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4200000034

第34章 公刘先生(1)

枷虽卸,锁虽开,心灵却始终被一种大孤独、大寂寞所笼罩,唯一能切近感知的是窒息,沉重而冷硬的窒息。

翻拣编辑《书屋》时所留下的一些信(可惜大多没有保留),看见公刘先生的信壳显黄的好几封。展开信纸,查看日期,竟然标得都很完整,前后好像也无缺失,照录如下,以寄缅怀。

周实先生:

示悉。

很高兴,又多了一本好的刊物,读者幸甚!

欣赏封底的两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屋里黄金乃是书”。当今,社会失衡,书屋更不可再倾斜矣。

遵嘱奉上短文一篇,不知适用否?请加审处,并予复示。又刊物是否可以逐期惠赐?以明方向,有利写作。

祝编安。

公刘

1995.10.20

《书屋》1995年8月创刊后,我给他寄了一份样刊,向他约稿,他即回了这封信,同时邮来一篇新作。他所提及的欣赏的杂志封底的两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屋里黄金乃是书”,1995年用了两期后,1996年第1期改成了“屋不在大,有书则灵”。我觉得后八字更简洁,更准确地表达了《书屋》所营造的那种氛围。他所邮来的这篇新作写于寄信的前两天,他在稿子的末尾标明了他的写作日期。此稿发表于《书屋》的1996年第2期,题目是《不废江河万古流》。此文开头的第一段即表现了他一贯的那种直言不讳的性情:“今天的中国人,必须面对一个只讲‘包装’和‘时尚’的商品社会。这个商品社会又充满了‘中国特色’,极不成熟,极其无序,偶遭不测,生活立刻就会陷入混乱、紧张与无奈。而且,这股商风还不断地向着文坛劲吹,并得到了某些有影响的文人助阵。在为当今的文学指点迷津时,这些人往往只强调一般意义上的商品性,不提或者很少提到本质意义上的特殊性;于是,所谓文坛,便半自愿地沦为商场的公关小姐和推销员了。”这是一篇直面现实的文章,立场鲜明,痛快淋漓,今天读来仍不过时,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就像作者仍然活着,看着今天的现实写的。

第二封信,看看日期,已是1997年了,已是前一封信的一年零八个月之后了:

周实先生:

近佳。

《书屋》每期收读,感甚,受益良多。

因病,写得很少,无以为报,至愧。

兹奉上为贵刊撰写之专文《愧对胡适》求正,或能用,盼及早示以审处结果。

文较长,短了说不清,且附录又系必须对照之物,亦不可去。凡此,均盼谅解。

即颂夏安。

公刘

1997.6.22

这是一篇大气的文章,情绪饱满,光明磊落,襟怀坦白。此文写于1997年6月14日,这一年,他70岁。文中,他对自己在1949年3月13日发表于香港《文汇报》的抨击胡适的文章《过河卒子行状》做了深刻的反思,那一年,他22岁。平心而论,读毕,掩卷,就是那篇“过河卒子”,他也写得非常漂亮,而且极具鲁迅风格,辛辣无比,招招见血,难怪当时的胡愈之①也忍不住私下打听,这个公刘究竟是谁?是不是什么老家伙所采用的新化名?此文作为头题文章刊于1997年的《书屋》第6期,所置栏目为“旧作重温”。

① 胡愈之(1896-1986),作家、翻译家、出版家,建国后曾任《光明日报》总编辑、新中国首任国家出版总署署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常委。

第三封信,很明显,是他给我的回复:

周实先生:

前接手书,得悉先生对拙文《愧对胡适》之谬奖,颇为感奋。

贵刊素以直言取信于读者,为此,再捡寄旧作一篇,奉上求正;虽题之为序,实则不限于个人诗思,已进而探讨宇宙、人生、社会问题矣。该文从未发表过。

此系初投及初次公开。

有劳细读,酌处之,并请及早回示。

编安

公刘

1997.8.10

这篇“旧作”是他给诗集《最后的放逐》的自序。写作时为68岁,应是1995年。文章的标题为《独立苍茫》。文章强烈地表达了他苍凉的人生观和他悲怆的世界观。

文章的开头,他写道:“独立苍茫。这里说的是一种心境,此时此地的个人心境。如果要更具体地加以描述,那就是:人在羁旅,魂度关塞,暮色四合,忧从中来。六十八岁了,以现代科学允许的极限而言,这个生理年龄似乎不应当充老。然而,人毕竟不是树,单凭一圈圈的年轮,就能准确地算出它度过了多少春秋。世上物种以亿计,唯一有心理年龄的生物,恐怕就要数人了。何况,各人心路历程不同,未可一概而论。举我自己为例:枷虽卸,锁虽开,心灵却始终被一种大孤独、大寂寞所笼罩,唯一能切近感知的是窒息,沉重而冷硬的窒息。”

文章的结尾,他写道:“红尘舞乱剑,臭氧层和心灵均为之洞穿。何以自救?人淡如菊。金风急,众花瑟缩,唯菊振作,她不怕活么?非也,她不怕孤独。秋声紧,众花失色,唯菊灿烂,她不怕死么?非也,她不怕寂寞。唯其不怕,乃淡;我以菊为楷模,或亦淡。然则诗不可淡,诗淡,就有损于诗了;有损于诗,必将有损于世界——尽管这个世界叫人困惑、迷茫、恼怒、痛心,却又莫之如何。依旧独立苍茫。”

文章的附识,他写道:“小诗《自沉》写的是老舍先生的惨死。不,与其说是惨死,毋宁说是壮别。人所共知,数十年间,在中国大陆,有过好几场针对知识分子的‘运动’。那掌握‘第一推力’者,无疑是深谙《孙子兵法》的行家,‘攻心为上’;所希图瓦解的,正是知识分子的良知、自尊和人格。这一谋略,屡经发展,至十年‘文革’而臻于顶峰。但,老舍先生以及许许多多类似老舍的爱国作家、艺术家,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壮别’的方式,以生命捍卫了知识的价值。‘士可杀而不可辱’,这正是中国知识分子恪守不移的‘道’。”

文章发表于1998年11月出版的《书屋》第6期,其间,一年多时间,他曾先后来了三信,且都提到这篇文章:

周实先生:

清样①收到,比及展阅,稍作勘订,奉还。请查收。

多谢一再鼓励。其实,那篇《独立苍茫》有女儿的一半功劳——“把把关”时,曾两度行使“枪毙”权力,并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你表扬她吧。

祝近好。

公刘

1997.10.4又及:旧稿字迹漶漫,难为你了,已一一校雠无误。

① 周实注:《愧对胡适》。

周实先生:

您好。

屡在报刊上读到关于您生平抱负的文章,增加不少了解,原来也是苦人,不免惺惺相惜了。

拙作《独立苍茫》承先生谬奖,并一再表示待用,然后迄今等了一年了,仍未见刊,令人悬望。特写此信询问。乞复示。

专此顺候文祺。

公刘

1998.8.11

周实先生:

8.17手书,尚未及复,今又接拙文《独立苍茫》清样,已仔细看过,除了那个“铅屁股”外,没错。

谢谢了。

关于你的介绍文字,祝勇①固然有一篇,但别人肯定还写过,只是报不出名字罢了,看来你本人尚不知情。

同类推荐
  • 中文系是治愈系

    中文系是治愈系

    作为70后的大学教授,遇到90后的学生,将会发生什么?这是一本关于70后作者在大学中文系教书的实际体验,谈及人文、青春、成长问题的方方面面,既“文艺”,又“普通”,在幽默欢乐中反思中国式大学教育,作者入乎学术,出乎文艺,游刃有余,操文艺的刀,割学术的瘤。这不是“心灵鸡汤”,而是酸甜苦辣兼备的真实的治愈。在70后老师和90后学生的交锋碰撞中,中国大学教育未来的希望可能正在萌芽。
  • 忧伤的情欲

    忧伤的情欲

    本书是周国平先生剖析两性心理的理性+诗性的经典作品。分别从人与社会、生活感悟、情感体验、心灵境界等方面,生动而深刻地阐述了当今社会、现实人生中成功与智慧、生活与情感、心理与社会等方面的内涵与关联。他的语言体现着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
  • 问渠哪得清如许:那些扣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那些扣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

