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许多小本本,记下不少的读书札记,零零星星,难成文章。不久前看到约瑟夫·布罗斯基的一篇很有分量的诗论《在但丁的幻影下》,感悟很多很多,以后或许能写一篇谈论诗的文章。布罗斯基文章的结尾是一首诗,有一行强烈地感动了我,也可以说征服了我:“我死后不会留下可燃烧的东西”。他渴求将自己的生命充分地、全部地燃烧干净。但世界上有多少人真的这样高尚地燃烧自己?这行诗已当作铭文刻印在我心灵里,每个字都是火种,时时刻刻灼疼着我。回顾一下,我这多半生充分燃烧的时间真不多。可燃的东西沉甸甸地、火辣辣地压在心头上。本本里记下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到目前为止,我的生命也许只燃烧了百分之一而已。布罗斯基说他也不过只有百分之五的生命得以充分燃烧,而且感到已很不容易了。那么,他又如何能全部烧尽了自己?而我能充分燃烧生命的百分之一也已经是很幸运和幸福的了。我深深地感到,只有那极珍贵的充分燃烧的短暂时间里,才能生成真正的诗,才能从燃烧的烈火中飞出那只美丽而永生的凤凰。每首诗都是一只凤凰。布罗斯基说他活着有如下雨,他绝不淅淅沥沥地飘落柔媚的雨丝,要下,就要“倾盆而下”。“倾盆而下”与“充分燃烧”是一个意思。记得有的诗人也讲过类似的体验,说写一首诗有“被连根拔起”的感觉。我理解这种创作时的精神状态,一首诗(一次暴雨)把满天的积云全部下完,一首诗(一次燃烧)可把生命全部烧尽,不留下一点可燃的东西。生命连根拔起。读布罗斯基的《黑马》就强烈地感到这一点:“黑夜的穹窿也比它四脚明亮,/它无法与黑暗融为一体。”起首这两行便用这匹黑马的黑征服了黑夜,这“黑”比什么“光”都亮,正如顾城那只黑眼睛。这首诗的最后一行“它在我们中间寻找骑手”,山呼一般令人震惊,使所有高傲的读者垂下了头颅。“我不是它的骑手”,连我这个游牧民族的后裔,也只能惭愧地这么嗫嚅着。谁敢骑上它,并且驾驭它?黑马在翘盼着。一定有这个骑手,只能有一个。诗人,你敢于骑上这匹黑马奔跑吗?
同类推荐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是作者对1978年到1987年任《光明日报》记者期间新闻业务的自我剖析。本来记者你我,大同小异,并无可记之处。但这里有两点特殊。一是,这九年正是新中国历史由低谷到复兴的一个转折期,所记的人物、事件、思想都有特殊的时代印痕,可资参考;二是,这九年作者以大报记者身份处于最基层的记者站,又是初出茅庐,深挖细采,绞尽脑汁,有一些特殊的收获。几篇作品得奖也在这一时期。这一本书原名《没有新闻的角落》,本意是一个记者在不大出新闻的地方,如何抓到新闻。该书1990年出版后,曾先后再版、重印13次,影响较大。归纳出的一些法则、警句也广为流传,如“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三点一线采访法”等。中国古典散文集(二)
读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体会。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达到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此时你所体会到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界的道路;那就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进入片刻小憩的乐园。莱茵星光:一位爱乐者的欧行漫记
本书是作者借游记的形式谈城市景观、谈文化发展、谈历史故事、谈古典音乐等等。书中不仅有美丽的欧洲图画和引人的历史,尤其是作者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深刻见解十分丰满地表现出来。文字精当,晓畅易读。
热门推荐
炮灰女配是用来逆袭的
贺兰瑶死的不冤却因为怠慢了鬼差被流放炮灰女配逆袭系统?贺兰瑶穿越现代位面被馅饼砸到脑袋一昏不醒?这一切一切的背后,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作者的瞎写,让我们走进本期节目<炮灰女配是用来拯救的>黄泉社记者明5娘报道~傻子女医官惹人爱
某大学医学系的欧小默穿越来到周春国,出府玩的时候遇到司徒蓝星,蓝星对小默一见钟情~~突然王爷府里明希生病了,找了很多太医、大夫都没法治好明希,于是小默二话不说为明希治疗,没几天明希的病就痊愈了!之后明希越来越喜欢小默~~明希进宫上朝发现皇上生病非常严重,连太医都束手无策,随后蓝星就让小默进宫为皇上医治,很快皇上的脸色立马好了很多~~皇上惜才想让小默留在宫里坐女医官,小默说了自己的条件皇上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你这个混蛋王爷,我要休了你!”“什么!欧阳筱默,你竟然敢说出要把为夫休掉这种话!是不是嫌自己命太长了……”“本姑娘有皇上亲手写的圣旨,你敢违抗吗?嗯~~”“是明羽答应的?怎么可能?难道有什么难言之隐吗?”“南宫明希,圣旨就在这儿,你自己看吧!”说完筱默就带着沐熏离开了希王府,而明希眼里充满着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