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说,我出生的那天,睁开眼第一眼看到的人就是他,对着他笑了,让他的整个世界为之一颤,然后他也笑了,笑得很开心,很开心。
我从小就在爸爸的关怀下成长,他教我读书识字,教我画画下棋,和我一起爬山玩水,我会架在他的脖子上去摘桃子。我入学前的成长可以说是与父亲形影不离,在两岁前,如果爸爸出去做事,我又无聊的时候,我会很大声地哭,然后笑哈哈地看着他飞快地跑过来,一边跑还一边问“怎么啦?怎么啦?”对于这种情形我屡试不爽,爸爸则是指着我在那里跳脚,脸上显现出一副又好气又好笑的表情。两岁开始记事以后,我发现这招不灵了,但还是时不时发发小性子,爸爸总是很耐心地诱导我,让我把心中所想的事情完整地表达出来,然后再告诉我该怎么样去做。我的家在偏远的山脚,周边没什么人家,爸爸不仅是我的爸爸,也是我的启蒙老师、朋友和玩伴。在我的世界里,爸爸总是带着微笑,好像不管什么坏事都能被他说成好事。我把水洒到衣服上了,他问,是不是更加凉快了;我把墨汁滴到他的书上,他说,那就画朵花吧;我把碗摔破了,他说,可以换个新的碎片来刨土豆了。
渐渐地,我发现我家与别人家不同。别人家一般都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一两个孩子,也有的是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分家居住,但我家只有爸爸、福伯和我。爸爸的年纪明明没有福伯大,可是他却有好多白头发,我问爸爸的时候,他笑着说都是因为我太淘气了,爸爸就累得头发都白了。
我越长越大,明白的事情也越来越多。自从我五岁多发现爸爸第一次暗自落泪时起,我才知道爸爸也有不开心的时候,我试过各种不同的办法,除了努力看书学习能看到爸爸欣慰的微笑外,其他的办法都只能让他脸上的笑昙花一现。
六岁那年,我满怀憧憬进入学堂,可不到一个月,发生了一件事,让我不想再继续到那个班级上课。
我停下来,闭上眼睛,眼泪随着回忆流了出来,那件事情是我心底最深的伤痛,我怎么都不会忘记。用手背擦了一下眼睛,看了王老师和师母一眼,他们都出神地望着我,我继续讲下去。
那件事的第二天早上很晚了,我还赖在床上,还在想怎么和爸爸解释不想去上学,生病发烧的借口是不能的,摸摸头就知道了,那天是星期五,还要上课的。我心烦意乱地想着要怎么说的时候,爸爸问我“不想念同学吗?”我想到的是那个同学对我的羞辱,我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用粗鲁地言语对着爸爸大声地吼出“不想!就是不想!不去上学了!以后都不去了!”其实刚喊出来我就知道错了,我还没有告诉他事情的来龙去脉,结果自然是换来爸爸的一个巴掌。我知道对于妈妈的事,爸爸一直都三缄其口转移话题,可是我不想被别人说我是有爹生没娘教的野孩子,于是,我小声地问爸爸,“爸爸,我有妈妈吗?妈妈在哪里?”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爸爸竟然在我面前嗷嗷大哭。我从没有见过这样的情形,想学他以前帮我擦泪那样用手帮他把泪擦干,却是怎么也擦不完。后来,爸爸说,妈妈是被一个叫做“天”的人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教数学,于是我憎恨所有名字里有“天”字的同学和人们,意识里认为他们是与那个带走妈妈的人是一伙的,不和他们说话,遇见他们也远远地躲开。后来,爸爸告诉我,只有带走妈妈的那一个是坏人,其他的都是好人,我对他们才略有改观,好在我隔几年就跳级,但确如爸爸信里所说,我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
从那一次事件以后,我再也不敢在爸爸面前提起任何有关妈妈的事情。那是他心中的痛,也是我心里永远的痛。外面有关妈妈的传言,我都听从爸爸的话,一律不信,因为我相信爸爸的话,爸爸从来都不会骗我。
时间过的飞快,小学三年眨眼而过。那年我寄宿学校开始读初中,在每周一次才能回家的日子里,我感觉到每一周都有以前的一个月那么长。每周六来临的时候,我都归心似箭,中午放学前两分钟,我就开始整理书包,等到老师说“下课”两个字的时候,在老师目瞪口呆的表情中,飞快地夺门而出,只是为了赶着乘上校门口的那台拖拉机回家,其实那台拖拉机只可以顺带我五里路,其余的路还是需要走着回去。慢慢地,学校有意识地在周末的时候提前五分钟放学,那个拖拉机大伯也会在校门口等着我。
寄宿在学校的时候,时常有一些同学的妈妈来看他们,听着她们细心的叮嘱与唠叨,我心里不知多么羡慕,但那些同学却很是不耐烦,只是因为耽误了他们的玩乐时间。那时候,我总会在心里暗自感叹,他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常常会想,要是我的妈妈也经常这样来看我,那该有多好啊!我从未见过妈妈,爸爸说,妈妈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也是最善良的女人,我只能根据眼中所见、书中所写、耳中所闻的最美好的景象来构成一个妈妈的模样,可这终究都只是我的想象,回过神来的时候,什么都消失不见。我多想能有妈妈的爱!
妈妈,对我来说,
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印记,
是无边的幻想和繁星的微笑。
我多想,能有妈妈的爱。
有人说,妈妈的爱,是满嘴的唠叨;
有人说,妈妈的爱,是深切的关怀;
有人说,妈妈的爱,是鼓励的微笑;
有人说,妈妈的爱,是无私的疼爱。
我多想,能有妈妈的爱。
可是,我慢慢地发现,
这些爱,一直围绕在我的身边。
我还发现,妈妈的爱,
是分别的叮嘱与不舍,
是分离的牵挂与思念。
父爱如山,巍伟而雄壮,
母爱如河,涓细而悠长。
我接过师母手中的手绢,擦了擦泪水,继续往下说。
他同时扮演了爸爸和妈妈的角色,我已经能够分清哪些是属于爸爸该有责任,他教我学习认字,教我读道德经,语重心长地对我讲述人生哲理,教我为人处世。
我知道,属于爸爸的那一份爱,他一点也没少给我,妈妈没能给我的,他也全都给了我。他的唠叨与关怀,他的微笑与疼爱,他的叮嘱与不舍,他做的美味饭菜,这些许多人没有得到的东西,他都给了我。我全都记得,一直都记得。
与爸爸分别的那天早上,爸爸对我说,“在这里好好学习,等着爸爸回来。”所以,我会一直在这里,等着爸爸来找我。爸爸去实现他自己的梦想,去全国旅游,即便我心里再不舍,我也不会阻止,也不能去阻止他。就算是他说的三年也好,五年也罢,我都希望他回到这里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见到我。
我说到这里,停顿了很久,两三分钟也没能够缓和激动的心情。师母起身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然后说,“我去炒菜了,你们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