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4000000024

第24章 内务府(2)

辛亥革命前,我们很难断定朝廷的那些“勒索”是否合法。清政府的收入和开销都无法预算,财政可以平衡。辛亥革命后,朝廷财政情况紧张。虽然民国政府承诺,每年会付给清廷津贴,但并没有履行过。朝廷的收入已经无法满足内务府这个腐败而贪婪的机构了。

一位作者(著有《清室外纪》)描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况。在辛亥革命爆发前,人们费尽心机想要谋得一个内务府的官职,并意图利用这个官职进行“勒索”。他还提到,内务府高层官员的年俸非常高,能够达到二十万英镑,约合白银一百万两。若是有人想减少这些俸禄,就会遭到皇族成员的排挤。因为,这些俸禄中也有他们的既得利益。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皇室很快就同意“优待条件”了,内务府可以凭借这些条款在清廷灭亡后继续存在。但还是有两位皇族成员对“优待条件”表示了反对意见。

一个事实被这些人刻意忽略了,财政的腐败会损害皇室的权威,从而让那些本来忠于皇帝的人不再支持朝廷。人们在辛亥革命前就已怀疑皇帝的能力,一位无法管理臣仆的君主如何管理天下子民呢?孔子说,治国者先齐家,意思为想要治理国家的人必须能够管理自己的家庭,一个连自己家庭都无法管理的人,何谈管理天下呢?

类似内务府这样的机构在其他的国家也存在,而且很多也是非常的腐败、贪婪。像哈里发诃伦·阿尔拉希德的王朝中也有一个掌握朝廷大权的机构。不过,这个王朝留有像《一千零一夜》这些美丽的传奇,能够为自己的奢靡找到借口。中国其他朝代的宫廷生活也曾奢华过,如唐朝和宋朝,不过这两个朝代即使造成毁灭性的后果,也有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解释。清朝在文化和政治上取得过非常大的成就,它至少有两位皇帝称得上是中国最伟大的君主,但是这一切与内务府无关。相反,内务府应该对这个王朝的没落负主要的责任。不仅仅是清朝,明朝这个战胜能够征服世界的蒙古人的王朝,覆灭的主要原因也在于太监。诚然,太监制给清朝带来很大的损失,但即使是在慈禧太后和隆裕太后时期,在满人的管治下,他们也未能获得过明朝太监那样的权力。不过,管理清朝太监的内务府却是令清朝走上末途的主因。在东北的土地上孕育了这一天生高傲、征服中国的民族,到头来却毁在内务府的手中。

尽管内务府腐败无能,带给清朝无法估量的损失,但是,我们不能将内务府同内务府官员相混淆。内务府的人员也有不同的命运,并非所有人都腐败昏庸。一些内务府人员(包括我接下来要提到的)还是值得我们敬佩的。毕竟,内务府的腐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们或许不能改善这种状况,但我们也不能对其进行谴责。

蒙田曾引用卢卡的一句话:“清白的人是无法在朝廷中生存的。”他还引用过柏拉图的话:“除非发生奇迹,不然管理者都会腐败的。”假如没有人为内务府的官员创造奇迹,那么承受道义谴责的就应该是能够创造奇迹的王公大臣,而非他们。内务府的官员确实有过错,作为一个机构存在的理由,他们就应该意识到自己是忠诚的奴仆,他们的职责就是为皇帝提供良好的服务。然而,内务府的职责不止如此,他们为皇帝效力,皇帝一旦失去他们,无论在精神还是物质上都会变得一贫如洗。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在辛亥革命爆发的前后,我们可以得知,内务府这个机构仍是这些人获得利益的地方。内务府并非服务于皇帝,而是皇帝为他们的存在提供了一个理由。

由数目庞大的满族人组成的具有严格等级的内务府,有很多人我都未曾见过面。这些内务府人员并非都在皇宫中任职,还有一部分人在皇族的陵寝、颐和园以及其他属于皇族的行宫中。不过,他们无权管理满族人拥有的土地。沈阳有专门负责管理田地的机构,这也是内务府设立的。这个机构的腐败程度同皇宫中的内务府相比相差无几。

内务府最高的官职是内务府总管大臣。自1919年到1922年,一直由世续担任。世续是一位才能出众的人,辛亥革命前,他曾在朝中担任要职,例如工部侍郎、内阁学士、军机大臣等。他还负责了《德宗实录》的编纂工作。世续因为军机大臣的身份一直参与朝廷大事,在军机处被取缔后,他“中堂”的称谓也一直被保留。他还在辛亥革命前担任“太保”一职。

有关财政方面,他对下属持纵容的态度(可能他知道,没有那些下属,整个内务府都会垮掉)。不过,人们一致认为他个人是廉洁的。世续是一个标准的保守派,不赞同对机构进行整改。但是,举止大方、谈吐优雅的他又精通为人处世之道,虽然痛恨西方人,却同意我这个西方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他看起来思想开明,虽然事实并非如此。

