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0500000006

第6章 大江东去浪淘沙(6)

久经官场的李鸿章自然知道马相伯的意思,也很明白中国和朝鲜的问题所在。但是,同样的,他对这一切无能为力。李鸿章一声叹息,告诉马相伯:“大清国我都不敢保它有二十年的寿命,何况高丽(即朝鲜)?”

马相伯没有想到,李鸿章居然是这么看待中国的政局。他迷惑了,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来拯救国难的想法受到了沉重打击。以权倾朝野的李鸿章都做不到的事,他又如何做到呢?心灰意冷之下,马相伯决定淡出官场。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马相伯曾经游历过牛津、剑桥等英国名校。从欧美回国之后,他产生起了创办一所能与西方名校媲美的中国新式大学的想法。他深感“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材为本;救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决定毁家兴学。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他遂将自己的全部家产——松江、青浦等地的3000亩田产,捐献给天主教江南司教收管,作为创办“中西大学堂”的基金,并立下“捐献家产兴学字据”,规定该产业供作中西大学建成后的学生助学金。

这一年,马相伯已经年过六十。

但是,教会在接受了马相伯的捐助之后,却没有马上办学。这个时候,执教南洋公学的蔡元培前来向马相伯请教。蔡元培希望向马相伯学习拉丁文,他觉得拉丁文是欧洲各国语言的基础。马相伯却觉得,拉丁文已经是一种“老古董”,建议蔡元培学些英语就可以了。

蔡元培却求知心切,每天都要去恳求马相伯。马相伯看蔡元培如此向学,就答应了他的请求。能够成为马相伯的学生,蔡元培很激动,他从学校里选拔了二十四位优秀学生和他一起去学习。

1902年底,南洋公学二百余名学生为反对学校压迫,集体退学,他们请蔡元培组织“共和学校”,继续学习。而这个时候,全国各地的有志之士因为马相伯教授拉丁文的成就慕名来到上海。在这种情况下,马相伯决定创办新式学院,将学院名定为“震旦”。1903年建校,地点在上海徐家汇。

1895年创办的北洋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而震旦学院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学。马相伯在创立震旦之初,便按照自己对高等教育的理解实行了一套独特的管理和教学方法。首先是实行“学生自治制”,校务由学生推选干事自行管理。其次是提倡“学生自由研究之风”,也就是学术民主,思想自由,并采用“挈举纲领,开示门径”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他在办学方针中强调了三点:

一是注重文艺,二是崇尚科学,三是不谈教理。他还身体力行,亲自加入到学校管理的第一线,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参与到民主自治之中。

虽然震旦是一所教会支持的学校,马相伯却在院章里规定,学校不谈宗教。

而且,马相伯希望学生专心学业,不谈政治。

在马相伯个人魅力的吸引下,当时有众多有志青年入学震旦,后来成为国民党元老的于右任便是在这个时候辗转进入震旦。于右任1904年曾赶赴河南开封参加会试,这时他洋溢着反清激情的诗篇《半哭半笑楼诗钞》问世,引起清朝恐慌,遭到通缉。马相伯从上海《申报》上,看见关于于右任的通缉令,很担心,当打听到于右任正困处在上海同乡吴仲旗家中,便招于右任到震旦,并决定免除他一切学膳杂费。于右任入学震旦时,马相伯为避免当局找麻烦,嘱他改名“刘学裕”(留学于的谐音)登记注册,从此,于右任列马相伯门下,并很快成为马家的常客。

当时,在日本东京的一代大儒梁启超,听到震旦学院成立的消息,十分高兴,写了《祝震旦学院之前途》文章:“吾闻有震旦学院设,吾喜亦狂。吾今乃始见我国得一完备有条理之私立学校,吾喜亦狂,该学院总教学为谁?则马相伯先生,最精希腊、拉、美、法、意文字也。吾祝震旦学院万岁!”

教会原本没想这所学校能办成什么样子。几个月之后,他们看到在马相伯的主理下,震旦发展得蒸蒸日上,便想改变学校的性质,将这所学校完全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1905年初,教会甚至威胁马相伯,他们将不再派教士为学院讲课,并且要挟马相伯,如果他不让出学校的管理权,教会将和清政府一起来学院抓捕反清学生。无奈之下,马相伯做出了让步。

听闻马相伯被教会驱逐,震旦的学生愤怒了,132名学生中有130人签名退学,震旦学院的校牌也被学生们带走。

不久,沪学会推举马相伯为会长,召集离校学生们商议复校。在当时的两江总督的支持下,马相伯借用一个空闲的衙门作为学校,请众多社会名流来做校董,发表了《复旦公学募捐公启》,正式开始学校复建。学校定名为“复旦”,既深含“光复震旦”之意,又寄托了马相伯等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古诗《卿云》曰:“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这就是复旦的文化底蕴。复旦创立之后,一切仍仿照震旦旧制,且更将其发扬光大。马相伯在师生的一致拥戴中成为复旦第一任校长。此外,他还自告奋勇,以66岁之高龄亲任拉丁文和法文教授。

