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38200000031

第31章 刻骨铭心母校情——献给朔州师范建校60周年

张翠梅

我是1963—1966年朔县师范31班的学生。在我的一生中,是母校给了我知识、自信和力量,使我从一个山里娃变成了人民教师、走上了厅级领导岗位。我已步入花甲之年,喜欢怀旧,尤其是退下来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以来,经常想起我的学生时期,更增加了对母校的怀念,回忆如暖流在心间流淌。尽管离开母校四十余载,但她在我的心中依然是那样的高大伟岸,情深谊长。在纪念朔州师范建校6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表达我对母校、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在我八九岁时,我们家随父亲工作住进了朔县城,我在县城小学读书。记得至初小(四年级)毕业我也没能融入城里孩子们的活动圈,那时我腼腆胆小,连老师提问也不敢大声回答;沉默寡欢,课间活动时老是一个人站在角落里张望同学们嬉戏,一点不懂得学习,就盼村里的亲戚进城能陪我耍一会。

1958年我们家因户口压缩回农村而搬回村里住了,我转学到师范附小读高小(五、六年级),12岁就住了校。附小就在师范学校的斜对面,校长、教师、管理人员都是师范毕业生或实习生中的高才生。真是要感谢他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感谢班主任殷诰、张友山老师的爱心。在这所学校里我变得性格开朗,天真活泼,学习、生活轻松愉快。有时老师带我们参加大校(附小称师范)一些大型的文体活动,有时我们住校生放学后也到大校门口玩耍,在幼小的心灵里对师范就有一种纯朴的敬仰之情。

1963年我考入朔县师范。那时师范在朔县米昔马庄村,(以德国神甫米昔马命名,“文革”中改名为新安庄村)它是坐落在农村的一座园林式学校,设备齐全、功能完善。天主教堂改成了我们的图书馆。校舍算不上富丽堂皇,但建筑讲究、简朴大方。校园分成若干个庭院,记得有前门院、东一院、东二院、景林院、西北院;教室是整齐划一的平房,宽敞明亮、干净整洁;教室门口的丁香、玫瑰一到春天繁花似锦、清香袭人;校园四周的白杨树笔直挺拔、催人奋进;教室宿舍前的空地都是菜园,边上牡丹、芍药姹紫嫣红、沁人心脾;道路旁的桃杏树秋季果实累累、肉肥汁甜;女生住的柏树院四季葱绿、幽静安谧;在茂密的树林中400米跑道的体育场内跳远、跳高沙坑、单双杠、篮球、足球场及各种体育器材应有尽有。还有个很大的牧场是我们劳动锻炼的好场所。这一切为我们创造了优雅的学习环境,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在陶冶着学生们的情操。

学校书记、校长是德高望重的十四五级领导干部,任课老师是有大学本科文凭的讲师或教授,管理层多是德才兼备的师范留校生。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书写在高大的图书馆正中的毛主席语录“要做人民先生,先做人民学生”,下面四个大字“从严治校”,我想这就是校训。母校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治校严谨、管理严格、纪律严明。没记得哪位领导、管理者、老师声严厉色地训斥过人,就记得夏天桃杏熟透有的掉在地上,谁也不会捡起来吃掉,而是顺手放在附近的窗台上。几十年后同学们偶有相会,忆起这事,人人都为我们这些当年十六七岁的孩子遵守纪律的自觉性感慨不已。环境能够造就人,母校这种氛围培养了我一生对工作严谨、认真负责的性格。

当时考进师范,就成了国家人员,学费、书本费、伙食费全由国家负担,家庭困难的学生每学期还有3-7元的生活补贴,毕业后就当小学教员。那时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家有半斗糠,不当孩儿王”,有部分同学为师范毕业后不能考大学继续深造而不悦,所以入学后的第一节政治课就是“爱人民教师”的专业思想教育课,灌输“三尺讲台,平凡中可以创造辉煌”的思想,帮助新生树立热爱教育工作、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理想和信念。

1963年母校被作为国家师范学校教育改革的试点,由三年期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改为“半耕半读”五七制学校。即每年参加五个月的劳动,学习七个月的功课,学制改为四年。那年秋季改革动员后,我们就集中参加生产劳动,在学校南面的一条大沟里填沟造田;像到周围二三十里的地方植树造林是常事。那时候的生活是艰苦的,劳动量大,有时早上下地干活,中午带点干粮喝杯白开水,晚上才回学校,食堂饭菜单调又限量,每人只能吃定量的份儿饭,哪像现在学校饭菜这么丰盛。可同学们干起活来生龙活虎、干劲十足,劳动回校的路上肩扛铁锹,排着整齐的队伍,《打靶归来》等嘹亮的歌声响彻四方,显示着学校的活力。

