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8500000026

第26章 回望插队岁月(20)

相对于折柴,驮水就容易多了,队里特意为我们箍了一对小些的木桶,开始和社员一起下沟,在他们的帮助下搭桶、吆喝牲口,自己再找找窍门,如驴站在水池边的石阶下面,我们站在石阶上面,这样搭桶会省力很多,不久,我们就能独立下沟驮水了。驮水没问题,用水成问题,由于泉眼水量有限,队里驴不多,每户用水都有定量。平时很少洗脸洗衣服。下雨下雪就只能接雨水、化雪水用了。每次到公社,都可以在云岩河痛痛快快地洗一次脸,那个清爽的感觉太舒服了。吃饭开始由李风娥大婶给做,后来我们学会了就每天轮流做,缺油少菜,经常是吃乡亲们送来的酸菜,或是吃窝窝沾盐水喝米汤(粥),记得一次董燕湘给我们做了咸豆包,吃起来也别有风味。秋冬季还有些萝卜洋芋,其他时候只能是到公社赶集时买些背回岭上。吃肉只能在过年的时候队里杀羊分给各户。为了改善生活,我们效仿延安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养鸡、养猪,生活很艰苦,但我们基本没挨饿,队长时常到我们窑里看看问问,只要稍有欠缺,就从生产队的储备粮里拿,秋季分配时还上。

我们的到来,给沉静的岭上村增添了许多生气,田间地头、社员大会都有我们教社员唱歌的声音、读报纸的声音;和同龄人在一起的说笑声;串门子和乡亲们的聊天声;和村干部聊村里生产、引水上塬问题;和村支书聊当时的政策理论问题,我们总想多为乡亲们做点事。为了缓解村里缺医少药的现象,董燕湘参加了赤脚医生培训班。回村后,乡亲们有个头疼脑热的,她给扎扎针、开点药,问题就解决了。我们还在村里开了个代销点,卖个油盐酱醋、针头线脑、饼干等,还帮助乡亲们收鸡蛋,够挑一担了,轮到谁管代销点谁担到公社给卖了,回来给卖鸡蛋的乡亲们分钱。还在代销点窑洞的炕上育红薯苗,省去了村里买苗的花费。我还当上了会计。

岭上村男劳力缺乏,3个大队干部除开会、到各村处理事务,在村里劳动时间有限。3个拦羊、1个拦牛、1个喂驴,又5人不能下地。真正干地里活的男劳力所剩无几。在当地,“男主外,女主内”的风俗习惯根深蒂固,婆姨统称“屋里人”,很多技术活、力气活是不干的,如铡草、掏粪、耤地、耱地、拿粪等。对此,我们毅然加入了男劳力的队伍。

知青进村正好是冬闲时节,我们和男社员一起铡草,他们入草(技术活),我们铡。麦秸秆薄且细,一刀还能铡到底,干草(谷子秆)又粗又硬,恨不能使上全身的力气才能压下铡刀。我们没多一会就没劲了。队长看得出来,就让入草的社员多入麦秸,即便如此,一天下来手上仍磨出了好几个血泡,第二天早上醒来,不仅腰酸背疼,只要手指稍一动,粘连的皮肤被撕破,就钻心地疼,但谁也没退缩。

掏粪,就是把羊圈、牛圈、饲养室里的粪便掏出来。掏羊圈最刺激,羊粪又干又硬,一镢头下去,也就两三厘米厚,大都是男社员用镐刨,我们用老镢连刨带搂,氨味十分刺鼻,呛得人喘不过气,熏得人睁不开眼,跳蚤又多,眼见一个个小黑点乱蹦乱跳,毫无办法。收工后搂起裤子才发现两腿布满了小红点,奇痒无比。掏牛圈驴圈要比掏羊圈好得多,虽然牛粪稀糊,移动脚步有时要被嘬掉鞋子,但是没有那么大的刺鼻味,也没有那么多的跳蚤。

