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总体规划的意义所在?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年,著名的丹麦学者罗斯穆德,在专著中对北京城的总体规划评价道:“……旅游指南提供了关于北京城每一座宫殿和庙坛的详细介绍,但是对下列一事却只字未提,即北京的整个城市,乃是世界一大奇观,它的布局和谐而明朗,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这是必须由我们自己去发现的。”
侯仁之认为“顶峰”一词值得商榷,“更确切的含义,应该是说北京旧城在封建社会时期,作为国都的设计,从它所表现的帝王至上这一主题思想来说,可以称得上是达到了顶峰。但是,历史的车轮永远是滚滚向前的,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又将有新的顶峰出现在人们面前。”
“在作为人民首都北京城的规划设计上,为了体现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题思想,还有新的顶峰正在等待我们去攀登,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
④古代规划的现实意义?
“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事大概要算是北京城了。这个中国城市是作为帝王的居住之地而设计的,意在显示这里乃是宇宙的中心。这个城市深深浸沉在宫廷仪礼和宗教意识之中,现在这一切都和我们无关了。尽管如此,它的规划设计是如此之杰出,仍然为今天的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思宝库。”从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到1970年,美国的培根教授负责主持美国故都费城的城市规划建设达20年之久,他在名著《城市设计》中如是评价北京旧城的城市设计。
培根教授自称在费城的规划设计中,受到不少北京城的影响。
2.北京景的溯源与保护
(1)未名湖的前世今生
北京大学的著名景观就是“一塔湖图”(塔指博雅塔,湖指未名湖,图指图书馆)。
未名湖的西南侧湖畔,立有一石碑,上书三个大字“未名湖”,字乃侯仁之所题。
湖本无名,因钱穆教授命名。
1990年北京市政府公布“原燕京大学未名湖校区”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0月,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刻石于未名湖畔,碑文如下:原燕京大学未名湖校区
该区主要建筑有校门、科学实验楼、办公楼、外文楼、图书馆、临湖轩、南北阁、男女生宿舍、水塔及附属园林小品等。整组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布局手法,结合原有山行水系,注意空间围合及轴线对应关系,格局完整,区划分明。建筑造型比例严谨,尺度合宜,工艺精致,是中国近代建筑中传统形式与现在功能相结合的一项重要创作,具有很高的环境艺术价值。未名湖如何来历?据侯仁之考证,其前身为淑春园,而淑春园前身为自怡园。
原燕京大学未名湖区
自怡园为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明珠的别墅园,为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著名画家兼造园叠山艺术家叶洮为之设计并建造的,也是叶氏的园林艺术代表作。后因明珠倒台,自怡园被籍没。后更名为淑春园。
当时,和绅被赐住淑春园,其间,多有建造。
有诗为证:移山缩地疑神力,拓径开泉总化工。树拥危亭俄出没,湖吞画舫忽西东。这种自然场景,从最初的自怡园到重建的淑春园,犹如昙花一现,一去不返。
只有一只残存的画舫,保留至今,这就是今天未名湖上有名的石船。
(2)什刹海的演变脉络
什刹海景区风光秀丽,被誉为“北方的水乡”,是古都之源、文化之源,是民众休闲、感受历史、享受时尚的胜地。
明末刘侗与于奕正所著的《帝京景物略》中则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来赞美什刹海的神韵。
据侯仁之考证,什刹海旧称积水潭,原是一南北狭长之天然湖泊。在北京旧城营建中,湖泊南部圈入皇城以内,遂因古刹改名太液池。元代名海子,为一宽而长的水面,明初缩小,后逐渐形成西海﹑后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元朝曾依托这一片水域在东岸确定了都城建设的中轴线,什刹海始成为元、明、清三代城市规划和水系的核心。
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什刹海积淀了上至皇亲国戚、士大夫,下至普通百姓的深厚的各阶层文化。
什刹海自清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三海碧波荡漾,岸边垂柳毵毵,远山秀色如黛,风光绮丽,为燕京胜景之一。
但是,什刹海之名因何而来?