受国家大政气候的影响,1965年终止了教育改革试点,恢复了原来的学制。但学校的劳动仍然不少。生产实践不仅使我们学到了一定的劳动技能,更主要的是锻炼了意志,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格。

学校坚持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开展“勤工俭学”,并没有影响文化知识的传授,各门功课抓得都很紧,1963年—1966年的三年中我们接受了专业教育。母校有一支业务过硬、作风正派、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真可谓人才济济。教师诲人不倦,学生学而不厌,老师们爱岗敬业、呕心沥血、默默耕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他们开启了我们的智慧,使我们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增长了知识,有了踏上工作岗位的底气。记得一次主题为“保持艰苦朴素本色”的作文,语文老师张澈把我的文章作为范文在课堂上选段摘句进行了点评,然后又让誊写出来贴在教室的学习栏内。我们的每次作文、每篇作业张老师都要认真进行批改,从不敷衍。当时要求写毛笔字,大字行间还要求吊满小字,张老师也要隔三岔五进行检查。母校对“小三门”(音体美)的学习也抓得很紧,副课老师们的教学同样一丝不苟。我的美术学得最差,写生画没有立体感,记得美术王桂荣老师为教我画好一个暖水瓶让我改过四次,最后及格,得了60分。至今为王老师的执着、真诚而感动。“严师出高徒”这话一点不假,母校的历届学生不管在小学、中学,还是在农村、县城都是教育战线的骨干。不少人成了当地的名师,深受学生的爱戴。母校为晋北地区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师资,誉称“塞外清华园”。

当时师范在雁北是很有影响的。学校有男、女篮球队,有足球队,老师和学生同在一个队,师生关系很融洽,一起训练,一起参加比赛。在朔县、在地区组织比赛时,只要有师范队上场,观众倍增,气氛热烈,而且多数时候冠军属于我们。母校给了我们自信,我们为母校的荣誉和辉煌而自豪。

母校在学校管理上最大的特点是坚持学生自治。班级有共青团支部委员会、班委会,学校有校团委和学生会。学校的生活纪律、作息制度、打扫卫生、安全保卫、生产劳动以及开大会的会场秩序等等事务都由学生会负责组织管理与实施;有班级轮流值周制,为同学们人人参与学校管理搭建了一个平台,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极好的锻炼机会,母校为党政部门和各行各业输送了许多优秀人才,在老雁北地区有过“第二黄埔军校”美誉。我曾先后担任校团委宣传委员、学生会副主席。感谢母校培养了我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勇于负责的精神,为日后走上领导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6年秋,正当我们踌躇满志准备毕业分配时,“文化大革命”的狂风恶浪席卷了整个校园。一夜间整洁典雅的大礼堂墙上贴满了“打倒走资派×××”“打倒保皇派×××”“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大字报。学生们茫然地卷入了大动乱中,学校瘫痪了,毕业的不能走了,新生也没能入学。“红卫兵总部”、“北京公社”等组织及三个一伙、两人一组的各种战斗队相继成立,大字报铺天盖地,学校陷入了极度的混乱。

那时的媒体不发达还没有电视,当从广播中听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接见红卫兵的消息后,学校红卫兵们纷纷涌向北京。紧接着大串联开始了。同学们自由组合、自由择时、自由选择线路涌向了北京,涌向了上海,涌向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在祖国各地进行串联。记得是十一月间,当我们几个同学想从红太阳升起的地方——韶山冲再次返往北京的时候,全国性的火车晚点了。车厢里、站台上里里外外挤满了人,从南到北走几天火车很少开门,我们上下车都是走车窗。在我们回来的路上,南方就出现了打砸抢,干部、工人搞开了运动,我们的国家乱极了。

1966年年底同学们陆续返回了学校。还是母校的学生们教养有素,我们学校没有介入社会上的造反夺权。“文化大革命”这个反面教员教给了我做人要坚守的准则和坐标,也教给了我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耐力。

因“文革”,我们推迟到1967年7月离校。在母校的四年时间里,我们接受了正规教育,经历了教育制度改革,亲历了“文化大革命”,见证了“文化大革命”对文化、思想、道德、伦理的浩劫和对学校人际关系、教育秩序以及花草树木的破坏。但是我对母校的热爱和感激是永恒的,对老师给予的一切是难以忘怀的。一个人的学生时期仿佛是一个大口袋,在校时装进什么,长大后就能掏出什么,当掏出知识、掏出能力时就能勾起追忆。我常想,普天下的父母都爱自己孩子的,但是这种爱是有局限的,爱得不适当还会适得其反;老师给予学生的爱却是天下最伟大而无限的,老师的爱像太阳般温暖,像清泉般甘甜,老师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和蔼的微笑,就会给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增添无穷的自信和力量。我真心希望今天的老师和母校的学子校友们,用你们炽热的爱去拥抱伟大的教育事业,去拥抱祖国灿烂的明天!

