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2600000014

第14章 风行水上(2)

小说的初稿和成稿有很大不同。可以说,《在云落》这篇小说是我写作以来耗费精力最多的一篇。《收获》的编辑是个超级有耐心的大好人,如果没有记错,关于此篇我们通过三四次信件,打过五六回电话,时间断断续续达半年之久。那些信件和说过的话加起来也许能成为另外一个好玩的中篇。我们不知疲倦地讨论着人物的塑造、故事的走向、情节的疏漏……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有时聊着聊着就走神了,他在电话那一头温静地说着什么,而我只是拿着笔在白纸上画一些莫名其妙的线条,盯着墙角发呆,或者听他在电话那头抽烟的声音。“我觉得应该这样处理,你说呢?”我们慢条斯理的对话通常以这样一句温和的建议结束,然后,我开始苦思冥想,我开始彻夜难眠,我开始强迫苏恪以、妹妹、仲春他们以一种绝望的姿势奔跑。在处理如何让苏恪以找到女友的细节时我陷入困境,真的无计可施。后来跟在银行工作的朋友李建(他是个美剧爱好者)聊天,他说,不如这样,用飞机拍宣传片时她恰好入镜,结果苏恪以在电视上看到了她……当小说彻底改完并通过终审,那种欣喜放松真是前所未有的。当然,我还得感谢我的朋友张赞波,我在小说里不仅借用了他的身份、他拍摄的纪录片名字,还给他编排了这么糟糕的爱情故事。他不但不介意,反而为我提供了非常必要的专业知识,甚至为我需要的一处细节专门写了两篇随笔供我参考……我总是遇到那么好的人。

我为何总能遇到那么好的人?那些写作上的同行者,那些可敬可爱的编辑,那些陌生热情的读者,那些一直关心呵护我的前辈……他们让我感受到了写作的另一层意义和理由。从本质上讲,我可能是个非常虚无的人,很多事到了我这里,最后都归结到无意义的范畴内:做或者不做,从俗世角度上讲真的有所不同,可我真的不愿去做。唯有写作,唯有深夜里孤独的写作,让我在巨大的虚无中感受了一种切肤的、悸动的痛感和喜悦,让我觉得活着尚有一点趣味。我想,我真的要好好感谢那些爱我的人们。为了他们,也为了自己,我应该写下更多的字,赋予这些字更多的色彩生命,尽量在多年后,还能让它们在寒夜里苏醒过来,在阅读者的抚摸翻动中,重塑那个鲜亮的、歧义的、貌似荒寒实则温暖的宇宙。

《在云落》发表后,很多读者给我在微博上留言或私信,问我苏恪以最后到底怎么了?苏恪以到底是人还是鬼?仲春是死还是活?这篇小说你到底想表达什么?我只好告诉他们,我只是讲了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有少年的,有青年的,还有中年的。是的,我还能如何诠释?关于《在云落》,关于苏恪以,关于小说中的留白,我已说得够多。

昨天晚上,是这个冬天最冷的一天,我缩着脖颈走在大街上,想去看看那条已然冰冻的河流。街上一个人都没有,也没有下雪,我仿佛走在一座被上帝遗忘的城堡中。临近河流,我忽然停住了脚步。那条生生不息、流淌了上千年的河,在黑暗中安然地卧睡着,我仿佛能听到它安然的呼吸声。我为何要打扰一条睡梦中的河流?我向来不是个不知趣的人。于是我紧紧围巾,带上棉手套,转身朝昏黄的灯火走去。

2013年冬

表姐以及其他

前段时间整理小说集,读到《长发》时,竟有种流泪的感觉。我不知道别的写作者是否也这样。这不是一种矫情,也不是一种浅薄的怀旧,而是真的被往昔岁月里那种黑沉沉的力量给震慑住了。这力量不单来自文字,更来自文字所勾连的沉淀物,它包括命运或狰狞或甜腥的嘴脸,包括刹那间的永恒记忆,包括影影绰绰的身影所逶迤出的孤独,包括所有的与写作相关的怀想。我只是有些狐疑,当初的自己为何要将“王小丽”的生活描摹得如此灰暗、单调,没有一丝一毫光亮?仿佛一出黑白的悲剧电影储存着无休无止的幽怨,即便是主人公挤露出的微笑,都暗示着将有更大的悲伤拥卷而来。

