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6200000027

第27章 元杂剧的体制、脚色与音律(7)

金仁杰,字志甫,杭州人。生年不详,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钟嗣成《录鬼簿》云:“余自幼时,闻公之未得与之见也。公小试钱谷,给由江浙,遂一见如平生欢,交往二十年如一日。天历元年(一三二八年)戊辰冬,授建康崇宁务官。明年己巳正月叙别,三月其二子护柩来杭,知公气中而卒。呜呼!惜呼!所述虽不骈骊,而其大概多有可取焉。”另外,钟嗣成有[双调·凌波仙]曲挽其生平:“心交原不问亲疏,契饮那能较有无。谁知一上金陵路,叹亡之命矣夫。梦西湖何不归欤,魂来处,返故居,比梅花,想更清癯。”所作杂剧七种,现在流传的有《萧何月下追韩信》一种。《太和正音谱》评其词曲格式如“西山爽气”。

杨梓(1260~1327),海盐澉浦(今浙江海盐)人。祖父、父亲均为宋朝官员。至元三十年(1293)元兵征爪哇,以功封安抚总使。官至嘉议大夫、杭州路总管。后辞官归里。杨梓熟谙音律,以善唱南北曲著名浙西,与当时著名散曲家贯云石友善,并得到贯的指点。所作杂剧《下高丽敬德不伏老》、《承明殿霍光鬼谏》和《忠义士豫让吞炭》三种,今皆存。《下高丽敬德不伏老》写唐代名将尉迟恭遭黜后重新任用,表现出老当益壮的精神。《承明殿霍光鬼谏》写西汉时大司马霍光忠于皇室,生前竭力辅佐,死后“为国家呵一灵儿不散”,还以鬼魂进谏。《忠义士豫让吞炭》写晋国智伯(荀瑶)的家臣豫让为了报主人之仇,“漆身为癞,吞炭为哑”,变形装疯,最后自刎身死。宣扬“为臣尽忠”、“为主忘身”的封建道德和愚忠思想,表现了作者的道德观念。

萧德祥:名天瑞,号复斋。杭州人。《录鬼簿》将其归入“方今才人相知者,纪其姓名行实并所编”一类,可见,他的生活年代,与钟嗣成大致同时,具体生卒年已不可考。其戏曲作品今存杂剧《杀狗劝夫》一种,戏文《小孙屠》一种。

《杀狗劝夫》写孙华与无赖柳龙卿、胡子传相交,其弟孙荣规劝其兄。孙华听信胡言,反将孙荣逐出门外。孙华妻知其夫不正,于是设计杀死一狗,剥去皮尾,饰以人衣,放在门前。孙华见而大恐,请来柳、胡二人一同掩埋。二人反目,不但不助,反而报官。孙荣至公堂,为救其兄自认杀人。后华妻杨氏亦至公堂,说明原委。官家惩处了柳、胡,旌表了杨氏。

朱凯,字士凯。生卒年与里籍均不详。《录鬼簿》有其小传,称“小曲极多,所编《升平乐府》,甚工。类集群公隐语,标曰《包罗天地》,又有《谜韵》一集”。贾仲明补《录鬼簿》吊词有“诗禅隐语精,振江淮独步杭州。王彦中弓身侍,陈元赞拱手听,包贤持拜先生”。则其主要活动在江淮流域,或即为杭州人。《录鬼簿》列入“方今才人相知者”,据其小传,钟嗣成曾为其所编乐府、隐语集作序,则其当与钟嗣成同时,生活在元代后期。杂剧存《昊天塔孟良盗骨》一种。

王晔,字日华,号南斋,杭州人。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元代中后期。《录鬼簿》将其列入"方今才人相知者"类中,称他“体丰肥而善滑稽,能词章乐府,临风对月之际,所制工巧“。曾做《优戏录》,今佚,仅存杨维桢所作之序于《东维子文集》卷十一中。其子王绎,擅长绘画,见《南村辍耕录》。其剧作有《破阴阳八卦桃花女》、《卧龙岗》、《双卖华》三种,今存前一种。另有与朱凯合撰的《风月所举问汝阳记》小令十六首及套数一套。