岁月悠悠,光阴似箭,许多往事已成过眼烟云。唯有在母校求学的那些刻骨铭心的情景,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时常令我魂牵梦绕。她在我烦躁时给以快乐,她在我失意时给以慰藉。她是我踏上人生征途的起跑点和力量源泉,她是我人生长河中永不忘却的温馨的港湾。啊,难忘的母校,无论岁月如何流逝,您永远像雨露甘霖一样滋润着我的心田。

六十年沧桑巨变,六十年奋发图强。我的母校校址一迁再迁,今天已发展成为一所集中专、大专、高专为一体的高等院校。在这金秋十月,硕果飘香的美好季节,在您六十华诞的喜庆日子里,我衷心祝愿您——朔州师范,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作者简介:张翠梅,女,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46年出生于朔城区南榆林乡三泉村。1963—1967年在朔县师范学习,毕业后先后在沙塄河联区、平鲁区井坪完小任教。1972年调平鲁县妇联工作,先后任干事、副主任、主任。1983年机构改革提任雁北行署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1990年12月调回朔州市妇联任主任。1995年12月任朔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厅级)。1996年6月当选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至2007年6月。退休后经市委组织部任命为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为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发挥余热。同期组织成立了朔州市模特协会,任会长,为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作出了贡献。

同类推荐
  • 爱我海南三字经

    爱我海南三字经

    一部面向青少年的乡土教材,一部爱国爱乡的通俗读本,一部倾情讴歌海南的经典诗作。爱乡,海南人永恒的情结;爱乡,海南人永恒的美德;爱乡,海南人永恒的文化。正是这种“爱乡情结”,使千千万万海南之子扎根海南,苦创伟业,成为栋梁之材;它更是一种信念,维系着世世代代海南外出谋生创业的海南人,使他们精诚团结,纷至沓来,为家乡的美好未来献策出力。
  • 朱光潜经典作品选集

    朱光潜经典作品选集

    《谈美》和《谈美书简》是朱光潜两本最为经典的美学入门书,语言通俗易懂,本书将这两部作品合为一辑。《谈美》是朱光潜早年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阐释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谈美书简》是朱光潜晚年的心血之作,探讨了西方美学思想。《西方美学史》是美学泰斗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专著,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谈修养》是朱光潜对自己人生经验和智慧的总结,也是作为过来人的他与青年的亲切谈心。本书针对青年人普遍面对的人生困惑,进行了分析和解答。全书由二十多篇文章组成,话题都是与青年人密切相关的,如立志、心理、伦理观、学问、读书、交友、性爱、恋爱结婚,等等。
  • 清风明月

    清风明月

    《清风明月》:本书收录刘瑛十几年来写作的小说、散文,舞台剧剧本(话剧、音乐剧、小剧场戏剧、科幻剧和话剧小品等),电视剧本,影评、剧评等。
  • 神仙传奇故事

    神仙传奇故事

    元始天尊是道教中的三清之首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高的尊神,居于清微天的玉清境。
  • 大文学与中国格调

    大文学与中国格调

    “中国文学的自觉”是本书特别关注并着力探讨的主要问题。大文学与中国格调作者试图通过对具体文本和具体现象的细致解读,建构“大文学”的价值图景和“中国文学”的主体性,揭示“中国格调”的魅力和价值,进而为当下的文学写作和文学阅读,寻求积极的“支援意识”。大文学与中国格调信从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写作伦理,不说空话,不说废话,不说假话,体现着作者一贯的坦率认真的批评态度和细读深究的批评风格,显示出一种在质疑中建构的积极的批评姿态。这些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后,曾引起较大的反响和读者的好评,多次被多家权威刊物转载,并屡次获奖。
热门推荐
  • 霹雳天下

