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城读中学
杨国清
(一)
丽江古城是我从小向往的地方。从我懂事以来,父亲不断地跟我讲起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并鼓励我考进这些地方的大学。但他讲得最多的是“巩本”
(丽江),走一两天路程即可到达的地方,他把这个地方说成非常热闹繁华,且非常美丽的地方。但在那个时候,到丽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我们村子里许多女人们一生中到丽江次数是屈指可数的,甚至有的一辈子也没到过。小小年纪就多次到过丽江古城,在那个年代对边远农村小孩来讲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我第一次到丽江古城,是1955年农历七月骡马交流会期间,那年我才八岁,父母给了我一次去丽江的机会,我喜出望外。那一天,我和父亲、母亲,还有村里的几位亲戚早早就起床了,我们从丽江县九河乡小阿昌村出发,到丽江有七十多公里的路程。我们牵着两匹带驹的母马上丽江,老老少少,跋山涉水,走了两天。第一天住在拉市吉娜坞的马店里,第二天下午才到达丽江。当时我父亲与九河乡的几个熟人在古城见洛过(现云巷)开办了“丽江县九河甸头木器社”。九河是木匠之乡,父亲年轻时走南闯北,在许多地方做过木匠,手艺精湛,加上建国初期国家政策还比较宽松,从1954年开始办这个木器社。九河木匠的手艺是出名的,可与剑川木匠技术相媲美。这个木器社除了做家具、办公桌椅等家什外,还可以做建房起屋等木活,所以生意兴隆。这个木器社办了多年,到1958年才归并到县的一个农具厂。七月交流会期间,又逢暑假,所以这以后我每年都有机会在丽江古城住上几天,于是小小年纪对古城有了许多的记忆。丽江古城热闹非凡,穿着纳西服饰及各民族服饰的人们摩肩接踵。房屋栉比鳞次,街巷犹如蛛丝网状,父亲叮嘱小孩不能乱跑,否则丢失回不来了。那几年骡马交流会场设在黑龙潭附近,骡马成群、铜铃叮当,卖草的小女孩来回叫卖。我对黑龙潭的“古鲁吉”印象极深,泉眼密布,丰沛的泉水滚滚滔滔流入古城。尤其叫我难忘的是每天清晨,家家户户打扫卫生、清扫街道,我们几个小孩也常常参与其中。附近农村的菜农们早早进城,守护在厕所旁边,争先恐后地捡粪挑粪,清洗厕所,古城的厕所显得特别干净。
真正在丽江古城生活那是1959年秋季到1965年秋季这段时期。读丽江一中是我少年时的一个梦想。丽江一中创办于清朝末期的1905年,是我省乃至全国最早创办的西式中学堂之一。丽江一中从创办开始就已成为古城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古城文化的殿堂。我于1959年秋季考上丽江一中,当时没有什么重点班、骨干班这类概念。九河的学生一般都要到丽江县石鼓第四中学就读,1959年是一个例外,这一年从丽江县西部区域选拔前50名到丽江一中,我以最优异的成绩选拔到丽江一中就读。所以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我在丽江古城整整生活了六年,在丽江一中读完了初中和高中,直到1965年高中毕业考上部队院校,才离开了古城,离开了丽江。所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丽江古城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当时丽江古城仍然是商业中心,居民生活的中心,也是教育文化活动的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很明智地离开古城开辟新区,即在狮子山北麓、双石桥以西的区域辟为新大街。1951年开始建设,1953年建成当时的标志性建筑——丽江专区人民大礼堂,它还兼有电影院的功能。此外还兴建了一些商业服务设施,比如地县百货公司等。1957年后中共丽江地委、专署机关,丽江县委、县委机关、专区招待所等在新大街至福慧村一线选址新建,后来渐渐形成现在的福慧路。在60年代那些地方是农村,道路也是土路,并且离古城显得很遥远。双石桥至民主广场一线还相当空旷,人烟稀少。新大街一线那时也是沙石土路,至20世纪70年代才建成混凝土路。所以新大街除了一些重大节庆活动外,人们往往集中在古城四方街一带。
