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9100000013

第13章 春风碧水(1)

世纪80年代,什刹海受到社会关注,政府组织大量资金、人力开展大规模整治、改造工程,许多受到破坏、占用的古建筑、古园林得以重建或腾退、修复。随着绿化和环境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水系与风景游览区功能逐渐恢复,什刹海以清洁、优美、生态健全等崭新形象聚集人们目光。进入21世纪后,旅游与商业开发使什刹海的安谧、幽雅环境形成冲突,引发了人们新的思考。

春风碧水——新北京。

一、柳荫街

柳荫街位于前海西侧,总长度仅560米,街道两侧栽植柳树,每到春夏季节,垂柳依依,绿荫浓蔽。新中国成立前,这一带称李广桥,桥的东西两侧为李广东街、李广西街,恭王府与涛贝勒府隔水相邻,流经桥下的河道称月牙河,河源来自北护城河,流经积水潭,过德胜桥,汇入后海后,一支由后海向东经过银锭桥注入前海;一支由后海沿月牙河流经李广桥和恭王府、龙头井、三座桥,至前海后汇入北、中、南三海。据老人们说,过去在月牙河两侧种植杨柳、槐树。

李广桥北面原有一处大冰窖,里面储存冬天时取自后海的冰块,夏天时向饭庄、店铺和需要用冰的大户人家出售。解放初期,人民政府大力改善城市环境,其中一项工作是改造城市水系,将分布在市内年久失修的明河改为暗渠,铺上柏油,栽植树木。当时北京最有名的两处改造工程项目,一处是位于南城天坛北门附近的龙须沟;一处是位于北城什刹海附近的月牙河。改造工程结束后,河道被填平变成街道,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包括1条大街,9条胡同,190个院落,上千户居民。整治工程结束后,人民政府将原分布在河道两边的李广桥东、西两条街合并,定名为柳荫街,取柳荫常在之意,人们在街道两侧种植大量柳树。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有徐向前、叶剑英、聂荣臻、王震、杨尚昆、张爱萍、杨成武等国家、军队领导人在这条街上居住,街上驻有负责领导人保卫工作的军队营地,因而老百姓又称这条街道为“元帅街”。

20世纪80年代初,柳荫街的环境脏、乱、差,随处可见拆除抗震棚后留下的碎砖乱瓦,街道两旁树木很少。驻扎在什刹海附近的部队、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参加义务劳动,整治周边环境。

负责首长驻地警卫工作的北京卫戍区某部一连与街道居委会共同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包括思想共建、教育共抓、卫生共管、服务公办等项内容,开了全市城镇乡村军民共建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河,经报刊、电视等媒体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评价。随着这一经验被广泛传播,另一个“秘密”被公开,徐向前(1901-1990年)元帅自20世纪60年代由史家胡同西迁,一直住在这条街道一处不起眼的院落中。平日里,他深居简出,临街的院门紧闭,从没见戒备森严的岗哨,进出的人们穿着普通。有文章称,徐向前经常告诫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把自家摆在战士和人民群众之中,要做街道上的普通居民,不要当特殊户。一定要注意和居委会和附近居民搞好关系,热情支持街道工作。他亲笔书写“人民公仆”条幅挂在小院值班室墙壁上。

1982年2月24日深夜,正在军营驻地站岗的北京卫戍区一连战士袁满囤得知后海有人落水,随即叫人替岗,自己抱着一块木板向后海跑去。当他到达时,只见湖面冰窟中有两个人影,似乎正在全力挣扎。于是他脱掉棉衣,踏着薄冰赶去营救,自己掉进刺骨的水中,他不顾自己安危救起一个落水者;然后再次返回营救另一位落水者,经过近40分钟拼搏,落水者得救了,而袁满囤却因长时间冰冻、呛水停止了呼吸,年仅21岁。为了纪念这位舍己救人的年轻战士,厂桥街道建造了一尊纪念雕塑,由徐向前元帅题写碑名。

1982年3月,全市开展第一个“文明礼貌月”活动,柳荫街进行环境整治,居民和部队指战员一同参加劳动,清理了58个居民院,疏通30处下水道,清运垃圾40吨等,栽植树木、花草,美化环境;建立并坚持“门前三包”、周六卫生日等制度,环境面貌不断改善。