    霹雳天下

    霹雳门弟子穿越,新的世界新历程。天赐我新生,傲骨闯天下。武灵至强至尊,魔灵强势崛起。“兄弟,永不言弃,同生共死,我们永远在一起,哪怕是死······”“我用我的生命向你保证,长相厮守,永不分离。”“如果有人要伤害你,那他只会是我的死敌,即使他是神,想要伤害你,也要踏过我的尸体。”“一切话语都是虚言,哪怕还有一战之力,我也会让你好我同归于尽,我想你不要给我这个机会。”“琴心剑魄今何在,古木龙吟七绝杀。”“绝色琴音百毒雾,千绿还尽万眠眠。”“帝拳帝琴果甘霖,玫瑰噬血紫魔剑。”欢迎收藏、推荐霹雳天下,欢迎互粉,作品有意见可讨论。
  •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花梵,若有来生我定当好好与你厮守,好好的照顾你一辈子....
  • 万能系统苍穹圣皇

    万能系统苍穹圣皇

    华夏十大家族之末千诺家族长子千诺承携万能系统重生到了地球的第二位面,靠着系统登上了第二位面娱乐圈的顶峰。离开地球,闯荡六大平行宇宙,一步步成为世界之最。身世慢慢揭开,领着亲妹妹闯荡天下。报完种族的血海深仇,重新打造第一宇宙最强种族碎空族!但是龙也有逆鳞啊!喂喂喂!那边那个路人甲!靠近小妹十米以内!冰星龙,上!
  • 我的驸马是太监

    我的驸马是太监

    一个二十一世纪特种兵穿越到热门目的地明末,却阴差阳错的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太监,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荣誉,他没有选择逃避,更没有退缩,而是勇敢的挑起了拯救民族危亡的重担,发出了千百年来太监界的最强音——天下兴亡,太监有责!他是一个太监,他曾临危受命,拯万民于水火。他是一个太监他曾力挽狂澜,扶社稷于危亡。让刀与剑见证一个太监的铁血雄心,用爱与殇感悟两位公主的似水柔情。更多精彩,尽在鲁陵王新作——我的驸马是太监
  • 冰山牌重生:对面校草你好啊

    冰山牌重生:对面校草你好啊

    一次偶然的相遇,让他们成为了一对甜甜的青梅竹马;一场意外,让他们误以为彼此早已在灾害中丧命;再一次相遇,你还会记得我吗?
  • A Blot In The Scutcheon

    A Blot In The Scutche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娲石

    女娲石

    女娲石是海上独啸子创作的明清小说,主要讲述中国有个女史,姓钱,名挹芳,由于国难当前,虽有报国志向,可是难于付诸行动,于是想用文字号召国人,唤醒国人。
  • 网遊之平凡

    网遊之平凡

    属于学生时代的网游世界就是要快乐!在《漩风》里,六个青春女生,不一样的个性,一起来看她们的未来~~
  • 腹黑宝宝特工妈

    腹黑宝宝特工妈

    世人面前高贵冷傲,杀伐果断的总统阁下,私底下是个宠老婆宠得天理难容的痴汉子。有人骂她不识好歹,他说:“我宠的我惯的,谁有意见!”有人诬陷他在外头养女人,来不及解释,家里那位怒将他赶到客厅。夜晚,他拿了备用钥匙,潜入了卧房……“啊!北野挚,你个禽兽!”“老婆,不是说学校最近太忙吗?我努力一把,让你休个长假。”“什么假?”“产假……”第二天,某女揉着酸痛的腰怒吼:“北野挚,我要跟你离婚!”“乖,别闹。小包子有了,小萝莉生产之中,你就死了那条爬墙的心吧。”北野挚笑着把某协议书丢入了碎纸机。
  • 男神大人,你被甩了!

    男神大人,你被甩了!

    他们是一个军区大院儿的青梅竹马,十二岁那年她偷喝白酒不小心吻了他的唇,“叶峥哥哥,我喜欢你。”“有多喜欢?”“有一万颗大白兔奶糖那么的喜欢。”从此她有吃不完的糖和亲不完的嘴儿,“你是谁的小媳妇儿?”“我是大白兔的小媳妇儿!”重逢那一晚她逃跑失败,被他圈禁在酒店大床上,毫不怜惜狠狠占有。“你想干什么?”“废话,当然是干伱。”帝国第一权少叶峥人生中最耻辱的污点,就是被他疼宠八年的小女人狠甩,而落魄千金夏雪宜人生中最甜蜜的时光,就是吃不完奶糖还有一只大白兔保护她。【这是一个青梅竹马恋人再相逢的故事,偏成熟,适合12岁以上的孩子观看,当然,欢迎小宝贝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