这让我想起金基德的电影。前几天看《收信人不明》。故事情节如是荒诞、执拗,有种故意的,或说是做作的痛感。

看完后你甚至只有大声呐喊,方能将憋闷在胸中的怨毒排泄干净。是的,他电影里人工痕迹颇为明显,人物性格扭曲变形,情节发展也颇不合逻辑。主人公总是被暗黑的力量所控制,他挣扎,他纠缠,他呼喊,他杀戮,都无济于事。然而,我想说的是,正是这一系列的斧凿迹象,让电影散发出故事之外、镜头之外,甚至是人性之外的一种强大气场,逼迫你难以忘怀、难以安眠。那么,我想,金基德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为何对这种异质的人性念念不忘?他所有的电影,《漂流浴室》也好,《撒玛利亚女孩》也好,《空房间》也好,《圣殇》也好,都有这种标签性质的暗黑之力。他好像一直被囚禁在一种无法自控的精神冥想中,无法走脱。他死在了那一个时间点上。

而作为一个渺小的写作者,反思一下自我,我似乎一直在慢慢变化。回头看这篇《长发》,我仿佛能清晰地看透当时的想法和写作状态。那时的我,身旁没有朋友,沉默地写,对未来充满了好奇,但更多的是无望的等待。即便有等待,也如火星一瞬,很快被漫雪掩埋。而我接触的人也有限,无非是亲朋好友和面孔如一的同事。作为小镇上的居民,他们都保留着“复制人”的美好品德——你无法在他们身上挖掘出更多的情感类型和不安因子,你只能依赖自己的想象和略显粗糙的技法,将降临到你身上的灵感战战兢兢地转化为人们称之为“小说”的东西。你不安,你胆怯,同时因为无知,这胆怯不安又会派生出莫名的勇毅。《长发》就是如此状态的一个作品,它笨拙,皮肤暗淡,呼吸间能听到心跳之声。然而,这也正是现在的我最喜欢的一点,它没有杂质,保持了最原始的欲望和生动的表情,它告诉我,我曾经绝望过,也曾经美好过,与如今作品的相对成熟、相对洗练相较,我更热爱粗糙忧伤的它。

我至今还记得,将“王小丽”的身份与我的一个表姐慢慢重叠起来时,我的内心深处,除了愧疚,更多的是一种上帝创造世界的喜悦。对于如今的我,这喜悦真如海市蜃楼般遥远了。

风行水上

如果不是一个喜新厌旧的人,在一个地方住上十年,那么,此地的风景与人物,无论小酒馆还是老电影院,朋友还是敌人,都会让你留恋不舍,让你在春夜想起这些身外的世界,多少有些沉迷。而另外一些人,在一个城市居住超过半载,便会开始坐卧不安,渴望着潜逃或分离的日子快些到来,在踏上火车眺望故居之地时,内心荡漾着憧憬与甜美的忧伤。在他们看来,没有到达的城市,永远是美好的城市,下一步才能踏上的土地,永远是芬芳的土地。

我在这个小镇上待的时间不长也不短,抽离在外求学的日子,我一直蜗居在这里。对于这个一马平川的小镇,年轻时我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厌倦。偶尔让我心里有些恐惧的,便是害怕哪天再次发生地震。我并不是个杞人忧天的人,然而我还是经常这样想着。当然,想想而已,更多时候,我被我身边的人——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的同事,以及我身边的事——我的事、他人的事,包围着,充塞着,让我无暇去思考更多。记得多年前写的一篇小说里,那个老想逃离故乡的男孩说,那些他无法摆脱的人与事,即是他的天堂与地狱。那么,对于我这一叶小小浮萍而言,那些水生植物、那些芦苇、蚊子、蜻蜓、蝌蚪、蛇,甚至那些水上的波纹,也正是我生活的全部秘密和福祉。我无法离开他们,我唯有接纳他们。对我来说,我已经居住的水塘,也许就是最适合我的水塘。

