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前551—前479)是中国古代的大文人、大思想家。相传《诗经》是由孔子删定的,据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古代原有诗三千余篇,到孔子的时代,他将重复的删去,于是就剩下305篇的《诗经》。但是历史上也有许多人说孔子并未删诗,原因是在《左传》这本书中记述了一件事:公元前544年,吴国的公子季札出访到鲁国,希望能够听一听从周朝保存下来的乐舞,于是鲁国的乐工为季札演唱了各地的民歌以及宫廷和宗庙的音乐、歌舞。这就是著名的“季札观乐”。从这些乐工演唱的曲目来看,风、雅、颂都有了,分类的方法和《诗经》已经基本一样。季札观乐的这一年,孔子只有七岁,因此,当孔子诞生的时候,《诗经》已经基本成形了。
由孔子的学生们编辑的《论语》一书中有一处说到:当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然后整理音乐,《诗经》的雅、颂就各得其所了。可见孔子的确是整理过《诗经》的音乐的,这说明孔子是精通音乐的,否则他怎么能够从事整理《诗经》音乐的重任呢?
孔子在教育中十分重视音乐,他开设了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音乐占第二位。他说过:“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要想改变社会风气,没有比音乐更有力的了。他认为音乐具有强大的社会作用。孔子自己多才多艺,他会击磬、弹琴、唱歌,甚至还会编曲。他的音乐鉴赏力是很高的。
因此,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一位精通音乐的业余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