1905年中秋节,复旦公学正式开学,这就是今天复旦大学的前身。学校仍然和以前的震旦学院一样实行学生自治。在马相伯的要求下,复旦公学继承了震旦学院重视演说的传统,每周日上午学生们都要轮流上台演讲。复旦的毕业生中因此涌现出众多演说家和政治家。

马相伯后又与清朝皇族后裔英敛之一起创立了北京辅仁大学。1912年,英、马二人以中国天主教领袖人物的身份,共同撰写了《上教宗求为中国兴学书》,提倡在北京建立一座天主教大学。英敛之随后于香山静宜园建立“辅仁社”,其与马相伯手创震旦学院的理念十分类似,受到马氏的大力支持,最终两人携手,“北京公教大学”终于得以顺利开办。1927年北洋政府准予试办,是为“私立北京辅仁大学”(英文校名未变)。1929年呈请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立案,因应北京改名北平而改称为“私立北平辅仁大学”。

“我是一条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把中国叫醒”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袁世凯窃据了大总统之位。袁世凯在尚未发迹之时,曾经受过马相伯的“指点”,因此对马相伯感激不尽,这个时候便请马相伯来做他的最高顾问。

袁世凯心中有挥之不去的皇帝梦,便有意无意地对马相伯说:“人民不知敬事长上,国家何以安,天下何以治?”

马相伯知道袁世凯想做皇帝,便告诉他,如果他认为磕头请安才算敬事长上,这样就能够安邦定国、平治天下的话,自己愿意每天早晚叩拜一次,以作天下的表率。在这样的回答下,袁世凯仍然不死心,让自己的儿子宴请马相伯,再次征求马相伯的意见。马相伯很明确地告诉袁世凯的公子,复辟帝制一定会遭到国民的反对,在国际上也不会得到支持。

袁世凯最终一意孤行地选择了登基称帝。不到三个月,在全国的唾骂声中,袁世凯病逝。在袁世凯称帝前,马相伯返回上海,开始了隐居生活。虽然已经年岁很大,他仍然饶有兴致地开始学习书法。然而,多灾多难的中国没有让这个老人过上几天安定的生活。

“九一八”事变后,马相伯深感国难深重,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发表《为日祸敬告国人书》、《泣告青年书》、《国难人民自救建议》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治促进会、中国国难救济会和不忍人会,号召为抗日将士劝募义捐;与章太炎、宋庆龄等人一起声讨国民党当局的腐败;亲自致信蒋介石,营救沈钧儒、沙千里、邹韬奋等“七君子”出狱。他不顾自身衰颓,多次在民众中和广播电台发表演说,号召学生“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呼吁社会“耻莫大于亡国,战虽死亦犹生”,因而被誉为“中国第一位演说家”和“爱国老人”。

1935年10月5日至12月21日,记者王瑞霖在上海采访了97岁高龄的马相伯,先后分60余次,共为67篇。文章保留了老人口述的语气,轻松自然,庄谐杂出,并且每篇都记下了口述的日期,以示郑重。马相伯横跨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和民国,经历或参与过晚清及辛亥革命前后的重大事件。他青年时曾亲见忠王李秀成在教堂祈祷,他又在李鸿章手下办洋务,任驻朝政府赞仪、驻日公使参赞、神户领事,也曾出任南京都督府外交司司长、代理都督、中华民国第一任南京市长、国民政府委员等职。特殊经历为他的着述提供了丰富内容。

随后,这部作品以《一日一谈》为题,连续刊发于天津《益世报》。1936年初由上海复兴书局出版了《一日一谈》单行本。与马相伯的《致知浅说》、《拉丁文通》、《五十年之世界宗教》、《马相伯先生文集》等学术着作相比,这组随笔短论显得很突出,是臧否人物、记录历史、研究作者生平及其思想的重要窗口。

一些有关人物性格、细枝末节的描写,只能从这类掌故随笔中略见一二,正史文本里是看不到的,是本书的价值所在。《一日一谈》里谈及了慈禧、李鸿章、溥仪、袁世凯、丁汝昌、张之洞、郑孝胥、蔡孑民、胡适等,披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一日一谈》每天都在报纸上向人们讲述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亦庄亦谐,妙趣横生。连续刊登了两个多月,“市井争传,一时洛阳纸贵”。

