟图象直观逼真,使人犹如亲身经历了一场实地发射,王永志虽然心里有底,仍一丝不苟地盯着大屏幕,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

“点火,起飞!”的口令一出,设想中的长箭在一股炫目的火焰中,呼啸着冲向苍穹。升空后120秒,逃逸塔与火箭分离。140秒,助推器分离。160秒,一、二级分离。200秒,整流罩分离。580秒,“长征二号F”火箭与“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分离。

真是一次完美的检验,毫无瑕疵。面对大家的祝贺,王永志只是淡淡的一笑。这毕竟是一次模拟飞行,真正的惊心动魄还在13天之后。他的目光望向窗外,秋日大而圆的夕阳极尽自己最美丽的色彩,把炫目的金辉涂抹了高高矗立的火箭一身,王永志期待的是它给自己成功时的那个最好的安慰。

4.“神舟五号”梦圆飞天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时间定在10月15日上午9点,与以往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有所不同。

以前,神舟飞船的发射时间一般选在凌晨或夜晚。发射窗口选择在夜晚,主要是便于飞船发射升空时,地面的光学跟踪测量仪易于捕捉到目标。“神舟五号”选择在白天发射,是考虑到白天温度将有利于发射人员工作,有利于在意外情况发生时的搜救工作,充分保障航天员的人身安全。

按照中国载人航天首次飞行计划,航天员将乘坐飞船在太空绕地球飞行14圈,时间大约21小时。选择白天发射能够保证飞船返回地面时同样是白天,利于地面回收人员找寻目标。

14日晚上,王永志难以平静,毕竟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天。他情不自禁地来到发射场,看到眼前的一切,他心里才像有了定海神针。发射场上灯火通明,技术人员正在为火箭加注燃料,紧张而有序。明天上午,载着航天员的飞船就要在这里飞上太空。

王永志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诗:“巡天遥看一千河”,那是何等的洒脱、浪漫和壮观。千年飞天梦,明朝终成真!回想十几年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不仅是把载人飞船送上太空,其意义还在于培养了一支新的航天人才队伍。想当年刚刚组队时,技术骨干大都是年近花甲之人,如今的飞船、火箭队伍中,40刚出头的人已经挑起重担,其他系统关键技术岗位上也不乏年轻的骨干。

当年,毛主席对他们这些留苏学子的讲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感染和激励了王永志的一生;眼前,这支年轻的队伍,长期在一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是在载人航天工程这个高度严格的环境和伟大的精神氛围培育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现在都能够挑大梁了。把担子交给他们,自己这一代人也该放心了。

首次登舱飞天的人选已经敲定,是杨利伟。王永志了解这个小伙子,他不仅有过硬的技术,还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只是怕影响他的情绪,才没有提前告诉他。

我国挑选首批飞行员时,条件非常苛刻。在所有职业中,只有战斗机飞行员的工作环境和自身素质最接近航天的要求。美国、俄罗斯的宇航员,都是从空军飞行员中选拔出来的。我国也不例外。这第一代14名航天员,是从1500多名空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的,均为男性。不仅要求身高在1.60米-1.72米左右,体重55公斤至70公斤之间,有近千小时的飞行经历,飞行技术高超,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而且要求身体强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反应能力。

“一人一天”的飞行方案确定后,专家组对14名航天员进行了两个星期的严格考评,结果14名航天员全部合格。专家组又对14名航天员优中选优,挑选出5人进行强化训练,由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3名航天员组成首飞梯队。最后,这3人中只有1人能首次飞行。离发射还剩15个小时,3名航天员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为中国的“加加林”,到底又是谁会成为中国的“加加林”。

出征前与杨利伟合影

一夜未睡的王永志,15日天还没亮,便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发射场上。他感觉自己一下子从71岁回到了风华正茂的17岁。但是,他提前还是在怀里揣了瓶速效救心丸。米申老师说过的话像一个预言:“做总设计师,不得神经病也会得心脏病”。一想到这句话,王永志便会对它报以会心的微笑。可不是吗,箭在弦上的感觉,让人心脏承受了太多的重负,让人的神经几乎拉扯到了所能承受的极限,所有的欢乐和痛苦无不是为了这一刻。

