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9800000029

第29章 百岁将星的军旅生涯——记李懋之将军(4)

紧接着3兵团机关在副司令员王近山和副政委杜义德的带领下进驻伊川,所属的60、12、15军也在4月中旬前先后从安东、长甸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陈赓因腿伤,在国内治病,暂未入朝。

4月6日,在上甘岭的一个大矿洞里,彭德怀主持召开志愿军第五次党委扩大会,讨论部署第五次战役。会上彭德怀特别强调了后勤的重要性,说这次战斗打赢了,全体指战员占一半,后勤工作占一半。李懋之在三兵团领导中分工管后勤,心里不大情愿,总想着过去长期主抓作战,后勤不如作战指挥重要。听了彭总的讲话,他觉得朝鲜的后勤工作不容易,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战斗的胜败,后勤不仅是作战胜利的重要一环,也是部队胜利的重要保证,深感自己责任重大。

4月18日,兵团召开首次后勤会议,各军后勤部长、政委和分管后勤的行政首长在南估里开会。李懋之主持会议,他说兵团新成立,人事未熟,即上战场。这个会议首先是摸清各军的情况和后勤工作的底细。其次第五次战役马上开始,为保证战斗的胜利,请大家对后勤工作集思广益。他要求大家认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彭总说“后勤工作搞不好,不退也得退下来”。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新困难很多,越接近战场越向前发展困难越多。60军住在这里还饿了七天,如果打响后,特别是迅速推进的情况到来,人、马、枪、车、炮都吃不上东西,那真是不退也得退下来。他要求大家就武器弹药、粮食储备、运输工具、后勤状况、部队实力等一一汇报。会议对所提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逐一商量了解决办法。同时明确各军负责后勤的首长。会后李懋之向洪学智副司令员做了汇报和请示。

4月18日21时,志司下达了第五次战役的作战命令。由于敌人主要集中在朝鲜西线一带,志司命令,志愿军的主力集中在西线攻击敌人,东线则由朝鲜人民军3个军牵制美军。命3兵团首先集中兵力歼灭美3师主力和土耳其旅,得手后继续攻击前进,会歼美24、25师。于21或22日黄昏开始行动。

这是3兵团入朝的第一战,尽管准备仓促,大家信心很足。为了打好这一仗,4月19日兵团召开作战会议,刘有光主任传达志司精神,王近山副司令员做战役部署。

随即兵团立刻给各军下发作战命令,要求22日打响战斗。由于军长、政委都来了,李懋之在会上再次提醒大家要尽快适应朝鲜战场情况,做好后勤工作,保证作战行动及战役后的有效支持。

4月22日黄昏,志愿军三个兵团11个军同时发起攻击,第一阶段,中朝联军连续进攻7天,歼敌2.3万人。由于美军事先有准备,在战术上采取节节抗击,逐步撤退的打法,我军没有消灭美军1个整团的战例,预期的目的没有达到。

5月6日22时,志司下达第二阶段作战命令,确定5月15或16日黄昏发起进攻。5月16日,我军在东线发起进攻。第二阶段战斗,3兵团伤亡较大,15军仅在大水洞一战就伤亡3000多人。12军伤亡更多,几次战斗共伤亡9000多人。60军全军伤亡6700余人。180师全师被围,3000多人被俘。

在敌人的紧紧追击下,我军处在被动位置,为稳定局势,彭德怀决定停止后撤,立即转入防御,阻止敌人进攻。至6月10日,第五次战役结束。这次战役,中朝联军动用了15个军的兵力,加上炮兵、装甲兵、后勤部队近100万人,连续战斗50多天,歼灭敌人8.2万余人,同时我军也伤亡8.5万余人。这次战役,扭转了我军第四次战役以后的被动局面,敌我双方开始转入战略防御。

由于180师的问题,兵团和60军都做了检查。部队进行休整和总结。这时彭总打电话来,叫3兵团去汇报战斗情况,说180师一个整师被敌人打烂,这在红军作战史上还没有过的。兵团首长知道彭总的脾气,都不敢去,最后党委研究让李懋之去。李懋之到志司见到彭总,彭总既没有骂,也没有训,面带微笑说:“你来了,你们副司令、副政委怎么没来?”李懋之说:“他们不敢见你,打了败仗怕你骂。”

彭总笑着说:“打败仗骂也不解决问题,就怕成这个样子?总结经验教训就行了,怕我顶什么事。”

