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7600000091

第91章 刘发清 一个不屈的英魂——忆林昭(2)

他摇摇头,说:“‘瓜菜代’嘛!但不许多吃,一天只准吃两颗……”

我的水肿病越来越严重,整日昏昏沉沉,但校医室连“银翘丸”也没有了。我知道自己病情严重,甚至作好了思想准备:我不能偷,不能抢,也不能逃跑。因为我是……可怜我才27岁!

最可怜的还是我千里迢迢之外的老母亲,因为她在我8岁时失去了我父亲,只有我一个独生子……正当陷于绝望之时,我突然接到一封来信。那柔中带刚的娟秀字体,一看便知是林昭的手迹(我到西北后一直和她保持通信)。我撕开信函,掏出、摊开信笺准备读下去时,忽然一个小纸包跌落地上。我俯身拾起,打开一看:——啊,全国通用粮票:5斤、10斤、15斤……一共30多斤!我急着看信,信中说:知我处境十分困难,她的日子虽然也不好过,可是她饭量不大,吃得少,因而有点节余,凑了这么一些,略表寸心,幸勿见外……我把信反复读了三四遍,用手帕攥了几回湿润的眼眶,心潮起伏久久难平:世界上最崇高的美德,莫过于“舍己为人”;世界上最完美的情操,莫过于“雪中送炭”。在这困难时刻,有的亲人为争夺一点食物而反目为仇,有的夫妻为几斤粮食而分手离异。而我和她只是一般同学而已,她送我的岂止是几十斤粮票,而是世问爱人与人爱的无私的情操和伟大的美德。她不仅向我伸出救命之手,而且展示了她那水晶般透明高洁的灵魂。这区区30余斤粮票,在当时仿佛胜过800斤、3000斤……难于计量的友情,使我感到渺小的身躯难以承受它的重量。我赶快回信,表示万分感激,信中还真诚敦促她“认真改造”,祝愿她“早日回到人民怀抱……”不久,我接到她复信,大意说此乃小事一桩,不足挂齿,至于足下所说“认真改造”云云,则“你我都是共坐在一条船上的“旅人”,船若靠岸,我亦可登……”

我对这30余斤粮票,倍加珍惜,每天限定加买半斤粮票的“花糕”或“黄团长”(黄玉米面馍馍),决不多加一两。直到这年夏收以后,我的每月口粮供应恢复到27斤,还有了一点萝卜之类的蔬菜。奇怪,我没有吃药,水肿病却不知不觉痊愈了。

可是同年10月以后,我与林昭的联系突然中断了。我给她写了一封又一封信,都仿佛石投大海。我多方猜测,四处打听,但都一直未曾听到有关林昭的半点消息。

1979年,我的“右派”问题得到改正,即将调回家乡之前,去看望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同学。我问她:林昭今在何方?她出入意外地满怀悲愤告诉我:林昭在文革中被“四人帮”枪杀了!

天哪!这简直是晴天霹雳,我仿佛触电一般,说不出半句话来,眼睛顿时掉下簌簌泪水。半天,我才吃力地想起鲁迅先生的“忍看朋辈成新鬼”诗句……我要了纸和笔,透过蒙胧的泪花,急急草就《哭林昭》诗一首,现摘抄如下:

此世难忘弭难粮,高情厚藉翰华长。

减君瘦体盘中粒,饱我孤寒病饿肠。

飘零沦落更惨死,蜃讯迟闻泪拈裳。

黄土冢中眠傲骨,惊水长啕怨浦江?

