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4300000044

第44章 青灯有味忆当年(5)

叔河先生是岳麓书社的创业人之一,他在任职岳麓书社总编辑时,有过许多开创之举。他主持编辑的《走向世界丛书》,享誉遐迩,已有几种不同文字版本,真的是“走向世界”了。他负责编印的《凤凰丛书》,专意于旧籍新刊,旨在文化积累,贡献甚大。他率先刊印曾国藩、周作人等人的著作,不惧风险,有胆有识,在读书界产生了强烈反响。我想“岳麓”今天在社会上的声誉,应该说与叔河先生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好几年前,有位专治中国近代史的学人,同我谈及《从东方到西方》一书(即钟叔河为《走向世界丛书》所写的多篇前言结集),对作者其人佩服不已。另有一位我认识的学人,亦是研治中国近代史的专家,他在自己的著作中,盛赞《走向世界丛书》,认为该丛书为研治近代中国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资源。叔河先生实不愧为当代大陆出版事业的有功之臣!

叔河先生虽于数年前已卸去总编辑重任,我则以为这对他似更有利,大可静心致力于编书著书。我觉得他编书著书,以及他写在“书前书后”的文字,虽颇见“雅趣”,但决不是“自娱”性的,而是用心良苦,不乏“为往圣继绝学”的心志,客观上起到了传递文化薪火的作用,叔河先生已刚过“耳顺”之年,按中国传统的说法,六十为一甲子,有周而复始的意思,因此也就又拥有了一片新天地。去年闻说他承担了一项国家重点科研课题,忙于著作研究,我寄函致贺。他在复函中说:“事实上还并没有完全‘投入’。”我是真希望他能“投入”,而且企盼着能够先睹他的著作为念为快。

(一九九三年五月四日香港《大公报》)

致舒芜书(节录)

程千帆

重禹兄:

叔河先生文及兄所补谊,甚精辟,可算是给风派君子一鞭,然不知有效否也。世人竞选高大全之今人,祸延古贤,久已忘却“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之教导,于是乎只知李白的人民性加浪漫主义,白居易则人民性加现实主义矣。封建地主阶级要其妻妾婢妓提供性服务,虽文天祥亦视为当然,且在其心目中,上阳白发、浔阳商妇固可同情,而杨枝、骆马亦当留恋,事或并行而不悖也。故白居易从不自称为现实主义的人民文学家,亦从不因有人加此封号遂竟掩盖其不伟大的一面。世人欲以高大全之帽子赠之,又拉起一块遮羞布,名曰“历史的局限性”,宜其林锴先生之呵也。

弟帆,一九九六年十月五日

重禹尊兄:

叔河先生文,若如尊示,实王船山《读通鉴论》《宋论》之嗣章。古人颂天声振汉,大业昌唐,亦有臭汉脏唐之诮,大概超人之私生活亦复超人。近人有以此议则天皇帝者,陈寅老叹曰,若想到她是皇帝,则自可不必如此云云。令人齿冷者要既为妓女又立牌坊,古难圆光,以欺后世耳。肇仓积学可佩,然其思路沉实而不灵通,或是邵西老人之传也。辨乐天事,弟所谓欲以文献学解决文艺学问题。尊意云何?

千帆拜,一九九六年十月十七日

(二〇〇三年七月《闲堂书简》初版)

钟叔河先生的散文

徐雁平

《钟叔河散文》是浙江文艺出版社的名家散文系列中的一种。钟先生的散文能自成一家,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阴。集中的文章基本上是八十年代以后写成的,是成熟的心智对现实与历史的点点滴滴的观照,因为那场劫难的扼杀和折磨,他的文章被迫省略了那种风花雪月的抒情阶段,而直接从思考与回忆开始,故而文章的气息显得老成,好像有些灯下闲坐,细说前尘旧事的味道。另外一点,我要特别强调的是,钟先生的很多散文,明显是有周作人散文的流风余韵。但愿我没有误读。

