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歌》是马勒(1860—1911)的第九部交响曲作品,创作于1908年,作曲家曾称它为“为男高音和女低音(或男中音)独唱和管弦乐队而写的交响曲”。这部作品与中国有什么关系呢?这主要是《大地之歌》的六个乐章中的唱词都选自中国的唐诗。这些诗大概是李白、孟浩然、王维和钱起(亦有他说)的。马勒是怎样找到这些唐诗的呢?原来有一个叫汉斯·贝特格的人,他参照一些英文、德文、法文译本编了一本诗集《中国之笛》。马勒正是从这本诗集里挑取这些唐诗的。但由于马勒根据音乐的需要对这些诗作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因此使我们难以查对全部原诗的出处,只有部分能分辨出来。如第一乐章《咏人世悲愁的饮酒歌》中的唱词就摘自李白的七言律诗《悲歌行》,第四乐章《咏美女》采用了李白的七言律诗《采莲曲》,第五乐章《春日的醉翁》中的唱词采用了李白的五言诗《春日醉起言志》,第六乐章中的唱词则来自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和王维的《送别》。《大地之歌》是马勒的一部成功的作品,也是一部为广大听众所喜欢的作品。
同类推荐
陶器、陶俑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华语电影的美学传承与跨界流动
两岸三地的电影相互影响深远而广阔。本书立足华语电影的历史研究,以“历史回望:流变与传承”、“博弈互动:中国电影与全球语境”、“影像美学:回溯与展望”以及“跨区流动:影响与播散”为研究切入点,以期对“华语电影”的概念进行厘清和辨义,填补国内外学术界华语电影研究的一些空白,并拓展华语电影研究的历史维度。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中国电影中的现实主义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身上体现出了极其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政治意识形态对电影的强势介入和强力干预,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逐渐引向“一元化”的封闭发展道路。在新时期电影中,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偏离和迷失,也让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遭遇了新的尴尬与困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