抗战浪潮中,有两位爱国老人张一麟与李根源曾发起创立“老子军”,在当时传颂一时。他们在报刊上公开发布关于“老子军”的成立宣言与规则草案等。《宣言》主要宣布“老子军”的成立原因与目的意义,《规则》草案则包括宗旨、组织、目的、军制、职务、资格、奖励、惩罚等11项,写得较为详细具体。在《组织》一项中说,“老子军”是全国性的组织,全国各省市的老年男同志,皆可自由参加。在《目的》一项中说,“老子军”以敢死为目的,凡青年不必牺牲者,则“老子军”当代之。在《军制》一项中说,“老子军”成员,满60岁以上者为合格,未满60而在55岁至59岁者为预备军,50岁至54岁为续备军。在《职务》一项中,规定“老子军”主要担任如下职务:燃点雷管之发动机关、与敌人拼命而不得生还者;破坏敌人之重工业、军械,须与之俱毙而不得生还者;凡一切不用膂力而决死者;制裁土豪劣绅汉奸之卖国害民者等。

“老子军”的《宣言》与《规则》草案在报上公布后,张一麟与李根源等人就开始正式组建“老子军”,他们商推已经98岁高龄、德高望重的爱国老人马相伯为“老子军”的军统(即总司令),张一麟为副军统,又推选曾义捐百万元作抗日经费的云南古稀老人李恒升为军需长(即后勤部长),李根源则为参谋长。

98岁的马相伯挂帅,如此高龄的总司令着实世所罕见!

筹组“老子军”的消息在各大报刊载后,立即在全国激起了热烈的反响。

广大人民为之鼓舞,老年人喜形于色,纷纷来电来信要求报名参加,青壮年也受到激励,连妇女儿童也热烈响应。抗日爱国的呼声响彻大江南北与长城内外。

1937年9月中旬,此事传到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于9月16日致电张一麟,一方面称张一麟等人“创设老子军,壮气磅礴,足以振励国人”,“登高之呼,懦夫立志,国家固已受赐不浅矣”,但另一方面又指出“军事组织,贵在严整,军事名称,未可轻用”,明确阻止成立“老子军”。这样“老子军”遭遇难产,未能建成,终成憾事。

随着中国的国土不断沦陷,国民党政府将马相伯一路向南护送,准备把他辗转送往重庆避难。由于身体状况不好,马相伯到达越南谅山的时候,便无法继续前行。1939年4月6日,是马相伯百龄大庆的日子,全国各大城市都召开遥祝大会,各大报纸都有专论祝寿,国共两党都发去贺电。中共中央的电文是“兹值先生百龄大庆,国家之光,人类之瑞,谨率全体党员遥祝并致贺忱。”向以宣传明星美女着称的上海《良友》画报,这期也将马相伯的肖像作为纪念封面。马相伯亲自撰文一一作复:“国无宁日,民不聊生,老朽何为,流离异域,正愧无德无功,每嫌多寿多辱!救国重于祝寿,当团结御侮,愿拼老命和爱国人民一道抗日救亡。”

1939年11月4日,马相伯在越南谅山溘然长逝,享年100岁。噩耗传出,举国哀悼。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联名发唁电:“惊悉相伯先生于本月四日遽归道山,老人星暗,薄海同悲。遗憾尚多,倭寇未殄。后死有责,誓复同仇,在天之灵,庶几稍慰……”

新中国成立后,英灵归故国。1952年,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亲自到越南谅山迎回马相伯的灵柩,将他安葬于上海西部的息然公墓。1984年,在马相伯逝世四十五周年之际,上海政协又将马相伯的坟墓迁至宋庆龄陵园。

逼孔祥熙纳税的“民国第一清官”

民国时期,有一位官员十分耿直,不畏权贵,敢于碰硬,他骂过孙科,打过戴季陶,羞辱过陈果夫,冒犯过汪精卫,向邵元冲摔过藤椅,顶撞过林森,逼孔祥熙纳税,并因孔祥熙克扣铁道部的协助款而将大墨盒向孔祥熙头上掷去……他就是曾任中国同盟会欧洲支部负责人、孙中山秘书、湖北建设厅厅长、武汉大学工学院院长、南京市市长等职的石瑛。

同类推荐
  • 自由的老虎

    自由的老虎

    作者在高二那年因一个交换生项目赴美,之后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在这个培育过无数英才、尤其是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母校里,开始了四年的生活。她写作这本书的初衷,是向自己钟爱的作家菲茨杰拉德致敬,却在查阅资料时无意发现,原来菲茨杰拉德还曾深深影响过许多曾在普林斯顿就读的学生,其中有杰出的外交家乔治凯南George Kennan,知名传记作家斯科特伯格A Scott Berg,炙手可热的金融记者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还有因写作《江城》《寻路中国》而在中国声名鹊起的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命运似乎在无意之中成为一个神秘的圆环……
  • 曾国藩那些事儿