平日里,街道居委会的大爷大妈们经常到部队看望战士们,指战员也帮助居委会解决许多困难。

1983年初春的一天,徐向前将柳荫街军民共建领导小组成员请到自己家中,高度赞扬军地双方军民共建工作搞得好,他说:“这个活动应该搞,要搞好!”他挥笔写下:“柳荫军民文明街”题词。在短短几年中,徐帅先后5次为柳荫街题词,3次接见居民代表;并对柳荫街军民共建活动作了7次指示。每有居委会干部来家中拜访,徐帅和夫人黄杰总要亲自接待,主动询问居委会工作,鼓励居委会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徐帅诚恳地说“我也是柳荫街的居民嘛!”居委会干部离开时,两位老人亲自相送。同年3月15日中共西城区委召开“柳荫军民文明街”命名大会,在全区范围推广军民共建经验;“八一”建军节前夕,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题词:“发扬我军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4年10月1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庆游行行列中,出现一辆主题为“军民共建柳荫街”彩车,引起全国关注。1986年,西城区开展“学柳荫,学光明,建设文明居委会”活动。柳荫街居委会为解决小学生吃午饭难,开办“小饭桌”,部队战士们主动拉煤、买粮,遇到恶劣天气时,将饭菜送到学生教室。有一篇文章写道:在徐向前元帅的亲切关怀和街道军民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年工作,柳荫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做精神文明的市民”、“建文明家庭”、“创文明大院”的活动,结出了丰满的硕果。这条街从“脏、乱、差”,变成了北京市的一条模范街。过去,街道两旁的树木稀少、无花无草,失足青年闹事多,邻里之间不和多。

不过几年,街两边垂柳成荫、花香草绿。至1986年,柳荫街涌现出608个“精神文明标兵”,80%的居民大院评上“五好大院”,二十多个“浪子”回了头。一派新风尚,新道德。

每年新兵入伍,柳荫街“老妈妈服务队”组织军营慰问活动,邀请新战士到家里吃饺子。居委会为战士们建立记录各自家庭状况的“连心卡”,每到春节时居委会就会将一封封慰问信和慰问品寄往战士们家中。有一位战士在家信中写道:“柳荫街有许许多多爱兵的父老乡亲,这里也是我们的家。”

每逢周六,战士们走出军营,来到居民院中为群众排忧解难,为街道中生活不便的孤寡老人或残疾人洗衣洗被,打扫卫生;连队成立卫生、理发、家电维修等十多个便民小组,还在营区内搭建“爱民车棚”,义务为居民存车、修车、打气。每年老战士退伍,新兵很快接上。有一位老人为感谢战士们精心照料,离世前留下遗嘱,将全部遗产捐献给柳荫街的军民共建事业。

1988年3月徐向前为柳荫街军民共建活动题词:“团结互助,兴利除弊”。10月间柳荫街社区服务中心所在的柳荫阁建成使用,徐向前为中心题写匾额。1989年7月,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全军向柳荫街军民共建学习。1993年12月5日,时任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来到柳荫街居委会,为儿童喂服疫苗,并视察“军民共建”工作。1995年后柳荫街开展了评比“支持子弟兵的好单位,培育子弟兵的好家长、安心服役的好战士”和“体贴子弟兵的好军嫂”活动。

由此,柳荫街军民共建精神文明事迹名扬全国,什刹海增添了新的人文内涵。

二、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1975年重病中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医院里听取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汇报工作。临结束时,他郑重地向谷牧交代了三件事:一是要建一座新的北京图书馆;二是要修琉璃厂文化街;三是要对社会开放恭王府。新中国成立后,恭王府后花园先后被公安部、北京风机厂、文化部所属红楼梦研究中心、文化艺术出版社、国管局幼儿园、天主教爱国会等单位用于宿舍、车间、办公室、教学用房等,其中公安部在解放初迁入恭王府办公,后又将王府房屋用于安置苏联专家。

苏联专家离开后,这些房子由部里老干部居住,先后迁入五六十户。

王府内大戏楼被北京风机厂长期作为生产车间。恭王府府邸部分曾在“文革”后期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联、中国音乐学院及附中办公、教学场所,以及职工宿舍。有人描述:“高大的廊柱之间被砌上墙砖,成了屋子,人们在里面办公居住;幼儿园小朋友每天蹦蹦跳跳的活动场地,曾经是王府花园里美丽的湖池……”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京、津地区受到波及,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这次地震中,恭王府花园部分游廊,以及府邸东路南侧院内正房和厢房倒塌,后被拆除。

