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38200000032

第32章 朔师散忆

宋明宝

母校朔州师范党委办的同志约我写一点回忆文章,我不好拒绝,含含糊糊答应下来,这下可吃了苦头。虽然搞了半辈子机关材料,要写回忆文章,还真如小学生作文,有道是:“作文作文,我的仇人,不做不行,一做头疼。”人生在世,言而有信,看来头疼也只好认了。

掐指算来,离开朔师已经四十四年,对那里的记忆,如今只剩下一些零零星星的碎片,要将碎片连缀成文,就只好“散忆”了。

(一)

朔县师范是我党建国前在雁北地区办起的最高学堂。校址利用德国人建的天主教堂。学校所在村庄叫“米昔马庄”,大概这也是德国人的遗迹。建国后改作新安庄。

一进校门,就见形似克里姆林宫的宫殿式建筑,这是原来的天主堂,只不过把顶上的红十字换成了红五星。校园占地约一平方公里,院内屋宇错落,古木参天,桃杏李果,样样俱全。记得刚入校时,学校请来当时朔县姓霍的乡土诗人表演,有两句快板印象最深:“当当一打钟,放下营生去念经”,这大概就是当初教堂的写照。我们这些从穷乡僻壤来的农村孩子,走进校园,真像走进了一座古老神秘的花园。

时间一长,渐渐感到这里与我的家乡比起来,有三大怪事:一曰风沙大。每年春冬,总有十天八天大风黄沙天气,刮起来天昏地暗,大白天也得开灯;二曰老鸦多。不记得是什么季节,一大群一大群成千上万只乌鸦光临校园,遮天蔽日,啼声噪耳,粪便如雨,躲不及的,说不定身上就会滴上几滴鸟屎;三曰蚯蚓多而大。也许是院内多年经营,土地肥沃,这里的蚯蚓又粗又长,形如小蛇。夏秋雨后,便有大批蚯蚓从泥土里钻出,院中道上,到处蠕动,叫人无法下脚。虽然都是些皮毛小事,却是我对朔县师范的最深记忆。

(二)

朔师纪律严是出了名的。这里有一套完备的管理学生制度,校长、书记管,教导处、总务处管,班主任老师管,特别是还有学生干部管,管得学生服服帖帖。谁有什么不当言行,很快即可传遍全校。一九六四年秋我们刚入学,有的同学不懂规矩,调皮捣蛋,看到杏树上黄杏,垂涎欲滴,偷偷上树摘了几个,却不幸被学生会干部看在眼里,当下一顿训斥。第二天上课,老师一脸严肃地点名:“谁是李岗,站起来。”同学们面面相觑,不知出了什么事情。只见一个同学迟迟疑疑地站起来,而另一个同学却在下面偷偷地乐。后来才弄清,班里有一个李光,还有一个李岗。摘杏的是阳高的李光,挨批评的却是平鲁的李岗。现在想来,大概那个学生会干部是天镇人,因为在天镇方言里,“岗”“光”是区别不开的。好在老师宽宏大量,念其初犯,也没做什么处分,却给了大家一个教训。原来这里的水果不是给学生准备的。黄杏落到地上,捡起来,送到总务处,这才是规矩。

学生干部管学生,这是朔师一大特色。学生们不怕校长管,因为他毕竟离得太远;也不怕老师管,因为他总有离开的时候;但学生干部无处无时不在,眼睛死死地盯住你,盯得你浑身不舒服。那时,学校规定学生不准抽烟,抽烟屡教不改,是可以被开除的。我们班却有几个同学烟瘾甚大。每天晚自习后,躲进厕所偷偷抽烟。班干部们翻遍他的衣袋,发现了一些烟丝。从厕所回来后,有的还趴在他嘴上,闻有没有烟味,总算抓了个现行。好在以后“文革”开始,这些琐碎问题,也就不了了之了。

(三)

学生长时间参加农业劳动,也是朔师的特色之一。当时,学校种着三四百亩土地,养着两群二三百只羊,还配有大马车,小推车等各种各样的劳动工具。既种粮,也种菜,地里的农活主要靠学生完成。

每年春季,各班学生就轮流停课劳动。最繁重的劳动莫过于掏厕所、送粪。学生们跳进茅坑,把掺了土的茅粪一锹一锹地扔出坑外,两人一组,一辆小推车,装满足有二三百斤,一人推,一人拉,飞跑着运到三四里外的庄稼地里。每组一天要跑二十多趟。好在大多数同学来自农村,不怕脏,不嫌臭,虽人人汗流浃背,比起整日闷在教室,也别有一番乐趣。春秋两季,学校还承揽为马场植树。也是两人一组,挖约一米长,一米深的树坑,然后压上杨树枝条。一天下来,每组也要栽下二三百株。即使是长年参加农业劳动的社员,劳动强度也不过如此。年轻苦重,不管吃多少,都觉得饿。记得有一次到前寨植树,我一次就吃了半斤面的馒头、五个二两大的玉米窝窝,还有一大碗熬菜。说与现在的年轻人,是想也想不到的。

