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8200000008

第8章 毛泽东读《水浒传》(7)

从毛泽东让叶剑英读这首词来看,毛泽东最担心的就是接班人问题。当时,林彪叛党后已自我爆炸;选王洪文进中央工作后发现他能力不行;让邓小平当第一副总理、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虽然是重用邓小平,但看到邓小平在实际工作中纠正“文化大革命”中一些过“左”的东西,毛泽东也不想把权力交给邓小平。这样,到毛泽东身体已经不行时,实际上,接班人问题还没有解决。而当时党内对“文化大革命”又发生了意见分歧,这使他担心在他身后会出现“战未休”的危险局面。

毛泽东的主观愿望,是希望有一个“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即有一个可以放心的接班人。这个接班人,须是既有能力又不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接班人。如同孙仲谋那样,既继承父兄基业,又有王者之能力,尽管在动荡的环境中,也能够发展这个基业。

毛泽东之所以担心“文革”被否定,不仅是因为邓小平的态度,也是因为当时党和人民的政治倾向已经发生了变化。到1975年,“文化大革命”已经搞了九个年头,结果如何?当时的人们已经看到:社会秩序紊乱、暴力事件频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经济下滑、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面对这个现实,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都在思索。经过思索,人们的头脑已经冷静下来,开始认识到:“文化大革命”并不是像毛泽东所估计和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而是动乱不休,纷争不已。人们开始普遍对“文化大革命”产生怀疑。

在此情况下,邓小平领导的1975年整顿及成果,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人们盼望通过整顿,全国能够安定下来,能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因此当时人们普遍有一种怀疑“文化大革命”,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情绪。毛泽东看到了这一点。他后来概括说:“现在,对‘文化大革命’有两种态度,一是对‘文化大革命’不满意,二是要算账,算‘文化大革命’的账。”看到人们对“文化大革命”有这两种态度的毛泽东,在晚年特别担心在他身后有人否定“文化大革命”。一句话,他怕出现“反复”。

毛泽东当时已经感到邓小平在领导整顿时、在实际工作中正在逐步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对此,他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也希望通过整顿,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另一方面,毛泽东的这种矛盾心情,使他对邓小平既要使用,又有怀疑。但是,邓小平作为一个久经历练的政治家,他懂得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当时,邓小平专注于实际工作,从来不谈“文化大革命”,也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讲过否定“文化大革命”的话,他只是在实际工作中逐步纠正“文化大革命”中过“左”的那一套,这使毛泽东对邓小平有怀疑,不放心。这种怀疑最终导致了1976年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的结果。

三、一次引起政治风波的“谈话记录”

1975年七八月间,毛泽东做了一次眼睛白内障手术。术后,他只有一只眼睛可以看东西,而这只眼睛也不太好。鉴于此,中央办公厅决定:为了保护毛泽东的视力,除了重要的文件让毛泽东亲自阅读外,其余的都由工作人员念给毛泽东听,即“代读”。报纸、文件、一般的书,工作人员可以给毛泽东念,但对于古典文学书籍,不太懂得古典文学的工作人员就读不了了,因为书中有许多古汉语。工作人员提出,可否从大学中找一个懂得古典文学的人来为毛泽东“代读”,这样就可以在毛泽东阅读文件之后,帮助他读一些古典文学着作,调节一下。经请示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副主任张耀祠同意,中央从北京大学选了一位教古典文学的教师——芦荻来帮毛泽东读古典文学书籍。于是,芦荻走近了毛泽东。毛泽东一见到芦荻就对她说明白了,他说:“我最近眼睛不太好,请你念念古文,没有别的事,我眼睛好了,你就回学校,怕耽误你的教学。”这样,从1975年7月下旬开始,芦荻开始为毛泽东读书。

芦荻不光是帮助毛泽东读一本书,而是帮助毛泽东读包括《水浒传》在内的不少书。芦荻曾经回忆她帮助毛泽东读书的情形时说:“主席一向关心历史、哲学史和文学史的研究工作,重视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当时,他老人家虽在病中,万机之余,仍是手不释卷;尤其爱读鲁迅的文章,读时,常常发出赞许的笑声。偶或,他也让我提些问题,然后,通过解答,亲切慈祥地给我讲点历史、文学史和鲁迅。我曾向他请教过关于一些作家作品的评价问题。”

当时,芦荻对古典文学中一些问题的看法不甚清楚,就想请教毛泽东。事先,她曾问过张玉凤:“我有几个问题能不能问?”张玉凤说:“那是可以的,但要看主席高兴不高兴。高兴的时候就问,不高兴的时候就不要问。”那时,毛泽东手术后恢复较好,心情也较好一些,芦荻见毛泽东心情好,就于1975年8月13日向毛泽东请教了几部古典文学着作中的问题。