府邸部分占用情况更严重,文化部艺术研究院(后改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音乐学院分别在府邸内办公、教学。随着干部、职工数量迅速增多,一些办公室或教室变成了住家,以后又建起简易楼,当时共有121户居住。有人描述:“房子紧挨房子,中间过道仅容一个人通过。即使是这样的通道也只有两条,音乐学院宿舍中间一条,艺术研究院宿舍中间一条。恭王府的老住户管它们叫‘夹皮沟’,用的是《智取威虎山》的掌故。”

1978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1914-2009年)召集有关部委领导和北京市领导开会,共同研究落实周总理生前遗愿,腾退、清理恭王府事宜,将占用单位一律迁出,适时向社会开放。据记载,1981年,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占用恭王府单位搬迁事宜,会议形成《关于恭王府住户搬迁情况的报告》;第二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恭王府修复委员会,成员来自文化部、公安部、国家计委、国家建委、财政部、国管局、国家宗教局、北京市政府等部门。当时确定的原则为先易后难,分期分批,先花园后府邸,边搬迁边修复边开放。当时制定的完成花园占用古建腾退搬迁最后期限为1984年9月底。

据亲历者回忆,搬迁工作由公安部开始。解放初期恭王府住着一些外国传教士,出现地下电台活动迹象,公安部进驻王府,陆续有一些住户迁入,形成宿舍区。当时,有关搬迁工作协调会先后开了十几次,终于由公安部在木樨地附近盖两幢宿舍楼,才将大部分住户迁离。与此同时。国管局幼儿园和红楼梦研究会由花园搬到府邸。有一天,谷牧来到恭王府视察,看到花园中的“安善堂”还有人居住,于是向管理人员询问:“怎么还有人没搬走啊?把人找来,我来谈。”谷牧了解到,住在此处的是一位公安系统老红军,性格很倔,他已在花园住了许多年,几经动员,不愿搬走。谷牧当面对这位老红军说道:“你们一定得搬,因为这是周总理的遗愿。”老红军听罢此言,立即点头同意搬家,不久其他几户紧随其后迁离。在视察过程中,谷牧副总理对北京市有关领导说道:“风机厂的搬迁不能再拖了”。实际上,北京市政府为落实国务院确定腾退恭王府占用古建要求,由时任副市长张百发亲自为风机厂选址,将占用的大戏楼腾出。由于新厂房尚未完工,工厂搬迁只好拖了下来。北京市领导遵守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腾退工作,下达了“死命令”,要求工厂按时完成搬迁,工厂将车间中的车床等设备用塑料布包上,临时堆放在恭王府附近的大墙缝胡同里。

为筹办将于1990年首次在中国举行第十一届亚运会,1988年恭王府后花园正式向社会开放。当年12月31日文化部将相关部门从恭王府迁出。有人记得,恭王府后花园开放初期,门票5元。

1993年恭王府府邸部分腾退工作再次启动。此时在府邸中的单位主要是两家,一家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一家是中国音乐学院。20世纪90年代,中国音乐学院搬离恭王府,而中国艺术研究院因建设资金等问题,新建办公楼工程被迫停滞长达近10年。据亲历者回忆,2001年原外交部副部长、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的外交家周南收到什刹海研究会会长赵重卿来信,信中谈到恭王府在腾退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前,周南曾运用自己的影响,将由什刹海研究会编写的《京华胜地——什刹海》一书向香港各界人士推荐。香港《文汇报》曾刊登介绍什刹海报道、文章,许多港媒纷纷转载,在社会上引起反响。周南将收到的来信转给已退居二线的谷牧。2001年3月18日时年87岁高龄的谷牧由北京市领导陪同特意到恭王府视察,他对时任北京市副市长汪光焘强调,一定要在三年内要占用恭王府的单位全搬走。他说道:“谁不走,我去找他,文物保护是不能讲条件的,开放恭王府是周总理交给我的任务,如果办不成,我没法去见总理呀!”