应该是这样的。在小镇上,每天都会听到新的故事与谣言,见到似曾熟悉的新朋或旧友。对我而言,他们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我小说中的一部分。《曲别针》里的故事是一个商人讲给我的,我又讲给好友李修文,他说,他会把它写成一篇小说。后来他终归没写,于是我写了。《七根孔雀羽毛》里的故事是听酒友所述,他对这个事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一个细节,那就是案件是如何被侦破的:凶手之一是个十七岁男孩,行凶后外逃到外婆家,外婆家住在一个繁华小镇,每当有警笛拉响,他都会从睡梦中醒来,感觉有人用手死死掐住他的喉咙,让他不能呼吸和说话,为了避免精神分裂,他只得去派出所投案自首。《在云落》里“和慧”的原型是我妹妹,这个小说最初的本意是写一篇献给妹妹的诗篇,而“我”的原型则是导演朋友张赞波。

此类事件在小镇上真实地发生过、存在过,除了与故事主人公的命运有所不同。现实中的大家皆平安无事——油盐酱醋在继续,欲望在继续、阴谋在继续,而阳光与春色,也将继续。这多好。

有时候想,这样一辈子也不错。当然,更多的时候是不满。我总是幻想能去当一名专业作家。那样的话我将有充足的时间去读我想读的书、去看我想看的电影、去接送儿子张珂宁上学散学,去构思我臆想中的伟大的长篇小说。我再也不用写到凌晨两三点,七点钟还要爬起来拖着疲惫的身躯上班(出去开笔会请假,要缜密思考理由和措辞,并让领导感受到诚意和歉意),参加团县委的创建全国卫生城活动(我被委派为小组长,带着几个散兵游勇手里拎着水桶和钢刷去清理电线杆上的小广告),到县委参加各类形式主义的培训并在会后上报活动总结(我会从网络上搜索一堆八股文套用,既乏味又荒唐)。我已深深厌倦了这些。是的,深深厌倦了这些。有时候我甚至想,无论哪个省,只要肯让我去专业写作,无论离家上万里还是条件多恶劣,我都会义无反顾地选择背井离乡。这么想时总有些悲壮意味。我知道,这所谓的“悲壮”是可耻的。我已不是二十多岁、了无牵挂的单身文艺青年。儿子再过两年,个头都快赶上我了。

还好,我尚有无数个夜晚。尤其得了胃病后,我很少参加酒局,夜晚以另外一种深情、宁谧,甚至是陌生的姿态出现在我的生活中。这时我通常会感受到一种人到中年的澄明和快慰。深夜读书,无论是普鲁斯特还是托尔斯泰、索尔·贝娄还是伯尔、纪德还是雷蒙·费德曼,他们的文字散发出的诱人香气,常常让我忘记了自己是一叶无根浮萍,让我忘记了白日的委屈、无奈、疲惫。相反,我好像成了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正在星空下,仰望着星斗运行的轨迹,并因双眼所窥视到的和双耳所倾听到的,感到了一些格外的恐惧和幸福。

尤瑟纳尔在她的《一弹解千愁》结尾处,厚道而不无揶揄地说:“男人总是上女人的圈套。”那么,在此套用一下,我想说的是:“敏感善良的人,总是上文字的圈套。”应该是这样吧?风行水上,只有那些触觉敏锐的人,才能捕捉到水纹滋生的秘密,才能看得清水纹消失的痕迹。把这些瞬息的感受,用文字悄悄记录和涂改,并因了这记录和涂改,诞生出更多的失望和喜悦、卑微和虔诚。

同类推荐
  • 白话论语

    白话论语

    国人历来推崇孔子,孔子是大教育家,是教师师祖。从古至今,《论语》译本不少,但大多数不适于普通民众,往往是注释类居多,有些实用的,又辞藻过分华丽。本册书稿注重实用性,通俗易懂是其立足之本,即使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是极易入门的。
  • 寻找英雄

    寻找英雄

    本书收入作家王培静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六十四篇。不少篇幅都是军旅题材,是读者了解军营生活和军人情感世界的一个窗口,更是军人英雄情结的真实写照,军人内心世界的独特表白。语言风趣幽默,主题深刻,思想性强。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 女人的河

    女人的河

    李进祥,回族,宁夏籍,现年43岁。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青年作家高研班。著有长篇小说《孤独成双》、短篇小说集《换水》等。先后有10余篇小说入选《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6篇小说连续5年入选全国年度短篇小说选本,上畅销书排行榜。多篇小说获奖,小说《狗村长》获《小说选刊》2006~2007年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小说奖。多篇作品被译介法文、希腊文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夏文学院签约作家。《女人的河》这本书就是由他所著,收录其中短篇小说17篇,包括:《女人的河》、《我就要嫁个拉胡琴的》、《天堂一样的家》等。
  • 绝境

