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1100000002

第2章 做好铺垫 水到渠成(2)

周恩来的肯定、信任打动了贺龙。贺龙谦虚地说:“钦佩不敢当,我是怀着救国救民的愿望起来闹革命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进行革命斗争。可孙中山先生逝世后,蒋介石竟背叛革命,勾结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镇压革命人民。看来,汪精卫也靠不住了,我又感到追求的目标仍然是那样渺茫遥远……”

周恩来一边听,一边点头,他深为贺龙的耿直所打动。待贺龙讲完后,他详尽地阐述了共产党的主张,并表示:“将军对共产党一片赤诚之心,是难能可贵的。我衷心感谢你对党的信任和帮助。一个人,只要能为着一个崇高理想而奋斗,他就会成为一个为工人阶级、为劳苦大众、为全人类自由幸福而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听了周恩来一番话,贺龙只觉得一股暖流在心中流淌,更加认清了前进的方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贺龙与周恩来的这次见面,深深地印在贺龙的心中,并奠定了他们之间以后几十年患难与共的深厚友谊。后来,贺龙在对部下讲述自己的思想转变时说:“周恩来同志与我的谈话,对提高我的思想觉悟,使我接受共产党领导,参加南昌起义,走上共产主义道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与贺龙的直接交谈,也加深了周恩来对贺龙的认识。周恩来相信贺龙的革命态度,坚信他是一个堪当大任的人才,意欲将正在遭受严重迫害的鄂城、大冶等地的工人武装纠察队300多人秘密编入二十军教导团,便征询贺龙的意见。

贺龙高兴地说:“我带了多少年的兵,从来没有哪个上级给我补充过人员,连军饷都要层层克扣,要么干脆不给。现在,共产党给我补充,工农同志愿意编到二十军来,我能不欢迎吗?”

7月17日,贺龙在第二十军连以上军官大会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我要跟着共产党走革命的路,坚决走到底!你们愿意跟我搞的,我欢迎;不愿意的,可以对我说,我送你盘缠。可是有一条讲清楚,不许拉走部队带走枪,有敢拉走军队带走枪者,不要怪我贺龙六亲不认。”

后来,贺龙肩负党的重托和人民的希望,与周恩来、刘伯承、叶挺等人一道成功地领导了南昌起义。

直呼其名

“曾扩情,久违了!”最简单但又重要的获得好感的方法,就是记住别人的名字,直呼其名,使人倍感亲切和被重视。

在任何语言中,对任何一个人而言,最动听、最重要的字眼就是自己的名字。

当你走在陌生人群中突然听到有人呼唤你的名字,尤其是这个人还是有身份、有地位,甚至是你敬仰、崇拜的人,你是什么感受?当然是兴奋、感动!

一个人被其他人如何称呼,往往决定了彼此的印象。因为在人的潜意识里,都希望他人能对自己抱着很关心的态度,也就是透过别人对自己的注意触及自己的潜在心理。对于一个很关心我们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也会对他产生好感。

周恩来一生见过的人成千上万,但他在再见面时,都能叫出他们的姓名,从未张冠李戴,发生失误。

周恩来在黄埔军校当政治部主任时,有一名少校科员叫曾扩情,后来投靠蒋介石,成为军统要员。解放战争中他被俘了,被关押在战犯管理所接受教育改造。特赦后,他和其他改造好的同僚来到北京见周恩来。事隔30多年,曾扩情头发都白了,但周恩来一眼便认出他来。一声“曾扩情,久违了!”使他一下子感动得泪流满面,很多年以后提起此事时还是激动不已。

周恩来在重庆时有一次去看望话剧演员秦怡,她不在,只见奶妈抱着一个骨瘦如柴的小女孩,说是秦怡的女儿。新中国成立后,事隔十几年了,周恩来第一次见到秦怡时,问起她的女儿现在怎么样了,还说出她的名字,让秦怡非常感动。