驴粪又比较干爽松散,就更不在话下了。

送粪是播种前的准备工作,车拉、驴驮、人担。我们都担粪,两只粪筐,婆姨们只装了一半就让走,我们想担一次是一次,别白跑路,让她们装满。

婆姨们急了,说:“憨女子,不要挣命哩,做下病就瞎(哈)了。”虽然只是一句普通的关心话,但从她们的眼神可以看出她们是真心爱护我们。满满两筐粪担起来腿有点打软,但硬是担到了地里。一天下来,肩膀红肿生疼,但仍坚持到送完粪。

麦收是一年中最忙最累的活,真是争分夺秒,收割晚了,成熟的麦粒会脱落,收割时间拖长了,又怕中间下雨,造成未收割的倒伏脱粒,已收割的在麦垛捂着发霉、发芽。因此,每天天一亮就下地,随着开行子的割麦高手撂着把子,你追我赶地抢割;捆麦的人麻利地扭着麦袎打着捆,车拉、驴驮、人背,马不停蹄地往场院运,吃饭都是把饭送到地里。太阳下山收工,每人还要背一捆翻沟越岭到场院,晚上加班打麦子,夜里还要派人看场院。一次我和沈明看场(知青坚决要求的,队里妇女不干看场的活儿)。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就听刘锁喊:“狼!狼!多危险,狼就在地牮上圪蹴着。”待我俩从麦秸窑窑里出来,狼已经跑得没了踪影。天气好还要晾晒麦子,晒干后,我们和男社员一样,扛着麻袋(3斗)入库、缴公粮。人困马乏、筋疲力尽在夏收1970年春,高桦等和在谷堆坪大队沟口村插队的同班同学阎玮在云岩河畔。左起:高桦、阎玮、沈明、徐红。

体会最深。

在评工分大会上,社员一致说:北京娃娃好苦(能吃苦,肯干)哩,记10分(男社员的最高分),我们坚持按妇女的最高分8分记,队长对我们很无奈,因为记工分的权力在我手里。我们很高兴,我们的劳动得到了乡亲们的充分肯定。我们知青小组曾多次被评为县、地级先进知青小组,并在1971年底参加延安知识青年赴京汇报团进京汇报。

走进心底的岭上,那里有乡亲们的淳朴、善良、坚忍和乐观,有我们五个女生同睡一铺炕、同吃一锅饭、同扛老镢同挥镰,相互关心、协作默契的记忆。岭上,终生难忘。

衷心祝愿岭上村风调雨顺!丰稔连年!

祝愿乡亲们健康!平安!生活越来越好!

(后记)

我在1971年7月被县里招干留下,10月离开贺家岭村,先后在县知青办、团县委、党史办工作,于1987年8月离开宜川县。很遗憾,我没能和党史办的同事们一起完成宜川县革命史的编纂工作。宜川人民淳朴、宽厚、勤勉的品格深深地影响着我,为我做人做事打下了人生坚实的基础。在宜川的十九年,我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宜川,我的第二故乡,是你养育了我,培养了我,使我顺利地走完了我的职业路程。谢谢宜川人民!

衷心祝愿宜川人民早日实现小康!生活幸福美满!

由于时间紧迫,19年的宜川情怀不知从何处下笔,还好,参阅了《水南谣壶口情》《我的乡亲们》等云岩插友的文章和《难忘谷堆坪》的视频,又把我带回了当年,确定了写插队部分的思路。在这里谢谢大家给我的灵感和启发。感谢徐红、沈明在我写此文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作者系北京市人大附中初六八级毕业生,曾在陕西省宜川县云岩公社皮头大队贺家岭村插队。退休前在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海淀区支行工作。)忆陕北延安插队