毛泽东先是讲了对《三国演义》的评价,又讲了对《红楼梦》的评价,然后谈到了对《水浒传》的评价。张玉凤问毛泽东:“主席,1964年在武汉我看《水浒传》时,主席就对我说过:‘宋江是投降派,搞修正主义。招安就是投降,替皇帝办事。’可他们现在又都说这部书好,到底好在哪?”毛泽东回答说:“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员,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学术界对《水浒传》的基本评价向来是很高的,甚至有的说,这是一部千古不朽的农民运动的史诗。但到1974年,《北京日报》到北大约写一篇批判《水浒传》的文章时,却批判说《水浒传》“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芦荻自己也听到了这个说法,但她不相信,因为不是正式消息。对精神实质的理解不一,学术界在讨论时分歧很大,这篇文章后来也没有发表。后来听说毛泽东有个讲话,其中提到《水浒传》。“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因此芦荻便想找个机会向毛泽东请教这个问题。

这天毛泽东鼓励她提问题。这时芦获就问道:“主席,听说你讲过《水浒传》‘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毛泽东点了点头说:“那是我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的。”

这时,坐在一旁的张玉凤也插话说:“去年在武汉时,我正读《水浒传》。主席见了,对我说过,‘宋江是投降派!’”

于是,芦获请毛泽东详细谈谈应当怎样读《水浒传》这部书。

这样,也就引发出毛泽东的一大段议论。

芦荻的笔,沙沙地做记录,记下了毛泽东的话。

后来,芦荻这么回忆:

“主席讲《水浒传》时,谈笑风生,和蔼幽默。就该书的主导的政治倾向问题,他反复举例,细致地进行了分析……”

“主席非常推崇鲁迅,每次谈话,都要提到他。当他听我说北大中文系正在修改《小说史稿》时,便说,鲁迅评小说评得好,要好好学习鲁迅的思想观点。他更盛赞鲁迅在《流氓的变迁》中对《水浒传》的评论,称赞鲁迅对金圣叹的批判。他对《水浒传》研究中长期没有贯彻鲁迅的评论精神,对金圣叹的腰斩《水浒传》和大量发行的这一腰斩本即七十一回本,十分不满……”

毛泽东说,应该出全本——百回本,叫出版部门印行。他说,印行百回本,让读者了解故事的始末,了解全貌,知道梁山好汉们怎样兴而又怎样败,还其本来面目,让读者知道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芦荻忙于记录。她觉得毛泽东的见解,颇为深刻。她只是从学术的角度理解毛泽东的话。张玉凤毕竟是秘书,她从秘书的角度考虑问题。她以为,毛泽东的话就是指示。毛泽东说要印百回本,那就应当加以执行、贯彻。于是,她问毛泽东:“主席,要不要通知出版界,把百回本的《水浒传》印出来?”

毛泽东答道:“好。”

这时,张玉凤便对芦荻说:“芦老师,你把主席的指示,写一下吧。”

芦荻从未起草过文件之类,她遵照毛泽东的意思,写下他的这么一段话:“《水浒传》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一回本,三种都要出。”

毛泽东补充道:“要不要把鲁迅的那段评语印在书的前面?”

芦荻遵嘱加上了一句:“把鲁迅先生的《流氓的变迁》中的那段话印在卷首。”然后送给张玉凤。

这时毛泽东说:“我要休息了,今天就谈到这里。”

张玉凤赶紧把芦荻记录的毛泽东的那两句话,递给毛泽东。毛泽东看毕,微微颔首。

芦荻站了起来,告退。

毛泽东朝她挥了挥手,道:“好,再见!”

芦荻准备离开时,张玉凤却叫住她,说:“芦老师,请你在书房里等一下。”便到了毛泽东的书房,坐在书桌前。一会儿,张玉凤进来了。她对芦荻说:“芦老师,刚才我问主席,除了把鲁迅的评语印在各种版本的《水浒传》前面,要不要把主席对《水浒传》的意见整理一下,也印在前面?主席同意了。芦老师,请你把主席对《水浒传》的评语马上整理出来。”于是,芦荻就在毛泽东的书房里,很快整理出了刚才的谈话记录:

《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摒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

这支农民起义队伍的领袖不好,投降。李逵、吴用、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是好的,不愿意投降。

