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4200000047

第47章 钟叔河先生(2)

编《书屋》的那段时间,我与他常有电话联系,也时常有文字交流,那些文字大都写在一些随手拿起的纸上,有的宽,有的窄,有的长,有的短,我找到了这么几张:

实兄:副题去掉也好(收到来件时,我已把副题删了),文后加个括弧如何?谢卓裁。文字上做了一点改动,后面一段删去,可能稍好一些,谢卓裁。我喜欢咬文嚼字,这是编辑出身的职业病,有才华的作家是会耻笑的。我的本意却是为你减少一点麻烦。《书屋》声誉日隆……

实兄:校样已看。除了一个“惯”字误排为“愤”字外,其余文字都是增改的,请卓裁……

实兄:拙文已打出,送呈一阅。另外还有封来信,和一般叫好的稍有不同,也送请看看,从信中看,此君似不知有《书屋》……

实兄:《自序》请为我复印两份,拿到报刊去发表一下。另送上文章三篇,似可以一看,看后乞掷还……

周实兄:小文一篇奉呈。念楼是我为新居起的名字(并且集好了怀素的两个字,准备做在那凸起的墙上),念楼者,即廿楼,即二十楼也。我的文章写不长(因为肚子里没有货),故颇适宜给学者大文补白,不过私心却不太愿意这样做,如版面安排上不得不如此接排时,最好能用加框加线的办法和大文章隔开一下,以免贻附骥之讥也……

实兄:我也是遵命作文,虽然这文他们未必会登吧。诗可存,发表时改

题“镣铐和自由”便好了……

什么诗?我也认真查了一下。幸好,还在,我把它录进电脑里了:我的心是自由的/我的手脚戴着镣铐//我的手脚是自由的/我的头脑戴着镣铐//能够戴着镣铐跳舞/是我拥有的最大骄傲//有了镣铐这副道具/我的自由才更有味道。很明显,是我看了他说的那篇“遵命作文”后,写给他的读后感,但那是篇什么文章,说来真是不好意思,我现在已不记得了。这样的读后感,我还有一些,例如:一盏一盏的灯亮了/夜里的窗户犹如眼睛/街边矗立的无数大楼/就像长满眼睛的巨人//每一扇都蒙着面纱/谨慎地掩藏自己的感情/每一扇都透出微光/让人觉得此生朦胧。这是看了什么写的?现在也是记不得了,但肯定是读了他的或他推荐给我看的某篇文字的读后感,因为这段文字后面特地标注了他的名字,以示此感与他有关。他确实是我的一面镜子,让我看到自己的内心,看到我与他的异同。

他是敏感的。他从李鸿章还有曾国藩的全集发现二者有一大不同:“曾集一百四十卷中,有七十卷是创作和编辑的诗文,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文艺作品和学术著作,另一半才是奏稿、书札和批牍;李集一百六十五卷,则全是奏稿、函稿和电稿……抒写个人情怀的诗文却一篇也没有。难道真如有的人所说,曾国藩有学有术,张之洞有学无术,李鸿章有术无学么?”事情当然不是这样。于是,他便由此出发,搜寻,调研,得出真相,并将两人的诗赋比较,察看他们的不同性情以及由此形成的人生。此文的口子开得很小,扯出的东西却是不少,而且好看,引人思考。这是他给《书屋》的第二篇文字,题目是《李鸿章的诗》。

他给《书屋》的第三篇,题目是《老李和老子》,写的是劳改队的朋友老李对于《老子》的研究。我至今都好笑的是文中有这么一段:“有次读报,读的是一篇关于‘欧洲社会主义明灯’的大文章,‘霍查①’、‘霍查’把听的人听得头晕脑涨,读的人也读得舌燥喉干,只好停下来喝点水。这时老Z忽然端着杯子站起来,大声说道:‘我是不喜欢霍查的。’全体为之愕然,身为‘劳改积极分子’的组长更是如临大敌。老Z却不慌不忙接上一句:‘我只喝白开水。’”我总觉得这个老Z就是钟叔河他自己。

