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0500000004

第4章 大江东去浪淘沙(4)

1935年7月,作家叶紫给鲁迅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已经饿了”,“借我十元或十五元钱,以便救急”。7月30日,鲁迅给叶紫写了一封回信,给了他一些钱,信尾问候语是“即颂饿安!”如此之出人意料之问候,实在是俏皮得很,凸显出了一个很可爱的鲁迅形象来。

冯玉祥关于反拆迁的妙论

“拆”,是指将土地上原有的建筑物或其他必须拆除物拆除;“迁”,是指对原土地使用者的暂时或永久迁移,将该范围内的单位和居民重新安置。如今,由于一些地方在拆迁时行为粗暴,且安置不给力,致使拆迁已经成为了一个声名狼藉的词。李承鹏以“暴力拆迁”和“抗拆迁”为主题的小说《李可乐抗拆记》出版后,更使拆迁这个热词火上浇油。笔者刘继兴不禁想起了民国年间冯玉祥将军关于拆迁的一番宏论,写来与各位看官分享之。

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6月6日,南京被定为特别市,刘纪文成为国民政府南京建市后的第一任市长。刘纪文是宋美龄的初恋情人。1914年,刘纪文曾从日本去美国看望在哈佛大学念书的好友宋子文,结识时在美国念书的宋美龄。1916年,由于宋子文的撮合,宋美龄与刘纪文在美国纽约订婚。后来,众所周知的是,宋美龄嫁给了蒋介石。

1929年5月,刘纪文也找到了自己迟来的爱,与“金陵佳丽”许淑珍举行了盛大婚礼。宋美龄没有亲临现场,只派人送了一个硕大的花篮,上面题款是四句诗:“往昔进履殿恩晖,事倍争效鸟双飞。如今寥廓横空喜,烟花浪漫至如归。”将诗的每句首字连接起来,便是后来宋美龄撰写的爱情小说题名——《往事如烟》。

宋美龄的爱情小说《往事如烟》,全文长达3万多字,写于1945年夏秋之际的中国陪都重庆。在这部爱情小说中,宋美龄以细腻的笔法,浪漫的情愫,纪实的风格,客观生动地描述了她早年与“情人”热恋恩爱的动人爱情故事,这个“情人”就是刘纪文。《往事如烟》面世后风靡美国,当时的纽约《女性世界》杂志专门出版了一期“时尚”增刊,全文发表了宋美龄的这部炙手之作,随后华盛顿《和平》杂志予以全文转载,一时间在美国文坛上炒得沸沸扬扬,十分火爆,仅半个月时间内就再版了3次,印数多达30余万册。

在刘纪文担任南京市长的两年任期内,南京的城市面貌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变化,奠定了南京市中心区的道路格局。南京设市之初,财政拮据,刘纪文抓住国民政府筹备孙中山奉安大典的机会,提出修筑迎榇大道的建议,得到采纳,于1928年8月至1929年5月建成一条长12公里、宽40米、铺有沥青路面的中山大道,并从上海法租界购得第一批悬铃木数千株,种植在大道两旁,成为南京第一批行道树。中山大道至今仍是南京的主干道。

建设中山路时,遭遇了拆迁的难题。由于拆迁补偿款不足以购买新房或建造新房,400多拆迁户不接受补偿方案,于是群起而抗议,不“配合”政府的拆迁。

当时的南京特别市政府发动宣传攻势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要建设就要先破坏,为了长远利益,损害少数人的利益,也是迫不得已,望拆迁户们予以谅解。

但老百姓很现实,乱世中的老百姓更是如此。官方的这些冠冕堂皇的说辞,老百姓根本不买账。房子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所在,房子拆了,他们就没有了栖身之所。他们想不通,对拆迁有抵触,无不愤愤然。而不“配合”拆迁,官方便要派人强拆,于是矛盾升级,无法调和。