在我读中学的时候,1960年四方街中心广场地皮铺成混凝土。四方街科贡坊大门两侧河面上建有铺面,四方街有1500平方米左右。那时候四方广场西面建有平房的铺面,先后开设百货公司、民贸公司、土杂合作商店,广场四周还有邮电所、新华书店、银行、理发店等服务网点。四方街中心是街市,卖蔬菜、肉食、豆腐、凉粉等土特产品。四方街被称为天天街,所以还算热闹,但当时买东西都要凭票证,包括买水果糖、饼干等一些副食百货商品都是困难的,卖水果的基本绝迹了。到1962年夏季,同学们说有一种不要票证的冰块的糖,可以到汽车总站至气象台附近一带等候购买。其实那是冰棒,丽江从那时才开始制作冰棒。在郊区制作的冰棒还没有进入古城就卖完了,而且所用的原料是糖精。
(二)
我在一中就读的这六年,是国家在改革开放前教育得到较快发展,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比较正常稳定,教育质量比较好的时期。1959年秋季丽江一中初中招收六个班,也是那时代丽江地区招收最多的一年,从初中52班至57班,我是52班的。1958年之前,丽江一中在丽江专区13个县范围内招收学生,包括现在的迪庆州和怒江州。那时候学生对学校领导和教师是十分尊敬的,一开始入学,由副校长李杨铣主持学校工作,没有校长,而且他从1950年开始主持多年了,但一直没有被任命为校长。李校长是纳西族,毕业于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在同学们心目中是很有学问的人。还有两位副校长,很少在学校露面。
李杨铣校长家庭出身不好,当时受到错误处理回到义尚农村,到“文革”期间又揪回学校进行批斗,迫害致死。1961年张为栋来当校长,还派了一位南下干部王贵轩来当后勤副校长,到我初中毕业的1962年秋季,黄河来当校长。这两任校长都是云南地下党员,资历深,在解放初期任过县长、县委书记等职务,尤其黄校长在地区机关还是很有名的。当时地委还专门选派钱惠芝任学校党支部专职副书记,学校领导班子在这个时期得到很大的加强。
我们初中入学时教室就在着名的“八大教室”楼,这座砖木结构两层楼房上下有八个教室,建筑宏伟,1936年建成,木材木质很好,上下层高有八尺,宽敞明亮。当时学校教育质量的有名,主要得益于学生们的奋发读书,有一批高素质、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当时大学毕业生全国统一分配,国家提倡支援边疆建设,所以学校教师来自全国各地,如来自上海、重庆、成都、昆明、大理等地,即使本地教师,也都是颇有名气的,如语文老师杨受之先生,当时昆明师范学院几次调他都没有去。物理老师王学信、朱琼芳,化学老师桑立政,俄语老师史伯维,生物老师杨集廷,语文老师兰华增、数学老师张祖芬,等等。经“大跃进”的折腾之后,这个时期学校以教育工作为中心,是学生平静读书,老师认真教课的一个时期,除了每年夏种或秋收到农村互助一段时间(一般二十天至一个月)外,没有受到很大的干扰。
1959年秋季入学到1962年秋季初中毕业,这个时期国家正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加上“左”的政策影响,大家生活艰难,是一个饥饿的年代。但是国家对当时的中学生应该说还是很照顾的,丽江一中学生户口都转为城市户口,保证了每月27斤至30斤粮食定量,但由于油水太少,每月每人只供应二两油,半斤至一斤肉,所以总觉得饥饿。吃饭的时候,大家不敢大口地吃,而是小心翼翼小口地吃,生怕几口就吃完了,有时弄成饭团慢慢嚼吃。到节假日,附近一区坝和拉市坝等地同学回家了,把饭留下来,偶尔碰到这样的好事,就高兴得不得了。这个时期有几件事情令我永远难忘。一件是我们的一位体育老师,由于教体育课体力消耗大,肚子饿得快,有一天在街上捡到一张当时关门口红旗饭店职工食堂的饭票,于是中午就到红旗饭店去打饭,而饭店的职工大都是大研镇本地人,大家都相互认识,见一个陌生人来打饭,很快报到派出所,把这位老师扣下,打电话到学校叫领导领回去,学校对他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另一件事情是学校一位牛高马大的外语老师,每次吃饭都要提前几分钟,在盛汤的桶里捞点菜叶,有一天一位年轻生物老师也想捞点菜叶子,但外语老师的水平高,轻轻一勺菜叶子都捞完了,生物老师很失望也很生气,于是引起了争吵。