    185篇人生哲理美文,185段经典的人生哲理感悟。一篇美文就是一道独特的人生风景,让您品味生活的千滋百味 一种感悟就是一泓深邃的哲理清泉,助您开启生命的智慧之光。这一篇篇充满智慧的美文,充满哲理的感悟,教会我们用心去拥抱生活,用爱去点燃希望。
  • 南方冰雪报告

    南方冰雪报告

    这是一部真实地记录2008年中国南方暴风雪的全景式长篇报告文学,一部关于存在、命运、灾难的纵深拓展之作。作者历经数月的艰辛而深入的采访,通过那些最底层的、第一现场的受灾和救灾的老百姓的亲身经历或口述,获得了大量的原生态素材和许多独特而不可重复的细节,让我们对这场灾难有了重新发现的可能。全书以交叉重现式的结构和鲜明的精神在场感,试图呈现出一种直逼物象本真的情景与氛围。在报告文学很长时间以来只强调“报告”而遗忘了“文学”时,这部作品具有很丰厚也很纯粹的文学性,从而有力地提升了“报告”核心价值。
  •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是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的精短小说合集,刘国芳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微型小说发展史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在中国,只要是读书的人,《花开的声音》在创作上昭示了一种微型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微型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他对微开型小说这种文体的把握与运用已达驾轻就熟的程度,善于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注重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歌颂真善美,鞭鞑假丑恶;讲究构思的精巧,追求艺术的多样,写实的、寓言的、象征的、荒诞的,摇曳多姿,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的精品小说。
热门推荐
  • 血雨修罗

    血雨修罗

    八荒六合,唯我独尊!满天神佛,唯我主宰!绝世修罗,铸就血雨!
  • 思念既往如初见

    思念既往如初见

    在别人眼里,她是有一身公主病的大小姐,是前言不搭后语的大骗子,是不会保守秘密的大嘴巴,那时的她,横冲直撞,招惹了不少麻烦,殊不知她的背后有多么孤独凄凉。直到她再次与他相遇...........
  • 拥抱黑暗吧

    拥抱黑暗吧

    本文只是讲述一个死后才发现自己很屌的杀手在次元中穿梭,之后不断找回记忆,重回自我并将无数妹纸收入水晶宫中的轻松故事(某神:这算不算狗血?)
  • 镇乱世

    镇乱世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乱世国家强盛,百姓安乐--盛世且看一个现代人如何造就一个太平天下!!
  • 双骑士守护:一笑千金

    双骑士守护:一笑千金

    她是人人羡慕的富家女。十五岁那年,她被人绑架带入深山,受尽非人折磨。三天后,她昏迷之时。一个瘦弱、苍白的女人背着她,艰难的行走在深山之间。突然,一颗子弹穿过女人的胸膛。她终于看清了她的面容,那是她……妈妈。她将自己关在卧室里不与人接触,也将自己的心蒙上了一层坚冰。这时她遇到了人生中的光——沐初然,他用他温暖的心融化了她心底的这层冰,走进了她心里。
  • 七颂堂词绎

    七颂堂词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认同的力量

    认同的力量

    高度认同,绝对跟从。认同,才能不断得到认可、赞同、肯定。本书力图通过认同唤醒职场人的“家意识”,从而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心随企业而动,行则自觉自律、自动自发、高标准严要求,从而达到与企业合二为一的高境界。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4)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4)

    三十六行,行行皆有状元;而商场亦如战场,瞬间便又是另一翻风云。“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为我们隆重讲述了商界名人们的成长史,品他们于商海间的每一个决策后的那份坚定和执着。
  • 惊世魅颜

    惊世魅颜

    “我这是在做梦吗,怎么会有那么美的人,我肯定看错了。”萧羽嘴里念叨着,用手揉了揉眼睛,再次睁开后看到的只是那一望无际的森林。“看来的确是我看错了!”萧羽摇摇头说道。“殿下,你没事吧?”后面的侍卫赶了过来。“没事,我们回去吧。”萧羽说道。“好险,吓死宝宝了,差点被发现了!还好遇到的是一个二货!”幽寒拍着胸口嘀咕道。如果没有这一次的惊艳,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刻骨铭心的经历。
  • 最高皇冠

    最高皇冠

    人活着不看最高皇冠,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周星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