忍无可忍的拆迁户们,以及同情他们的人,呼朋引伴聚集一起,走上街头,并蜂拥而至国民政府(在今长江路292号),要求当局解决问题。蒋介石等要人在大楼里面,对情绪激愤的请愿者避而不见。也许他们害怕控制不了局面,不但平息不了风潮,反而会火上浇油;也许他们害怕请愿者不给他们下台的台阶,让他们难堪,总之他们害怕见民众,不敢跟民众直接对话。

他们想到了一个他们认为最合适去做民众工作的人,这个人便是冯玉祥。他们推冯玉祥出来跟民众对话。

冯玉祥戎马一生,由士兵逐步升至一级上将。建设中山路的两年期间,冯玉祥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1928年10月又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长。他注重爱国爱民精神教育,强调纪律是军队的命脉,致力整饬军纪,并身体力行,赏罚严明,关心爱护士兵,要求官长与士卒共甘苦,以带子弟的心肠去带兵。在国民政府的高官中,他是一位很特别的人物,有人说他“事事与人不同”。他穿粗布衣,打扮与普通百姓差不多,人称“布衣将军”;他生活俭朴,粗茶淡饭,请客(包括请蒋介石吃饭)总是两菜一汤,从不奢侈浪费;他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有独到领悟,嘴边常挂着“三民主义吾党所宗”的句子,心中常有“民生”二字,做事常能想到普通的老百姓。因此,他有“亲民”形象,在老百姓中很有威望。蒋介石等人也许是要利用他的“亲民”形象,所以把他推出去和闹事的群众对话,希望他能以口舌平息事端。

对于这件事,冯玉祥有详细记载。他在《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一书中写道:

“南京城内大拆房子。蒋介石叫南京市政府拆民房,展宽大马路。市政府就在地图上划了两道线,线里限两星期拆完,不拆的公家替他们拆。南京的老百姓集合了一两万到国民政府来请愿,蒋他们大家不出去,就推我出去给请愿的代表讲话。我说:‘最好你们另请别人去,若我出去对人民说话,恐怕说出话来得罪朋友。’结果还是推我出去。”

冯玉祥的《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一书中,还记载了他参与此事后对民众讲话的全文,言辞平实,旁征博引,妙不可言:“市政府要拆房,假若能首先给你们盖上房,叫你们再搬出去那是好的,若没盖好房,硬叫你们搬出去那就不对。这是中华民国,不是中华官国。人民既是主人,官吏就是仆人,仆人应当为主人做事,应当讨主人的喜欢。现在我说个故事给大家听一听:维廉一世做了德国的皇帝,对于法国打了胜仗,维廉要把他的花园扩大。正好有一个老百姓有三间房,可是他不卖;要在另外买块地方同这三间房来换,百姓也不换。维廉皇帝看别人去没办成,他就自己出马同这房主说了许多好话。房主说:‘对于大皇帝的话我应当听,但是我父亲有遗嘱教训我不要卖这三间房屋,我要卖了就是不孝之子,那么大皇帝你一定不愿意你的国民做一个不孝之子吧?’维廉说:‘你知道我是德国的皇帝,连这小小的事都办不成,还做什么皇帝呢?’房主说:‘假如你肯把你依法治国的招牌砸碎了,你可以叫你几个兵把我的房子拆了;不是这样,你就不能动我的房子。’维廉气得不行,回到宫里,正好毕士麦来给他贺喜说:‘大皇帝陛下有这样守法的国民,我们应当来庆贺。’这样维廉的气才消了下去。一个有皇帝的国家,还不敢拆人民的房。我们是民主国家,若不得我们的同意,谁敢来拆房呀!”

冯玉祥说完后,本来怨气冲天的黑压压的民众居然热烈地鼓起掌来,他的话讲到了拆迁户们的心里。

蒋介石本来是要冯玉祥为当局讲话的,谁知他却为拆迁户讲了话。“救火”的,变成了“火上浇油”者,蒋介石自然很不高兴,但也不好发作。冯玉祥在《我所知道的蒋介石》一书中写道:“后来听见说,蒋介石对于我这次的讲话很不痛快!”