① 恩维尔·霍查(1908-1985),阿尔巴尼亚政治家、社会主义者及国家领导人,曾任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一书记与总理,掌权达四十年之久。

他是会写文章的,而且很会写,他给《书屋》的那些文章,不但有思想,而且都好看,比如他写李锐先生(《老社长——李锐识小》,2001年第6期),下面我就引那开头,看这开头就知道,我可不是乱说的:

南下干部进城,写信写通知,往往随便找张白纸,写好后先折成一指宽的纸条,再折叠成方胜状,写上收件人姓名和地址,便成了。一九四九年八月三十日,我拿着往报社去报到的,便是这样一封介绍信,上面写的是:

“经武路二六一号李朱社长。”

称谓姓氏连写,如“林罗”“刘邓”,是解放区解放军带来的习惯,我则初见,所以到了传达室,便说:

“找李朱社长。”

“李社长还是朱社长?”

这才知道“李朱”原是二人。

开门见山,简洁生动,既有历史感,又有现场感。

对《书屋》,他也批评,批评得如此满怀深情:

实兄:

《书屋》越办越有看头了,证明就是我拿到手已经不能放下,总是一口气看到底,而且还不只浏览,硬是看得比较细,当然这也就难免发现一二处“问题”,比如这一期(2000.11)第四十八页评郭沫若《凤凰涅槃》引卜辞作:“其自西来风,其自东来风,其自南来风,其自北来风。”便应该是:“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碰巧我手边有甲文原件影印本,便复印一件呈览。

又P.77第一栏倒七行,说葛金烺“曾任刑部主事、湖广司主稿及户部郎中等职,是个四品衔的小京官”。这也不大对。主事虽为正六品,各部院郎中却是正五品,相当于光禄寺少卿、各直隶州知州,已经不怎么小。至于四品,乃是道府一级,可以穿蟒着貂,算是当时的高干了。(清制,国子监祭酒即大学校长和内阁侍读学士都是从四品,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不过从六品,知县只正七品。)

当时的京官,各部尚书为从一品,侍郎为正二品,以上叫堂官,等于现在的部级;给事中、郎中为正五品,员外郎为从五品,主事为正六品,以上叫司官,等于现在的司局级;七品(县处级)以下的才称“小京官”,“四品小京官”则闻所未闻。

这里说的全凭印象,没有查书(亦无书可查),也许不会准确,但大体上不会错。给你们说说,是因为我不愿见《书屋》有此类纰漏,虽然未必会有人注意到这些。

评汪国真,快人快语,极为中肯。诗有汪国真,文有余秋雨,宇宙间自有此一种文字,亦少他不得;但居然风靡一时,群奉为圭臬,则读者水平可以想见,可为太息也。

窃意文当思想见解为主,文笔实为余事。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但这须先有值得“行”又能够“行”的思想见解,而出以含蓄有味的文字,则相得益彰。若徒以摭拾古人洋人文事为能,纵使“做”得出汪国真、余秋雨式的“作文”,似亦不足道。《书屋》既敢发出人所不敢道的文评,则千万不要另一面又为此类文字提供园地,贵其所贱啊!

匆此即颂著祺!

钟叔河

十月二十八日

他的批评是对的。我将此信编发了,发在2001年第1期的《书屋》上,称呼也就由“实兄”变成了“《书屋》编辑部”。

这篇文字写到这里,似乎可以在电脑上点击“保存”的按钮了,但我突然又想起他对我说的一段话,一段很私人的话:

评价一个男人如何,看看他的老婆怎样,也是一个标准吧。为什么?因为这是他在为他的后代选母亲呀。比如我的老婆朱纯,我被判刑劳改之后,四个女儿就是她独自一人做工养大……

关于朱纯,我曾经写过一篇很短的文字,这里我也转录一下,算是这篇文字的结尾:

朱纯走了。

叔河先生很难过,我也是,很难过。

一直想为她写一点什么,却又一直没有写。

为什么?说不出。

有些事,不是想说就能说的,就能说得出来的。有些人,也是的。朱纯就是这样的人。

这样说,不是说,朱纯是很复杂的,复杂得我无法说。不是的,朱纯恰恰很单纯,至少在我看来单纯,我能感到她的单纯,正是因为她的单纯,单纯得我说不出。

我是叫她朱纯的。虽然我是五十多岁,虽然她已七十多岁,想想我与她的认识,那时,还只四十多岁,即使是如此,我还是叫她朱纯的。

我叫她朱纯,她总应一声,应得很自然,笑得也自然,一点都不隔。

这就是朱纯。一个能够让我放松、让我随意、让我感到亲近的人。

朱纯是很安静的,我跟她接触,我也变安静。

朱纯是很乐观的,即使得癌症,她也很乐观,看见她,我就想,我的母亲若能这样,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朱纯得了癌症时,我也问过她,她说不要紧。

每次见到她,我总想问她,问她怎么样,然而,每次话到嘴边,想想,还是打住了。

她说不要紧,就是不要紧。

又有什么要紧的呢?是啊,又有什么要紧的?若是遇到事情时,能够如她这样想,人也就会轻松些吧。

我曾写过一段文字,我想把它抄在这里,作为我对朱纯的纪念:

很多人的死就像一棵树。

这树长在家门口,或者某个角落里,或者某个平常的地方。

天天看见,熟视无睹。

一旦死了,枯干的树身,被人锯倒,被人拖走,有的甚至连那根兜也被人干净地剜走了。

这时,可能,你会觉得,在你平时的目光之中,突然少了一点什么。

少了一点什么呢?想了想,不明白,究竟少了一点什么。

直到一天,突然看见,原来就在这个地方,就在你的脚边身旁,曾经站有一棵树,一棵不大不小的树。你的心头也许就会拂过那么一种感觉,一种若有所失的感觉。

这时,也许,你就明白,究竟少了一点什么。

朱纯走了,一想起她,我就会有这种感觉。

先生简介

钟叔河,一九三一年生,湖南平江人。第三届“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一九五七年在《新湖南报》被划为右派分子,一九七〇年又因“污蔑攻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被判刑十年。一九七九年后开始从事书籍编辑工作,曾任岳麓书社总编辑。主要著作有《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从东方到西方》、《中国本身拥有力量》(史学论文集)、《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广注》、《儿童杂事诗图笺释》、《钟叔河散文》、《青灯集》、《笼中鸟集》、《小西门集》、《记得青山那一边》、《念楼序跋》、《念楼小抄》、《念楼学短》(全五卷)等。编辑作品有《走向世界丛书》《周作人散文全集》《凤凰丛书》《知堂书话》等。

同类推荐
  • 猛虎闻芍

    猛虎闻芍

    《猛虎闻芍》主要收录了连大帝也未能幸免——《在下巴赫》、风车渐欲迷人眼——《生命的讯息》、巍巍八道楼子一《八道楼子》、不在马背上——《马痴》、瓦尔特还在保卫萨拉热窝吗?——《爸爸去出差》、信的人是有福的——《米勒的十字路口》、庶民的胜利——《建党伟业》、俄罗斯方舟等内容。
  • 东园公记

    东园公记

    本书是林鹏先生新近编写而成的散文集,大部分的文章是跟林先生当兵时期的经历有关,可读性强,可供文学爱好者品读。
  • 白是一种重

    白是一种重

    诗集分“魂系潇湘”、“缘于真爱”、“源头的水”、“无关风月”、“返回真实”共五辑,收录了作者在大学时期创作的部分诗作。他写故乡,写亲人,写爱情,写永州的山山水水,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热爱之情。为什么取这个书名?一番的解释是他自己对诗歌创作的一种理念,他认为诗歌是一种信仰与追求,白色是一种最干净纯洁的接近于灵魂的颜色,而他一直强调的是用灵魂与心在写作,所以白色又是一种诗歌追求的高度。
  • 这山这水这人