在我看来,最轻松的劳动莫过于放羊。前边说过学校养着两群羊,羊倌一个姓韩,一个姓卢。羊群在夏秋季,单靠一个人管不行,必须每群再派一个打伴子(小羊倌)。每轮到我们班放羊,小羊倌成了我与李岗的专利。在大热的太阳底下,从早到晚跟着羊群跑,虽也说不上轻松,但远离学校、远离老师、远离班干部,在田野中尽情地享受清风,沐浴阳光,抚弄青草,还可以体会一下做领导的威严。现在想来,也真是美事。更何况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羊倌除可以从食堂带干粮外,还可以摘一些菜园里的西红柿。记得有一次我和李岗正在园子里摘西红柿,被出来散步的副校长撞上了,问我们为什么私自摘西红柿,我们答“放羊”,他黑着脸,没说什么就走开了。我们心里忐忑不安,嘴上还硬:“俗话说,放羊摘西红柿,理所当然。”大约在一九六五年,学校按照上边的要求进行教改,实行半耕半读,学制改为四年。此后,参加劳动更是家常便饭。经常停课劳动,有时一停就是一两个月。放假也轮流休息,当时叫做“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又红又专的革命事业接班人。”

(四)

按照现代人的说法,朔县师范是很重视素质教育的。学生一入学,首先进行巩固专业思想的教育。口号是:“桃李满天下,教师最光荣。”朔师的培养目标是小学教师,那时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特别是山区教师,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许多年轻人都不愿干这一行。为了培养学生对山区人民的感情,为了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到贫困山区实习。升入二年级的后半学期、一九六六年夏季,我们班被安排到朔县西山的暖崖公社实习。我与六七个同学去了暖崖公社的东驼梁大队。那里山大沟深,土地都挂在半山坡上,最大的问题是缺水。村里没有一亩水浇地。社员吃水靠的是家家挖旱井,夏季蓄雨水,冬天积雪水。记得下乡第一天,我们走了六七十里山路,又饿又渴,到村后,社员们特别热情,给我们烧了一锅珍贵的白开水。倒到碗里才发现,水中漂浮着许多条条缕缕茶叶状的碎片,端起碗来,一股浓浓的骚味直扑鼻翼,为了不被说成脱离群众,勉强喝了一口,屏住气咽下去,从此再不敢喝这里的白开水。其实,当地老百姓也不喝这样的开水,他们在水中放点盐,再放入莜面,熬成稀稀的莜面糊,这样喝起来就顺畅多了。(真想知道,他们现在还吃那样的水吗?)

东驼梁大队只有一所小学,三四十个学生,一排五六间土房,土炕上垒几个土台,就是教室了。我们每天留一两人到学校代课,其余人就与社员一起下地劳动。我虽然出生农村,却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参加过生产队的集体劳动。当时正是夏锄大忙,起得早,收工晚,锄一天地,腰酸腿痛,真有点吃不消。我们几个人住在二队队长家。他家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小闺女,又黑又瘦,却手脚勤快,干活利索,看到我们锄苗老是掉队,就悄悄帮我们锄上一垄,帮得我们脸红心跳。

那时候,朔县山区还时有狼出没。有几天,天天听人传说狼吃了生产队的小猪小羊。我们不顾白天劳累,夜晚扛上锄头铁锹,到村口站岗,等待狼的出现。一连几天,也没见狼的影子。但我们并不失望。山村夏夜万籁俱寂,星明月亮,清风带着青草和泥土的香味,吹散身上劳累一天的臭汗,想到自己能为勤劳善良的山区父老做一些牺牲,一种从未体会过的精神享受油然而生。等到一个月后实习归来,真如当时人所说:脸晒黑了,心更红了。

(五)