民国时期,大小官员都喜欢把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常常挂在嘴上,但真正能像冯玉祥这样践行民生主义者,实在是寥寥无几。

拒绝蒋介石听课的学界“牛人”

1938年,抗日名将冯玉祥随民国政府西迁到陪都重庆。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他,十分尊重学者,在文化界拥有很多朋友。1940年,为了学习中国历史,冯玉祥请了着名的历史学家翦伯赞教授为其讲历史课。

当时,翦伯赞刚辞去了已南迁的北平民国大学教授,来到重庆,任“中苏文化协会”总会理事兼《中苏文化》副主编,同时担任冯玉祥的《中国通史》教师,并经常到陶行知的“育才学校”授课。他还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在上层政治领域和文化教育界,做了大量统战工作。抗战八年,是翦伯赞一生史学研究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他出版了《历史哲学教程》、《史料与史学》、两册《中国史论集》和《中国史纲》的“先秦卷”和“秦汉卷”等名着。

翦伯赞给冯玉祥讲课时,总是旁征博引,妙趣横生,且能以古喻今,深入浅出,很受冯玉祥的欢迎。冯玉祥听得入了迷,让他的随从人员也都来听。有一天,蒋介石到了冯玉祥的住处,看见客厅内聚集了不少人,一直提防冯玉祥的蒋介石很敏感,以为冯玉祥在开什么“黑会”,顿露不悦之色。

看到蒋介石不期而至,冯玉祥连忙站起来对蒋介石说:“今天是我请翦伯赞教授给我们讲历史课。”说着便拉着翦伯赞的手,将之介绍给蒋介石。蒋见此情,连声说:“好,好,好,你继续讲,今天我也是来听你讲课的。”

谁知翦伯赞却慢吞吞地说:“对不起,现在已经到了下课时间。”在座的人听了这话,纷纷夹着笔记本走出了客厅。蒋介石碰了一鼻子灰,十分尴尬。

翦伯赞的学者风骨由此可见一斑。

20世纪40年代,面对国民党的刀丛箭镞,翦伯赞愤言:“暴力对于学术是没有用的,真正的学术,决不会服从刀剑的指挥,更不会变成政治的婢女。”又说:

“不管时代如何苦难,我总是走自己的路。”翦伯赞治学严谨,造诣很深,至今仍为史学界所推崇。他与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侯外庐一道,被尊为马列主义新史学“五名家”。

同为史学名家的侯外庐对翦伯赞的辞章赞不绝口,在回忆录中说道:伯赞的口才和文才都很不凡。伯赞的文章以优美潇洒见称于世,那文采,最反映他的风格。他献给读者的历史着作,篇篇读来都能朗朗上口,连以自负着称的大诗人柳亚子也感慨地称赞翦伯赞:“翦生才调太遮奢?问是文家是质家?”

翦伯赞的学者风骨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再次显露,这一次是针对自己的顶头上司马寅初。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号召青年要做到三好: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就多次向学生介绍自己锻炼身体的经验:爬山和淋浴。马老每天下午驱车到颐和园万寿山脚下,然后攀至佛香阁;每天淋浴时变换水温,由热至凉,再转热。

马寅初后来还将这健身的经验写成文字,送到北大学报编辑部。当时学报主编翦伯赞却婉拒了这篇稿子,说北大学报是要同外国着名大学交换的,这稿学术性不太够,发表后影响不大好。马寅初听后只得作罢,只是自言自语地说了两句:毛主席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这些都是自己实践得来的,怎么不是学术?

一个学报主编敢拒绝校长的稿子,而校长竟然也不以为忤,一时传为学界美谈。

民国政坛的四大书法家

学界公认的民国四大书法家,分别为谭延闿(楷书)、胡汉民(隶书)、吴稚晖(篆书)、于右任(行书)。此四人,都是民国时期的超级“牛人”,在民国政坛都是呼风唤雨式的人物,在事业与学问上均有非同寻常的建树。

先说谭延闿。

谭延闿,湖南茶陵人,生于浙江杭州。其父谭钟麟为进士,曾任陕西巡抚和陕甘、闽浙、两广总督等职。家学渊源的谭延闿聪颖好学,年少时即被光绪帝的师傅翁同龢称之为“奇才”。