1964年,日本乒乓球队赴北京参加比赛,周恩来接见了他们;1973年,日本老运动员代表团访问中国时,周恩来又亲切接见了他们。

周恩来握住星野的手,不待别人介绍便说:“星野,你十几年没来中国了吧?”是啊,从1961年到1973年,已经12年了,可是周恩来还能喊出他的名字!这使星野又惊又喜,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周恩来又握住松崎的手说:“你是第五次来中国吧?”松崎一下子答不出来,算了一下,果然是五次。

周恩来和中日两国运动员在一起谈笑风生,像聊家常一样和蔼可亲……把日本运动员感动得赞不绝口地说:“我们从来没见过那样好的总理。”

就连一面之交的普通工人、农民、服务员,周恩来在事隔多年后仍然能叫出他们的名字。这样的例子在人们以往的回忆文章里已有很多。

戴尔·卡耐基说:“一种最简单但又重要的获取好感的方法,就是牢记别人的姓名。”所以,如果你遇到一个难以沟通的人,不妨利用称呼的方式拉近你们的距离,而且口吻必须极自然,不要让对方感觉你是在装腔作势。两人的距离若因此而接近,则事情便很容易解决。

周恩来的魅力就在于凡是和他打过交道的人他只要见你一面,知道你的姓名和专业,哪怕相隔多年又相见了,他还会像老朋友一样同你握手,叫出你的名字,问你别后的情况……

有了这样的开头,还有什么样的人不能沟通呢?

巧妙寒暄

“小伙子,好年轻。我们该是半个亲戚。”寒暄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能使彼此之间亲近起来,为沟通做好铺垫。

寒暄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向对方表示关怀的一种行为,也是与人沟通的基础。寒暄的内容与方法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你是受到欢迎还是被拒绝。

千万不可忽视寒暄,一个好的寒暄就是沟通工作的敲门砖。

没有见过面的人,要事先做好功课,掌握他的基本信息。从思想素质方面,要了解他属于哪个层次的;从文化素质方面,要知道他受教育的程度;从性格气质方面,要了解他的脾气性格是属于哪种类型的;从社会关系方面,要了解他的家庭人员构成情况;从生平经历方面,要了解对他影响较大的事件;从经济方面,了解他的生活状况甚至家庭经济来源、个人收入状况。只有对对方有足够的了解,寒暄才会自然贴切,才能让彼此第一次接触的紧张能放松下来,让彼此的防卫性下降,卸下武装,慢慢建立起信任。

周恩来之所以善于沟通,也和他懂得寒暄有关。

周恩来的寒暄总是发自肺腑,纯真朴实,自然贴切,恰到好处,所以特别能够打动人,而要做到这一切,前期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有当代美国纵横家之称的基辛格1971年为谋求突破中美关系的坚冰,第一次秘密访问中国。周恩来到他下榻的宾馆看望他及其随行人员。

当周恩来出现在美国代表团面前时,美国人都不免有些紧张。周恩来会意地笑了,伸手与基辛格握手,并友好地说:“这是中美两国高级官员9年来第一次握手。”

基辛格也说:“遗憾的是这还是一次不能马上公开的握手,要不全世界都要震惊。”紧接着,基辛格将自己的随员一一介绍给周恩来。

“约翰·霍尔德里奇。”基辛格指着一个大高个。

周恩来握着霍尔德里奇的手说:“我知道,你会讲北京话,还会讲广东话。

广东话连我都讲不好。你在香港学的吧?”

基辛格接着介绍斯迈泽:“理查德·斯迈泽。”

周恩来握着斯迈泽的手说:“我读过你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关于日本的论文,希望你也写一篇关于中国的。”

第三位随员没等基辛格开口,就自报姓名:“温斯顿·洛德。”

周恩来握住洛德的手摇晃着:“小伙子,好年轻。我们该是半个亲戚。我知道你的妻子是中国人,在写小说,我愿意读到她的书,欢迎她回来访问。”

周恩来也跟特工人员雷迪和麦克劳德开玩笑:“你们可要小心哟,我们的茅台酒会醉人的。你们喝醉了,是不是回去要受处分的啊?”