近些年在散文的分类中,是有“学者散文类”一类,它的特点可能是注重散文的学理品位,而在抒情描写上更加节制,如果这一名目能立得住脚的话,钟叔河先生的散文当然可以列入其中。钟先生生于一九三一年,十八岁起做编辑,他在这方面的成绩,最为人称道的是《凤凰丛书》《走向世界丛书》和周作人散文的系统整理,这些工作在今天看来意义或许不很明显,但将其置入改革开放之初的语境中,它们有令人震撼的影响。他从整理旧籍中发掘出新精神,以与时代的潮音相呼应;或者以旧籍新刊弥补中国当时贫弱的精神世界。这种有规模的整理,并不是一夜就做成的,钟先生在此之前就潜心准备过多少年,思索的结晶就是《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从东方到西方》等研究近代思想文化史的著作。这些著作连同后来结集的《书前书后》,都是编辑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字,因写所知、所感、所想,故绝不浮泛。按钟先生的想法,这都是实实在在的“编辑应用文”。说到编辑应用文,可真不能小看,要写得好,有思想,不落俗套,绝非易事。看看宗白华为《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写的编者按语,以及叶圣陶先生为开明书店图书写的广告,岂等闲之辈能为之!好多年前,我就读过《〈凤凰丛书〉总序》《〈走向世界〉后记》这两篇短文,感觉之好,以至到今天在同类作品中仍没有一篇能超过它们,它们好像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文辞和思想的收放都恰到好处,忍不住要抄录《〈凤凰丛书〉总序》中的几小段文字:

《凤凰丛书》专刊旧籍,不收新作。它的宗旨是宽容。入选之书,着重在史的价值和文的趣味,不一定代表编者和出版者的观点和立场,不必都打上五爪金龙的印记。

西方传说中也有所谓“凤凰(phoenix),活满五百岁时,聚香木以自焚,从火中而新生。可见一件东西只要真有人喜欢,人们就不会愿意它永远死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也是如此。

《凤凰丛书》切盼得到大家的帮助,欢迎大家提供选题,参加编辑,使它能活得稍微长久一点。伊斯兰神话中的西摩尔格也是一种神鸟,“上帝把它创造得十全十美,但后来它变成祸害并被杀死”(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希望我们的凤凰的命运会比它好。

也就是从这两篇稍早的序文中,我隐约感觉到钟先生的文笔是受了周作人散文的影响,后来在他不断编辑整理周作人散文的过程中,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耳濡目染,受影响是情理之中的事。再后来在《书屋》上读到一封钟先生于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写给周作人的信,谈他对周氏散文深到的感受,更证示他对周氏散文的喜爱并非泛泛的崇拜偶像,三十年后,他用十年之力重编“周作人散文全编”,收散文近三千篇,共分十卷,第一卷是《中国气味》(思想·社会·时事),第二卷《千百年眼》(国史·国粹·国民),第三卷《本色》(文学·文章·文化),第四卷《人与虫》(自然·科教·文明)……单看这种以主题为中心的编排方法,也稍能窥见钟先生对周氏散文的整体性把握。他对周作人《儿童杂事诗》的笺注,曾与周氏的诗、丰子恺的画并称三美,他的笺注方法主要是以周氏之文(有时也引鲁迅之文)笺注周氏之诗,并辅以他的日记或其他杂著,七十二篇笺注就是七十二篇隽永的小品文,实在让人感受到民俗之美和逝去的平民生活的境况。

我也有点相信除文笔和审美趣味之外,钟先生对底层生活的关注和那种亲切的感受,也是受了周作人的熏染。如《汉口竹枝词》《西关古仔》《黄鸭叫》《血门的风俗》诸篇就是这方面的佳作,它们是过去生活的记忆与知识的融贯,其中《黄鸭叫》写的是湘江中一种很贱的野生小鱼,在文中我们能嗅到鱼的鲜美,感到民风民俗的点滴和社会的变迁,文末还有一段小小的考订与感想,它几乎是一幅世俗生活的风情画,那种闲淡的笔调最似周氏晚年的“《亦报》随笔”。

(二〇〇〇年三月十二日《深圳特区报》)

读《偶然集》随想

卫建民

我接触周作人的作品,按先后次序是:《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个十年郁达夫选的一组;上海书店印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采辑的几种;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周作人早期散文选》;最后,就是钟叔河先生编的《知堂书话》《知堂序跋》,以及随后出版的一大批“钟本”知堂文集。

八十年代中期,我才二十几岁,正是叔河先生在“大跃进”时期致函苦雨斋索书的年纪。不同的是,我正处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年代,且有稳定的职业;读文学书,只是工作之余的爱好。叔河先生当年读知堂的书,却是以戴罪之身,白天拉板车养家糊口,夜晚就着油灯,紧闭门户读禁书,连给苦雨斋写信,也是“特到附近小店中买了几张那种一面粗一面光的极薄而省的红色横格‘材料纸’,一小瓶墨汁和一支一角二分钱的毛笔”。知堂思想的力量和文章之美,大大地安慰了这位年轻的“楚囚”。

二十几岁时,知堂的文章使我从浮浪转入沉静;“苦雨斋”的声音,充实了我无数的假日和夜晚,我读知堂,主要是不满于当代文学的轻浅浮嚣,才从当代折返到现代。从此,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自信有了新的眼光,不会跟着浪潮盲目走了。在对知堂作品的搜集、整理、出版上,叔河先生耗费的精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有目共睹,不必费辞。虽然做这些他自己愿意做的事一度给他带来麻烦,但他真是“痛并快乐着”,从不在麻烦中退缩。有人批评说:“这个人不是出刽子手的书就是出汉奸的书,从不出马列的书!”叔河先生笑着说:“我是个古籍出版社嘛,怎么出马列的书?”

