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是一个让人看过久久不能忘怀的地方,一个不能仅仅以“景色”简单视之的地方。长江三峡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是诗是画,流淌在几千年中华文化的血脉里,浸染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仲秋的一天,我怀着豪迈激动的心情在云雾缭绕的西陵峡,鸟瞰了“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雄伟壮丽三峡大坝。到了晚上,又观看了气势磅礴、超然大气的《盛世峡江》经典剧目,然后搭乘上“江山”号游轮逆流而上。船逆水行使到阴森逼人的西陵峡谷中,站在船顶层的甲板上回头眺望,夜幕下的三峡大坝灯光,如同一条金龙漂浮在幽静的水面上,给人一种无声的震撼和无限的遐想……
天刚蒙蒙亮,船已经到了巫峡,游客们早早就站在船的甲板上,急切地观赏着巫峡群峰叠嶂、幽深秀丽的景色。尤其是神女峰最为神奇,恰似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峰上云遮雾绕,恍惚间好似神女驾祥云飘然而至。民谚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山中的猿猴曾几何时已销声匿迹。但巫峡的千年云雨,在现在还不失一种奇观——如黛的远山被忽聚忽散的云雾遮掩着,似天鹅群舞,在蓝天上织出奇妙的图案。有时候云彩又呈一束束白色的飘带,它似乎在用尽一切轻盈婀娜的姿态来衬托四周叠起的重岭,如梦如幻,颇有国画的写意味道。
中午到巫县改乘小游轮,沿长江支流大宁河逆水游览小三峡。大宁河上的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被称为“小三峡”。小三峡兼有长江三峡之胜,又别有洞天。两岸锦翠掩覆,峡中奇峰突起,悬崖绝壁上不时会出现悬棺和古栈道,河水碧绿明净,小舟漂行其间,身入翠宫,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小舟在峡谷中停靠到了一个叫罗家寨的寨门前。据说古时候有一位秀才在此挑灯苦读,考取功名,故而得名。站在不到四百平方米大的寨基上仰头观望,凌空绝壁上一股清泉倒挂,出洞是泉,凌空似雾,落地是雨,雨滴溅打在颓垣断壁上,向人们述说着一个永不古老的故事。
从小三峡往回返的途中,导游小姐给游客们讲了一个很动人的三峡移民故事。说是巫县有一个村要整村迁往安徽,在村民动身那天,送行的人们敲锣打鼓地早早就赶到了码头,可当移民们一步三回头地走到送行的人跟前时,锣鼓声戛然而止,一双双凝重的眼神看着强装笑脸的村民从身边走过。这时,一个被人搀扶的老太太,突然走出人群,跪在一棵橘子树下,顺手把自己擦眼泪的手帕铺开,然后往上面捧了几捧家乡的泥土,揣在怀里跟大伙儿一起上了船。这位老太太在异地生活了不到三个月就去世了。听了导游小姐讲的故事后,大家的鼻根都有点发酸。下午又乘上“江山”号游轮继续逆流而行。巫峡某峰,半腰横挂着一道灰云,显得异常英俊。有的山上还有闪亮的瀑布,像银丝带般蜿蜒飘下。山坳里星罗棋布地点缀着庄户人家的院落。在那耸立的峭壁上,依稀可以辨出千百层细小石级,蜿蜒交错。漫山遍野的橘柚树绿得发黑,树上累累的果实,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散发着一股清香,使整个峡谷充满了成熟的秋天气息。
太阳只剩几杆子高时,船进入到了瞿塘峡。初入峡,颇有些森凛之感。四面八方都是些奇而丑的山神,朝自己扑奔而来。两岸斑驳的岩石如巨兽伺伏,又似正在沉眠。山峰有的作雄鹰展翅状,有的如尖刀倒插,也有的似引颈欲鸣的雄鸡,就好像一位魄力大、手艺高的巨人曾挥动千钧巨斧,东斫西削,硬是替大江斩出这道出路。这时,一直像湖面一样平缓的江水,在这里出现了湍急的漩涡。船行其中,仰望一线天际,心中顿生“天下雄”非瞿塘峡莫属的感慨来。
出了瞿塘峡,便到了奉节的白帝城。近两百公里的三峡水程也就走完了。夕阳西下,站在四面环水的白帝城眺望大江。江面温柔广阔,酷似一片湖水。衬着暮霭,逆流而上的一艘大游轮在转弯时,船身在江面轧出千百道金色的田垄,又像有万条龙睛鱼在船尾并排追踪。几声沉沉的汽笛响过,大游轮停靠在了前面的码头上。这时,在昏暗的天水交接处,有一条小渔船向停泊的游轮划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