辛亥革命后,皇室同民国进行谈判,世续和其他大臣为了能够顺利签订“优待条件”,极力劝说宣统皇帝交出实权。这就表明,世续关心的是内务府的利益。因为,“优待条件”能够保证内务府继续存在。他于1922年2月份离世,民国政府以他曾为民国利益而劝说皇帝退位为由,派人前往吊唁;宣统皇帝迫于内务府以及外界的压力,派载瀛贝勒为皇室代表,带着八千元的赏赐出席了葬礼,世续还被赐谥号“文端”以及其他的尊称。

世续死后,绍英被任命为了内务府总管大臣。绍英也是一位皇族大臣,在1905年以委员会成员的身份出国学习西方制度。在出国前,他同载泽亲王(考察团领导者)一起于1905年9月24日被炸弹所伤。当时,这件事的影响极大,连清政府也为此感到慌乱。考察团行程因此推迟,当再次出发时,绍英已经不在其中。不久,他便出任度支部左侍郎一职位。

绍英接替了世续的职位,却无法胜任。绍英本性善良,却缺乏勇气,也没有进取的精神。表面上,他热衷改革,却总是避免采取那些会使自己遭到同事或下属反对的行动。绍英认为同西方人建立友好关系非常重要,可以在非常时期得到帮助。他在北京东门附近有两处宅院,一处是他自己住的府邸。另外一处,他一直想租给西方人,哪怕不收租金也可以,只为了一发生了什么事就可以向那些西方住客求救。不过,这座宅院离使馆区比较远,一直未能招到租客。那所房子确实是北京城内最好的住宅之一,庭院里还有一个典型的中国式花园。我同他认识后,让自己的朋友租下了他的房子。对此,他一直心存感激。1924年11月,紫禁城陷入了完全的黑暗中,他便学习很多人的做法,声称自己身体不适而住进了德国医院。这家医院位于使馆区内,他在此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还真的因为当初谎称的疾病而去世了。

继绍英之后,耆龄担任内务府总管大臣。耆龄同醇福晋(皇帝生母)为姻亲。他曾在资政院任职,善于察言观色且为人聪慧,由分部主事升职到礼部左侍郎。一开始我认为他能够改善皇宫的财政状况,对内务府的制度进行改革。可惜,他对此没有多大兴趣。

宝熙是1923年到内务府任职的。在这之前,他曾在山西学习从政之道,也曾在六部中某一部任职。他是庆亲王和孙宝琦(曾担任过山东巡抚)的姻亲。“满洲国”成立后,他还成为了其委员会中的一员。

同宝熙一同加入内务府的还有皇后的父亲荣源。他因女儿的身份被称为荣公,不过他也未能对内务府改革做出什么贡献。

还有一位内务府大臣,佟济煦。他是满族八旗子弟,与帝师陈宝琛同是福建人。经陈宝琛的引荐,他得以入朝为官。1919年,我来到紫禁城后便同他相识。不过,他是在1924年到内务府任职的。这个人效忠皇帝,理应得到更多关注,可惜他在内务府只是普通官员。1931年,他追随皇帝到东三省避难。

1923年之前,内务府所任职的官员都是满族人。不过,内务府另外一个组成部分,太监,情况则有些特殊。的确,在清朝末期,尤其是慈禧太后以及隆裕太后在位时期,几个太监也曾有相当大的权力。这些人侍奉皇帝和妃嫔,同皇族关系紧密,他们可以不将财产交予内务府管理。虽然太监归内务府管理,但是西方人并不了解内务府。他们对声名狼藉的太监李莲英比较熟悉,对其他的太监就不甚了解了,虽然侍奉隆裕太后的那位太监也非常腐败,且掌握的权力非常大。

对于皇宫中的太监,西方的一些作家存在错误的认识,这些太监并非满族人。皇宫内有法令规定,太监不准许为满族人。紫禁城内的太监大多为山东、直隶两省交界处的人。至于那个故事,慈禧太后时期,一些太监因为仇恨汉族而故意戏弄李鸿章,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辛亥革命之后,皇室与民国签订的“优待条件”中规定,皇室不得再用太监,现存人员可以继续留用。内务府和隆裕太后虽然反对这项规定,最后还是做出了让步。即便如此,1923年时,皇宫内的太监人数仍达一千多人,由内务府管理。这些太监身上的故事,我将在另一章描述。

1911年后,清皇室在内务府的左右下多次陷入尴尬的局面,它一再抛开尊严向民国政府索要“优待条件”规定的津贴。报纸多次刊登了清皇室的请求,人们对民国这种行为相当鄙视。《北京日报》在1919年10月1日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内务府总管大臣向民国政府请求,希望民国政府履行承诺支付60万元,否则内务府无法解决债务问题。”类似这样的请求,内务府总管大臣每年都会提出三到四次。每次,内务府总管大臣都表明这笔钱用于“维持现状”。然而,总管大臣和他的亲信其实并不关心目前的情况是否有利于皇帝。

