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莫过乾坤湾。
带着梦想,带着憧憬,带着很早沉淀于心中的渴望,2010年正月,我迎着一路的陕北大红灯笼和秧歌队,在陕北佳县观赏了素有“黄河小蓬莱”的香炉寺,又一路东下,到山西临县领略了“九曲黄河第一镇”碛口的风韵后,就心急火燎地往乾坤湾赶。
从延川县城往乾坤湾走,一路上山势绵延悠长,苍劲浑厚,一座座深厚的黄土山梁像黄土地上隆起的一道道脉络,附在山梁两侧长年雨水冲刷出的沟壑,像黄土地那饱经风霜深壑的皱纹,仿佛在演绎着华夏子孙艰难的跋涉行程。即便山路曲折,一路颠簸着,漫山的春天气息让我依然心中盛满期盼。
赶在夕阳西下,我站在小程村的观景亭,看到乾坤湾全景时,无不为这旷世绝伦的神奇画卷而震撼。这里是山的集聚,山的盘旋,山的特有世界,像千条蟒龙巨蛇纠缠在一起,山势由西向东南倾斜,一条自北向南弯弯曲曲的峡谷把群山东西分开,远远的一条银色带子在红褐色的山梁之间泛着青光,沉静着暗红,顺着弯弯曲曲的峡谷上空,飘浮笼罩着一层浓浓的淡蓝色雾气,这便是黄河。
黄河经过眼前的大峡谷时,优美轻快地画了一个320度的“S”型大湾。只见这道湾,河抱着山,山依着河,河里有山,山中有河,山河相连,水山相映,奇妙无限,奥秘无穷,这就是黄河乾坤湾。乾坤湾是黄河经过这一线孪生出的“五兄弟”中拐得最状美、最有历史感和文化感的湾中精品。
据地质科考资料介绍,乾坤湾数亿年前,这里也许是一片汪洋大海,热带雨林气候带给黄土高原的曾是各种热带植物、动物的栖息地,由于火山爆发引发的地震,地质裂变等诸多原因,使美好的家园毁于一旦,变成如今的荒山高坡、悬崖峭壁,加之沙漠的推移,黄土的堆积,河流也随着地质结构的高低,形成了举世瞩目的黄河九十九道湾,以及典型的黄土高原风貌。
从黄河沿岸断层岩中挖掘出的大量黄河古象、树叶、昆虫等活化石,足以说明数万年前,地球经历过数次裂变。时间把曾生活在这一片绿色土地上的动植物改造成化石,时间又把波涛汹涌的海洋改造成眼前这一片精美绝伦的人间美景。传说三皇之一的人文始祖伏羲,就出生于此。他常来乾坤湾,“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创立了太极八卦学说,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
听小程村的艺术村长程文说,在1997年初冬,全国著名的民族民俗文化学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之林首次考察了乾坤湾。靳之林教授看着黄河秦晋大峡谷,看着S型黄河大转弯,浮想联翩,激动不已。他对冯山云等随行人员说:“我去过世界上不少地方,看到过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可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激动过。在我看来,古埃及的金字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等著名景观,比起这里的黄河秦晋大峡谷上的S型大转弯来,那才是小巫见大巫!”。当晚靳教授欣然命笔,题写了“若不见民族魂,阳阳初照,黄土群峦,大河九曲十八弯”。随后,乾坤湾很快走出了“深闺”,被世人广泛相识。2005年,乾坤湾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的审查,批准为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
迎着朝阳,站在神秘莫测的山河太极图前,八卦中的“阴”、“阳”自然显现。“阳鱼”即山,即河对岸被水环抱320度的那座山,山脚开垦的层层梯田,错落有致的红枣树,恰似鱼头的鱼唇与触须,山的深壑皱纹,又似鱼身的鱼鳞与鱼鳍,摆尾自然顺畅,宛若入水游跃一般。“阴鱼”即水,即山的倒影反向,阳鱼尾为阴鱼首,阳鱼首为阴鱼尾,正映了阴阳合抱、互为转换、相依相存的辩证哲学思想。就在乾坤湾周围,存有与八卦图相关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标志物,还有以伏羲、女娲的名字命名的村庄庙宇和千年的匈奴古窑,更是增添了黄河乾坤湾的历史文化和神秘色彩。
长久地驻足在奇石凌空的崖岸上,太阳也在高远处悄悄地注视着这美丽壮阔的黄河第一湾。我深情地凝望,不仅是凝望,而且是用了全身所有的器官在感受,在吸吮,在赞美……目光所及,山峦、沟壑、滩头、梯田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乾坤湾的痕迹。那一棵棵生长在石缝里被寒风无情摇撼着的酸枣树,那一片片早已枯黄又被行人的脚步蹂躏了的野草根,也在以最大的热情展示着祝福的真诚,以不枉为生命,以不辜负时光。
在这一片富有生命的世界里,我对乾坤湾的情感更加浓厚了,目光、举止、思维、感受、遐想,一切似乎都停留在一个更高的境界里,由最初的领略乾坤湾神韵之美,变成了一种生活的情趣,一种生命的感悟,一种人生的态度。
凝望乾坤湾,的确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一次灵魂的净化,更是对黄河博大精深文化底蕴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