1904年,谭延闿参加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试第一名贡士,即会元,4月参加殿试,列为二等第三十五名,赐进士出身,从此具备迈入政坛的资本。同时,这也填补了湖南在清代200余年无会元的空白,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当时“湖湘三公子”,授翰林编修。

谭延闿是近代君主立宪派领导人,清光绪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907年组织“湖南宪政公会”,积极推行立宪。1909年举为湖南咨议局议长,成为湖南立宪派首脑人物。辛亥革命时附和革命,长沙光复后,被举为湖南军政长和参议院议长,后三任湖南都督。1912年加入国民党,任湖南支部长,后历任湖南省长兼督军、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等职。

谭延闿通权达变,善测政治风向,从三次任湖南总督到担任国民政府主席,到最后出任第一任行政院院长,构成了他整个民国时期名位隆的煊赫篇章,从而成为群雄纷起的动荡时局中为数稀少的“政坛不倒翁”。他平生对美色了无兴趣,却对美食情有独钟;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虽为文人,却精通骑射,马上功夫很是不错,兼有武人本色。

谭延闿更受人推崇的是,他的书法名满天下,是继清代钱沣之后的又一个颜体大家,享有民国四大书法家之首的美誉。他的字亦如其人,有种大权在握的气象,结体宽博,顾盼自雄,为世人所叹为观止。从民国至今,写颜体的人没有能出谭延闿其右者。

谭延闿诗书俱绝,善诗联,擘窠榜书、蝇头小楷均极精妙。书法作品兼有艺术和文物双重价值,现在南京中山陵半山腰碑亭内巨幅石碑上“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两行巨大金字,即为谭延闿手书。

谭延闿生于1880年,卒于1930年。谭延闿的女儿谭祥,是宋美龄在美国留学时的同学,后来嫁给了蒋介石的铁杆亲信、后来成为“副总统”的陈诚。

再说胡汉民。

同类推荐
  •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著名作家罗银胜的一部倾力之作,演绎了一个文艺青年的梦想之路,同时也是一本内含文艺见解的轻松读物。记述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领军人物贾樟柯的成长历程,以及富有个性的独特导演经历,尤其是对贾樟柯心路历程的描写十分细腻,不少是独家披露,一个文艺青年动人的成长故事跃然纸上,相信一定会勾起曾经或正在抱有文艺梦的青年的追忆和共鸣。 生动展现了贾樟柯对电影、文艺理解的精神世界,让我们认识到,贾樟柯的思考和探索,触及文艺的核心和本质。
  • 智者大师传奇

    智者大师传奇

    南梁华容,战火频仍。权臣小儿诞生夜,天降祥瑞满室光。双瞳在目,异于常人;慧根暗藏,与佛结缘。大厦骤倾双亲王,颠沛流离结奇缘。
  • 谭东之歌

    谭东之歌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谭东不愧是这样的好同志,好战友。我为之精神感染的同时,也为之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弘扬谭东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谭东虽然走了,但精神永存,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一曲《谭东之歌》,满怀着诗人的一片赤诚,携带着时代的主旋律,讴歌我们的英雄。谭东不仅是我们公安系统政治工作培养和树立的重大“典型”人物,更是这个时代涌现出来的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
  •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的作者从晚年的视角,以跌宕起伏、大悲大喜的生命阅历谱写出精彩人生篇章。这是一个普通人的命运轨迹,更是近代中国社会人生百态的一个缩影,可以给读者以深刻的生命感悟和人生启迪。人生如斯,在泥沙俱泻中唯有金砾能够沉淀,经过岁月的打磨,就能重新焕发光彩。从浪荡洋场到潦倒小镇,从豪门阔少到高墙囚犯,从苦力营生到光影人生,最终成为做客央视《东方时空》的“小巷馆主”。因怀真情,才见辞采。文中有深情的回忆,有细腻的描述,有冷静的反思,有深刻的剖析,更有对哲学命题的独特见解,可读可品,赏心悦目。
  • 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本书分为玄奘、达·伽马、斯坦利等部分。
热门推荐
  • 道长我是妖

