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与“正歌剧”相对应的“喜歌剧”。喜歌剧一般取材于日常生活,并采用生动活泼的对白和通俗的流行曲调,形式雅俗共赏,风格幽默俏皮。1733年,佩尔戈莱西(1710—1736)的《女仆作夫人》作为一部独立的喜歌剧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首演,并获得极大的成功。这部歌剧的情节是:管家女仆为了当上女主人,以辞职相威胁;主人害怕失去这位可爱而聪慧的女仆,终于答应娶她为妻。在这部歌剧中,属于社会底层的女佣人居然成了主角。这些都与当时的正歌剧大相径庭。正因为如此,当1752年《女仆作夫人》在巴黎演出时,引起了欧洲音乐史上著名的“喜歌剧论战”。论战的一方是法国“皇家音乐研究院”,他们坚持贵族宫廷的艺术趣味,竭力维护所谓“法国传统”,对这种喜歌剧进行了攻击。论战的另一方则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卢梭,他热情赞扬了意大利喜歌剧的新颖与活力,尖锐地批评了法国正歌剧在题材内容上的贫乏、虚饰、浮华以及形式上的僵化,并亲自创作了一部喜歌剧《乡村卜者》(1752年首演)去赞扬那种质朴的农民精神和道德完美的人。“喜歌剧论战”极大地促进了法国喜歌剧的发展,同时引起了人们对于欧洲歌剧改革的思考。
同类推荐
印章、玺印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