王建中

1969年遵照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指示。

我和班上几名同学踊跃报名,怀着一颗赤胆忠心,踏上了奔赴陕北延安插队落户之路。

我们所乘的专列于1969年1月9日上午10点30分从北京站发车,10日下午1点到达陕西富平县,住宿一夜后便在第二天(11日)早晨5点钟改坐军用敞篷大卡车,只见几十辆大卡车浩浩荡荡行驶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由于车内拥挤和颠簸,加之车外扬起的阵阵黄土,有人晕车了。我望着车外那连绵起伏光秃秃的黄土高原,心里顿时凉了半截。下午到达宜川县,从车里爬出来已是满头满脸的黄土。在县城又住了一夜,第二天(12日)的上午继续搭车行驶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了云岩公社。远远望去,见许多老乡守候在路边,扭着秧歌敲锣打鼓欢迎我们。名单公布完后,我们就被各村的老乡带回各自的村庄,行李由毛驴驮着,走了5里平路5里山路,终于到达山顶,进入早已为我们准备好的窑洞,那里面锅碗瓢盆一应俱全。这时只见一拨又一拨的大人小孩前来看望我们,不断问寒问暖。待散后,我们竟不顾4天的旅途疲劳,跑到村里最高点遥望远方。

每天的饭都由老乡来给我们做,晚上睡在热乎乎的土炕上,浑身冒汗。

因农闲,到了晚上总会有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大姑娘、小伙子到我们的窑洞来,大伙有说有笑热闹非凡。那时村里没有电,晚上只能点煤油灯,用水要用毛驴走5里路到山下去驮。尽管这样,大家还是很开心。转眼就到了2月份的春节,有人推荐我和另外一名同学负责春节联欢节目的演出。每天排练,吃的是猪肉炖粉条,馒头、小米饭,感觉伙食比家里还好。紧接着我们就迎来了春暖花开的季节,这时老乡们发给我们每人一件翻地用的工具。早晨太阳刚刚露头我们便走很远的路去干活,窑洞里只留下一个人做饭,填满的灶膛常常呛得煮饭人鼻涕眼泪一块儿流,做出的饭不是生就是糊。劳动了一天,浑身像散了架;去公社赶集来回要走20里路,待回到队里已是气喘吁吁。就在这时,得知班上有十几名同学参军,其他大部分进了工厂,不少女生被分配在仪表局工作。当时懊恼和悔恨使得我整天闷闷不乐,加上沉重的体力劳动,最后终于病倒。4月份经队里同意,我先去了在西安上大学的叔伯哥哥那里,后被父母召回北京看病。经一段时间的调整和治疗,身体逐渐恢复过来,只好再次返回村里。

那时队里穷得买不起牛,耕地全靠人推手拉。看着同学和社员们那种艰苦劳动的态度,再看看因雨天路滑毛驴无法下山驮水,老乡从山下背着50多斤重的木桶给我们送水;想到毛主席的教导和当时的楷模人物邢燕子以及父亲来信中的鼓励,思想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此后,头顶烈日下地除草、耕地,手磨出了老茧也不觉得苦了,无论上工干活,还是挥鞭赶着毛驴下山驮水,似乎也有了劲儿,每天哼着小曲唱着歌,感觉生活也不那么的枯燥和乏味了。

有一次起羊圈的粪,按当地习俗是不准女人进羊圈的,怕给羊带来不吉。

为破除迷信,我们率先跳进羊圈,又脏又臭的羊粪直往鞋里灌,一时真感不适。见到其他同学和老乡们毫不顾忌,照旧干得挺欢,此时我的耳边又响起毛主席的教导:“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的手是黑的,脚上有着牛粪,还是比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都干净。”也就不感觉有那么脏臭了。

在农村一年里也看不上一场电影,放电影的机器还要靠人用脚踏发电(似骑自行车),近两个小时的电影由几个小伙子替换着踩,否则片子就断了。

有一次我错过了村里放电影,当得知邻村要放电影,但要走5里路时,舍不得放弃机会,便下决心过去看。我深知别人不会同意我去,等收工后拿个手电筒独自上路了。邻居发现我不在窑洞,立刻报告了队长,队里特派了8个大小伙子四处寻找,还在广播里呼叫,又派两人到放电影的村子去找我,只因为我们住的塬上常有狼出没。第二天我得知此事,感到十分内疚,此事让我体会到老乡们对我们的关爱和温暖。

记得有一年的夏天,正值麦收季节,接连下了一个星期的雨,将那些已熟透了的、黄灿灿的麦穗打落了一地,有些麦子经雨水浸泡已发芽。麦子收割后,乡亲们只好将湿麦子倒在炕上烤干,将那些颗粒饱满、新鲜的麦子全部交了公粮,留下的全是已霉变和发芽的麦子,蒸出来的馒头既黑又黄,吃到嘴里黏糊糊的好像永远没蒸熟。这件事让我刻骨铭心,至今让我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粮食的浪费!