回忆朔师生活,就不能不说到“文化大革命”。我们班一九六四年秋季入学、一九六七年冬季毕业,不到四年时间,就有近两年是在“文革”中度过的。

朔师“文革”与全国一样,是从一九六六年上半年开始的。当时在校党委领导下,主要是批判一些师生中的错误思想和言行。我们实习从暖崖归来,学校的大批判正在进行。批判对象主要是老师中从旧社会过来的国民党军政人员,一九五七年反右时的右派,还有在“四清运动”中已经下台的原学校领导。开批判会,写批判文章,虽然也给师生思想上以很大触动,但总体上还比较平静,学校依旧秩序井然。七月份学校放假,我们正在家中度假,忽然有一天,家里的广播喇叭传来一个震动人心的消息:“朔县师范的同学们,请你们立即返校,参加学校的文化大革命。请你们立即返校,参加学校的文化大革命。”听口气,就知道不容违反。我们心中紧张不安,情况不明,只得收拾行装,急急返校。一进校门,就见大标语,大字报铺天盖地。原来,留在学校的三年级同学造了校党委的反,把书记、校长拉下马,打成“黑帮”。很快,我们就身不由己地投入到大批判洪流中。批斗会,喊口号,挂牌子,低头弯腰,“喷气式”,看到昔日到处受人尊重的领导,今天却威风扫地,真有一种天地翻覆的感觉。这样过了一段,师生中逐步分成了两派。大抵一派以原来领导信任和重用的班团干部为骨干,当时叫做“保皇派”(当然自己并不承认),一派以平日挨批受气的学生为主,叫做“造反派”。大辩论,打嘴仗,有的甚至动动手。现在想来,两派其实也没有什么根本不同,但在当时,大家都是认真的。

对于文化大革命,中央已有结论,作为一个党员,也不能再有什么说法。但从自身来说,经过这样一番风雨的洗礼,在人生的道路上,也确实收获颇丰:原来怕写作文,最怕写论文,写大字报锻炼了这方面的能力,即使平时学习不大用功的同学写起大字报来,也下笔千言,得心应手;原来不会用毛笔写字,逐渐成为书法高手。但从写大字报开始入门的书法家肯定是有的,数量也不会少;农村山区的孩子原来一进县城,就分不清东南西北,生怕回不了家。经过大串联走南闯北,从此哪怕天涯海角,也敢独自闯荡。这些还在其次,最大的进步是从此开始学会用自己的脑袋思考问题。原来总以为书上的报上的就是真理,老师、领导说的就是对的,只能是“三等兵打伙夫,阶级服从”,现在看来,这些都不可靠,大是大非问题,还要靠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得结论。

“人生七十鬼为邻,已觉风光属别人”。我们这一代,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在漫漫人生路上,有些东西是过后即忘的,有些东西却会铭记终生,受益终生。朔师这一段生活,可以说是我踏入社会的序幕,它为我以后的人生打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我感谢朔师,我祝福朔师。朔州师范,愿你在新的征程中,紧跟时代步伐,和祖国一起腾飞!

2011年7月于北京

作者简介:宋明宝,男,1947年生,天镇县夏小堡人。1964—1967年在朔县师范学习。毕业后在怀仁县小学教书近两年,1969年回天镇县,在县广播站当文字编辑,1976年调水利局当材料员,1978年调县革委会办公室,1981年担任县委调研室主任,1983年兼县委办公室副主任,1984年任县委办公室主任,1986年为县委党委、县委办公室主任,1990年当选天镇县政府常务副县长,1993年任天镇县委副书记,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1998年当选天镇县人大主任,至2006年换届离任,2007年退休。雅好诗文,工作之余,练书法,品古诗,记事物,掘诗意,日积月累,于2005年有诗集《情满边城》出版,颇受乡人和诗词爱好者赏识。2011年原诗集寻觅赠送殆尽,又续《情满边城》,合编再版问世。

同类推荐
  • 南昌之光

    南昌之光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得到了什么,而在于奉献了什么。当感受到脉脉温情之后,一个最直接而又裸露的想法,就是在漫漫人生之途中,给予回报。让他人也在自己的奉献中,感受到同样的脉脉温情。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用时尚的话儿来讲就是“和谐”。
  • 小说编余

    小说编余

    我生于1936年12月,生肖属鼠,今年算是我“本命年”。鼠跟了我近60年,我却一直不理解鼠和我有什么关系:虽然本人不算漂亮,但也非“獐头鼠目”之辈,气量虽不算大,也非“鼠肚鸡肠”的人,我的外形和性格有哪点像鼠呢?鼠怎样在冥冥中决定我的命运呢?
  • 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

    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

    本书编为四辑,第一辑“作家论”,第二辑“作品论”,第三辑“评论”,第四辑“理论”。每辑十篇,共辑四十篇,四十余万字。这是一本文学师友用文学笔法评说朱向前的书。全书收集近二十年来朱向前的师长、朋友和学生的文章约三十万字,有评点、有批评、有侧记、有印象,门类繁多,风趣好读。
  • 南方冰雪报告

    南方冰雪报告

    这是一部真实地记录2008年中国南方暴风雪的全景式长篇报告文学,一部关于存在、命运、灾难的纵深拓展之作。作者历经数月的艰辛而深入的采访,通过那些最底层的、第一现场的受灾和救灾的老百姓的亲身经历或口述,获得了大量的原生态素材和许多独特而不可重复的细节,让我们对这场灾难有了重新发现的可能。全书以交叉重现式的结构和鲜明的精神在场感,试图呈现出一种直逼物象本真的情景与氛围。在报告文学很长时间以来只强调“报告”而遗忘了“文学”时,这部作品具有很丰厚也很纯粹的文学性,从而有力地提升了“报告”核心价值。
  • 寂寞深处的风景