什刹海一名的来源,诸说不一。早在明万历年间,德胜门内有寺曰什刹海,著名的《帝京景物略》记载说:“京师梵宇,莫什刹海若者。”
清乾隆《日下旧闻考》有按语曰:“元时以积水潭为西海子,明季相沿亦名海子,亦名积水潭,亦名净业湖。……今则并无西海子之名,其近十刹海者即称什刹海,近净业寺者即称净业湖。”
侯仁之认为,根据这条按语,可以断定现在的什刹海一名,实来自明代的十刹海寺,只是把“十”字谐音写作“什”字而已。“湖滨梵宇林立,旧有佛寺曰十刹海,寓意佛法如海。今寺宇虽毁,而十刹海作为湖泊名城,却已屡有记载。或谐音写作什刹海,而口碑相传又已相沿成习。”
(3)卢沟桥的维修拯救
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丰台区永定河上。
卢沟桥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如今永定河上本已经没有水了,但因2008年奥运会又重新贮满了水。
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名闻中外的卢沟桥》一文曾对这些雕刻精美、神态活现的石狮子有过极为生动的描绘:“……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真是千姿百态,神情活现。”
侯仁之评价说,卢沟桥既是北京城在历史上开始上升为全国政治中心时才有可能完成的一大建筑,同时它也就给自古以来的太行山东麓北到南大道,留下了一个可贵的标志,它和北京城市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然而这座已有800年历史的大桥,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疲惫不堪,因常年频繁使用,未曾很好维修,桥体破损严重。
2000年10月于卢沟桥上,卢沟桥代表了古代北京南行要津,历史地理意义十分重大。
1975年,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一部超限大件载重,要一次运过永定河,卢沟桥附近虽有现代公路桥,却远不能承担这一重运,只好考虑从卢沟桥上通过。
为了安全起见,专门做了一个实验,一辆特制的平板大卡车累加重量到429吨,竟然安全通过,只是部分桥身稍有颤动,未有明显破坏,但是却给桥身造成了内伤。
在之后的岁月里,行车过桥日渐频繁,破损也是前所未有,虽有必要的修补,然由于重载车辆有增无减,导致桥梁面临严重危机。
鉴于此,1985年8月15日,侯仁之在《北京日报》刊发了著名的《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一文,他指出“一个新社会的文化建设要比经济建设复杂的多,一般说来,经济建设常常要在破坏或者全然废弃旧的设施和技术上来进行,而文化建设则必须在继承过去一切优良传统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发展。一个新社会的文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某些人的头脑里设想出来的,更不可能是从任何外国模仿搬运来的,它只能是从自己固有的历史文化中产生出来的。”
同时,他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卢沟桥所面临的问题,虽然发生在首都,影响却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
6天以后,媒体公布了北京市政府的决定:自8月24日开始,卢沟桥禁止机动车与兽力车通行。
古桥从此正式“退役”。
此后,卢沟桥不仅多次整修,还在2002年9月公布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与宛平城同时被列为旧城外的1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2005年,北京市文物局确定了7个项目作为申报世界遗产的后备名单,卢沟桥及宛平城也名列其中。
3.北京迹的描绘与定位
(1)“北京地图”的开拓者
1986年5月,《北京历史地图集》出版,侯仁之不无感慨地说:“经历了意想不到的周折之后,终于完成了。”
事情上溯到1965年春夏之交,时任北京市副市长万里在听取了有关北京地下古河道分布情况的研究成果汇报后,转达了周恩来总理的意见:“像北京这样历史悠久的古城,从城市到郊区,历代变迁十分复杂,只是用文字说明,难以使人看得清楚,能不能用绘制不同时代地图的办法,把前后变迁的情况尽可能地表现出来。”
随即嘱咐侯仁之与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周永源副局长进行磋商,立即着手组织人力进行这项工作。
其后不久,由于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及相继发生的“文化大革命”,图集编纂计划搁浅,一搁就是十年。
文革结束后,1979年6月1日,编纂工作才得以重新启动。
侯仁之认为期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进行必要的野外考察,野外考察是解决文献或传说中关于历史地理疑难问题的重要手段。”
因为,在历史地图的编制中,有一些重要地方的名称虽然见于记载,但其位置难以确定;也有一些明显遗址,又难以确定其历史上的名称……单凭文献资料,难以进行复原,都有赖于实地勘察提供必要的佐证。
所以,侯仁之及其团队,数年之间进行野外考察50余次,行程共计约5000余公里,考察地点涉及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35县区。
(2)为北京城作传,渗入历史肌理的情感
在今天的北京,如果留心的话,会发现处处都有侯仁之关于“老北京”的墨宝。
在崇文区崇文门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有侯仁之题写的“明北京城城墙遗迹维修记”和“北京城东南角楼记”碑文;
此外,在宣武区白纸坊桥西青年湖,有侯仁之题写的《金中都城鱼藻池遗址介绍》;
在西城区什刹海前海南岸,有侯仁之题写的《什刹海记》;
在昌平区白浮村白浮泉南岸,有侯仁之题写的《白浮泉遗址整修记》;
在西城区西便门北京明城墙遗址旁,有侯仁之题写的《明北京城城墙遗址维修记》;
在海淀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西北角,有侯仁之题写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碑记;
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有侯仁之题写的“未名湖”。
而这些遗址的纪念性文字,多为侯仁之对北京古城的一片热爱的真情流露,是一种渗入历史肌理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