1970年,村党支部决定“引水上塬”,书记亲自到北京购买水泵、钢管。

货到那天晚上,收工回来的全村老少不顾一天的疲劳,纷纷赶到山下将几米长的钢管扛起就走,连半大的孩子也不示弱,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左右肩各扛一根。记得那天晚上的月亮又圆又亮,整个山谷都笼罩在欢声笑语之中。水接通的那天,全村男女老少拎着水桶守候在旁,当甘甜的泉水从管子里流出来时,人们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从此我们吃水告别了人背驴驮的日子。这一举措曾轰动全公社,吸引不少人前来观光学习,也让我们村成了县里的典范。

为推动村里生产力的发展,县委决定将我们村作为重点,以点带面。一个由县长亲自带队的工作组,那时称“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来到村子。他们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白天边干活边调查了解情况,晚上不是组织社员学习就是夜战,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一时掀起了比贡献、比干劲的活动高潮。

许多社员天不亮就起来干活,谁都不甘落后。开大会前,队与队之间的歌曲比赛也是一浪高过一浪,劳动积极性猛增,当年秋收粮食产量翻了一番。工作组结束后,我就被抽调出来,顶替公社干部进驻其他村整顿领导班子。

工作组一般是由四至五人组成,分给我的任务是负责妇女工作,每月从公社领取30元钱,将队里粮食运到公社换成粮票,一天三顿吃派饭,几乎每家每户都把存留的数量不多的白面单独做给我们吃,我们盘腿坐在他们的炕上边吃边聊。白天和他们一起劳动,晚上组织他们学习,三天两头搞一次夜战。经常找人谈话了解队里的情况,处理队里一些棘手的问题。各村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队领导班子涣散不团结、集体贪污和一些常年未破的、错综复杂的粮食被盗事件。

自留地在当时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那是资本主义的尾巴,必须被铲除。

同类推荐
  • 联想风云

    联想风云

    我没有试图印证官方的立场,也不想刻意追踪市场的风向标。因为在今天的中国.唯上和媚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名利场上的阶梯。然而我们如果回过头去看,就会发现历史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它通常会让很多最权威最聪明最有名望的大人物显得可笑和无足轻重,也会让一些小人物变得伟大和不可磨灭。
  • 三峡交响曲

    三峡交响曲

    这是一首表现三峡工程建设的长诗。诗人将长诗置于广阔而深远的历史背景上,经过精心选择,择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人物、场景和画面,歌吟了三峡工程的宏伟与壮丽,描绘了三峡工程建设者的英雄群像, 现出他们朴实的品质和献身精神,使长诗涵蕴工程可歌可泣的场景、人物和故事,从而使长诗具有了深远的历史感和浑厚的文化意蕴。
  • 随意的溪流

    随意的溪流

    如梭的岁月,在这口井的井口留下了深陷的痕迹。那木头上竟被井绳锯磨出一道道凹槽,仔细想一想,就感觉有些惊心动魄。你想啊,一方是柔软的绳子,一方是坚硬的木头,双方却在漫长的过程中互为对手。坚硬的木头磨损了柔软的绳子,而柔软的绳子通样也磨损了坚硬的木头。那么,究竟是谁厉害呢,说来说去建是时间这个东西厉害。
  • 戏剧的钟摆

    戏剧的钟摆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徘徊,如今戏剧的钟摆正从现代一端逐渐摆回传统一端。戏剧界逐步告别了推倒重来的全面创新模式,转而回到了推陈出新的局部创新路径,像金华市婺剧团重排的传统戏《二度梅》,继承传统而不囿于传统,强调创新而不随意创新,获得了第二十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提名奖,真正做到了专家叫好、观众叫座,这是一个戏剧复兴的喜人征兆。作为观众,我常徘徊于戏剧艺术殿堂的门外,既未登堂,更未入室,有时通过门缝窥见里面的一点风景,不免有隔靴搔痒之嫌。
  • 杜甫文集1