    曾国藩那些事儿

    200年来,谁读懂了曾国藩的发迹真本事?曾国藩纵横官场靠的是厚道而精明的权谋术。厚道是他大智若愚的“阳谋”,把精明挂在脸上,并不是好事;精明是他审时度势的“阴谋”,官场如战场,只有懂得参透人心,对局势做出明确判断,才能长袖善舞。本书从曾国藩升迁,搞关系,用人,带队伍等多方面全面展示了他的权谋之术。
  • 穿过爱情的漫长旅程:萧红传

    穿过爱情的漫长旅程:萧红传

    离乱的时代,演绎着一曲人世悲歌;火热的青春,谱写着一段爱情传奇。——它的主人公,名叫萧红。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有着惊采绝艳的才华,也有着坎坷流离的爱情,无论是她的文还是她的情,都是值得后人一再品味、一再忆及的传奇。
  •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1)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哥白尼(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哥白尼(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在波兰首都华沙西北约213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美丽的城市——托伦,这就是伟大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的故乡。他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在那里。在哥白尼生活的时代,托伦曾是一座富有的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哥白尼出生之前,托伦曾长期处于十字骑士团的统治下。
热门推荐
  • 迟幕遗年

    迟幕遗年

    他们从小学开始一起长大。六岁,他帮她揍了骂她是没有爸爸的孩子的三个小男生,咧着带着淤青的嘴角说:“笨蛋,你不要哭了。”十二岁,他说她不喜欢她的短头发。她撇撇嘴,一脸不屑,却还是慢慢的蓄了长发。十六岁,她在他家睡着了。他假装睡着,却在半夜起来,在她旁边守了一夜,直到天快时才离开。十七岁,她拿着收到的情书,问他觉得那个男生怎么样。他却说不怎么样,还把情书撕了,在她不知道的情况下把那个男生打了一顿,告诉那个男生不要再给她写情书和靠近她。
  • 邪龙天尊

    邪龙天尊

    当落魄少年巧遇神迹降临,崭新的时代也随之到来。曾经高高在上,各种羞辱、嘲笑、看不起我的,要一巴掌一巴掌的抽回去。那些自命非凡,自以为天资纵横,便目中无人的所谓天才,要一个一个踩在脚下。别人都说叶冲是小人得志,但在他自己看来,这其实是废材崛起,屌丝逆袭!
  • 溪水逆流

    溪水逆流

    城中镇的女孩子虞星流因旧房子拆迁,父母拿到一笔钱,全家搬迁到父亲打工的上海。故事,才刚刚开始。
  • 病态人生

    病态人生

    在命运的冲击和骚扰下,你是选择逆来顺受,还是选择奋起反击?这一切只是选择而已。命运从来就不是上天注定的结果,命运只是你选择结果,无他!
  • 侠女孙小梅

    侠女孙小梅

    江湖传言,孙家善剑。却不知孙家的飞针更是惊天地泣鬼神,孙家幼女孙小梅自小不受宠爱。被罚跪在地下室,却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家传绝学。经过刻苦修炼。她终于连成神针。。一晃十年,官富横行,盗匪猖獗。皇帝无能。看着百姓受苦。她决定替天行道。杀了贪官金有才。平了以匪首王飞天为首的黄花寨。就出穷苦良家妇女。认识了清官赵世飞。最终两人喜结良缘
  • 腹黑王爷别拦着:王妃要爬墙

    腹黑王爷别拦着:王妃要爬墙

    晨晔现在明白了一件事,喜欢谁就要表白,但是晨晔身边辣么多,该表白谁呢?
  • 仙侠之孟回三生

    仙侠之孟回三生

    萧溪白目光坚毅的对天立誓:哪怕我萧溪白三生遭受世人唾骂!也只盼你笑靥如花,世世安稳!
  • 调教美少年【完】

    调教美少年【完】

    第一部已完结皇爵学园史上第一个女学生会长安紫弧和南宫羽有着秘密协议,于是千夜孤成了两人手中的玩物,不料狡猾的樱本熏掺入其中。安紫弧调教好一个,却也惹毛了一个。接下来的好戏,究竟要如何展开?
  • 异能联盟猎绝篇

    异能联盟猎绝篇

    在生活中,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会有着不同的抱怨。它们来自贪婪,妒忌,愤怒,懒惰...有一个种族却以此作为力量的根源,吸食并扩充自己的势力。我们称之为“绝”。看起美好温暖的城市,处处却都潜藏着危机。“影”政府油然而生。看黎晓天如何从一名医生到成为“影”中巅峰的吧!
  • 不朽界主

    不朽界主

    浩瀚宇宙有三大圣地,六大帝族,其各占一界,执掌寰宇!荒天梦家,以神胎封印未出生之血脉,抛入万域之中……与世长存,世界自有沉沦之时!与道共生,大道自有覆灭之日!规则无情,命运难寻!吾名无忧,自当无虑!世即有沉沦,道有覆灭,此乃万劫!改秩序,逆天命!吾当超脱,立于不朽!书友交流群:556827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