在整理出版知堂文集,特别是中国人最早出使外国的书籍,间或作点小考证时,他更像个老顽童,始终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获得一点新知,解破一个疑团,校正个把错讹误植的字——从他的文章看——他就手舞足蹈,满心喜悦。他的文章,有花更有刺,常惹得一些人不高兴,但那不过是童心未泯,童言无忌。他少年时本想考北大的考古或地理系,结果,由于多重叠合的“偶然”,掉入坎坷之途。对自己的命运,他常有荒诞滑稽之感:“离休老干开会,和老红军、老八路、地下党老同志们坐在一起,不免自惭后进,因为我之所以成为离休老干,完全出于偶然。”

春节刚过,我收到叔河先生寄赠的新著,书名就叫《偶然集》。以个人的命运现象为新集命名,倒也相宜。

《偶然集》的大部分文章,我在他过去惠赠的集子中已读过。这册新集新收入他近年偶然出游写的游记,还有它集漏收的《柏林寺访书》,以及他当年以记者身份写的访问记。不知为什么,《柏林寺访书》,总给我悲壮之美的感觉。几篇游记,也是“传达自己的所知、所感、所思”,难能可贵的是情绪饱满,兴致盎然,不像一位望七老人的文章。他是满怀憧憬的中学生时就偶然“参加革命”,他的心境永远保持在中学时代。“建民先生:此册不堪持赠。只因扯了原封面及官们的序,似稍有‘版本价值’也。”这是叔河先生题写在《偶然集》作者照片下的话。我也当编辑,仔细翻检,明白了作者的整容术:《偶然集》,原本列入什么“文库”,是节约成本、一个书号出一大套的那种。原来的封面是什么样,不得而知,反正作者不喜欢。因此,凡送朋友的版本,作者都换成了浅灰色、素雅的封面,并在封三勒口印了勘误表,且声明:“本书因作者未能终校,留有下列错误,乞改正并恕罪。”据作者手迹影印的诗,因有一个错字,也用圆珠笔改正。更特别的是,一位地方长官为“文库”写的“总序”目录,作者用涂改液覆盖,生怕它污染素面。文人的洁癖一至于此,真使我感叹不已!

当代的出版物,真还有什么“版本价值”吗?如有,那么《偶然集》就是。另外,我还想说,喜欢读周作人文章的人,一定要读“钟本”。

(二〇〇一年四月二十九日香港《大公报》)

独有书癖不可医

张国功

还想读的有出版界长者钟叔河先生的几册集子。钟先生蛰居湖湘,八十年代的《走向世界丛书》《凤凰丛书》和编订的周作人、曾国藩文集开一时先河,更难得的是,钟先生自己亦擅文章,笔致老辣,意蕴深刻。这有他的《钟叔河散文》为证。记得去年得到先生赐寄的一本《偶然集》。此书原名《文艺湘军百家文库·散文方阵·钟叔河卷》,有趣的是先生“不识抬举”,径自将样书书装换去,印了一百本《偶然集》。他在勒口上印上:“作者本怯于‘投军’,插在‘方阵’中有点怕跟不上队,于是把留着送人的几本书换成这个封面。取名‘偶然’,是因为写写文章本出偶然。”先生在信中说该书“有一点版本价值”,我就像集邮者得到一张错票,在书架上瞄一眼就心喜不已。

近年先生写得多的是“学其短”系列,弘扬百字以下文字的好处。在书友间广受好评的,还有他以千百字文所作的《儿童杂事诗笺释》,不仅装帧让读书人大开其眼,行文亦雅致蕴藉,书话大家黄裳先生叹为“有手挥五弦、目送飞鸿之致”。假期里正好可领略一番。

同类推荐
  • 品味无处不在的美

    品味无处不在的美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人生中不同时期的70篇作品。作者用质朴的语言、形象的思维、流畅的描述,向人们展示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以及成年时期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细腻、通俗。作品主要包括了:童年的纸炮、背书的小女孩、让生命重生的实验等。
  • 民间流传笑话