第二天外语老师还写出一份公开的大字报,这件事情在师生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成为茶余饭后一个凄然的笑谈。第三件事是我们班的一位同学下晚自习时,在八大教室前菜地里(花坛变成菜地种菜)顺手拔了两棵白菜,被下自习的同学发现,大声喊抓小偷,拔菜的同学撒腿就跑,其他同学追赶,这个同学终于被抓住了。在那个年代,拔两棵白菜不是小问题了,小则是小偷小摸的行为,大则可作为阶级斗争的反映,当时同学们的思想都很纯洁、很传统,很鄙视不良行为。另外当时纪律严格,对这样的事情也可以上纲上线,后来虽没对这个同学进行处分,但迫于压力,这位同学被迫离开了学校。当时虽然生活很艰难,但同学们的精神面貌不错,积极进取、积极向上,大家都能忍耐,都能顾全大局、思想单纯、体谅国家、始终坚信党和人民政府是正确的。
当时学校为了克服困难,每年秋天还要开展“小秋收”活动,即学校集中几天时间,以班为单位到附近山上开展“小秋收”活动,即采集野果、野菜,捡些柴火。比如把采集的火把果磨成面和在苞谷面里。把苞谷粑粑做得大一些,很受同学们的欢迎。学校还搞勤工俭学,养猪种菜,上山捡柴火,等等。记得1962年底,学校杀一头已喂养三年的大肥猪,重达三百多公斤,每人分得一片大肥肉,当时大家高兴得不得了,津津乐道地议论了一阵子,当时情景现在还记忆犹新。
(三)
那个年代大家即使日子过得很艰难,吃不饱饭,晚上盖的被褥也很少,垫的主要是草席,但精神面貌不错,“天雨流芳”,积极向上,刻苦读书的风气很好。
老师同学亲密无间,同学之间也保持了良好的关系,打架斗殴是有,但很少,大家也觉得这是很可耻的,同学的自尊自爱意识是很强的,而且很诚实。当时每天八节课,后两节课大都是课外活动时间。早上六点半钟起床到晚上十点钟熄灯,大家都自觉上课,或到教室看书温习功课。到了夏天,许多同学起得很早,到学校南边的东坝子里看书,于是田野里,或朗朗的读书声,或田边地角埋头看书的身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那个年代,布置的作业不算多,就业的压力没有现在大,考不上一般都要回到农村,大家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当时的初中毕业、高中毕业生大多数都可以在城里找到工作,比如我们这一届,1965年没有考上大学的同学们都分配了工作。当时学生刻苦读书,读书成才、报效国家是丽江一个优良传统,大家有很好的自觉精神。从丽江一中考上名牌大学、走出大山、闯荡世界,做出一番业绩的人不少,丽江一中在历史上是出了一批一流人才的。当时国家计划招收大学生的数量很少,但丽江一中的升学率是很高的。丽江一中当时以纳西族学生为主,比较偏向数理化,在这方面学有所成,对国家贡献大的人才比较多。但是爱好民族文化、爱好艺术也是丽江人的一个天性,客观上讲,这也是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所形成的民族特色。以我们初52班为例,当时有一批爱好文学、爱好美术的同学。仅仅从爱好美术的五位同学情况看,在他们步入中老年以后,在美术方面都有造诣,其中两位成为着名的美术家。我们高24班的同学中,也有一批文学爱好者,我也算是其中之一。我从小学开始就阅读一些文学作品,到了中学,我和一些同学就不满足于课堂和课本的知识,而是广泛涉猎历史文化和文学作品,甚至对文学作品品头论足,不时进行讨论,因而对后来个人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比如我的一位很真诚的同学和朋友,白马龙潭吾吕肯村人,大学毕业后在晋中大地工作多年,形象思维很活跃,写出了不拘一格很别致的新诗和电影剧本,并在全国获奖。也有研究民族文化,爱好民族传统中医药和电影文学创作的同学。还有几位同学在步入壮年之后,从事纳西古乐的演奏和研究,悠然自得,成为纳西古乐保护传承的骨干力量。
(四)
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是丽江古城民族文化活动比较活跃的时期,纳西族东巴文化经典得到较好的抢救和保护,这个情况当时是一种罕见的现象。而这个情况与当时的丽江县委书记徐振康有关,徐是云南云县人,毕业于云南大学外语系,1948年参加民青,1949年5月入党,在大学时代是云大外语系地下党的负责人,转入边纵七支队后很快升任为边纵七支队三十五团政治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