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8000000031

第31章 当代美国音乐中“唯理性”与“反理性”的两种倾向(4)

3.凯奇直觉的“发散性自我”与“超验”的价值认定

与巴比特“数理逻辑”的理性意识相比较,凯奇身上则更多地反映出直觉的“发散性自我”这样一种反理性特质。

在了解凯奇思维机制中直觉的“发散性自我”特质时,许多方面反映出:他的心理蕴含十分丰富,脑机能异常活跃,认识的独特方式摄取信息量大。然而这些又都是以其“直觉”的“自我”作为“发射点”实现的。他的“自我”不仅体现出一种连续性,并且还表现在多变性方面。早期,他从其父的经历中悟出:革新家不必去受苛刻的学校教育。以自己的智力机制和直觉感受去进行对诸事的把握和实验性创作活动,才是唯一可行的。譬如:在探索新音源方面,他凭直感发明了“特别装配钢琴”。这一感受受益于H·考埃尔划、拨钢琴弦、键的第一印象。这样就使钢琴产生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音响效果。此外,在艺术形式方面,基于《易经》而创立运用的“偶然性”、“不确定性”形式,也是出自于他思维机制的直觉作用。这也可以说是他“发散性自我”对于“东方思想”对象化结果。虽说他的这种直觉的“发散性自我”基于“东方思想”中“变”的观念,但在结合艺术体现时,凯奇却是以更多样性的实验去反映这种“变”中之变。他使创作者、表演者、欣赏者都面对一个充分展示自己个性并进行再创作的现实状况。艺术既在生活之上加以抽象,又与生活偶分、偶合,互为模糊。他在不“表现”中充分地做了表现,在“无目的”、“无思想”中实现自己的追求,表达自己的思想。而艺术上的“凯奇风格”正是他直觉的“发散性自我”的产物,标新立异的代名词。

凯奇从自然界中得到的这启发很多,对于形成他“超验的”价值认定影响颇大。他表示:“倘若我能再活一次的话,我要做一位植物学家,而不是艺术家。这是为了避免那些给艺术带来麻烦的嫉妒的人们。因为人们总把艺术作为自我表现,我不以为然。因此如果作品不是达到了他们的表现意图,他们就会感到不快和恼火”。显然,他是鄙视那些自无建树而热衷对别人的看法吹毛求疵和把功利、得失过于视重之人。进而他表明了自己对艺术的看法:艺术要按照自身的特性发展,它是作为与自然合一的存在形式,附会艺术的各种表现都是制造混乱。“我们的目的是确认人生,不是制造混乱,也不是渲染创造的价值,只是去感受我们的正在渡着的人生。人们一旦获得悟性和希望并自觉去行动,就会发现人生原来如此美妙。”他把艺术比作人生,诱导人们去在这其中获取更多的美好印象而摆脱功利的缠绕,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的肯定。但这种价值不是世俗的价值,而是清泊、悟会的“超验价值”。它追求一种超越感,求得心性和审美的内向平衡。

凯奇“超验”的价值认定的另一方面,是他所强调的个性化。他表示“不喜欢政权,不喜欢什么法规,即使是好的法规我也不信……我痛恨那些法规对自然界所产生的一切,把自然界的一切变成博物馆。”生机被扼制,灵性被禁锢,新鲜的氛围总要被侵扰。既然音乐是一个广阔的世界,那么这个世界的千姿百态它固有特色的显示,人们在揭示它时只是反映了这些特色的本来面貌,所不同的是每个人所取的角度和方式各异,有何同出一辙的必要和非循规蹈矩不可呢?

凯奇刻意求新、自我作古的举态不能不说除了“超验”的价值认定外,对个性化的突出是极为推崇的。难怪勋伯格评论他“与其说是个作曲家,不知说他是个发明家”。无论此言是褒是贬,但凯奇的个性轮廓却是被勾勒出来了。

4.凯奇对“东方思想”的悟会

凯奇接触东方佛学、禅学是在本世纪40年代后期。1947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了日本禅学师铃木大拙的禅学讲座。由此开始对佛学禅宗进行研究。1960—1961年间,他的《无声》(也译作《沉默》Silence)问世,他又把它称为《一个作曲家的忏悔》。著作陈述了他在佛学禅宗思想影响下,对人生、对艺术的超俗之见。他写道:“在东方哲学中,我对‘无声’产生了兴趣,并且很自然地发展着。”“无声”的蕴意、“无声”的能量、对“无声”的悟会是他从佛学的“四谛”、“九心轮”学说中逐渐体会到的。这种体会相应导致出他对音乐本体及如何体现这种本体的一些独到见解。

佛学有“四谛”:苦(生存是痛苦);集(集苦有原因);灭(痛苦可消灭);道(消灭痛苦的办法,即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据说它可解脱痛苦,走向涅槃)。这“四谛”之说,反映了佛教建立时对现实生活不满和对人间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大同理想的追求。而“九心轮”是佛学修道之学说;也是禅定对“心性”的认识、分析和研究。“九心轮”据南方上座的《法聚论》所释是指天地间事物、人生的周而复始,轮转不息。这些思想,依凯奇看来是颇具“神秘”色彩的,但却集中强调了“变”这个重要观念,体现了一种超人之外的自然功力的作用。并与人的生活,艺术的表现息息相关、丝丝相扣。