元杂剧的剧本结构

§§§第一节一本四折一楔子

就元杂剧整体体制来说,正如王国维所说的那样:“元剧每折唱者,止限一个,若末,若旦;他色则有白无唱。若唱,则限于楔子中;至四折中之唱者,则非末若旦不可。而末若旦所扮者,不必皆为剧中主要之人物;苟剧中主要之人物,于此折不唱,则亦退居他色,而以末若旦扮唱者,此一定之例也。”王国维之前金圣叹在贯华堂本《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三回评语中也谈到了这一点:“每一篇为四折,每折运用一人独唱,而同场诸人仅以科白从旁挑动承接之。”也就是说,“一本四折一人主唱”是元杂剧的基本演出体制,但由于许多作品都有一个“楔子”,所以有时也被称之为“一本四折一楔子”。在杂剧中,它的剧本结构通常是一本四折,但也有例外,一本五折、六折,甚至更多的也有,比如《赵氏孤儿》用五折,《秋千记》用六折,而《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五本二十一折”。有的作品还有两个楔子,但“一本四折一人主唱”是元杂剧的基本结构。也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元杂剧一本中所有的唱曲(一般为四套)只能由一个角色歌唱,“同一折里两个脚色都有唱的,在元杂剧里当属特例。一个主唱是元杂剧的基本体制,越出这个体制规范的仅是个别。”这个主唱的角色就是所谓的“正角”。“正角”一般有两种角色,一种为末,另一种为旦,当正角扮演男性人物时就是“正末”,当正角扮演女性角色时就是“正旦”。如果是女性角色主唱的剧本就称之为“旦本”,如果是男性角色主唱的剧本就称之为“末本”。

元杂剧的开场没有固定的角色,这一点与南戏必须要由副末开场不同,而且上场后一般会有一段科白表演,然后再唱。这种形式不仅在首折如此,每一折都是这样。而且,演员在演唱过程中,很少一唱到底,而是在曲与曲之间不断插入歌唱者或其他角色的科白,有时在一只曲子的演唱中,也插入歌唱者和其他角色之间的科白。

需要说明的有两点:第一,在元杂剧中,正末与正旦有时并不一定要始终扮演一个人物,如在关汉卿的《单刀会》中,正末在四折中分别扮演了乔国老、司马徽和关羽三个人物。第二,正末与正旦有时扮演戏的也不一定就是戏曲中的主角,如《火烧介子推》前三折正末装演的是剧中主要人物介子推,而在第四折中,正末却扮演了一个与剧情并无密切关系的樵夫。《争报恩三虎下山》的主脚应该是杨雄、燕青和鲁智深,而主唱人却是李千娇;《千里独行》的主脚是关羽,可主唱人却是甘夫人等等。也就是王国维所说的:“然于有例外者……盖但以供点缀用,不足破元剧之例也。”

相对于同时代的南戏与后世的戏曲,元杂剧这种“一本四折一人主唱”的体制是比较独特的,何以会如此的体制?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一般认为,之所以有这样的体制,是由于要考虑到为了吸引观众,为了让观众“细辨其味”而达到观看的最佳效果,同时也为了展现演员的唱功。如徐慕云认为:“一本四折一人主唱”。

“杂剧有一特异之点,与传奇不同,为吾人不可不知。即全剧唱词大都属于正角一人,而正角又辄不外正末与正旦二角。……当时之体例,何以如此,似不可解。以意度之,杂剧既以四折为限,若各角分唱,于支配上固不经济;而主角唱词减少,聆者不得细辨其味,亦兴会有所未足与。然取元曲杂剧观之,每折中,正角所唱曲词,动逾十余支,非钢喉铁舌,又何以克胜此任,亦见古调之难矣。”

徐慕云的意思是,元杂剧只有四折,不可能让各角都去唱,因为,如果各角都唱的话,主角的唱词就会减少,使得观众不能“细辨其味”从而不能更好地打动观众,但一人演唱,就必须要注重演员的唱功。徐慕云其实并没有讲清楚为什么会形成“一本四折”这种体制,而且他所谓“一人主唱”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于支配上固不经济”的说法也值得商榷。比如周贻白先生就给予了否定:

“一般元剧虽然多用正末、正旦两项脚色主唱,但剧中人物却可以变换。比方《孟良盗骨》一剧,正末兼扮杨令公、孟良、杨五郎三个;《谢金吾》一剧,正旦兼扮佘太君、长国姑两人。因此,一项脚色,便不等于只用一个演员,否则从开场到散场,由一个演员从头唱到尾,未免劳逸不均了。”

其实周贻白先生的意见也不一定完全合适,因为,从开场到散场,由一个演员从头唱到尾的情况并不是不存在,而且,如前文所述,在一场之中,也并不是要从头至尾一直唱下去,一般都是歌唱的正旦或正末上场念白后,先自我抒情性地唱一只或数只曲子,中间还有其他演员和歌唱者自己的科白表演。有时在一只曲子的演唱中,也插入歌唱者和其他角色之间的科白。再说,即使是一个人从头唱到尾,也不一定就会“劳逸不均”,比如我们今天的一些演员在开开个人演唱会时,也是几乎从头唱到尾。