周恩来对每一个人是如此的了如指掌,又是如此的幽默健谈,令他们大为吃惊。基辛格一行紧张、拘束的感觉很快就消失了,转而敬佩周恩来这一传奇人物,这也使他们同周恩来之间的“坚冰”迅速融化。

见过面的人再一次相见,也要做好功课,除了掌握他的新信息外,还要记得上次见面的情况。

1963年6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崔庸健访问中国,周恩来特别为他祝寿,这使崔庸健大为惊讶,也十分感动,因为他连自己的生日都忘记了。原来,崔庸健在黄埔当过教官,已经快40年了,周恩来还把这位老战友的生日记在心上!

许多同周恩来谈过话的外国人,事隔多年再次见到周恩来,周恩来还能够接着上次的话题继续倾谈,好像是昨天发生的事情似的。

周恩来在寒暄时总是态度认真,面带微笑,表情慈爱友善;满腔热忱,热情洋溢;声音洪亮,语气坚定,简洁有力。

尼克松在《领导者》一书中这样描写周恩来:“他平易近人,却于无声处表现坚强;他举止温文尔雅,体态挺直而自如,显得既深沉又吸引人。”

英国“红色主教”艾奈逊说:“周先生的面孔见过一次永生难忘。这机警而又慈祥的面孔,显得年轻,甚至带几分稚气。满头黑发,一双黑眼睛在浓黑的眉毛下发射光芒。这当然是中国人的面孔,但他那特别深陷的眼睛在一般中国人中不常见,这是十分和蔼可亲的面孔,他的眼睛正视着你的眼睛。很难找到比这更不咄咄逼人,或者更加和蔼可亲的面孔了。”

美国驻北京联络处第一任主任布鲁斯深有体会地说:“很少有访问者不对他的不可否认的魅力和渊博的知识留下深刻印象,即使只同他进行短暂交谈的人也是如此。”

周恩来的寒暄为他成功地与对方沟通奠定了基础,也使许多人愿意同他交往,并且成为朋友。

对症下药

“不是做官,是做事。”周恩来抓住了黄炎培的性格特点,对症下药,说服黄炎培出山“做官”。

同类推荐
  • 让学生争做第一的66个故事

    让学生争做第一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 办事艺术模板

    办事艺术模板

    把握好办事的艺术与分寸,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本书从求人办事、帮人办事、办事素质、办事原则等诸多方面,对办事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逐一的分析与解悟,以大量的实例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双重推演与论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读者朋友定能通过本书更好地把握办事艺术,从办事艺术模板中感悟办事的技巧和策略,从而使你的人生之旅一帆风顺,使你的事业大厦流光溢彩。
  • 一生的资本

    一生的资本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最为推崇的励志奇书;《纽约时报》世界百年十大财富经典之一;改变了世界千百万贫苦人民命运的成功绝学。成功可以借鉴,传奇可以复制。只要决心成功,失败就不会让我们永远贫穷。改变命运从掌握人生的资本开始!
  • 行为心理学:瞬间读懂他人小动作背后隐藏的秘密

    行为心理学:瞬间读懂他人小动作背后隐藏的秘密

    《行为心理学:瞬间读懂他人小动作背后隐藏的秘密》相信读完这本书后你就能掌握行为心理学的精髓,从而正确解读他人的肢体语言。只要能读懂他人的内心世界,那么你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真挚的友情,得到贵人的帮助,防范小人的阴谋诡计;就能在职场中获得领导的重视,得到同事的友爱与下属的拥护;就能在情场中获得甜蜜的爱情与幸福美满的婚姻。
  • 别给自己设圈套

    别给自己设圈套

    本书总结出了每个人一生当中可能遇到的最致命的圈套以及最有效的规避和解除方法,让你将人生的珍宝轻松揽入怀中。
热门推荐
  • 好习惯银行

    好习惯银行

    本书讲述了和二月兰一样坚强的星儿,孝敬父母的小狗奇奇,因为持之以恒而获得长跑冠军的噜噜马,因为自信而变得快乐的大脸猴等故事。孩子们通过读故事,明白哪些坏习惯不能养成,哪些好习惯该及时养成。在每个故事后面都涉及了亲子互动栏目,让爸爸妈妈和孩子共同交流读完故事后的感受,一起回答与习惯养成有关的问题,让孩子充分理解养成好习惯的意义,明白在实际生活中自己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
  • 错爱毒王:第一医妃