    这山这水这人

    采访的艰辛,写作的甘苦,发表的快慰,读者的反馈,获奖的惊喜……我们不是都曾经历过吗?借读他的作品来谈自己的感受,并有机会用这种感受来感染别人,那不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
  • 深处

    深处

    本书主要内容为:爱情蓝调,八月的某个下午,长沙,城市在雕塑脚下蠕动等。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我的玛雅新娘

    我的玛雅新娘

    侠义为怀的心理医生跟患有心理疾病的神秘玛雅公主的爱情故事!灵隐寺与美洲盗梦家族的巅峰对决!龙族文化和玉米文化的和谐互补!一部别开生面的心理学悬疑著作!各种古怪的匪夷所思的盗梦手法!诡境废墟,莫奈湖畔,八卦奇兵,梦境大屠杀!
  • queen听说你很拽

    queen听说你很拽

    高三部的楼很大,统一泊白的欧式风格建筑,有四座电梯,金色耀眼的“高三部”在这幢头顶正中心挂着。
  • 仙飚

    仙飚

    侠气、胆气、匪气,外带一点仙气;神仙、妖魔、鬼怪,不过全是执念。跨越山千重,腾过万里空,由凡入仙。而我们的故事便是从一个破庙里的小乞丐开始……“我一直等待着,醒来的那一天……我归来时,仙若阻我,我便弑了那仙,魔若拦我,我便宰了那魔!”---谭元(书友群:477326046,欢迎各位道友进群聊天打屁)
  • 宫门娇:皇叔放过我

    宫门娇:皇叔放过我

    她爱他如命,不顾人伦不管身份。以至于在他大婚之日,亲手将匕首插入新娘胸口。八年的囚禁,一国公主,满怀愧疚之心,骄纵尽数磨尽,远嫁邻国,却难逃他布下的天罗地网。夺位之恨、杀父之仇,如何再爱?
  • 我不是外挂

    我不是外挂

    穿越了,还直接成神了,这种好事儿摊在谁身上,恐怕都会大笑三天,改名傲天,气焰滔天,自此逆天。可是,摊上这种好事儿的他,却怨气冲天。为什么被困在神庙附近不得而出?为什么无法被人看到、听到、摸到?宅了19年,马上就要魂飞魄散的时候,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能看到我的姑娘,这姑娘还特别不待见我!费了好大劲儿才和她混熟,结果——姑娘,我真是神,不是鬼!还有,别拿我当外挂,成不?
  • 倾颜天下之废材逆天

    倾颜天下之废材逆天

    她,21世纪的顶尖杀手,却被闺蜜和男友背叛,穿越到异界;她,玄天大陆清水国的废柴三公主,被自己的亲姐姐活活打死。当她穿越到她身上,会发生怎样的传奇……
  • 狂奔七日

    狂奔七日

    相遇的方式有很多种,体验未知的风景,邂逅陌生的人群,给自己7天,自由的去狂奔,去流浪,人生会有几次一定要去实现的梦想,只有经历过的才是属于自己的。
  • 斩龙诀

    斩龙诀

    世间有一书,名曰妖魔录,记载所有出现的妖魔,每十年更新一次。白乐励志要在妖魔录上留有自己的一页,他要在这个世界中,找到人们从未见过的大妖魔。他说:不能修炼灵力怎么了!谁也不能阻挡我的梦想!
  • 因为你是我心上的EXO啊

    因为你是我心上的EXO啊

    杨安允:“我真的很爱很爱你,从我出生那一刻起。”吴世勋:“我不知道你那里好,却深深沦陷了。”鹿晗:“一直期待你会看到我,你却错过了。”一位从清华毕业的学霸女孩为了EXO与自己的身份之谜毕业后只身一人跑去韩国,她抛弃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因为你是我心上的EXO啊》给你不一样的追梦旅途,EXO怀挺!行星们永远爱着你们!12只是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