鲁迅评《水浒》评得好,他说:“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金圣叹把《水浒》砍掉了二十多回。砍掉了,不真实。

鲁迅非常不满意金圣叹,专写了一篇评论金圣叹的文章《谈金圣叹》。

《水浒》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一回本,三种都要出。把鲁迅的那段评语印在前面。

这些谈话内容,只是芦荻、张玉凤与毛泽东谈古典文学的笔记,记录了毛泽东当时的思想。

毛泽东读书,谈论书,向来不是纯文学的,他总是联系实际的,总是有所指的。他在这一番谈话中,透露出了他内心的隐忧,即担心中国出现“反复”,即否定“文化大革命”,他认为,那就是“投降”了。他所说的“招安”“投降”,都是针对否定“文化大革命”的。他提出印《水浒传》的三种版本,就是为了宣传他的这一想法——防止出现“反复”。

芦荻也认为毛泽东的谈话十分重要,但她是从古典文学角度,认为毛泽东的谈话对重视研究古典文学着作有价值。谈话之后,芦荻把毛泽东的谈话一句句整理出来,交给张玉凤送毛泽东看。毛泽东看后,表示同意。

由于毛泽东的谈话内容中有这样一个内容:要出版三种版本的《水浒传》,因此,毛泽东把这份记录稿交给汪东兴,要汪东兴交给分管出版工作的姚文元看。1975年8月14日,汪东兴把毛泽东的谈话记录稿交给了姚文元。

从这一天开始,路线斗争又被摆上台面,“四人帮”利用毛泽东的这次讲话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在全国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这是芦荻、张玉凤完全没能预料到的。

第六节《水浒传》与“文革”末期的政治风云

一、全党转发毛泽东评《水浒传》的谈话

邓小平于1975年1月复出之后,开始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对工业、农业、科教、卫生等领域进行了全面整顿,一改之前混乱的局面。

这个时期也相对比较安定。自从1975年5月3日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批了“四人帮”后,“四人帮”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江青不再出头露面了,张春桥不再发指示了,王洪文干脆去打鸟、钓鱼了,姚文元也不再直接安排人写批判文章了。到了7月份,邓小平对文艺工作的调整启动后,“四人帮”感到形势越来越被动。

而在他们四个人中,数姚文元最收敛。因为毛泽东在1975年5月3日政治局会议上,一开始批的,就是姚文元搞的“以反经验主义为主”,由此引起的话头。毛泽东当时说,我要做自我批评呢,我对春桥的文章没有看仔细,放过了“以反经验主义为主”这句错误的话。毛泽东的讲话,明显表示了对姚文元的不满,这一点,姚文元是清楚的,政治局也是清楚的,姚文元由此感到很不舒服。他“韬晦”了很长时间,甚至连一些应该他参加的会议也借故推掉了。

1975年8月14日,汪东兴传来毛泽东评论《水浒传》的谈话记录稿后,姚文元仔细看了一遍,他的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个可乘之机。于是他急不可待地又看了一遍。聪明的姚文元从毛泽东的这篇谈话记录中,看到了毛泽东内心所包含的隐忧,认为毛泽东在谈话中提到的反对“投降派”、“宋江架空晁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等语,正是他们可以用来影射攻击邓小平的炮弹,反击邓小平的时候到了。于是,他立即拿起笔来,给毛泽东写了一份请示报告: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从体例上突破了《中国小说史略》的框架,却又未背离撰写一般通史的原则。在对古代小说进行分门别类的同时,使读者仍然看出时间上的发展顺序,真正落实了“演变”的前因后果。当然,有些小说是各种题材的融合体,在分类过程分很不容易为它们找到恰当的归属,因此本书的分类未必对每一部作品都区划得十全十美,无懈可击。但这部《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毕竟是从新的角度来观察、考虑问题的,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发。我个人在审读书稿时,就感到它的内容既有纵向发展的脉络,也有横向联系的轨迹,实际上作者们只想在我国古代小说领域中尽量做到点、面、线的结合。可以说,这确是一次大胆而有新意的尝试。
  • 中华千年文萃:赋赏

    中华千年文萃:赋赏

    本书选取屈原、宋玉、贾谊、张衡、曹植、苏轼等人的作品,尽量采取古籍版本,古代人名、地名和专用词等仍使用原字,未改为简化字,并按作者简介、正文、注释、点评形式来编排,旨在引导读者自己去感受思索,从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获益。
  • 紫葡萄绿葡萄