凯奇的“轮回”、“无声”之表达,意求一种艺术上的“涅槃”境界。他把对佛学基本内核和至高境界的体会与艺术创作和审美的妙悟感受融汇贯通,形成一种全新的艺术观。他对此论述道:“假如这种轮回被迫停止,那么‘运动’也就应停止了。奇怪的是当‘运动’停止的时候,你会感到世界的其它部分并没有停止运动,而且没有一个地方不在运动着,很多情况都说明了这一点。假如我作为一个人死了,但对较小的动物来说,我仍像一幅风景画似地‘活着’,我并没有停止。把我放在地上,我成为另一种生命的一部分或是另一种运动形态。因此,运动与停止之间的唯一区别是在理念上。”运动是无穷限的。“在音乐中,除了声音什么也没发生,尝试制造无声是做不到的。我死之前有声音,在我死之后仍有声音,人们不必为音乐的前途担心。但是只有走到决定声音产生是有意还是无意安排的岔口,转到无意识安排方面的人,才会海阔天空、无忧无虑。”可见他在肯定变、动的绝对性时是把对“轮回”、“无声”在悟会置入其中的。这样就揭示了形成的表象不能囊括其内在恒动和变化的客观现实。理念的淡化,无意识的流露和“天人和一”的心性,就决定了他的后期实验性创作中声音(音乐)的无形性、无目的性、无功利性等特征。

凯奇视音乐本体如宇宙的构成一样,即它不能随意由人塑造,它不表现任何,却又包揽无穷。写作音乐只是遵循宇宙的规律,也恰似尊重生活本身。这就是说,音乐是一种不仅具有神奇魅力的玄妙性形式,还能使人们对它感悟后而浑然升华。而这种感悟带有一种“神秘性”色彩,恰似参禅。这就是他所运用的禅定方式的艺术审美。而“参禅最忌易明。易明则不情枯,情不枯则入不深,入不深则见不彻了,见不彻了则何有相应分。所以古人……令今人向无摸索处摸索。”他的无声之作《4′33″》就是运用禅定方式审美的典型例子。

值得注意的是:凯奇将禅定的方式用于音乐审美。在对欣赏对象静穆的观照中,由妙悟而形成的审美意象,产生了一种“无言”之美。禅定“顿悟”,和艺术的妙悟都是一种不见于书,不诉诸于理,难以言说,不可揣摸的颇具“神秘”色彩的特殊认识方式。这种感悟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还要说上一句就是:凯奇的艺术审美与中国古代道家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艺术审美观念是意契拍合的。

从上面对巴比特与凯奇的分析比较中可以看到,“唯理主义”和“反理主义”作为西方哲学思潮的标示,有它们的含义所指和范畴限定,但为借用到音乐理论创作中的深层蕴含之意,它实际上是指音乐家的哲学意识对音乐总体的把握。巴比特和凯奇身上所集中概括的理念仅只一字之差,但却体现了西方当代音乐发展中。两个截然不同的倾向所代表的方方面面。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西方文化的矛盾聚合,也可看到西方实验音乐发展的一个缩影。虽说西方实验音乐的传统是在深厚博大的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发展的,但短时间所形成的冲击力和影响作用是迅猛而剧烈的。它是社会变革、科技发展、观念更新、人的自我价值崇尚在音乐文化发展中的必然体现。

同类推荐
  • 桃符里的乾坤

    桃符里的乾坤

    本书由“名人对联故事”、“谐趣联故事”、“民间流传对联故事”与“妙联选录”四部分组成,主体是前三部分,里面包含数百个长短不一的故事和700多副对联。
  •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世界名人成功密码

    世界名人成功密码

    本书讲述了感动千万人的世界名人成长故事,包括荷马、亚历山大大帝、但丁、哥伦布、达·芬奇、哥白尼、米开朗琪罗、麦哲伦、塞万提斯、培根等。
  • 无情何必生斯世:那些穿越沧桑的经典爱情美文

    无情何必生斯世:那些穿越沧桑的经典爱情美文

    122篇爱情美文,122段让人豁然开朗的爱情感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纯爱心灵。不需要模仿,只要感悟就好,在感悟中它们就会在你心灵的土壤中成长,成为你一生的财富。
  • 扬清集

    扬清集

    本书为杂文、杂感集,书中许多文章为作者对一些事情所发表了的一些感慨,例如《爱书还是加负》《请放过李咏一马列》等,本书语言流畅、情感真挚。
热门推荐
  • 魔指棋圣

    魔指棋圣

    棋分黑白,始定一尊!十年前,天下第一宗派棋宗。居然一夜之间,土崩瓦解。此事堪称天下第一悬案,其中真相,至今无人知晓。十年后,拥有"棋魔指"的棋宗遗孤聂无双,横空出世。一手“棋魔指”,压尽天下各路天才!天元、棋手、棋士、棋王、国手、圣国手、小棋圣、官帝、棋圣。这是这个时代划分武功等级的标准,是所有武者公认的武学标尺!振兴棋宗,戎马江湖!这,是他的宿命!“棋魔指”,棋圣之路的开始……十年前的一场惊天阴谋,也将随之揭开……新书开张,求点击,收藏,推荐。
  • 贵妃回眸:六宫粉黛无颜色