李懋之汇报后才知道问题不仅是3兵团的,39军没有按时接防,让敌人钻了空子也是问题。彭总说,“我们志愿军司令部指挥上也有错误,该接防的部队没有按时到,我们督促不够。但180师遭受损失,你们负主要责任。告诉你们头头不要抬不起头来,胜败是兵家常事。不过损失是严重的,你们一定要很好接受教训,各级认真总结、检讨,提高部队战斗力。”李懋之请示如何处理一些人的责任,彭总说,要处分就把那个师长撤了吧。彭总留他吃过晚饭,天黑后他回到兵团。王近山问他:“怎么样?骂得凶不凶,发脾气大不大?”李懋之说:“彭总一点没发脾气,他带着笑容说话,还做了自我批评,说39军没有按时接防,志愿军司令部也有责任。”翌日,他把彭总的意见向兵团领导作了全面汇报,大家一致同意彭总的意见,决定部队进行整顿,将180师师长郑其贵调兵团司令部任管理处长。

8月21日,陈赓腿伤还没好,就拄着棍子来到朝鲜。参加完志司的会议后,马上来到3兵团。大家对陈司令员的到来十分兴奋,一扫打了败仗的阴霾。陈司令员一下汽车就和大家一起总结五次战役的得失,尤其对180师的问题进行了严肃批评和认真处理。对第五次战役,陈赓专门听了李懋之的意见。

10月中央决定,不再组织第六次战役,志愿军对敌人主要采取坚守防御的作战方针,12、15军停止休整,开赴金城、铁原地区,执行坚守防御任务。部队全力以赴挖坑道,为后来上甘岭战役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12月底,李懋之腰病复发,痛得站不起来。志愿军卫生部医生来检查说是骨结核,要开刀。陈赓听到汇报后,马上给李懋之打电话,让他立即回国治病,一个礼拜内就走。李懋之哪里能同意,他向陈赓说:“3兵团还在打仗,我还是别回国,留在朝鲜治疗吧。”陈赓说,这是命令,必须执行。1952年元旦刚过,李懋之乘吉普车,摸黑走了两个晚上,过江回到了安东。屈指算来,李懋之在朝鲜战场前后300余天。

到北京后,李懋之入住协和医院,经检查确诊是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不到一个月,腰痛明显好转,李懋之想返回朝鲜,给3兵团领导打了报告。没过几天,3兵团命令送达,让他到河北邢台,负责3兵团留守部队的“三反五反”运动。

六、辅佐陈赓,奋力创建哈军工

1952年6月,陈赓奉调回国,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在中南海接见他,当面授命他创办一所多军兵种综合型军事工程学院,尽快培养出前线急需的军事工程师。中央任命陈赓为这所解放军高等技术学府的院长兼政委。

陈赓两手空空,他首先要选择助手,能够独当一面的李懋之是他考虑的人选之一。

6月25日,李懋之来见陈赓。一见面,陈赓就问:“打了多少‘老虎’?”

李懋之说:“‘大老虎’24个,甄别后剩下两个也不可靠,‘中老虎’和‘小老虎’就更多了,甄别量太大,现在还没有完呢。”

陈赓摇摇头:“两万人的留守部队,能搞出那么多‘老虎’?是不是太‘左’啦?”

他站起来,在房间里踱着步子,思忖一会又说:“我临离开朝鲜时,听人说昆明军区闫化祥部长贪污了五汽车金子,可能不可能?3兵团机关的同志告诉我,绝对不可能。

部队一直很艰苦,从来也没有五汽车金子呀,发点人民币都是有账可查的。闫部长是个老同志,还有3兵团驻京主任高庆奎,是个老兵站站长,他们绝不会贪污的。”陈赓说到这里,长叹了一口气,说:“‘三反五反’当然要搞,但是有些人发高烧,说胡话,宁‘左’勿右,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搞群众运动,不知道要冤枉多少好人啊。”

李懋之点点头,无奈地说:“我们的运动受华北军区党委领导,上面抓得很紧,打‘老虎’是指定数目的任务,必须完成。7月中旬军区党委要对运动进行总结,总结完了,安排一下善后工作,我就回朝鲜前线去。”

陈赓连忙摆手说:“你不要回朝鲜去了,我另外给你安排个工作。”

李懋之愕然地望着陈赓问:“让我干什么去呢?”

陈赓故意望定李懋之,神采飞扬地说:“帮我办学校。”

陈赓把前天去中南海见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的情况向李懋之说了一遍。

“任务紧迫啊,前线等着要技术干部,”陈赓收敛了笑容,眉头微微皱起,又在踱步,像是自言自语,“我们现在是两手空空,一无师资,二无校舍,三无教材设备,四无大学的管理经验,连学校设在何处还没有最后敲定呢。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共产党员是不怕困难的,世界上有什么困难能吓倒我们呢?”