芳魂杳杳难入梦,春草幽幽一缕香。

船靠岸边君不见,空留遗恨泣同窗……可是林昭为何而死?怎样死?死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那位同学也和我一样,脑子里全是大“?”。直到“四人帮”被拉上历史审判台,报上发表了新华社记者穆青、郭超人、陆拂为写的报告文学《历史的审判》,才痛悉:“在我们熟悉的朋友中就有这样一位同志。这是勇敢纯真的南国女性,名叫林昭。由于她不愿意向风靡一时的现代迷信活动屈服,被关进上海的监牢。但是,她坚持用记日记、写血书等种种形式,表达自己对真理的坚强信念,心甘情愿地戴上‘顽固不化’的枷锁,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年轻的生命。她就义的详细经过至今无从查考,我们只知道这样一个消息:1968年5月1日清晨,几个‘有关方面’的代表找到了她年迈的母亲,宣告林昭已于4月29日被枪决。由于‘反革命分子’耗费了一发子弹,她的家属必须交纳5分钱的子弹费。这真是使人毛骨悚然的天下奇闻!……”后来,我又读到上海《民主与法制》杂志1981年第3期《林昭之死》一文,对林昭罹难过程才有较为详细的了解:林昭的舅舅许金元曾是中共江苏省委青年部长,“4.12”事变中牺牲的烈士。林昭的母亲早年追随其兄参加革命,为人民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林昭受其舅舅和母亲的影响,17岁参加工作,参加过“土改”,当过新闻记者,在工作中成绩出色。1954年她以江苏省文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1960年林昭因病回上海以后,与几个朋友编印了《星火》,她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了长诗《海鸥之歌》、《普罗米修斯受难之日》和一些针砭时弊的文章。林昭等因看了“南共纲领”,认为南斯拉夫情况和中国很相似,不妨将自己的意见写成书面材料寄给有关领导人作参考借鉴。她因而于1960年10月以“反革命分子”的罪名被捕入狱。因为她在狱中坚持真理,从不低头“认罪”,甚至变本加厉地直接有力地抨击“四人帮”大搞现代造神运动和愚民政策,终于从有期徒刑改判为死刑,立即执行。林昭的妹妹谈到她最后一次探监见到林昭的情景:“一见她,我大吃一惊,她的打扮正与外面一片红色海洋截然相反。她穿了一件淡色上衣,用白被单当裙子,长长地拖曳在地上。手臂上套着一块黑布,上面用白线绣了一个‘冤’字。她的头发留得很长,齐根扎了一条白手帕,宛如过去戏台上的窦娥……我隔着铁丝网发呆了。当然,我想我是理解她这样打扮的含义,这是另一种反抗……”林昭最后一份血写的遗书是:《历史将宣告我无罪》。

1979年1月,北大发出了关于林昭错划右派的改正通知。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复查了林昭案件,于1980年8月22日以沪高刑复字435号判决宣告林昭无罪,冤案终于平反昭雪。1980年12月11日,林昭生前部分老师、同学、友好和亲属在北京举行悼念会。参加者有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前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聂真,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罗青,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许觉民,前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人大新闻系主任罗列,北大中文系主任杨晦,杨伯峻教授,乐黛云教授,作家林斤澜,作家、北大同学刘绍棠、陆拂为等80多人。我未能参加追悼会,发去唁电:“千秋岂短,浦江尚滴罩卿血;四载何长,粤海无平难友心,”以寄悲愤与哀思。

林昭的悲惨命运,令我想起张志新,想起我们这一代不幸的知识分子。林昭的悲剧,难道不是时代的悲剧么?然而,决定暂时胜负的也许是力量,决定历史胜负的却只有真理。被残暴的“四人帮”所戕害的林昭,虽然傅下了,但历史已经证明,她是真理的殉道者。她只活了35岁,正当开花结果的盛年,没有结婚,无儿无女,“质本洁来还洁去”。她宛如夜晚一颗一闪即逝的流星,生命虽短,但那划过天际的璀璨光芒,会点燃人世间许多追求真理的心!

1985年夏天,我游览了古城苏州,参观了名扬中外的拙政园,驻足虎丘胜景,饱餐了中国的“威尼斯”——苏州水城的美容秀色。回到广州以后,有同学问我:去看了林昭的坟墓没有?

“什么?林昭有墓?”因为我仅仅知道林昭身后只留下一束头发。

他说:有。那是几个同学凑钱在林昭的故乡——苏州给她修了一个墓,——“一抔净土掩风流”。不过,是“衣冠冢”?还是骨灰墓?也许只是一个纪念碑。但即使是纪念碑也罢,我到苏州没有去看她,真说不过去,令人黯然。可是我又想,倘见了她,我能说些什么呢?就说“安息吧,林昭”吗?对此废话,林昭的英魂,即使在天堂上抑或在地狱里,她乐意听么?想来想去,我似乎找不到一句适当可说的话,我只默默地对自己说:

“惭愧吧,后死的苟且偷安的‘须眉浊物’!”

同类推荐
  • 思想的子弹

    思想的子弹

    这是一群活跃的、极具影响力的90后作者。“青 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这套书精选其中的20位集中推出,全面展现他们的文学才能。同 时,这套书还是90后读者文学爱好者的写作样本。 《思想的子弹》为其中一册,是90后代表作家张 文胜的作品集。 《思想的子弹》是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发出的最有利的呐喊。体现出青年一代作者中少有的 对世事、社会、人类的关注。
  • 古燕新声

    古燕新声

    本书收录了近十年在固原一中就读的学生作品,分为初中部分和高中部分。
  • 散文卷(宁夏文学精品丛书)

    散文卷(宁夏文学精品丛书)