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在另一边,3位航天员早已做好了一切准备。走出宿舍前,他们还在自己住过的宿舍房门的后面签下了名字。苏联、美国的宇航员飞上太空前,都会在住过的房门后签下名字,后来便成了不成文的国际惯例。

5时58分,护送杨利伟的专车开到发射塔下。王永志及所有在场的领导,与杨利伟一一握手,都在祝福他胜利凯旋。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火箭在振聋发聩的轰鸣中腾空而起,急速飞向太空。

9时10分左右,飞船进入预定轨道。从这一刻起,杨利伟已成为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9时31分,停泊在南太平洋的“远望”二号测量船捕获飞船信息。“神舟五号”飞船的舱内图像,清晰地显示在北京航天指控中心的大屏幕上,杨利伟在与医学监督医生通话时显得相当沉稳,说:“我感觉良好!”

为胜利而欢呼9时42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宣布:“飞船已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指挥控制大厅内顿时一片欢腾。一个永垂青史的日子,已深深地打在中国史册上。

16日早上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仅相差4.8公里。返回舱完好无损。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这历史性的一刻,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也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王永志这个铮铮铁骨的男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从“神一”到“神五”,从人生的一个甲子,到了人逾古稀。“历尽天华成此景,王永志与杨利伟共饮庆功酒人间万事出艰辛”,古代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曾经唤起了无数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直到今天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终于使我们的梦想成真。

大家走来与王永志击掌道贺,他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着,眼睛却是湿润润的,他没有说出一句话来。望着群情振奋的人们,以往大家说的航天事业能提高国际地位、提高综合国力、提高民族自信心、提高民族凝聚力,此时在王永志的内心里体会得再深刻不过了。

2004年2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奖项,王永志排名第一。2月2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颁奖大会上,亲自为王永志颁发了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3月,王永志获解放军总装备部创新贡献最高奖。5月18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成立,王永志受聘为首任院长。

2005年1月13日,胡锦涛同志签发命令授予王永志“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称号。3月3日,总装备部部长陈炳德上将,代表中央军委为王永志颁发了“解放军一级英模”奖章。

面对当之无愧的荣誉,王永志仍然保持其一贯做人低调的风格,他谦逊地说:“荣誉属于整个群体,我是代表大家来领奖的。载人航天技术不是个人的发明创造,它是融多个学科、多门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交叉集成,被称为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杂、技术要求最高、协调面最广的工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个集体中,包括所有为之无私奉献的科技工作者,其实也包括站在他身后,一直为他默默奉献的妻子王丹阳,和把他当作国宝“大熊猫”爱护的两个女儿。

同事们则评价说:“王永志在工作中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决不感情用事,没有半点虚假和私心。作为领头人,他展示了指挥若定的大将风范;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又显现出虚怀若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襟。有精兵强将还要有气盖群雄的帅才,中国航天事业有今天傲视群雄的高度,就是有像王永志这样的杰出的领头人,才把一支善战之师带入了佳境!”

5.“神舟六号”再筑辉煌

“神舟五号”飞船载人成功,“神舟六号”欲掀盖头。看到新的一代航天科技力量已茁壮成长成熟起来,已72岁的王永志萌生了让贤的念头,让更年轻的帅才擎起总设计师的帅旗。

面对王永志的去意,即将离任的李继耐部长对他说:“宇宙飞船,从无人到有人,从上一个人到两个人,从飞一天到飞多天,任务越来越难,压力也越来越大。‘神舟六号’飞行,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继续攻克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继续进行空间科学实验,而且是第一次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继续考核和完善工程七大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为‘神舟七号’,‘神舟八号’打下成功的基础。再说,新部长即将到任,这个时候,我可不能把总设计师放跑了……”

神舟六号发射前王永志与第四任总指挥陈炳德在一起

领导的信任,国家的需要,使一向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王永志,又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新的征程。