    道长我是妖

    爱憎会,伤别离,求不得。他是妖,而他是道士。本应该形同陌路。一次偶遇,却注定了一生的纠缠。第一次他因为他由妖变成了人,他说“我不信你”。第二次他因为他由人变成了灵。他说“人世太苦”。在他投胎转世后,他给了他姓名。但他们却互相遗忘。成为陌生人的两人,还能实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吗?
  • 月吟君心泪

    月吟君心泪

    “父亲告诉我,情劫很少有人能安然无恙的度过。”“有我在。”“你不怕我和君无心旧情复燃吗,你不怕我死吗?”“有我在”红尘三千,有你这句话,就够了!第一次见面,他揽她入怀,邪魅的在她耳边低语,在她脸上落下冰凉的吻。第二次,人界冥界战场上,他远远的站在那里,睥睨一切,气势逼人,实则偷偷观察着她第三次,寻仇之时........仅仅三次,他对她从此无法忘怀,“上天入地,你想要的我都会给你...”
  • 人生百旅

    人生百旅

    在同一棵苹果树上的苹果也会有不同的结局,或在青涩中腐烂,或在风雨中成熟······生活中,人们即使有相同的起点,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结果。有时在善恶之间,对错之间,好坏之间并不是那么简单,他们的界限也不一定是泾渭分明,常常是相互交织,纠缠在一起,值得人细细品味。在人的一生之中,有的人追求金钱,有的人贪图美色,有的人渴求权利······各种欲望相互参杂,使人呈现各种不同状态。面对着不可选择的选择,我们是否会做出正确的做法,这样的现实是否太残酷?
  • 上神请归位

    上神请归位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深几许?他所有的心思,都是为了能一直留她在身边。哪怕,用尽所有的谎言与心机。“我说,死狐狸,你别靠近我!”“嗯,我允许你靠近……”——苏陌“仙又如何?妖又怎样?没有你,我宁愿不要这无穷岁月。”“拜见上神,只此一别,后会无期。”——白起几场瑰丽的梦,几番难寻的你。这个世界,与你何故?与我何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将门嫡谋

    将门嫡谋

    前生,她错信良人,一腔真心给了只薄情寡义的狼,最终害的满门倾覆,自己被妹妹的一杯毒酒送上了青天。今生,她浴血归来,扮猪吃虎,斗渣女、惩渣男、整姨娘。被称作妖女又如何?重生一世,她誓要凭一己之力护得疼爱自己的亲人福寿安康,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 原始符纹

    原始符纹

    天地是一片泥泞沼泽,生命是一枚枚种子,灵魂则是汲取营养的介质,灵魂吸取了泥泞中的营养,种子才能够破开泥泞,出淤泥而不染!种子是混沌的产物,在红尘中沉浮,需要经过岁月的积累才能破开厚厚的外壳,萌芽一出,便会产生各种异象,如三寸金莲,昙花一现,神剑出鞘,真龙盘空,百鬼夜行,火树银花,彼岸花开……
  • 破损的星图

    破损的星图

    宇宙苍茫,谁主沉浮?世上是否有仙?众神又去往了何方?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究竟何为天道?万千星界,谁又能一世争雄?一个盗墓少年盗出了惊世之物,机缘巧合穿过漫漫星空,降临洪武星界,开启一段传奇之旅。
  • 无限兑换戒指

    无限兑换戒指

    无限兑换无限狂无限嚣张血染裳穿越世界收美女掌控位面灭天堂西方远比东方弱为何东方处处殇洪荒世界强者多回到都市我为王
  • 鉴空记

    鉴空记

    这个世界本来没有所谓的仙,到了后来就出现了,这个世界也本来没有所谓的最强者,时间到了,也会出现。一个叫李延年的少年,开始踏上修真之路,在最后开始逐渐洞悉了惊天阴谋,于是在修真界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 爱在深秋

    爱在深秋

    他一个自从前任女友走后便封锁了3年的心,她一个渺小,却努力生活乐观人,爱搞怪的她,碰到了冷俊的他已悄悄的进入了他的心,这个时候前女友回来,能否改变他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