    紫葡萄绿葡萄

    李凌,男,汉族,陕西临潼人,1936年生,笔名野木、荒沙,号风竹斋主。1959年毕业于西安美专中国画系,后在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作品曾多次展出,发表在省、国家级的展览会和报刊杂志上。曾随作品赴新加坡、香港展出,被国、内外许多朋友收藏。出版有连环画《黎园红哨》、《杨贵妃》书画册。
  • 700天极地生还

    700天极地生还

    本书记述了上世纪最伟大的探险家之一,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爵士远征南极的探险故事,这次探险之旅堪称英雄年代的最后一次伟大的探险,亦是史上最令人惊叹的生存史诗。1914年8月,传奇探险家沙克尔顿率领27人的探险队,乘坐“坚忍号”探险船,启程前往南大西洋,志在夺取探险史上最后一个未被认领的荣誉:首次徒步穿越南极大陆。然而,穿过冰冻的威德尔海后,“坚忍号”却困于浮冰区中无法脱身,此时距离南极大陆仅有不足85英里。十个月后,探险船被彻底挤碎,沙克尔顿带领全船队员们在浮冰上奋力求生,历经近700个日夜,才得以脱困获救。
  • 因为爱着你的爱

    因为爱着你的爱

    《因为爱着你的爱》,是肖大庆捧给读者的又一部文学美文集。所收集的作品,都是他近两年来创作的。文集共三部分,分散文卷、小说卷、书评卷。文章短小精悍,惜墨如金。尤其是小小说,捧给读者的更是一道脍炙人口的精神快餐。他的很多作品都在关注下层民众尤其是小人物的生存境遇,木瓜、钟老师、若伦、轿夫、的哥、导游阿兵、上访的陈能……众人各有特色的形象各有不同的命运,在细致的描述中,他们的艰涩与挣扎力透纸背。在写作手法上,善于“甩包袱”,画龙点睛的几笔就激活了小说中的人物,给他们注入灵魂。精巧的构思,诙谐的语言,读起来让人犹意未尽,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热门推荐
  • 道衣

    道衣

    世间道士最无情,最有情的莫过于道士。大道有衣,失去了衣物,冻死了一片南域。淮叶就是一个标准的道士,可惜自从后来,他留下了记忆,他就已经失去了道士的纯粹。(注明:这本书只是写着调心情的,不会常更。)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一饮吞日月

    一饮吞日月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众生皆苦及时行乐
  • 宿曜仪轨

    宿曜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诛鬼

    诛鬼

    爷爷为了送鬼,意外去世,引出了家里一件秘闻。原来我家还有一个别称:诛鬼世家!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冷面妖王的可爱小娇妻

    冷面妖王的可爱小娇妻

    她来自未来,却来到他的身边,并爱上了他。他,是个冷面妖王,却因一个女子的到来,而变的柔情,腹黑。“妖王殿下,轻一点!”
  • 晚清幅匪当道

    晚清幅匪当道

    执戈横槊,山川城郭,听四郊野兽正横行,嗥声恶。卫家国,驱侵略,护儿女,扶老弱,急擂战鼓摇山岳,教兽兵流血灌吾田,尸满壑。穿越到晚清,面对湘淮楚军的三排线列步兵,孙化城与他的幅军反贼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迎面走去,排队枪毙才是男人的浪漫。
  • 蓝色薰衣草的约定

    蓝色薰衣草的约定

    她是c市的神秘统治者和少女组合主唱,他人前是无权无势的明星,人后他是神秘家族唯一继承人。“千儿,我喜欢你,从来就只喜欢你。“易烊千玺认真的对蓝千玺说。”蓝千玺低声一笑,道:“梨玺,不爱我吗?“怎么可能!我不爱自己都不会忘记爱你!”易烊千玺连忙解释,着急的样子逗极了。“卑微的爱情永远没有结果。“你是你,她是她,你终究变不成她。“不是一个世界的,就不该在一起。“喜欢你只不过是因为你跟她长的很像罢了。“若是从未来过,又何曾遇见。“讨厌你还需要理由么!“一一此文又名《TFBOYS蓝色薰衣草的相遇》情结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夏屿城池

    夏屿城池

    【全文免费】在一场所有人都不愿回忆的惨案里,林屿夏失去了记忆,忘记了所有人,却没有忘记对林弋阳的追逐。长达十二年的追逐,不,不止十二年,只是她忘记了。一个狠狠的耳光,打碎了多年的梦想——她怎么也想不到,那个人竟然会跟她最讨厌的人在一起。一曲《快乐不再快乐》到底有多悲伤,又是谁含情脉脉地对她说:“小屿,你会快乐的。”谁是谁的心事,谁又是谁的一方城池。