    民间流传笑话

    千百年来,老百姓生活中的诸多经验、教训,以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被总结成一句句的俗语,口口相传,流传至今,有不少俗语在今天仍被广泛使用。这些俗语虽然语言浅白,但沉淀其中的丰富的人生智慧足以令我们受益匪浅。俗语是通俗的民间文学中的口头文学,它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它是口耳相传、没有书画记载的民间文学。它对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是非功过的评说,有的直抒胸臆,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形象比喻,从而给人正告与劝诫,在启示中发人深思,使人有所感悟和省察。
  • 为了现代的人生:鲁迅阅读笔记

    为了现代的人生:鲁迅阅读笔记

    为了现代的人生,鲁迅作出了他独特的文学选择。认真阅读和理解鲁迅文学世界中的“为人生”的实质意义,将有利于我们对鲁迅文学基本思维的细致勘探。
  • 超越:董克仁杂文集

    超越:董克仁杂文集

    古时候,人们与自然作斗争的能力很低,为了趋利避祸,在取名时爱挑些吉利的字眼。汉代及以前,有“无忌、无咎、弃疾、去病”一类的命名,也有仰慕历史上的忠臣良将而尽量选些相近或相同的字眼,如汉高祖的第一谋士张良,后来便有姓张的取“学良、效良、忠良、新良”之类的名字。
  • 大罗山纪事

    大罗山纪事

    《大罗山纪事》以崭新的视角和真实的情感展示了基层派出所民警丰富的内心世界,评论界人士指出,主人公是老百姓期望的有真性情的警察化身,拉近了与人民的距离。作者用率直的情感、崭新的视角、带领读者走进绮丽优美的山区田园风光,原汁原味的乡村警察的真实生活。《大罗山纪事》的整体行文风格是随笔和散文式的,几乎每一个章节都可以抽出来成为一篇独立的随笔或者散文。本书的成功首先是敢于讲真话,这是一本警察题材的文学作品,每一个故事都非常的精彩,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多情的文笔,不仅给读者展示出了大罗山下绮丽的田园风光,而且也展示出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派出所民警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热门推荐
  • 王权之争:十二陛下

    王权之争:十二陛下

    十二位说废话精绝古城该回家建国饭店的更好&好尴尬v观后感i脚后跟
  • 法界宗莲花章

    法界宗莲花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武炼太古

    武炼太古

    秦超越重生归来,发现这个世界大变。拥有前世记忆,一切天才在他面前都是废物。陨神之地、八方绝域、天地之痕,从此,整个世界开始因他狂暴。
  • 大话西游之大唐风月

    大话西游之大唐风月

    【雾霾笼罩】的大唐国土,怨气冲天!西天佛老要找人取西经,观自在菩萨不敢怠慢拿了【五宝】,就直奔大唐帝国了……【一指唐僧】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指解决不了的事!”群460034237
  • 古玄传说

    古玄传说

    少年杨枫不甘平凡,在古玄大陆上将会上演怎样的精彩呢?
  • 别逼我个奶妈

    别逼我个奶妈

    这是风平浪静,万里无云的一天。突然出现的吼声打破了宁静“靠,我又招谁惹谁了?”“我还想问你呢,差点灭群了!”
  • 跟我一起走

    跟我一起走

    青春萌动,热血少年将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神奇的世界,将会遇到怎样的奇异之事?高科技的藤蔓王国,高智慧的巨蚁地盘,传说中的恐龙再现。热血少年怎样一步步的从这些可怕地对手中,脱颖而出,回到现实社会。那就跟我一起走,带你走进另一个神秘的世界!
  • 姜先传

    姜先传

    这里没有老迂陈旧的修炼体系,只有耳目一新、值得推敲的全新体系。这里没有狗血、无脑的剧情,只有合理安排、浑然天成的剧情。这里没有坐吃等死、浑浑噩噩的角色,只有斗智斗勇、强强对决的人物。姜先传,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个世界。一个可以真正地融入其中,和书中人物一同欢笑、一同悲伤的世界。我不写小白文,因为姜先传的每一个字,都是我的心血。安徒森。
  • 九州风云箓

    九州风云箓

    21世纪大学生凌尘因实验意外,带着记忆来到了九州大陆,成为了一个12岁的少年,在这异世界中,少年凌尘将如何舞动九州风云……
  • 诡夫好难缠

    诡夫好难缠

    收到一个没有寄件人的包裹,里面是一个穿寿衣的人偶。一气之下把人偶扔进了垃圾桶,第二天它居然又回来了……诡异人偶日夜纠缠,以调戏我为乐,还要娶我为妻,惊悚事件接踵而至,我战战兢兢,只想逃离。那夜,我终于崩溃,一只冰冷的手从身后捂住了我的嘴,“林悦,除非我允许,否则你哪儿也别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