    杜甫文集1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热门推荐
  • 大话疯人院

    大话疯人院

    叔欲静而疯不止快意江湖,快意疯人院爆笑、剧情、悬疑一个都不能少打通影视、动漫、舞台剧、网游、周边文化全产业链条
  • 武灭七罪

    武灭七罪

    这是个灵力为体,武技为用的世界。传说中的巅峰强者具有毁天灭地、移山倒海之能。沈烈意外传承了以罪恶之力修练的功法。少年立于荒山顶端,对着满天星辰立下誓言:荡平天下所有不义。灭尽世间一切罪孽。问苍茫乱世,谁主浮沉?以杀止罪,以罪入道!无论成魔成圣,但求一生无憾!
  • 炎黄渡

    炎黄渡

    上苍将亿万生灵玩弄于鼓掌之中,却又给了他们抗争的机会。一种异象便代表了一种道,每个修炼者都有着自己的异象,或是天生赋予,或是靠感悟而来。在传说中更是有着十大禁忌异象,之所以将他们称作为禁忌,因为在万古的岁月中,曾有人靠着他们挣脱过天的束缚,达到一个未知的层次………………………………………………………………………………………………………………………………………《炎黄渡》群号:315843869,大家可以进群交流,为作者提出不足之处,感谢大家的支持了。
  • 天降传奇之永恒之光

    天降传奇之永恒之光

    背负深仇的人类小子一个不小心堕入了仇敌不死族的队伍里一次又一次的死亡让小子打碎了原有的一切幻想大阴谋在进行世界濒临毁灭仅剩下的伙伴又将远走它方在乱世中这份羁绊会被湮没么?梦碎了还可以重建另一个梦那不死小子的梦会是?能否拥有一颗赤诚的人类之心能否拥有世间最珍贵的爱能否再活一次且看这个不死的小子平凡而又神奇的故事!!
  • 红尘浪客

    红尘浪客

    没有一个家族会在每次世界错位存活下来。但有或者是存活下他们族人的后代。当一个一个家族无声无息消失之际。天地间将会出现重新洗牌之局。一个弥天大谎在一个又一个的家族间悄然弥漫。或许他们只是隐退于后台之上。又或者是真正的消失。没人知道。当世界出现错位,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出现无法预料的事情。一个有一个少年不顾死亡奔赴前往逆天之道,但是迎来他们的却又会什么样的结果呢。
  • 哥哥我很爱你

    哥哥我很爱你

    你不是我的亲哥哥,我要爱你!就算别人反对又怎样?我会坚持!
  • 独断万古

    独断万古

    他迈过众生的尸骨,踏过诸天万界的残骸,独自血战万古,在冰冷与黑暗并存的星空漂流,这是一个人孤凉的一生!
  • 决世剑仙

    决世剑仙

    问天无仙,幸地无鬼,而天地阴阳去孕生出神魔之物,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修者则以剑正道,为了追求无极的境界,修者则将天地孕生的神魔之物炼入剑中化为己用,从而举世无敌,尘世飞仙凝神,缩丹,生五行,孕脏腑,化五官,塑金身,聚灵剑,分别对应层次,剑者,剑士,剑侠,剑魂,剑圣,剑皇,剑帝,灵剑归天地,一喝动乾坤,万象于一体,仙路迫自居
  • 漫故

    漫故

    此文属短篇小说合集,喜者进,虐文少。(求哪位可爱的宝宝帮我做个封面)前三篇很短,纯属开头。
  • 101次爱恋:你是我的左心房

    101次爱恋:你是我的左心房

    她说,你回来了?他微微的笑着点了点头,嗯,我回来了。两年前,她被他妈妈和另外一个女人设计流产,她伤痛难忍,心如死灰,却不忍心他为难,于是,独自一人承担所有,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流浪。两年后,在异国追逐的他们,终于有一天在国内不期而遇,他还是他,她还是她。只是,家族阴谋,争名夺利,谁主谁沉?当朋友变敌人,亲人成仇敌,苦苦相守的他们,又该何去何从?你是我的左心房,这一生,只愿为你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