陈赓话锋一转,看着神色严肃的李懋之,像在战场上下达命令似的,语气干脆果断:“我决定用边建边教边学的办法,就是说,建校舍、请教授、招生开课同步进行,尽快上马,要先调一批教授来,学员也立即从各大军区选调。现在军委已决定以西南军区第二高级步兵学校、华东军区科学研究室和志愿军3兵团部分干部为基础,尽快建立军事工程学院,校址初定在哈尔滨。3兵团司政后干部要尽量多调一些到学院工作,所以,你懋之是一定要到学院的呀。”

李懋之说:“3兵团司、政、后机关的部处级干部工作能力都不错,可是现在还在打仗呀,全调出来兵团党委也不会同意,可以争取多抽几个。至于我,文化水平不高,干学校工作恐怕不行,司令员啊,你还是让我回朝鲜吧。”

“你别想打埋伏,你住过西北军士官教育团,当过抗大太岳分校教育长,肚子里墨水不算少啦!”陈赓大声说,“总有点学校生活体会吧,不会就学,大胆去干。我马上调第二高级步校徐立行副校长先来,总理已写信请苏联派首席顾问来,等苏联顾问一到,我们一块去各地看看,选选校址,调研一下。回来成立个筹委会,你就来参加筹委会的工作。你赶快回邢台吧,把甄别工作抓好,不要留后遗症。让人家当了一回‘老虎’,还得重新变成个人嘛!”

9月1日,在北京地安门恭俭胡同1号(后改为59号)四合院里,军事工程学院筹委会正式成立。陈赓宣布了筹委会的人员组成和分工:陈赓任主任委员,徐立行、张述祖、李懋之三人任副主任委员。

陈赓给李懋之的主要任务是编制基建的预算概算,沟通和协调与中央党政军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关系,为明年开春学院开工建设做好物质准备。身体健壮、精力充沛的李懋之迈开双脚,穿梭于京内外,是筹委会里出差最多的人。

11月3日,李懋之带领高步昆教授和殷之书副教授,登上火车,直奔哈尔滨,实地考察学院校址。回到北京,陈赓派他去全军院校的龙头——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办学经验。11月13日,陈赓和筹委会的主要领导一起听取了满载而归的李懋之的汇报。

陈赓做了总结,他对大家说:“根据苏联总顾问的意见和军事学院的办学经验,我们先研究起草几个规章制度,我看应包括队列训练、行政管理、物质保证等方面的,粗一点没有关系,工作中逐步修改完善嘛。在教学组织与实施方面的规章制度,说老实话,咱们不懂啊,我看等苏联顾问到了哈尔滨之后再另外制定不迟。”

大家讨论了一阵,陈赓又说:“要抓紧组成建筑委员会,由懋之负责。请中央政府支持的事项,也预先考虑个原则意见。明天,懋之你跟我一块儿去找薄一波。”

国家财经委主任兼财政部部长薄一波是李懋之熟悉的老首长,对哈军工庞大的基建计划,薄一波持谨慎的支持态度,他让李懋之先去找建筑工程部陈正人部长,落实设计、施工单位和负责材料供应的单位。李懋之又马不停蹄,带高步昆等人去建筑工程部见陈正人部长,当场确定松江省设计院和东北人民政府的设计院负责设计任务,力量不足时,部属的设计院也可帮助。施工力量全由松江省负责,力量不够再由沈阳抽一部分人去。建筑材料由部里直拨,交松江省负责,优先供应。

11月16日一早,李懋之又到军委办公厅找肖向荣主任,汇报头一天与杨立三部长的谈话情况。肖向荣立即通报,带着李懋之去见粟裕副总长。

粟裕先仔细询问这一段时间军工学院的筹办进度,再问陈赓院长的身体和起居情况,他对李懋之说:“要多考虑陈院长的辛劳问题,他这个人呀,干起工作来不要命的,你们做部下的,要时时帮他多挑担子啊!”

粟裕记下李懋之的具体要求后,明确表态说:“创建军工这样的军事技术大学,谁也没有经验,事事做预算,等待批准,就可能拖后腿。为了加快速度,我看基建费有个概算,由陈院长签字,可以实报实销。但是要一事一报,以便迅速批办。”

拿到粟裕副总长的指令,李懋之高兴地立正敬礼,喜滋滋地退出。回到肖向荣的办公室,他又灵机一动,向肖主任要了150辆汽车。胜利班师,向陈赓报喜去了。

11月26日,《军事工程学院校舍建设初步计划》由陈赓署名后,直送中央军委。陈赓叮嘱李懋之说:“报告送上去后,要紧盯着点儿,一定要抢在明年开春前破土动工。”

同类推荐
  •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讲述李自成起义的背景和经过。在书中,作者写了关于李自成起义兴衰始末、大明王朝的灭亡、清政权的兴起等内容,中间夹杂了诸多神话元素,可读性较强。
  • 中国文学大家