我们认为,之所以形成“一本四折一人主唱”这样的体制,与宋金杂剧和诸宫调的原始形式有直接关系。正如我们前文所述,诸宫调是一种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的说唱艺术,而艺人在表演过程中只需要一个人进行表演,而不需要其他人与之对白或对唱,其实,这样的形式在一些古代文献中也有记载,宋·洪迈《夷坚志》支乙卷六“合生诗词”条记载:“予守会稽,有歌诸宫调女子洪惠英,正唱词次,忽停鼓曰:‘惠英有述怀小曲,愿容举似。’乃歌曰……”可以看出,诸宫调艺人洪惠英的表演就是自鼓自唱。这种形式也被元杂剧所继承,而元杂剧虽然在戏曲的发展史上可以说是成熟的戏曲,但毕竟是刚刚成熟,还没有成熟彻底,于是,就有了“一人主唱”的体制,这既可以说是诸宫调在元杂剧中的残留,也可以说是戏曲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正如郑振铎先生所谈到的那样:

我们都知道,诸宫调是由一个人弹唱到底的,有如今日流行的弹词鼓词。凡是这一类的有曲有白的讲唱的叙事诗,从最原始的变文起,到最近尚在流行的弹词鼓词止,几乎没有一种不是“专以一人”“念唱”的。……这一点,在元人杂剧里便也维持着。……如果元剧的旦或末独唱到底的体例是有所承袭的话,则最可能的祖称,自为与之有直接的渊源关系的“诸宫调”。戏曲的元素最重要者为对话,而元剧则对话仅于道白见之,曲词则大多数为抒情的一人独唱的。虽亦有与道白相对答的,却绝无二人对唱之例,这种有对白而无对唱的戏曲,诚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诸宫调的那个重要的文体,恰好足以供给我们明白元剧所以会有如此的格例之故。更有趣的是:在宋金的时候讲唱诸宫调者,原有男人有女人,元人杂剧之有旦本有末本,也当与此有些重要的关系吧,否则,在旦末并重的情节的诸剧里,为何旦末始终没有并唱的呢。

至于“一本四折”体制的形成,其实更加清晰,与“一人主唱”的形成情况基本类似。如果说“一人主唱”是受到了诸宫调的影响,那么,“一本四折”的形成就是完全受了宋金杂剧的影响。对于宋金杂剧的体制,前文已经进行过论述,我们这里仅仅提到其演出体制,即宋金杂剧分为四段,第一段为“艳段”,第二、三段为正杂剧,第四段为“杂扮”。虽然这四段的演出在内容上并不一定存在必然的联系,但形式上却为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确定了基础,这就是为什么“一本四折”是元杂剧通例的原因。

不过,随着戏曲的不断成熟,元杂剧“一本四折一人主唱”的演出体制也逐渐有所变化,开始出现了其他脚色演唱的形式,如《薛仁贵》第三折中,旦与丑各唱了一曲《双调·豆叶黄》,《蝴蝶梦》第三折中,丑唱了一曲【端正好】、一曲【滚绣球】:

(王三唱)【端正好】腹揽五车书,(张千云)你怎么唱起来?(王三云)是曲尾。(唱)都是些《礼记》和《周易》。眼睁睁死限相随,指望待为官为相身荣贵,今日个毕罢了名和利。

【滚绣球】包待制比问牛的省气力,俺父亲比那教子的少见识……

而且还出现了对唱的形式,《张生煮海》与《生金阁》中,有了正旦与正末的对唱。如《张生煮海》中第一、二、四折正旦主唱,第三折却是由正末主唱。这种形式在后来的杂剧中越来越频繁,随着南戏的兴起后,元杂剧“一本四折一人主唱”的演出体制被打破,南戏出现各种形式的演唱,诸如对唱、轮唱、合唱、伴唱等形式不一而足,使得演出形式更加灵活,人物形象的刻画与表现也有了更为宽阔的空间。

§§§第二节关于“折”的探析

关于元杂剧中“折”的含义,历来争议较大,一些研究者认为,“折”就是演出单位。持此观点的研究者比较多,如张庚、郭汉城等人就认为元杂剧中的“折”,“与场也没有多大区别。”钱南扬先生也认为:“金元人以脚色为标准,无论什么脚色上下一场,都作一折计算。所以《诈妮子》有十一折,一套曲子也当一折,《薛仁贵》有十折。”齐森华主编的《中国曲学大辞典》认为:“‘折’在元刊本杂剧里意思与‘场’相近,即以剧中人物的上下场为一个段落。”

以上观点虽略有不同,但基本上是将元刊本的“折”与“场”看作同义词,认为“一折”就是表示“脚色上下一场”。

也有研究持不同意见,如王万岭就认为,元刊杂剧中的“折”属于剧本中“舞台提示”的范畴,而与分“场”分“折”没有直接的关系:

同类推荐
  • 相声

    相声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相声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一门民间传统艺术,然而在旧时代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解放后,曾经岌岌可危的相声艺术才获得了新生,并且发展迅猛。它从北方的几个城市风靡至全国,由城市发展到农村,由市井阶层的狭小范围扩展到各个阶层,形成“妇孺皆知,雅俗共赏”的发展趋势。
  • 京剧·灯谜·典故

    京剧·灯谜·典故

    本书汇集的灯谜,皆以京剧剧目名称,或著名京剧艺术家,或耳熟能详的经典唱词为谜底。并介绍与谜底相关的典故和知识。
  • 宝石名鉴

    宝石名鉴

    一本装帧设计高端,同时内容非常基础的宝石书,看完之后,令人赞叹——宝石的芳华,千年累积,经过雕琢,流传百世。关键基础鉴定法、选购秘诀、评选等级、基础知识讲解、如何看宝石鉴定书等,让入门者在选择宝石的时候心中有数。26种宝石,世界分布图,令人目不暇接。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美术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美术精粹

    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大师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会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去。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精心编写的这套丛书品位高雅,内容丰富,设计、装帧精美、时尚,不仅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还可以收藏,或作为礼物馈赠亲朋好友,是一套能让读者从中获益良多的读物。
  • 教你学习曲艺

    教你学习曲艺

    分3章:演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各类演讲妙语译析、有关演讲的名言集锦。
热门推荐
  • 玄道尊主

    玄道尊主

    万寿大陆广阔无际,共分五洲,中耀天洲,东雷地洲,西元人洲,南荒玄洲,北海黄洲,大陆之上天地玄气充斥,宗门林立......主角穆天玄意外穿越,重生为天凌宗的外门弟子,由于资质平庸至极备受宗门弟子欺辱。机缘之下得到高人真传,修炼末日刀诀。家传至宝——七宝玲珑揭开身世之谜,大陆之上令人闻风色变的九幽噬龙兽原来是头墨麒麟…且看主角穆天玄一人一兽如何踏破苍穹登顶强者之颠……吾既证大道,当以本尊之名命为“玄道”天下苍生,万物生灵,当遵从本尊号令……
  • 易烊千玺:霸道总裁虐宠娇妻

    易烊千玺:霸道总裁虐宠娇妻

    三年合租,他和她彼此相爱,大学毕业她带着他的孩子远走高飞,三年后她带着孩子回来,他开始了报复直到再次失去他明白他一直爱的都是她,残酷的斗争,虚伪的面具,真诚的爱,最坚实的友情支持他们走过一道又一道砍
  • 如以天地为洪炉

    如以天地为洪炉

    如果说一个不想永生成仙的修士不是一个有理想的修士,那么一个不想自己创造出金手指的主角一定不是一个有理想的大魔王。
  • 绝症理疗师之西游解析

    绝症理疗师之西游解析

    本文叙述的是一个对这个世界有深刻理解的人用一种客观的态度以解读著作的方式为绝症病人讲解这个世界的主要规则
  • 火影之二次元系统

    火影之二次元系统

    一人一宠一系统,火影里面我最强!【这是一只神宠和一个系统以及一个宅男的故事】
  • 王爷太倾城:嚣张少妃

    王爷太倾城:嚣张少妃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韶华极盛时抽身离去,爱得短暂凄凉,如光一样消逝…原来…需等到风住尘香花已尽,方可看到最后的风清月朗,花好月圆。冷傲雪一个背负着血海深仇的江湖女子。亲情与爱情的两难,她到底该何去何从?【本故事纯属虚构】
  • 崩坏星际的传奇物语

    崩坏星际的传奇物语

    蠢货!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无节操群号:371268038
  • 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

    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为戴望舒的诗歌译作。全书精选了十九世纪末英国颓废派诗人道生的知名作。
  • 总裁专宠:娇妻快入怀

    总裁专宠:娇妻快入怀

    一开始,她爬上他的床只为了拍一张想入非非的照片,哪知他醒后却真的误会了,还让她负责。负责?迟大总裁,不就是解了两颗纽扣,怎么跟你失了身样的严重啊!第二次上他的床,竟然是被他主动抱上去的。诶!不对,怎么开始解她纽扣了,看他邪恶的眼神,糟了,这是要失身啊!“唔...抗...抗议....唔...”“宝贝,抗议无效”
  • 气溅凌霄

    气溅凌霄

    这是血气喷张的世界,腐烂不堪万丈深渊,但只要你不断向前,你会看到新的世界。功名荣华不过是浮云,得气上道乃为不破,终为圣。气法林立,争强斗胜,万法归宗,汇为一气,方是最高境界。可与日月同辉,长生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