同类推荐
  • 先进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历程

    先进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历程

    本书考察了面向现代化的中国文化进程与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统一关系,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文化前进的三大历史进程,即:以文化主体和主体文化转变为主要标志的政治文化变革,以商品经济和市场改革为导向的价值重建以及正在进行的以培育大众文化为重要任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以此对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的历史和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作简要论析。
  • 三天读懂国学

    三天读懂国学

    本书通过对诸子百家学说的介绍,儒学、经学、理学、心学的梳理,二十四史的展示.中国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曲艺建筑等的讲解,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积淀,管窥国学的整体风貌。
  • 20几岁要知道点国学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国学常识

    本书立足于经、史、子、集的各个方面,对国学的整个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从中摘取精华、剔除糟粕,将国学的一些基本常识集中呈现出来,为广大读者了解国学打开了一扇便捷之门。
  • 三字经新读

    三字经新读

    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新读(第2版)》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对原著进行解释的基础上,还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三字经新读(第2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姑苏食话

    姑苏食话

    苏州饮食,实在是一个丰厚博大的文化形态,细细道来,当是长篇钜制,作为一本普及性读物,本书只是浅近地作点介绍和描述,有时还稍稍延伸开去,让读者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更多地知道一点苏州文化史上的往事。本书是王稼句先生多年来的随笔心得。
热门推荐
  • 无敌小金刚

    无敌小金刚

    一颗诡异的药丸,使得王洛的身体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随意伸展的肢体,远超常人的视听能力,钢铁般的身躯,冰火九重天的体验,偶尔还能隐个身玩个小神秘。“呔!妖精休走!吃老衲一葫芦!”本文讲的不是超人,而是一个关于葫芦的故事!
  • 香仙传说

    香仙传说

    “香者,乃天地之正气也”。在魔气入侵的日月大陆,修真界荡起了一场掠夺真气的暗流。随着魔气的逐步渗透,异域魔头降临,进而掀起了波及整个溟星界的旷世大战。在修真界生死存亡之际,许沐风统率香盟力挽狂澜,聚上古神兽之精魄,炼远古奇香,最终以香证道,补天地之正气,驱外侵之魔族,谱写成了空前绝后的香仙传说。
  • 大汉王朝3

    大汉王朝3

    七国之乱大汉王朝岌岌可危,帝国又如何转危为安?“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是什么让血管里流淌着血性与勇武的刘氏家族构建起的汉帝国轰然崩塌?……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穿越之路:爆笑姐妹花

    穿越之路:爆笑姐妹花

    她,21世纪的杀手之王,她,21世纪的毒之王,她,21世纪的蛊王,她,21世纪的炼器之王,她们用自己的努力成为了黑道的王,却被认识的博士让她们帮忙试验穿梭记他,千年冰山,他,千年腹黑,他,千年花心,他,千年温柔,见到她们竟然隐藏多年的心又一次的跳动了起来。(本文不虐女主,虐渣男,虐白莲花,一生一世一双人)
  • 仙魔禁恋

    仙魔禁恋

    他是魔界老幺,魔界备受欺凌,原因无他,只为魔界主人心里平时多关心他这个没用的魔子。他只是按照母亲的话,在魔界低调行事,却被无知人欺凌。被打成重伤,为骄傲公主所救,他们注定要擦出爱情的火花,魔与仙能否相恋,他该何去何从?她是天庭傲娇女,平时锦衣玉食的她,却为一个见过几次面的人与自己老弟吵架。为他鞍前马后,只得来一句:你走吧,我们~~~~注定没有结果。她忿怒,变身罗刹,杀进他家,剑指英眉,道:为什么。只为一句话,毁掉大好前程。她能否找到一个好的归宿?前世今生,命已注定。
  • 极品都市狂医

    极品都市狂医

    《极品狂医》十年前,除了母亲,周围只有嘲笑和冷漠,十年后,学得一身医术和本事回来的他,济世救人,造福世人,修真学道,造化世间。世界之大无所不有,原来医术真的可以让人起死回生,人真的可以活上千年而不死......请支持极品都市狂医让我们一起走下去!
  • 太上叩道

    太上叩道

    武道修炼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悠然长生。武道修炼亦可获得徒手撕象、移山倒海之力,飞天遁地、隔空取物、摘星捉月、毁天灭地之能。……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个平凡的山野少年历经坎坷,破除重重障碍,拨开层层迷雾最终得以叩道太上的传奇故事。----------PS:这是一个青涩的故事,吃惯了红苹果的书友可以来这里品尝一下青涩的味道,调理调理您的肠胃,再去吃红苹果就更有味儿!
  • 杨文公谈苑

    杨文公谈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控火者

    控火者

    五行域,五行兵,五行相融险中行;幽冥域,追魂鸣,四兽相聚破天成。痞子的新书,希望得到广大书友的垂青!!我的滴血军刺猛虎书友群依然不变:群128136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