我在宫中任职时也一直听到有关“维持现状”的言论,这让我非常反感。对此,我曾对皇帝表示,“维持现状”比较适用于去世的内务府官员,并非尚在内务府任职的官员。

同类推荐
  • 乱斗战场

    乱斗战场

    旌旗下会有你的影子,乱斗中会有你的风采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世界,所有你喜欢的的历史场景,都有可能在这里重现。这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界,所有你喜欢的文臣武将都有可能在这里登场,在这里厮杀,在这里斗智。请进——乱斗战场。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汉域无疆

    汉域无疆

    云烨穿越了,在贞观盛世发挥着他小人物的光和热,让大唐充满了热血与真诚,最终封侯于蓝田;李素穿越了,低调的在大唐制造着无数的震惊,即便想要低调可也遮掩不了锋芒,游走于贞观;而我穿越了,而且比他们还要超前果断跳过了两千多年照理说至少也该是王公贵族才是,怎么可以再一次回到了温饱线以下。王少阳抑郁的想道。
  • 守护之战星际登场

    守护之战星际登场

    一个特殊的人在一个特殊的情况被融合了,来到了平行时空的地球,开启了引领平行时空的炎黄子孙战胜各国,进入星际时代后与埃蒙为敌群号514327248
  • 混也是生活

    混也是生活

    混,也是一种生活!小人物穿越古代的养成日记。
  • 汉末匹夫

    汉末匹夫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并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看一个山贼的奋斗史,看李自强如何在汉末闯出一片新的天地,看李自强如何建立一个新的盛世天朝。
热门推荐
  • 用忠臣掌权,按能力重用

    用忠臣掌权,按能力重用

    本书为企业经营管理类图书,以“忠诚”和“能力”为关键词,从企业人事管理的实际出发,详细阐述企业领导识人、择人、用人、管人等方面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熟悉各种性格人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其重用和引导,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价值,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并进一步完善企业人事管理机制。
  • 我跟大爷去抓鬼

    我跟大爷去抓鬼

    医生说我得了脏病,可我还是处男啊?原来我的枕边有个女鬼……没过多久,我居然被人害死了,孤身一人来到阴曹地府。自此以后,我就没有了安生日子,被一步步卷入一场巨大的阴谋当中。为了调查这场阴谋,我被迫走上了一条本不愿意踏上的道路……
  • 柠夏的舞曲

    柠夏的舞曲

    “我不想拥抱任何人,因为那里没有你的心跳”
  • 相女倾国腹黑王爷乖乖宠

    相女倾国腹黑王爷乖乖宠

    她是杀手,本因冷血无情,却在死后偶然穿越,遇到了命中的那个他她为爱而入魔,她,愿用神魔之精血来就他她就是——殇璃茉豪迈的一句“生是凌云妻,死是凌云魂!!以神魔之精血与凌云签订永世契约”入魔?依旧是王王者的风范岂是尔等可以膜拜的?
  • 劫天战神

    劫天战神

    神战时二郎神竟然不知所踪,恋人玄女为此背负红颜祸水之名。千年后满天神佛转世于现代都市,洪荒巨兽、上古妖魔亦纷纷觉醒,是否又一次轮回即将开始?没有保留神的记忆和法力,却为救人得罪地府主宰,无意中也发现了阴界的巨大阴谋!重生战神如何力挽狂澜,以正战神之名?千年等待如何再续前缘?善恶一念,战神劫天!
  • 恶魔校草遇上小甜心

    恶魔校草遇上小甜心

    他和她是青梅竹马,她因一些原因,在国外生活了几年,再回国,他已变了许多……
  • 穿越之和女神一起的日子

    穿越之和女神一起的日子

    一觉起来发现自己成了一只猫妖而且还穿越到了刚重温第39遍的小说里?这篇小说的女主可是她女神!什么?女主最近救过自己?太好了有借口离女神近一点了!什么?恶毒女配要害女神?太好了有机会帮女神虐渣渣了!什么?传说中的男主出现?太好了……啊呸你个死不要脸的死心吧本姑娘是不会把女神交给你的!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盗千城

    盗千城

    万籁俱寂,星光缭绕,悲殇离愁思绪万千;整了衣衫,理去散发,挑出一张制备良久的面具,对着水盆复去那原本面目。谁又曾想过,名满边塞的盗千城,竟是一个日日带着面具,生活在底层市井之中的普通人。可笑那说书的,唱评弹的,穷人亦或是那富人,皆不知盗千城就在他们身边。是男?是女?谁知呢。抢了无良人的亲,盗了富人的财,窃了官家的宝,劫了皇家的贡品,破了官兵的围剿,惹来了皇族的纯王与贤王。天真的纯王嚷着要抓住贼,却无奈一次次被贼戏耍;贤王得知幺弟的际遇,满腹黑水地出了主意,激得纯王赌气而又任性地将贼引进了都城,顿将边塞的“盗千城”变作了名满天下、实至名归的盗千城。
  • 三世恋三滴泪

    三世恋三滴泪

    封印在天印下的九尾能否最终成仙,一段凄惨悲凉的爱情最终结果如何,卑微的九尾结局又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