    错爱毒王:第一医妃

    一朝穿越?一次轮回?柯仁心自懵懂中醒来,身为医学世家嫡女,却要面对贫民区艰难生存!所幸她掌握着来自现代的先进医学知识,医术大赛,半月峰,原始部落,上古遗迹;打脸升级,虐极品,收复家族势力;柯仁心的医术一步一步往这个世界的巅峰走去,却一次偶然或刻意的安排下,她遇到了拥有与自己梦中恋人一模一样的男子,魂牵梦绕中,却发现他是当朝皇族重臣——毒王!这个世界“医者为尊,医毒不两立”,梦中的遗憾,现世能否圆满呢?
  • 寻因之旅

    寻因之旅

    抛不完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面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无意间从身边流过,将你彩色般的银投入河水的柔波。过眼的烟云兮,永远的梦。前世之因后世之果。她,一个正值花季的阳光女孩。只因前世与他们的纠缠,今世他又该何去何从?
  • 青铭之上

    青铭之上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场阴谋,席卷他的人生,几场战争,他们分隔两地。奉之,思久而忆之。阴差阳错,他们失去了对方;温柔守候,他得到了一颗炽热的心……柳暗花明,守得云开,是否真如所说一般,见得月明?青青奉之,闻柳忆之……
  • 天国狂枭

    天国狂枭

    天使眼中的狂人,恶魔心中的教父,掌握天国经济命脉的大鳄,堕天使暗杀名单里的头号目标,这些让人目眩神迷的称号加一起,组成了一个自以为是的小屁孩。小屁孩自带全场嘲讽技能,不用动手,只要往那里一站,那欠揍的表情就能自动吸引仇恨,所有看见他的人,都恨不得在他脸上踩出几个脚印。奈何祸害遗万年,一代新人换旧人,死了一批又一批,当所有人都死绝的时候,这该死的小屁孩仍旧坚挺的活着,仿佛潭中万年老龟,愈发滋润……正应了那句话,长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也可能是鸟人!
  • 老狗与我

    老狗与我

    “我没有读过这篇文章”“你当然没有读过,因为这原本是本书,只不过它还没有出生就已经被藏起来了”“为什么?”“因为要藏在这里啊”他指了指自己的心脏。
  • 前几生后几世

    前几生后几世

    一座贴上他标签的城市,却守护不住自己的女人,是冥冥中的注定只能相约不能相伴,还是人心叵测的算计。相信因果的他,如何面对抉择,面对感情?坚信心中的信念的他有些难引刺痛的舍,有些艰难坎坷的得。
  • 黄泉孟婆

    黄泉孟婆

    世间传言,黄泉路上,孟婆的汤可以不用喝!只要你的亲人给你烧一百两的纸钱,再把它给孟婆你的孟婆汤就免了!“一百两,两百两,三百两……哇!竟然这么多的钱,哈哈我发财啦!”墨黄泉悠哉悠哉的数着钱,然后……“嗯?墨黄泉,你又在干嘛呢?”“呵呵→_→………………”
  • 陈迹·清欢

    陈迹·清欢

    自古以来,无论是淡酒、清茶、疏梅、幽兰,还是老巷、石桥、山水、花鸟……都如诗般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漫漫长河中,也都出现在我们触手可及的生活各处。无论文人骚客,还是市井小民,都或多或少地沾染着这风雅的趣味。白落梅以其优美典雅的文笔,将这其中的闲情逸致娓娓道来,点缀以诗词典故,向读者铺张开了一卷美好的画轴,其中的风华,读者自知。
  • 一张铁嘴闯天下

    一张铁嘴闯天下

    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村娃子,因为犯了一个小错误而逃跑至城里,一路上挫折连连然而他却充满信心,最终练就了一张铁嘴,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少年拼搏中年得志,晚年却落得凄凉落魄。到底是怎样的人生呢?让我来给各位看官慢慢道来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