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龙成吗?”——凡逢新顾客,县城南关小香港发廊的诸位师傅都要来这么一句。顾客如果摇摇头说不是的,再反问:“怎么了?”男师傅们就不大自然地连说:“没事儿没事儿,随口问问。”
顾客便有点莫名其妙,暗自揣测着内藏之玄机。
若遇见女师傅就不一样了,问的倒仍是这话、这内容,但婉转多了,也技巧多了。特别是有一位叫李小菊的,嘴巧得很,说话不单单很技巧,而且干脆称得上是艺术。
当然,在技术行业干,嘴巴仅仅是一方面,关键得看十八般武艺。小菊虽然只虚岁三十,却已在美发行当干了十一年。称她为西峡县美发美容界最年轻的元老也不过分。她屡次在国家省市美发大赛中获奖,前年又被评定为“高级美发技师”,属小香港的台柱子,挑大梁的。
用农村话说:这女子嘴一份,手一份。
我首次进小香港,就是慕名而来,专找小菊,洗头时她问:“你好像在龙成上班吧?”
“不是,我在文化馆。”
她“哟”了一声又说:“好地方啊,吃财政饭的,多少人争着去呀……”
我对她第一句问话总觉得奇怪,就打断她的话,穷追不舍:“你怎么想着我在龙成?”
她微笑着道:“我去龙成办过事,好像在那儿见过你。”
这解释很合理,便不再追问了。可是以后又去几次,不时听到其他师傅也这么问顾客,甚至有一位男师傅又这么问过我,这位男师傅可不像小菊说话那么天衣无缝。他问得磕磕绊绊,叫人起疑,我也确实起疑了,怎么回事儿?师傅们都得了什么病?为何见顾客就问:“你是在龙成吗?”
龙成是个有几千名职工的大企业,县城内美发行业竞争又十分厉害,小香港的老板是不是瞄准了这儿的顾客资源?——不对!从地理位置讲,小香港位居县南关老街(老车站)与仲景大道的交叉口边,用商界的话叫“口子好”。二是小香港设施一流。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这儿美发技术在全县响当当的,不少科局领导,甚至县领导都开着小车,从北关跑南关地来理发。平时淑女帅哥则不断头地拥来,生意可谓红火,所以,人家根本不用担心有无顾客的问题。
那么,各位师傅为何坚持不懈地问:“你是在龙成吗?”
熟了之后,我问小菊,她稍微犹豫一下,终于告诉我:在县城高档一点的理发店剪发,流行价为一次十五元,我们小香港属得上高档吧,但凡龙成人我们只要十元。如果买年卡,流行价为十元,凡龙成人我们只要八元。还有烫染卷等,对龙成职工统统优惠……
我说:“为啥?”
她说:“因为我当家的在龙成。”
她又告诉我:丈夫原来失业在家,全家人的生活全靠她理发的收人,难死了。以后丈夫进了龙成,每月近两千元,额外还常有奖金,全家生活才彻底翻个过儿……
她感叹一声道:少向职工们要那三两块钱算个啥,人家公司除了给职工工资奖金,连洗衣粉、肥皂、香皂月月都想到了。你说说,咱是块石头也该叫龙成暖热了……
我也很动情的,想:知道感恩,知道报恩,小菊真好!小香港发廊真好!龙成职工家属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