    中国文学大家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爱因斯坦(名人传记丛书)

    爱因斯坦(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讲述了爱因斯坦从一个小男孩成长为伟大的物理学家的生命轨迹,他的勤奋与天分、他的执着与奋斗,他的永不满足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在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松下幸之助(1894—1989),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你想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日本式管理的精髓,那么最好的入门书就是阅读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哲学。松下幸之助一生共出版了60多种著作,累计达数百万字。他的著作被译成英、法、德、中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书中那些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
  • 宋美龄传

    宋美龄传

    宋美龄(1897—2003),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集美貌、财富、权力、荣誉于一身。本书是一部严谨的宋美龄人物传记,作者参阅了各种历史资料,为我们诠释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宋美龄。本书在台湾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岛内石之瑜的《宋美龄与中国》一书曾请作者杨树标作序,岛内公共电视台曾专程赴大陆采访两位作者评说宋美龄。
热门推荐
  • 迟迎的幸福

    迟迎的幸福

    迟来的幸福。她本是乐光向上得女汉子,却无意中撞伤腰部,不幸的事情导致这位乐观女孩儿剩下的人生都将在轮椅中过下去,而木思晨作为这场事故的肇事者。因为对不起,陪着她;因为对不起,他成为她的双腿。上帝因为失去一扇窗给她开上了一个门。
  • 门面一笑百媚生

    门面一笑百媚生

    作为一个从名公司脱颖而出,在节目里一炮而红的练习生,她成功出道。又因惊人爆发力和善后能力,她成了女团里的主唱+门面。也因为种种说不清道不明,她让多人魂牵梦绕。然而这一切,看似皆是有大之运,却其实都在她掌握之中。“我说过,心似琉璃,一旦碎了,就再也不可能完整了。”“我愿倾尽我所有,就为了保你星途平安。”“跟我传绯闻,是你一夜爆红的最快捷径,我心甘情愿。”
  • 卿非吾良人:亲亲相公

    卿非吾良人:亲亲相公

    “奶奶,我要娘亲抱抱。”“没事的,坐上这顶漂亮轿子,就会有一个和你娘亲一样疼你的人了。”“他会抱我睡觉么?”“会的。”五岁,她娘死了,被接回家,第二天被送到别国,当和亲公主。他比她大五岁,在药山归来,成了他师父。她会像跟屁虫一样跟着他,他醉酒说,他不要成为她师父。她默默选择没听见这句话。他想要当她的一生良人,亲口喊他:相公。
  • 李清央

    李清央

    李清央,一个男人,一个让你如痴如醉的男人,难以捉摸,被誉为隐公子,十年之后再入江湖,是为了心中那一份无法割舍的挂念吧,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或许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七宗罪的守望

    七宗罪的守望

    “苏瑞轩,又名阿尔伯特·耶格尔(Albert·Jager),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中国人。2017年正式成为‘傲慢’的驾驶员。在三年里立下了赫赫战功,可惜2020年的一次事故让他离开了这个岗位。自此,再也没有适合‘傲慢’的驾驶员。”“恩,是个很优秀的人选。”“长官,您是想……召回他?”
  • 众龙之主

    众龙之主

    左道三千,旁门八百,我只问一句,可得长生否?聚无上香火,成至高真神。我为众龙之主!
  • 叛王弃女:生生世世宠

    叛王弃女:生生世世宠

    慕容倾城,一世盛宠宣武“为帝十五载,不如为君一日夫”宝夤“匹马闯关中,求君一回眸”高欢“踏平洛阳,只为挽君眼里一滴泪”宇文泰“宁负天下不负你”慕容玉儿“岁月如刀,我独仗剑,阅尽人间千嬅”
  • 重生小卫士

    重生小卫士

    他,有爱有家,就是没有钱!有房有车,但只是个表象!
  • 遗物术秘

    遗物术秘

    四千年前,大禹制九鼎以定国,分派九州,由九人分别看管,后这九人纷纷从九鼎内感悟出区别于地球传统‘道法’的新术法,血脉也被鼎改造成了特殊血脉,籍此发展成了九个庞大的家族。这术法初期不及道法,但依旧凭着诡异与多变,以及九个家族的团结,与道教分庭抗礼,在王朝更迭中保持昌盛不灭,为每一任帝王重用。直到秦朝,“秦家”天才子弟秦时月,将九鼎之一融入了体内,炼成本命战斗遗器,将新术法的威力提升到了超越道法的程度,自称新术法为遗物术。秦时月野心强大,手段毒辣,秦家凭他强大起来,为求独霸天下,秦家在秦时月的率领下,向其他八大家族发难,抢夺八鼎,爆发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