    贵妃回眸:六宫粉黛无颜色

    “快来伺候本王吃饭。”某个骄横的王爷。“好。”杨樱撇嘴,吃,吃死你。李隆基看着碗里的葱姜蒜,满脸黑线,“你就给本王吃这个?”杨樱一脸笑容,“王爷,您不知道,这生姜能安眠,这葱葱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凝,还有这蒜,更不得了,能延缓衰老呢。”“那这鸡鸭鱼肉呢?”“王爷,那您可不能吃,那都不是好东西,不能让王爷吃这些,但是又不能浪费,所以只好劳烦我帮您吃了。”“真是谢谢你了。”李隆基咬牙,“滚回去吃饭,不用你伺候了。”【本文纯属虚构】喜欢请收藏~
  • 大龙门客栈

    大龙门客栈

    他,在恰当的时光、恰恰好的地点,懵懵然就被那个人〔捡〕到。然后,不得不用尽一生的气力怒吼——龙小花,你给我从墙上下来!不然,我撕了你的〔爹爹,太胡来〕!2009贺岁版Princess荣誉出品,晋江年度排行榜超人气作品——再掀〔武林外传〕恶搞狂潮看成亲第一天就被休掉的〔下堂妻〕如何尝尽人生百态,最终成为擅用白马皮、王子馅,再加英俊潇洒温柔体贴穿着飘逸侠骨柔情做调味的〔佟湘玉〕。
  • 穿越异世之妃常难缠

    穿越异世之妃常难缠

    穿越到一个废物的身上,没有灵根,受尽嘲笑,以强者为尊的世界她能否如鱼得水?“妖凰,你可爱我?”“爱。”多年后,“妖凰,如我不死,必定卷土重来。”地狱之渊上,一身如火的女子毫无留念的跳下。天上,妖孽男子留下血泪,绝望般的眼神看向地狱之渊。请期待--天才仙妃戏妖凰
  • 人鱼:哭泣的海岸

    人鱼:哭泣的海岸

    当浪花拍打海岸发出“哗哗--”的声音时,你可曾想过,是谁在哭泣吗?据说,人鱼的鳞片可以打造出最尖利的武器;据说,人鱼的眼睛可以在夜里发出最璀璨的光芒;据说,人鱼的眼泪可以抹去一切疼痛;据说,人鱼的心脏是海洋最深处的那抹蓝。……一切,都是传说,就连人鱼一族的存在都是传说。
  • 安宁重生带系统

    安宁重生带系统

    重生一世,苏安宁只想像她的名字一样,安宁一生。不再像上一世被白轻烟,也就是她的“好”表姐害死的那么惨,还有家人。让自己甩掉渣男;顺便干掉白轻烟,因为,她苏安宁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也要让母亲摆脱贱父;让外婆不再暴毙荒野;再让自己当回学霸。顺便带着全家奔向幸福的小康生活就好了。可是,这只从半路杀出来的妖孽算什么回事啊!为啥天天缠着她啊!还有系统,还她的安宁人生啊!
  • 美人侍妾

    美人侍妾

    若我只是貌美倾城,你会不会爱我一世?不会!为何?因为容颜终将老去,我若爱美貌,也许几年之后你就不再使我动心。哦。傻丫头,我爱的是你,一个能让我开心也能让我痛苦的人,只是你而已。“待你长大,我便回来向你要一世陪伴。”方君铭霸道地说道。“你可是要与我盟定三生?”她问道。他们青梅竹马,日久生情的爱恋在分别一刻才发现。一场灭门,将她的命运转变。大婚当日,她看着身旁的他,不是自己所爱,为了查出杀父凶手,她嫁做小妾。成了青梅竹马的嫂子······本以为一切顺利,夫君却在大婚当日听闻她婚前失贞,将她冷落,仿佛一瞬间所有努力都化作泡影,难道自己艰难的决定,不过是笑话而已?
  • 打开文学之门

    打开文学之门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激发了怎样的想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风格有什么不同?如何理解“无言谁会凭栏意”……文学,以独特的语言艺术构筑了异彩纷呈的世界。让我们打开文学之门,由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例子,深入理解文学的内涵,认识文学的功用和审美特性,感受文学的无穷魅力。
  • TFBOYS恋爱进行时

    TFBOYS恋爱进行时

    (本小说还有一个名字《TFBOYS十年的约定》,为作者另一个号原创,现转载至此,请注意。)几年前的一场邂逅,她念念不忘。再一次来到重庆,和三小只再一次邂逅,却能否把握好转瞬即逝的机会呢?成长、爱情、友情结合一体的浪漫唯美的故事,值得期待!
  • 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医药知识有如其他各门自然科学一样,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中国医学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同自然灾害、猛兽、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而成的。在中国历史上,曾有“神农氏尝百草”、“伏羲氏制九针”、“燧人氏取火”等有关医药起源的古老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