    寂寞深处的风景

    西海固永远是一块出产优秀诗人的沃野,这其中的奥秘大概与地气、方言、接受力等诸多现象有关。特别是文化的冲突更容易在一个诗人的笔下产生灵性,更容易在灵魂的层面上叩问自我。
热门推荐
  • 我家开的武侠客栈

    我家开的武侠客栈

    被自己开发的游戏附身,有了一家自己的客栈。做了老板的同时,还赠送了一个武侠之门。经营自家客栈,过上安逸生活,结交各路豪侠,领悟经营之道。我的厨娘是黄蓉,我的伙计是盗圣,我的员工是五绝,我的司机是四大恶人。马尚呵呵一笑,本店正规经营,收据发票是要加印盖章的。
  • 凌驾:三界之上

    凌驾:三界之上

    泽羽,不平凡的人注定不平凡。十六岁的生日打破了他一向低调的个性。背后的背后凌驾三界之上的他,不得不回到他的故乡继承他的王位——异界
  • 战神之路系列第三部

    战神之路系列第三部

    为了追求真爱,我进入了另一个陌生的国度--幻魔大陆。在这里,我拥有数种身份,却发现了又一个强大的自己。是什么力量能复制幻魔大陆人、神、魔三界第一强者的身体?会有谁拥有控制三界的能力?为了摆脱命运的安排,无奈之下踏入了挑战自己的战神之路!
  • 雪球专刊第046期:牛市来了,买什么?

    雪球专刊第046期:牛市来了,买什么?

    我确实有不少股票推荐,看好看衰的理由都写在雪球自选股备注里了;对投资也有一些看法,都写在雪球帖子里了;也做过一些自认为还不错的交易,都披露在雪球里了,但是,我推荐什么股票给你呢?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 中州飘云录

    中州飘云录

    修仙者云嗔从修仙界来到张宣市收徒开店,在他与两名弟子过着看似轻松的日常生活的同时,蛟龙、锁龙井、僵尸、妖兽、修仙界尔虞我诈的争斗与神秘的坠仙教接踵而来,疑团重重的云嗔到底有什么样的过去,千年前尘封的秘密又是什么?且看一个轻松幽默的玄幻故事如何展开……
  • 恶魔之路

    恶魔之路

    地狱烈焰中挣扎的灵魂,游荡于绝望深渊的深处,守护诸神曾经遗失的魔盒,在岁月的洪流中,静候,名为希望的光辉再度降临,洗尽罪恶的铅华,尔国临格。
  • 绘天神凰

    绘天神凰

    她在异世借壳重生,成为了父母早逝,寄人篱下的孤女夏皎。凭着重生附带的强大金手指,她自觉绝对会成为诸天万界空前绝后的成功人士!偏偏除了她的江爷爷,所有人都认为她弱爆了,就是个当姬妾宠物的命!岂有此理!她只是不爱走平常路罢了。当威风八面的修炼天才有什么意思?她要当修炼天才们的终结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暮色兮凉城

    暮色兮凉城

    还没有离婚的林暮,遇见了于凉淼,林暮一直以为于凉淼是个大暖男,其实他是个腹黑大BOSS。对于林暮的前夫于凉淼绝对不手软,带着林暮花式虐狗。。林暮躺在于凉淼怀里听着于凉淼讲着往事。突然林暮炸毛说:“我那个时候把你当朋友,你竟然想着要泡我!”于凉淼抱着林暮说:“那你同意吗?”“嗯。”于凉淼吻上她的唇,又开始了他们刚刚做过的‘运动’。
  • 狂傲宠妃:王爷,你的益达

    狂傲宠妃:王爷,你的益达

    一朝穿越,许潇潇灵魂穿越到一个玄幻大陆废材身上。她一不会古武,二不是天才,三不会医术,简直是要什么没什么。不过,作为一个记者,最擅长的就是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哦,不对,应该是察言观色,收集情报。但是,那突然出现在体内的神秘女子是什么鬼,益达制造系统又是什么玩意?什么,收集八种口味不同的益达口香糖就有可能实现一个愿望,不是骗人的吧?只是,这益达口香糖有什么用,总不能遇到打不过的人,就高喊,喂,你的益达吧!
  • 查理九世:浮空战鬼影

    查理九世:浮空战鬼影

    【本书已完结,后续番外不定期更新】育林小学四年级二班的“问题多多”突然做了个奇怪的梦。而回到家,多多的电子邮箱突然收到了一封召回信;DODO冒险队紧急出动!洛基的雕像,唐晓翼回归,奇幻的怪物……一串串奇怪的谜案一一浮现,鬼影迷踪在简先生的带领之下攻击浮空城!来自地狱的残酷之者抵抗鬼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