过去5艘神舟飞船的飞行都已发射成功;但是,成功并不意味着成熟。所以,每次飞行都要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让火箭和飞船更趋于可靠,性能更加优化。

与“神舟五号”相比,“神舟六号”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整个载人航天工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完成整个工程必不可少的一步。这次是“两人多天”飞行,与杨利伟一个人飞行了21小时23分钟不同。而且航天员直接参加实验操作,这是我国首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人一多,时间一长,环境控制、生活保障、医监医保等都面临新的问题。

据统计,一个人每天能蒸发出1.8公斤的水蒸气,两个人就是3.6公斤。舱内空间是很小的十几立方米容积,进去那么多水分,几个小时水蒸气就会饱和,要结出露珠。不仅人不舒服,而且在失重状态下,露珠要飘浮在空间,如果落到电器或者插头上,极有可能发生短路危险。因此,舱内除湿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面对这些环境问题,王永志与专家组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是主动除湿,用风机、冷凝机把水蒸气吸收起来变成水;二是被动除湿,用一些除湿材料吸收水蒸气。这些方法是否有效,这次会得到检验。

多人多天太空飞行,吃喝拉撒睡会带来很多问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吃的很简单,是干的小月饼,喝的是矿泉水。时间一长,这样吃喝就不行了,按照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要吃热饭,还要有助消化的汤羹。因为舱内是失重环境,不能用锅炒东西,而要靠特殊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考验。航天员的排泄物也必须收集起来,收集时不仅不允许它飘浮出来,就是气味都不能出来。

太空生活,睡觉也成了难题。人在漂浮状态,站着睡、躺着睡是一样的,在哪睡都一样,不需要床铺。这样问题也出来了,人是睡着了,一会儿航天员在那儿,一会儿航天员又在这儿,到处乱飘,弄不好会碰到哪个仪器上,或者把自己的胳膊腿给碰了,这都是不安全隐患。一定要把他束缚住,做一个大睡袋叫他钻进去,把胳膊和腿看管起来,睡觉时,头朝下、朝上、躺着、站着便都无所谓了。在睡袋里把他固定在哪儿,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能睡得很踏实、很熟,这些生命保障技术有待于实验。

在地面训练时,很难模拟真实的失重状态。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航天员有可能出现空间运动病,表现之一就是眩晕。眩晕了怎么办?发生之后怎么治疗?这都是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所以,要对航天员进行严密的医学监督,测量血压、心电图、呼吸等等,再将有关数据传到地面。在这种环境下,内分泌会有什么变化?因而,航天员的唾液、血液、尿液等等都要采样,收集起来带回地面分析研究。

这次,航天员要在返回舱和轨道舱之间来回活动,还要操作科学实验设备。有操作就有运动。人在飞船里来回走动,对船的姿态是否有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飞船的姿态控制规律是什么,采取的姿态控制方法能不能把它稳定住?这都有待于考验,这些也是关键技术。

同类推荐
  • 孔氏家族全传

    孔氏家族全传

    本书描述了孔祥熙的传奇人生:孔圣裔孙,基督信徒,反清志士,协理教案,留学美国,铭贤学校校长,民军司令,留日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娶妻宋霭龄,追随孙中山,促使蒋宋联姻,投靠蒋介石。孔祥熙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主要政绩有改革中国币制,建设中国银行体系,加大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等,但同时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最后被迫去职,离开政坛。
  • 毛泽东与蒋介石

    毛泽东与蒋介石

    本书作者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手法,对毛泽东与蒋介石以平视的角度看待,不断将他们进行比较,比较他们的思想,比较他们的功过。从他们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识,比较到七十年代他们相继去世。
  • 革命史家胡华

    革命史家胡华

    本书是作者刘涓迅通过整理传主的生前日记、书信、工作笔记、著作和遗稿,搜集传主工作过的地方和报刊、网络等方面的有关资料,采访与传主生前有过接触的知情人。并从撰写“年谱”开始而逐步完成的。该传以胡华的革命者和史学家双重身份的人生经历作为脉络,具体梳理了胡华半个世纪以来从事党史教学与研究的历史背和思想轨迹、学术成果、教学成绩,客观总结了他在教学与研究中的学术得失。热情颂扬了胡华等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崇高思想风范和精神追求。
  • 我歌吴斌