    绝境

    为了总结近年来的文学成就,见证固原的文学历史,编辑出版一套“文学固原丛书”,则是固原的文艺工作者共同铸就的全景式的心灵读本,其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显而易见。该丛书的出版,必将对丰富文化固原建设增添光彩。
  • 现代小说技巧讲堂

    现代小说技巧讲堂

    这是一部大学讲义,共八讲。第一讲:小说技巧的缘起第二讲:故事与情节第三讲:角色与身体第四讲:场面与背景第五讲:谁在说与怎样说第六讲:切分与组合第七讲:语言与言语第八讲:意图与理念。从小说文本和小说创作技巧的层面,对现代小说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和阐述。全书依托国内外名家名篇技巧分析,追踪故事、人物和环境三要素之从体验到构思,再到语言生成的想象化与符号化过程,强力洞穿经典叙述技巧的秘密。全书既有开阔的理论视野,又有对小说诸要素清晰独到的论述和精彩的文本分析。
热门推荐
  • 明月诸天

    明月诸天

    本来一直想过幸福的生活,可惜老天总喜欢玩玩弄。好吧!既然不想被天玩弄,只好把天诸了。嗯嗯!有个性,就是任性。嘻嘻!
  • 皇极天

    皇极天

    “真是遗憾,伟大的圣摩帝君,您所处在的空间被我伟大的创作——皇极天界所控制,您逆皇极天界而行,对本界的控制权将...我郑重的道:“既然皇尊陛下如此大方,皇极天界之门随时为您而开,本皇接受皇界之主的盟誓,皇极天界与皇界结成兄弟...
  • 杨史

    杨史

    《杨史》是一部全虚拟的中长篇历史小说,所有的人物、地点、时间都是虚拟,在古今中外可谓罕见。而我写《杨史》的原因是几乎所有的作者都刻意去美化自己所喜爱的角色,丑化不喜爱的角色。当然对于作者来说,此是人之常理。但历史小说,你刻意美化、丑化一个角色,就颠倒了黑白,掩盖了事实。所以此文中最大的成功就是没有去美化、丑化任何一个角色。于是此文中任何一个角色,都有缺点、优点,都有私心,圣心;然后深入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将她演的淋漓尽致。
  • 谪星名剑录

    谪星名剑录

    北冥有仙山,山中藏七剑,剑合社稷平,剑空天下乱。南蜀有天书,书书有箴言,言行大道东,解者能飞仙。
  • 养老护理营养学知识

    养老护理营养学知识

    本系列教材是上海和佑养老集团经过多年研究、实践与探索,参考并结合国际上先进的养老护理知识与项目管理理念,为提高养老行业从业者的知识及技术水平而编写的,另外该套教材也可用于养老护理员的教育和培训。
  • 远心衡曲线

    远心衡曲线

    常常在想,缘分到底长什么样? 幸福又是什么形状?两个陌生的人,需要多少的缘分才能够相知相爱,相守到老?命运多舛的默冉,在时尚杂志社里当记者,乐观地为生活努力...
  • 执统异域

    执统异域

    天下归岐,已是定数。上承上古遗愿,下遵循事态炎凉。东临乌蛮,西面妖术。内兽不息,外兽侵犯。樊式后才,以上古之荣。逐踏王者之风。问世何有,都曾拥有。
  • 邪王私追少爷妃

    邪王私追少爷妃

    她带着目的穿越并接近他,他是堂堂王爷,娶她只认为侮辱,她追他,片段1;’王爷,咱们睡吧‘说这句话的人将某男压于床下’不了,本王去书房睡‘’王爷‘某女气急败坏的说,终于她受够了,准备休夫,亲们,作者实在想不出来了,大家可以看文自我感觉还不错哦。
  • 青瓷清茶倾城歌

    青瓷清茶倾城歌

    “老公我饿了”某女可怜巴巴的望着某男某男挖了一调羹饭在某女面前晃来晃去“想吃吗”某女点了点头“先把自己衣服洗好再说。他们一个在15岁一个在17岁是认识了并且开始相恋。而他比男主认识她更早却为什么没有跟女主在一起呢而女主和男主又经历了怎么样的困难才在一起的呢而女主究竟喜欢谁呢想要知道就请看本文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