    《宁夏文学精品丛书:散文卷》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宁夏是一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边塞大地,也是文学的沃壤。这里的土地和人民、风物和人情成为了宁夏作家书写、赞美与思索的主要内容和对象,他们力求从西部荒凉的表象下寻找和挖掘人们顽强的生存状态和坚韧的民族性格。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从张贤亮到以“三棵树” “新三棵树”为代表的宁夏青年作家群,以独特的生活经验、历史记忆和诗意的言说,创作了大批优秀作品,用文学的方式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发出生命的强音,营植出一道令人瞩目的文学景观。他们的作品不仅丰富了当代中国文学,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宁夏乃至西部的精神入口。
  • 窗外诗雨

    窗外诗雨

    从星期一到星期天过得很快,一转眼十五年的写作时间“不翼而飞”。现在,我终于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书《窗外诗雨》。我四处打工,到处漂泊,曾几度想放弃创作,只因心中有种无法割舍的情愫,又重新提起笔来。如果你也真的喜欢写作,就不要轻言放弃,要相信这个世界只要有梦想就会有美丽的故事发生。
  • 吟诵关中:陈忠实最新作品集

    吟诵关中:陈忠实最新作品集

    《吟诵关中——陈忠实最新作品集》收集了作者自2002年至2006年之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2篇、散文、随笔57篇,文论、对话49篇,共40余万字,由于作者近几年未出版图书,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出版本书是为了给关心他、研究他的读者与机构一个交代。
热门推荐
  • 末世卡神

    末世卡神

    独孤玉,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网文作者,由于不会跟潮流,不懂得穿越、重生,依旧默默地为某网站做着义务劳动……劳动最光荣,只是有一只恬不知耻的“母蚊子”,竟控制不住自己的欲念,想跟独孤玉来一次亲密接触,这种浪荡至极的生物自是遭到了独孤玉无情拒绝,一巴掌打死,结果你猜怎么着……它带着悲恸欲绝的神情,幽怨地变成了一张扑克牌大小的卡片……回想当时,独孤玉承认手残了,居然一个好奇就拿起了那张卡片,开始了一段末世的卡神传奇……
  • 弑天圣皇

    弑天圣皇

    萧明昊,空炎城百年难得的骄子,遭人陷害,丹田破碎,一朝沦为奴隶;身陷绝境,百折不屈,获得神秘轮盘,就此崛起。丹、器、儒、医……精通奇门道术的九大圣灵,神秘的无名经,古老的神藏圣轮,让萧明昊在万族天骄之中,横空崛起,演绎出万古传奇!
  • 一生一世闺蜜

    一生一世闺蜜

    大学毕业以后,上官墨轩的生活一天不如一天,男友的离去,闺蜜的背叛,好,你们等着,我会让你们常常心碎的感觉。三年后,她是全国十强的上官集团的董事长。闺蜜跪在楼下请她原谅,她站在窗边冷笑道,徐儒雅这是你自找的,当年的我会一点点的还给你(第一次写文啦,求别吐槽)本文讲述两个不再是闺蜜的人,慢慢的又和好了。
  • 青宫译语

    青宫译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烟雨沧澜

    烟雨沧澜

    为救一个小女孩,就这么穿越了?金手指呢?怎么还失忆了!不过还不错呀,好歹是一个王爷。可是麻烦为什么总是找上我?世事无常,当他以为自己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安宁。乱世降临,战火燃遍,硝烟四散,风雨飘摇之中,他将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末世鬼神双雄

    末世鬼神双雄

    3046年。钇星。这里居住着钇星人,以及被强制移民到钇星的地球人。这不是科幻,这是现实。钇星人和地球人都没有意识道:钇星已经进入末世。而拯救钇星和地球人的责任,却给了两个稚嫩的肩膀。
  • 我真是大作者

    我真是大作者

    吴庸是个作者,哦,就是那种月收入不过500元那种有一天,他得到了一台旧电脑。然后...然整个世界都特别NB了
  • 启迪青少年学习做人智慧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学习做人智慧的故事

    本书分为励志篇和哲理篇,内容系统,包括爱的内涵、为人处世、智慧人生、走向成功、挑战命运、教育哲理、财富智慧等内容,多层面、多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生哲理。将许多人生哲理以最简单、最朴实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计读者能抛开理论的迷雾,直入心灵,获得人生感悟。
  • 花开半夏,一叶知秋

    花开半夏,一叶知秋

    人生如于雪中行走,而我不过是想在终点处回首之时,能看见自己足迹绘成的图案并不违己心罢了。
  • 末世单人行

    末世单人行

    孤独的世界,孤独的人。秦云永远是孤独的,他孤独的在这个世界上行走,他冷血,他残酷,只为活下去,好好的活下去,然后找出一些事情,一些他怀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