    我歌吴斌

    本书在第一时间,联合浙江省内诗人群体,推出赞美最美司机吴斌的诗集,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颂人间大爱真情。
  • 攫雷电于九天:富兰克林的故事

    攫雷电于九天:富兰克林的故事

    本书从青少年阅读的角度、记述富兰克林——这位奠基近代电学的美国科学家、成就并举于文学、政治领域的“美国科学和文学之父”的故事。
热门推荐
  • 超级点赞系统

    超级点赞系统

    屌丝王小明的手机,竟然可以连接到天界微信朋友圈,小手一抖,异能到手!手提酱油,低头猛走!富二代,白富美,神仙们,却嗷嗷叫着向着王小明发起了冲锋号!专业点赞三十年,我点过的赞,围起来可以绕地球三圈半!王小明对着神仙们,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 天狼湖

    天狼湖

    经历家族浩劫后大难不死的肖家唯一血脉肖东平被狼族所救,并抚养成人。偶遇俏皮而任性的晋国公主雪菲儿,在崇尚灵力的晋国修炼灵力,凭借着蛛丝蚂迹的线索,誓要为肖家报仇雪恨!
  • 至尊逍遥神

    至尊逍遥神

    他是醉生梦死的富二代,却意外在异界得到举世无双的秘籍《阴阳诀》,剿灭邪恶的獠牙妖豹,对战黑麦狼,屠恶龙,一举成名。人怕出名猪怕壮,挑战者云集四海,人魔两界都视他为敌人,而他却信心满满,因为他就是至尊逍遥神!
  • 天道圣龙子

    天道圣龙子

    当初的誓言我会遵守,虽然我已无力干预,但我儿子可以,帝天我将我儿子托付于你,希望他能帮你们魂兽度过此劫,并且我也希望你能守护好他。
  • 遇见你很高兴

    遇见你很高兴

    女孩的一次意外遇上的男孩,男孩精心照料爱上女孩,因为双方家庭的种种原因,他们能顺利在一起吗?敬请期待。。。。。。(一整本书都在讲他们的故事)
  • 重生之汝封情

    重生之汝封情

    楚莫卿九死一生为爱人诞下皇子,却怎么也想不到那一天就是她的忌日。掏心掏肺的爱情,换来的是利用和杀害,启用秘术,换来重生,新的外貌、新的一切只为旧的仇恨。你为了这皇位不惜手段,那她就算是毁天灭地也要把它夺来!只是……没想到,会遇上他。能否多给一点时间,让她重新学会爱。
  • 天乾纪

    天乾纪

    太古时期,世族林立,荒族纵横;行至上古,天灵突变,星云斗转;夫强者,天下莫能与之强,然天地时命,非人力所能转;时至当下,一个没落的古族遗孤,究竟能否挣脱宿命的轮回?天地已变的今日,曾经的天皇血脉能否再现往昔的辉煌?阴谋、热血、争斗……友情、亲情、爱情……承诺、执着、誓言……一切尽在《天乾纪》……
  • 用另一种身份去爱你

    用另一种身份去爱你

    她认识他十五年,亦喜欢了他十五年。十五年,她从不敢承认她喜欢他,她怕失去他。
  • 爱别离·宫砂泪

    爱别离·宫砂泪

    抑清狂,贞节坊,宫砂殇。玉全瓦碎,怎奈何他,一世恍惘。海阔天空莫敢奢望,我今生的陪葬不过是一座牌坊和一颗守宫砂。
  • 剑神星辰

    剑神星辰

    一剑平四海,二剑荡河山,三剑落星辰,四剑动乾坤。小帝国、大宗门。昔日懒散天才少年,为了宗门之恨、家门之仇、心爱之人踏上艰苦修炼之途。妖魔虽狠,不及人心诡诈,区区凡间,唯我称雄。手中执剑,心中执念。一剑成神,一念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